2 核心概念与相关理论
2.1 核心概念。
2.1.1 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这个概念是在 2003 年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正式提出的。白皮书中给出的定义是:低碳经济要求我们在生产生活中,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提高生活的质量,更高效地应对气候变化。
在国内,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对低碳经济给出的定义是:在维持经济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建立一个能源消耗低、温室气体排放少,人民生活质量显着提高的新的经济发展体系。我国原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张坤民教授认为:低碳经济的经济基础是"三低"(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其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增长的问题,核心是低碳技术的开发和利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产生活观念的改变。
目前我国学术界对低碳经济的概念已达成共识,但对于低碳经济的内涵仍然众说纷纭。本文对于低碳经济的解释基于所理解的低碳经济内涵。低碳经济是实现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生活质量提高,社会和谐程度加强的一种动态的生产生活过程。从这一方面来看,在外部环境下来得以实现的低碳经济,必须借助于人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将社会中的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人文资源等集聚,综合利用起来。正如胡锦涛同志在 2007 年 9 月 8 日 APEC 第 15 次领导人会议上指出的,"开展全民气候变化宣传教育,提高公众节能减排意识,每个公民自觉为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做出努力".这正是对人在低碳经济中的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加以肯定。联合国环境署确定的 2008 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便是"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但是国内很多学者所研究的低碳经济依然存在"去人化"倾向,认为发展低碳经济应以发展经济为核心。这样看法的存在很大一部分是由于人的生活方式、消费观念的转变对低碳经济发展做出的贡献很难加以量化。但是在发展低碳经济的过程中,只有采取以人为中心的全面培育措施,才能对低碳经济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社会才能真正的实现低碳经济发展[35].
国内外学者通过一些计量模型,计算得出结论:"人口数量和人均消费量是碳排量增加的决定性因素".但实际上,人口数量和人均消费量对碳排放量的影响是一个表面现象。影响碳排放量的关键是人们生产和消费的改变。社会是由个体的人组成的,人只有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对社会加以改造。人们的价值观或者观念主导着人们是否去进行节能减排。即使普通民众参与节能减排可能部分出于一种法律法规的强制,但是法律法规也是由人制定的。所以归根结底,是由人来主导低碳经济的进行。发展低碳经济,人文精神是最重要的软实力。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发展低碳经济的精神氛围,改变人们传统的生产、消费观念是在发展低碳经济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和加以实施的。"改变传统观念,发展低碳经济"强调人在经济发展转型中的重要作用,要"人通过人的劳动"来切实的推行低碳经济发展[35].因此,走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其首要任务就是要大力宣传气候变化所带来的不利影响,给人们以警醒,使人们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提高人们的低碳生产生活意识。这就是我们强调低碳经济是研究人的低碳生产生活活动,而不是外在于人的"经济"或"经济模式"的根本缘由。
2.1.2 经济发展模式。
经济发展模式包括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社会形态在转变过程中所制定的目标、使用的原则、采取的途径方式等。根据不同的划分依据,经济发展模式有不同的种类。以社会形态为标准,社会发展可分为资本主义模式和社会主义模式;以历史演进为标准,社会发展可分为早发内生与后发外生两种模式; 以自然基础为标准,社会发展可分为内向型发展和外向型发展两种类型;以发展动力为标准,可将人类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过渡界定为三种模式: 原发式、后发式、新发式等等。
虽然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都是具有各自不同的特征,但是这些不同的特征都包含如下相同的规律。第一,一个比较系统完整的经济发展模式都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来形成,而且时间点具有隐蔽性,不易被觉察。经济体内的各个要素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不断的融合、积累,从量变引起质变,最终引起经济发展模式质的改变。第二,经济发展模式的形成受各自国家或地区所处的内外部经济环境的影响,因为世界是一个开放整体,任何国家都不能独立的存在。经济发展模式形成的内因是内部经济环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外因就是所处的外部经济环境,对其形成起着推动或阻碍作用。第三,经济发展模式不存在停滞期,由于所处的内外部经济环境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的,所以经济体的各个因素会再次演变,进行积累,为适应经济环境的改变,调整经济发展模式的发展方向,再次经历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2.1.3 碳生产率。
1993 年碳生产率概念由 Kaya 和 Yokobofi 等人首次提出。碳生产率又称为"碳均 GDP",是指单位二氧化碳的 GDP 产出水平,计算公式为碳生产率=GDP/碳排放量。通过公式可以看出,碳生产率和碳排放强度呈倒数关系。碳排放强度指生产一单位 GDP 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现行统计数据中"万元 GDP 能耗"即为碳排放强度,据此可较为方便的计算出所需要的碳生产率。
提高碳生产率是发展低碳经济所要实现的目标之一。提高碳生产率就是每单位二氧化碳支撑更多的 GDP 产出,用经济学语言来表达即同样单位的二氧化碳排放,有更多的产出。在现实生活中,碳生产率较高的企业,一方面单位二氧化碳排放会有更多的产出,从而为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但是,从一方面给来说,这些碳生产率较高的企业的减排成本也较高。 从碳生产率的角度来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存在,能够使这些企业通过排放权的交易所获利,减小减排成本的压力,为使其进一步提高碳生产率提供动力。而对于碳排放率较低的企业来讲,通过排放权交易所增加的成本,也会促使企业进行转型,积极减排,提高碳生产率。总的来说,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发展会带来全社会碳生产率的提高。
2.1.4 碳汇。
碳汇是指将二氧化碳从大气中清除的过程,也指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寄存体。
而碳源是与碳汇相反的概念,指自然环境中空气中排放碳的母体。
碳汇源于碳汇项目,其中最主要的是森林碳汇项目。众所周知,在陆地生态系统中,森林是最大的二氧化碳储存库。据相关资料统计,森林面积大约占陆地总面积的 1/3,但是森林中植被区的碳储备量占全球陆地碳库存量的一半。森林碳汇是指森林中植被进行光合作用时,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进行转化为植被生长所需要的糖和有机物,同时释放出氧气,从而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这个过程也起到了森林固碳的效果。森林在解决温室效应,减缓气候变暖中具有重要的作用[25].
另外,草地碳汇和耕地碳汇也属于碳汇。对于草地碳汇,由于草地的固碳不具有持久性,储存效果较差,我国学者还没有对草地碳汇进行界定。目前随着我国还草工程的实施,草地碳汇的固碳量在不断增加,对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耕地固碳,最终起到固碳作用的仅包括农作物秸秆还田部分。之所以这样认为,是因为我们所消耗的耕地生产的粮食,其在生长过程中所固定的二氧化碳,又被排放到大气中,而农作物的秸秆焚烧时也释放二氧化碳。
而只有作为农业有机肥的部分最终起到固碳作用,将二氧化碳固定到耕地的土壤中。
2.1.5 碳金融。
碳金融,是指源于国际气候变化以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而兴起的低碳经济投融资活动,或者称涉及碳物质的买卖和融资。碳金融主要包括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技术开发项目的直接融资、碳排放权交易和银行贷款等金融活动。
将碳金融活动进行分类,可以分为四个方面。第一个方面主要包括碳交易市场机制;第二个方面是机构投资者和风险投资者作为行为主体的碳金融活动;第三个方面是碳交易所中的碳减排期货、期权、以及各种衍生品;第四个方面是以商业银行为行为主体的碳金融以及碳金融创新产品.
2.1.6 kaya 恒等式。
Kaya 恒等式最初由日本学者 Kaya 提出,该恒等式将影响碳排放量的驱动因素进行分解,得出每个因素对碳排放量的贡献。其表达式为POPfegPPOPGDPGDPTOETOEGHGGHG = ***=***(式 2.1)其中 GHG、TOE、GDP、POP 分别代表温室气体的排放总量、一次能源的消耗总量、国内生产总值和总人口。等式右边的三项比值(TOEGHG、GDPTOE、POPGDP)分别表示能源强度(f),单位 GDP 的能源强度(e)和人均 GDP(g),这 3 个因子和人口规模(P)一起构成了影响碳排放量的四个主要影响因素。
Kaya 恒等式将影响碳排量的因素进行细致的分解,并且所分离出的因素具有较强的影响性和可量化性,能够对碳排放量进行全面的解释和分析。因此许多国家和地区在进行碳排放量影响因素分析时,都采用该模型。
2.2 相关理论。
2.2.1 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理论。
经济发展模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所采取的经济发展战略。目前学术界关于经济发展模式讨论最多的就是新兴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
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是相对于传统的高碳经济发展模式而说的。高碳经济发展模式的最显着特征就是以高碳工业为经济发展的基础。为了获得经济的快速增长,大量使用化石燃料。而这种经济发展模式给全球气候带来了恶劣的影响,大气中温室气体剧增,造成温室效应,并由此带来一连串连锁反应,人类社会为此付出巨大代价。传统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注重生产者利润最大化,消费者效用最大化,而未关注环境容量和自然资源储量对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大气作为公共物品被无限使用[8].
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是对高碳能源生产、消费进行科学合理约束的发展方式。
该模式总结了实现低碳排放的经济运行规律,将低碳经济理论运用到经济活动当中,改变人们的生产消费观念,打破传统的高碳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的发展受一个国家和地区所处的内外经济环境的影响,因此其发展模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模式的共同点在于发展的目的都是告别高碳经济发展时代,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根据区域能源供应和消费的不同特点,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可分为调整能源供应结构型模式、减少能源需求型模式和提高能效型模式。根据产业低碳化的方式不同,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可分为新兴低碳产业集群模式、传统低碳产业维持模式、高碳产业压缩模式。从发展低碳化重点不同,可分为低碳城市模式、低碳产业模式、碳汇模式。根据主导者的不同,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可分为自上而下模式(Top-Down)、自下而上模式(Down-Top)。根据碳经济发展速度的不同,可分为跨越式发展模式和渐进式发展模式。"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是发展低碳经济所追求的多元化目标。走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势必要触动相关行业的直接或间接利益,单靠市场的力量是无法推行的。为了更好地发展低碳经济,必须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政府制定强制性政策保障低碳经济的顺利进行,市场作为看不见的手,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一个健康的发展平台,消费者积极转变消费观念,共创低碳可持续发展社会[4].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概念首次正式使用是在 1980 年 3 月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世界自然保护基金会、国际自然保护联盟三者共同发布。"改进人类的生活质量,同时不要超过支持发展的生态系统的能力"为其定义。目前学术界关于可持续发展理论主要有以下四个观点。第一, 发展和保障人类社会的永久存在是可持续性发展的目标。第二, 力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动态平衡是可持续性发展的本质。第三,核心在于公平性,不能只考虑当代人的需求,而是要考虑到几代人的利益与福祉。第四,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在于社会中所有人的积极主动的参与合作。
总而言之,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满足当代人的发展需求,又不会对后代人的发展造成威胁。可持续发展是积极的环保概念,当前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就是发展低碳经济。
2.2.3 绿色经济理论。
随着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越来越严重,各个国家和地区都都加大了治理污染的力度,掀起了保护生态环境的绿色浪潮,从而促使绿色经济第一次登上历史的舞台。绿色经济被英国的经济学家皮尔斯在 1989 年的《绿色经济蓝皮书》中首次提出。皮尔斯谈到,经济发展的速度和力度要在环境的承受力范围之内,要注重和谐发展,不能以破坏环境,造成生态和社会危机为代价。
同时,也要注意不可再生资源的合理使用,保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1990 年,Jacobs 与 Postel 等人提出绿色经济学,绿色经济学在传统经济学包含的三种生产基本要素(劳动、土地、人造资本)的基础上,新加入了一项基本要素--社会组织资本。另外,对人力资本、土地成本和人造成本的定义进行了修正。人力资本,注重"人力"的健康、技艺和动机;土地资本,起定义范围扩充为生态资本,或者是自然资本;人造资本的定义保持不变,只是又将其称为"制造资本"[51].绿色经济所提出的社会组织资本,指的是地方小区,商业团体、工会乃至国家的法律、政治组织,到国际的环保条约(如海洋法、蒙特娄公约)等。社会组织不只是人的行为的简单相加,还包含了精神层面的文化软实力。不同层级的社会组织,形成了不同的规范、情操、传统等,这些都对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从绿色经济的内涵来讲,它的基本准则包括:降低成本、加大动力、协调统一、宏观可控等。内容涵盖了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等。
2.2.4 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发展经济中的表现和应用,它和传统经济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循环经济是把节能生产和废物的综合合理利用相融为一体的经济。循环经济理论是指在资源开发中充分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从而在开发中注重资源的有效循环使用,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都普遍认同循环经济是最好的一种发展模式,并相应的提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从而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建立一个良性的可循环社会。
循环经济的目的在于改变人类发展经济的模式,由依靠物质资源转向依靠科技进步,达到资源的充分利用和环境的最小污染。循环经济是一种运用生态学规律来引导人类的经济活动从而构筑依托物质和能力循环和谐发展的新的经济形态。综合以上可将循环经济定义为按照生态规律规划、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尽量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加大使用可再生资源,着力使用新能源[39].
发展循环经济的目的就是将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相统一,把资源开发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形成一个循环的系统,将发展经济所带来的环境的破坏降到最低,最终形成生态的正增长,人类社会和自然的良性循环。循环经济实际上就是减少经济发展对环境造成的负荷,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循环经济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目标,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梯次使用为特征,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方式运行的经济模式。
2.2.5 低碳经济的认识误区。
随着气候变化对社会的负面影响越来越深入,全球已经掀起了发展低碳经济的热潮。但是人们对低碳经济的认知仍然存在一些偏差,主要有以下三个误区。
误区一:低碳经济与高耗能经济之间相互矛盾。很多人认为高耗能经济的发展势必对低碳经济有影响,为了低碳经济的发展,必须节制高耗能经济的发展,其实"碳生产率"才是衡量高碳与低碳的核心,所谓"碳生产率"即单位二氧化碳排放的 GDP 产出水平,表现为单位碳排放的经济效率。低碳不是在于少碳,而在于有效提供能源的充分利用,以尽可能低的碳排放来取得最大的生产效益。
误区二:低碳经济势必影响经济增速。不可否认,低碳转型的实现确实会对经济增速有一定的影响。苟舟气候基金会研究员贝特·迈茨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得出,如果改善现在的温室效应,把气温升高控制在 2℃ 以内,就意味着 2020年必须实现二氧化碳减排 25%-40%的目标,这势必会影响许多国家的 GDP 增长。
据此有人认为低碳肯定不利于经济的增长,但是在实行低碳的经济转型中,既可以优化经济结构,大力发展新兴的战略产业,又可以对人类的居住环境有很大的提升,从而实现经济发展与良好生态环境的双赢。
误区三:低碳经济是未来要关注的,当下无需紧要。诚然,发展低碳经济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是目前我们发展经济,已消耗大量的化石燃料,产生了严重的温室效应。科学家曾计算目前全球排放的温室气体总量约为 1 万亿吨,按照这个速度,我们将只用 20 年的时间就达到全球的"碳预算"临界点。因此发展低碳经济,要从当下做起。转变高碳经济发展模式,还社会绿水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