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nce appreciation是人们在观看舞蹈时所产生的一种精神活动,是观众通过舞蹈作品中所塑造出的舞蹈形象,具体地认识它所反映的社会生活,体会其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欣赏其美的动态、韵律和表情,进而潜移默化地接受感染、提高认识和受到教育的过程。下面我们就带你由表及里地看懂舞蹈?
目录:
一、对于过去一些刻板印象的纠正
审美真的是纯粹主观的吗?
舞蹈真的不分好坏吗?
"受欢迎的舞蹈"/"我喜欢的舞蹈"就是好舞蹈吗?
二、为什么舞蹈尤其街舞很难看懂?
符号属性的局限
审美倾向:"非美"
技术外显性
参与性
三、如何欣赏舞蹈?
1、感受情绪
2、观赏形式
3、解读内容
4、解读舞蹈语汇
5、解读技术
6、解读表达
7、融会贯通,欣赏舞蹈
一、对过去一些刻板印象的纠正
首先,我们来给"如何欣赏舞蹈"换一个更学术的提法--"如何进行针对舞蹈的审美活动?"
这个问题其实相当庞杂,我有必要先纠正几个过去大众对于"审美"的刻板印象。许多人或许觉得审美毫无门槛、自己很懂审美,其实非也。借用语言学中的一句话--"每个人都对自己的母语有丰富的感性认识,但若不经过专业学习,不一定就能上升到理性认识"--就像很多人认为"中文没有语法"、"中文没有逻辑"一样。将"母语"换做"审美",这句话同样成立。
由于大家对于舞蹈的认知水平不一,这一部分我更多会使用上段这样的类比手法(虽然我极其不喜欢这个方法,因为这不是逻辑,但凡类比就必然不严谨,只不过就看不恰当的程度多少罢了),用大家接触更多、更易理解的现象来举例阐释。虽然自知这种手法极低级、缺乏逻辑,但的确最形象、效率最高。
这部分内容可能会引起一些争议甚至部分读者的不适,希望大家冷静思考后理性地探讨,欢迎有理有據的质疑~
1、审美真的是纯粹主观的吗?
首先,要纠正一个常见的说法--"审美是完全主观的"--这几乎是任何有关艺术的业余论坛上最容易看到的言论。
既然谈到审美,不可能不牵扯到美学,毕竟我国美学学界的主流观点是"美学的研究对象是审美活动".
我国美学学界曾针对"美是主观的/客观的"这一问题展开过激烈的辩论。甚至华语国际辩论邀请赛还旧瓶装新酒,致敬了这个50年前的辩题:
认为"美是客观的"的人主张世界上客观存在着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美",即使不被人察觉也丝毫不影响这种"美"的存在,它是独立于人的;
认为"美是主观的"的人较多,因为很多人更容易理解这一观念--大家生活中都有过大量"萝卜白菜,各有所爱"的经历,甚至因为大家对于同一事物的审美、好恶不同而产生过不少矛盾争执,最典型的:粉丝骂战
其实这两种说法各有局限,都有所偏颇。
我的美学思想承自朱光潜、叶朗先生一脉,因此我对"美"的态度自然就是那句经典的论断--"美是主客观的统一".
审美活动一定包括至少主、客两个维度,绝不是单纯主观的。从最浅显的角度解释,审美活动中包含了两个主要部分:
审美经验是历史的、客观的,是一个社群中的共识,甚至是经过学科研究、系统总结后得出的范式;
审美体验则是个体的、主观的。在历史的、共通的审美经验之上,每个人也因为自己的学识、受教育情况、阅历、艺术欣赏经验、人生经历等等不确定因素,产生了不同的审美体验。
大家常认为"好听"的歌曲是音乐人才情的喷迸,"好歌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实际上,哪些和弦相衔接能让人产生"和谐、悦耳"的感受,甚至哪些音符的组合能引起人"欢欣"、"诡谲"、"振奋"等等不同主观情绪,早已被大量实践、实验给总结下来,并成为一套范式,如物理学一般严谨、客观--这些引起人不同感受的,本身无非音色、音强、音长、音高的四大物理属性的变化,都是极客观的。那些"好听"的东西正是符合了这套范式才"好听";许多未专业学习过乐理的音乐人的原创作品也是不自觉地向该范式靠拢;大家今天对于"好听"的认知,本身也是不断被这套范式给塑造的--你自以为这是自己原生的感受,其实是历史、学科塑造的结果。
其实绘画也是如此,哪些色彩能带给人什么感受,其实首先是反射、波长、人脑等客观因素的相互作用--色温是人对颜色的本能反应。
甚至一个人"好不好看"也是如此--一个人眼距多长、鼻梁多高、瞳孔直径多少……当种种数据位于怎样的区间,会产生结构上的和谐融洽?
……
在这之上,才是更小的群体的偏好倾向,以及个体的体验。
其实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街舞的发展才较为小众--街舞作为一种舞蹈,是反叛传统的、和谐的古典美的--而这种古典美正是广大一般人群对于"美"的全部理解。换言之,从审美经验出发,街舞于大部分人而言是"不美"的。更具体地说,街舞这门极具现代气息的艺术所追求的恰恰是"非美"--不以"美"为最高追求。这一点我会在今后的章节中详述。
那些认为"审美是完全主观的"的人,其实只考虑到了个体或小社群审美体验这一层,只是盲人摸象而已却以为窥见了世界全貌,过分窄化了对于"美"的认识。
另一方面,有些人只是单纯为了反驳而反驳,为驳倒某些观点而去刻意寻找极端的反例,妄想用个别、少数来否定一般、大多数。例如,对于世界上绝大部分民族,太阳都象征着光明和温暖,那有没有人觉得太阳象征着冷与黑暗呢?一定有。这就是"经验"与"体验"的区别。但若用这个别去否定一般、用体验否定经验的存在,一定是缺乏辩证的智慧,要么就是单纯的抬杠。
可以说审美很主观,但它绝不是完全主观的,它同样非常客观。
审美其实并非一种完全自觉的、与生俱来的本能,而是一种处在社会环境中、需要付诸大量时间、精力与金钱来有意识培养的能力。当然,想初步获得能力远比大家想的简单,只要大家有心培养它,我们这些先行一步的人也乐于向大家伸出一把手。
2、舞蹈真的不分好坏吗?
这是第二个常见的说法--"舞蹈是不分好坏的".
这是典型的以"审美是完全主观的"为公理来推导出的结论:审美是完全主观的→每个人的喜好都不一样→不可能制定出客观的标准→舞蹈不分好坏,喜欢就行。
甚至还有一句更威猛的杀招:"人民大众喜闻乐见,你不喜欢,你算老几",直接把这种个体的主观好恶上升到"人民群众"的高度,进而赋予了其所向披靡的破坏力。周恩來总理几十年前的一句话被今天的部分網民惡意解讀,直接抹杀了专业人士在大众传媒时代的发言权--所以专业的影评人、文学批评家死了,而咪蒙之流大行其道。实际上,如果关注中国现当代文学,你会知道最以这类似主张为文学创作指导思想的时期,其作品恰是最低劣乏味的,在回顾文学史时往往被我们直接跳过。
按这个逻辑继续推导,不仅是舞蹈,文学、音乐、绘画、雕塑、建筑、设计等所有艺术门类都是没有好坏的。
千年来不断研究文学史、艺术史及各类文艺批评的学者估计能被这句话气得从坟里跳出来。他们很多人注定没有创作出传世名篇的禀赋,但一直呕心沥血解读那些伟大的作品,告诉我们这些作品到底好在哪里,并不断为这些"好/坏"树立标准,供我们后来者借鉴,让我们能更好地欣赏那些美好的艺术作品。
大家可能听到这个提法:"中文系不培养作家".中文系所培养的仅仅是合格的读者--他们不负责创造,而是运用审美经验、系统学科知识去解读、欣赏作品,去评价其"好坏",再告诉世人一部作品为什么好、为什么坏。
我常在网上听到诸如"网络小说和世界名著没有好坏高下之分"的言论。其实非也,小说的好坏是有评判标准的--包括了写作手法、行文线索、叙事布局等技巧的维度,以及对"时代的痛"的揭示等更严肃的维度。因此,像《孔乙己》一定比《斗罗大陆》《斗破苍穹》好、《金庸全集》一定比《故事会》好、路遥一定不可能凭借《平凡的世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因为它远不够好、而《蛙》《红高粱》《檀香刑》任何一本在任何国家都一定是最优秀的小说之一……
除"合格的读者"外,还有美食家、乐评人……他们所作的,正是通过一套较客观的标准,告诉世人相关作品的好坏。他们的评价必然掺有主观体验,但其根本仍是历史的客观标准。
你对一门艺术越无知,越会相信它是纯粹主观的、见仁见智的,越不相信客观评判标准的存在,甚至你的认知水平远远达不到能够理解"有客观标准存在"这一事实的程度。这个标准或许不是最后评判这个作品的决定性因素,但一定是最优先的考量的、极重要的标准。
这种"标准",往往已经超出了普罗大众的知识积累、认知范围。例如,评价电影,普通观众只会关注故事精不精彩(而这个"故事",还只限于讲得"明不明白",稍微现代一些的叙事手法就走出了他们的舒适区)、特效炸不炸,这两点几乎构成了他们全部的评判标准;专业人士还需要考虑其创作的时代背景、故事内核与深度、叙事手法与创意、镜头语言运用等等。最终结果是:观众体验常与学界评价常常脱节。而常见的一大"反智"现象在于:许多人天生地、下意识地认为权威就是傻X,众人皆醉我独醒,喜欢用自己贫瘠的知识、可怜的感性经验去挑战学界以更丰富的学识、更多元视角做出的评价,而当他们意识到自己学识之浅薄、逻辑之混乱,就会搬出那句"喜闻乐见",杠得人气血翻涌 .
甚至,这种"标准"可能在常人看来是不能理解的。例如:文学积弱的俄国是什么时候足以比肩文学强国的法国的呢?是普希金一人创作出一本《叶甫盖尼。奥涅金》时,他就将整个俄国文学的地位抬到与法国平行的水平,因为他与司汤达同时先于世界、迈入了现实主义。这样的标准,很多未经过专业学习的人一定难以接受的,而专业学习则需要太高的时间成本。
不同民族、时代会有不同标准、侧重,在这个宏观的标准之外,但同样不影响这个标准的客观存在,只不过:
一来,这为标准增添了多样性,需要更灵活的讨论;
二来,有必要专门进行分类讨论,即划出一个界限来,告知大家这并不矛盾,不要盲目一碗水端平;
三来,在进行具体的评价时所要考虑到的方面也就越多、所需要的知识与积淀要求也越高、同时也需要对艺术更强的包容性与体验力,那更不是普通大众所能触及的了。
每个人都有忽视这种标准、单纯凭借主观好恶去欣赏的权利,更有自由单纯凭借主观倾向决定喜好--你完全可以觉得《斗罗大陆》比《红楼梦》好看;但反过来,你不能因为你个人的好恶而去否认这些标准的存在--你不能认为《斗罗大陆》具有比《红楼梦》更高的文学价值,这近乎是一个原则性问题。
同时,"你可以纯粹主观地欣赏"与"你对艺术缺乏了解、缺乏辨别高低好坏的能力"的客观事实一点不矛盾。
当然,大多数人既没有尊重前者的包容,也没有辨别好坏的智慧。
舞蹈的研究相较其他艺术门类(尤其是绘画这样发展极成熟的艺术)还非常不成熟,所以这个标准还显得相对模糊,尤其国内舞蹈学界的研究常因过于追求思想性而落入形而上的误区,其讨论常漫无边际、大而无当。
至于像街舞这样的新兴、过于自由而缺乏文本的舞种更是如此,根本不在学界研究之列。很多资深舞者也是能依稀感到一些标准存在,却难以说出个所以然。
然而,一些基本的依据,例如:身体能力是否能准确表达你所想表达的内容、对音乐内涵的阐释、肢体的开发程度等,还是可以供我们参考、来评判好坏的。例如,我曾经写过《冯正Sonic真的有那么厉害吗?》、《怎么感觉les twins的hiphop的感觉和其他的舞者不一样,他们的风格有什么特点吗?》这两篇回答,来尝试解读舞者"好"在哪里,虽然还颇显幼稚,但仍是令我满意的尝试。
这两组舞者都是在舞蹈圈为人所敬仰的大师,都是极优秀的舞者,但他们的风格"不容易看懂",因此不容易受到大众喜欢,这就是下一个问题了。
3、"受欢迎的舞蹈"/"我喜欢的舞蹈"就是好舞蹈吗?
"好/坏"、"好/恶"、"受欢迎/不受欢迎"并非等同的概念
"好"与"坏"是针对作品本身质量的判断,具有极强的客观性,更多是从艺术本身的维度在讨论;
"喜"与"恶"是个体的、主观的价值取向,做出这个判断需要参考"好/坏"之外的更多因素,甚至"好/坏"这个因素在参考中可以不重要;
一个作品"受欢迎"/"火"/"流行"则成为群体的倾向,这是商业维度的问题,有时还是政治维度的问题,总之跟艺术本身的关系远没大家刻板印象中那么大。
1、2之间的对立并不难理解,你喜欢不喜欢一个东西可以跟它本身"好/坏"没关系,反过来,你的好恶也并不能影响其"好/坏"的事实。
例如:我好些朋友本科时是影像相关专业出身(包括我自己也经受了三年系统专业的影像训练)。前段时间我们聊到《低俗小说》这部电影时,从叙事结构、解构手法、配乐、镜头语言等角度对这部片子大加赞扬。这时,一个之前一言不发的同学抛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我也知道这片子多好,但坦诚地说你们真的喜欢吗?"我们都沉默了。一个朋友后来说:"的确,作为导演专业的学生,我是'不得不喜欢'《低俗小说》".同样,我可以一条一条清清楚楚告诉你《低俗小说》好在哪里、为什么足以标榜影视,但说实话我真的不喜欢;当然,我的不喜欢丝毫不影响这是一部极好的电影。
1、3之间的对立其实相当明显,两者当然存在同时满足的情况,但从宏观来看,你会发现这个比例真的小得可怜,而且其中很多还是纯粹的偶然,而有些无法同时满足则是必然
例如:唐代文学的两颗双子星其实有一颗在他所处的时代是暗淡无光的。从魏晋风骨以来积蓄的文脉在开元盛气的催发下终于凝结成了李白这颗不朽的明星,而他天马行空、汪洋恣肆的文笔也正好契合了那个自信心、安全感爆棚的时代,李白在当世就名声显赫,他高高的身影也成为了中晚唐诗人的噩梦,可以说是时势使然。而杜甫则没有那么幸运,他沉郁顿挫的诗风偏就不符合开元天宝的盛唐气象,在当时并不受欢迎,只有极少数与之相近的伟大文学家能看到其"不废江河万古流"的意义。在后世研究中,尤其到了南宋,他惊为天人的诗歌才从砂砾中被挖掘出,文人们发现其诗歌从语言形式到内容、气韵、意境无不独步历史。然而直到今天,杜甫也只是在文艺评论中的地位甚高,在民间的受欢迎程度仍然大大不如李白、王维等诗人。
为什么有人会觉得1、3同时满足的情况多呢?
因为缺少广泛的审美活动经验,对于艺术缺乏宏观的理解。
以音乐为例,假设有1000首歌满足两者,一般人听歌最早接触的一定都在这1000首的范围里,而最终他的总听歌量大概也就几千首,所以这一部分的比重在他们的认知中会很大,会觉得好的音乐都是受欢迎的、受欢迎的都是好音乐--这是幸存者偏差,"死人不会说话",那些足够好但并不受欢迎的音乐早已经没机会让他们接触到了。当你的听歌量扩充到数万首、数十万首时,你就会知道这个比例有多渺小了--你会遇到无数在当时风靡一时又迅速被时代代谢掉的烂歌,也会遇到无数令人震撼的天才之作却始终籍籍无名,也会遇到当时"比耶稣更流行"的伟大作品今天却因时代发展而再无人听,更会发现许多今天看来理所当然优秀的作品在其所处的历史阶段竟然无人问津……
那时你才会懂得:"受欢迎的就是好的"/"好的就会受欢迎"是你对这世界的偶然性多么荒谬的误解
况且,有些"受欢迎"只是假象,是人们想当然的刻板印象,就像四大名著我们人人都知道好,我们理所当然觉得它们是"人民大眾喜聞樂見的",但真会喜欢读它們的人放在大众的宏观视角下真的寥寥无几。再举个令我哭笑不得的例子:知乎上有个问题叫做"有哪些不出名但极优秀的诗人、词人",我惊奇地发现周邦彦上榜率极高,而周邦彦可是真正意义上的"婉约词集大成者"、名声盛极一时,即使今天大家或多或少都知道其大名,可根据我的观察,非文学系出身的人完整读过哪怕一首周邦彦的词作的都屈指可数。
应当说,自从建立起较为科学、自洽的评价体系后,"流行"、"受欢迎"就再也不是我所考虑的因素了。况且反映"流行"的各类榜单也不过是场愿打愿挨的游戏,跟作品本身质量关系真的不大。
二、为什么看懂舞蹈那么难?
想必熟悉舞蹈的各位能够达成一个共识:舞蹈不容易看懂,尤其对于萌新小白们而言--也就是注入舞蹈圈还为时不长的新鲜血液以及广大非舞者的一般受众。
这种别人看不懂自己舞蹈的尴尬场景相信很多舞者都经历过。这大概率不是舞者水平的锅:笔者在推广街舞之初常给人看相关视频,有pop又大又圆硬的Pete、神乎其技的Kite与古冲、惊为天人的Popping John与黄帝心仙人……最后,很多人仍然觉得"不好看"或者"看不懂,他们在干嘛?"甚至不如一些练习时长两年半、喜欢唱跳rap的篮球运动员跳得好。
笔者与一位非舞者的好友深入谈论过这个问题,他的态度可以代表绝大多数受众:"赞叹好厉害,然后就不知不觉看完了,感觉没什么意义,不知道表达了什么,也完全没有得到美的享受,只是看着台上的很厉害的人做了一串自己不懂得的动作而已。"
从笔者对身边人的观察看来,大部分没接受过系统舞蹈教育的人都会有类似的困惑。哪怕是研美学巨匠黑格尔也在美术、音乐、建筑、雕塑后止于舞蹈,再难寸步,认为舞蹈是"不完备的艺术";而直到今天,在美学与各艺术学科的交叉研究中,舞蹈美学也是最落后、最不完全的一支。并且,以上所说的多为"学院派"舞蹈,有关街舞的讨论更是……真的有"有关街舞的讨论"吗?
为什么那么多萌新小白"看不懂"街舞?为什么那么多人感受不到街舞的惊艳所在?为什么许多我们认为惊艳的舞蹈在许多萌新和小白看来根本就不知所谓?
传播学认为:一种现象产生的背后必然有深层的根据。笔者打算结合所学习、接触过的学科知识以及笔者对舞蹈的粗浅理解,尝试回答这个问题。
1、符号属性的局限
这是笔者所能想到的最根源的原因,正是这一点决定了舞蹈在所有艺术门类中都是最难看懂、理解、欣赏的之一。
首先:舞蹈是一种符号。简而言之,就是:通过形式表达来内涵(就像红绿灯、语言)
在符号学体系中,舞蹈与雕塑一起归属于视觉性非语言符号。正因为这种相似性,有了"舞蹈是流动的雕塑"、"雕塑是凝固的舞蹈"的经典提法,甚至成为了舞蹈最广为人知的"文学定义".
这类符号具有以下特点:
它相较语言符号(语音、文字)、听觉符号,所有信息都是视觉可见的,信息呈现上最具象、直观。为什么我们常说"一首歌很有画面感"而不说"这个画面很动听"?就是在把听觉符号转化为更具体形象的视觉符号。
正因第一点--造型可见性,它所能打包的信息量极大。例如:一幅画里可以藏很多内容;图表所能打包的信息量比文字大。
其信息留存更稳固、程序化,因此自成其编码、解码体系。所谓编码,就是给内涵搭配上形式,例如:我们规定红灯意味着停车;所谓解码,就是从形式中获取内涵,例如:看到红灯,我们就知道应该停车了。
这么对比更容易理解:以往的电视舞蹈节目数量一点不少,可无论如何,受众基础都远不如音乐节目。原因在于:节目主体的符号属性不同--以流行音乐为主体的音乐节目,一方面音乐本身较通俗、信息量低,另一方面观众可通过歌词来理解音乐内涵,而语言文字恰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符号;如果换成音乐性高、作曲复杂、信息密度极大的古典音乐,受众恐怕十不存一,因为观众只能运用"音乐"自身的解码方式去解读完全由音乐编码的信息;舞蹈同理,所有信息都是由舞蹈语汇打包,一个完全外行的人看舞蹈,从符号学看来,就跟听外国人叽里呱啦一通乱讲没区别--因为你不熟悉这套符号体系的规则,就像面对一门陌生的语言("舞蹈语言"这个词真的是太形象了),你根本没办法理解对方传达的信息。
更尴尬的是,舞蹈还很有个性:舞蹈是动态的造型艺术,具有时空一维性--舞蹈不像雕塑一立就是千百年,而是不断运动变化的,因此受到时间限制,任何动作都转瞬即逝,此刻眨眼所错过的动作就一去不返了。
这决定了本身信息量极大、极抽象的舞蹈的欣赏还必须是实时的,绝无可能像博物馆里欣赏雕塑那样优哉游哉。这就对外行提出了极高要求,难怪他们观赏舞蹈常是云里雾里、疲于应对。
虽然影像记录术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这种局限,但舞蹈自身的流动性决定了流畅性是舞蹈呈现的首要原则,不断回看极大破坏了舞蹈呈现的流畅连贯,观感必然大打折扣,第一印象就好不起来了。
因此,笔者常开玩笑说:"学舞蹈真亏"--舞蹈是门很不友好的艺术:内行难练,外行难看懂。
简而言之:想真正地欣赏、理解舞蹈,最起码的是大量观摩、接触舞蹈,不断扩充自己的舞蹈词汇量。就像直接把人丢到异国他乡,他能在日常生活中不知不觉习得(acquire)该国语言,不需要专门学习(study);舞蹈同样如此,哪怕你不真正学习跳舞,只是大量观看,也能不知不觉习得为数不少的舞蹈语汇,只是认知肯定暂时没法儿跟真正的舞者相比,不然怎么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呢?
换言之:一个不大量接触舞蹈的人(真正意义上的外行),理论上一定不可能真正看懂一段舞蹈、理解一段舞蹈好在何处的。一段舞蹈让外行觉得"美"、"惊艳"的情况当然存在,但是是小概率事件;许多非常优秀、令人瞠目的舞蹈杰作,看得外行不知所谓,这才是常态。其实若非如此,舞者们也不会那么困惑了。
这让笔者想起一段有趣的个人经历。笔者曾热衷健身,并一度小有所成,于是问教练:我练得这么牛逼了,是不是能出门吸引妹子了?教练的话令我醍醐灌顶:当你围度足够大、肌肉细节足够好,你会发现你能吸引的、你身边聚集的就全是同样练得很好地壮汉了,吸引妹子什么不存在的;同样,一个女生做了一副非常精细、复杂的美甲,能吸引的同样只有懂美甲的人,很多直男甚至是意识不到这个女生换了美甲的。
如何靠你丰富、深刻的内涵去吸引外行?这近乎是个世纪难题。因为思考这个问题时,人们常下意识地将形式和内涵对立了,而事实上,一种符号的形式与内涵一定是统一的,而我们想获取内涵必须经过形式。
这给我们的舞蹈传播事业的一大启示是:大众所能有效欣赏的一定首先是最外在、较浅薄的形式--B站上许多吹捧宅舞、古风舞、韩舞的人,看的无非是服装、身材、脸、衣品,大多跟舞蹈没半点关系;再往深走,就是舞蹈外显的技术是否好看了,这个本文之后会谈;再之后,才是我们关注的细节、质感、对音乐的表达等等。不怕大家笑话:笔者最早喜欢街舞是因为南贤俊,而且不是因为他跳得好,而是因为他穿得帅。
不必怪受众--他们这样才是正常、合理的。关键是我们该怎么应对这种受众现状、特点来制定更有效的传播街舞的对策?
想吸引大众,光鲜抓人的外在形式一定是第一步,不然极易画地为牢在自己圈里自嗨--这并非让舞者媚俗地去讨好受众;"外在"也不一定就非得指外貌、打扮,对舞美的设计、对动作的取舍、对编排的协调,同样如是。
但至少我所知的绝大多数舞者宁可死磕着把内在技术从80提至81分,也不愿意轻松地把外在形式从30提至60.这既是对内容负责的匠人般的执着,但也不乏转不过弯的犟。而许多old school舞者"看不上"的编舞早已一骑绝尘地去了。
以下部分主要讨论街舞
2、审美观念:"非美"
笔者上一章里有这么一段话:
"街舞作为一种舞蹈,是反叛传统的、和谐的古典美的--而这种古典美正是广大一般人群对于"美"的全部理解。换言之,从审美经验出发,街舞于大部分人而言是"不美"的。更具体地说,街舞这门极具现代气息的艺术所追求的恰恰是"非美"--不以"美"为最高追求。"
这段话引起了一些读者误解,原因在于提到了"古典美"、"非美"这些美学概念,尤其"古典"这个词在不同领域指代对象判若云泥(例如"古典音乐"实际指"严肃音乐"),容易让人望文生义产生误解。
这里笔者为自己表述的不完善致歉。
由于舞蹈美学发展较不充分,笔者这里更多以讨论最完善的美术为例。
"古典美"是美学泰斗、哲学巨匠黑格尔在其名著《美学》中提出的概念,是他对"美"的区分,专指古希腊雕塑、建筑般和谐、理性的美。
这里有必要解释"和谐"这个重要概念。雕塑家罗丹指出:"美即和谐"--这近乎囊括了中西两大文明最核心的美学观。只不过,中国追求的和谐为"中和"--执两用中,不偏不倚,本文暂不讨论;西方追求的是"和谐"(Harmony),指的是黄金比例这样多种元素恰到好处、融洽统一,不突兀、不偏激,达到最完美和谐的比例--下文提到的"和谐"都是这个定义。
20世纪的现代美学研究中,常把"古典美"用以泛指这种"和谐"的美,甚至直接将其作为"美"的狭义定义(广义的"美"还包括"丑"、"荒诞"、"邪典"、"暴力"等)。
因此,"古典美"并非字面上的古老、传统的艺术如芭蕾、古典音乐带来的美,因为哪怕现代流行艺术中也不乏这种和谐,例如:流行音乐大多主动向这种和谐、理性的定式靠拢,最简单的:前段时间大火的4536251这个和弦进行。
所谓"古典主义"便旨在追求这种和谐美,保证其内容绝对的真、善、美。例如古典主义绘画的巅峰之一的安格尔的《泉》,相信任何人都能感受到近乎无差别的无与伦比的美好。笔者有幸见过这幅画的真迹,尽管之前已经看过无数次影印版,但那一瞬间才明白什么叫"丢了"--在此之前,笔者从未想到这世上竟存在着如此无可挑剔、和谐纯粹的美。
为什么说古典美是广大一般人群对于"美"的全部理解?因为它所直接追求的正是最普世的美好,即能令绝大多数未经艺术熏陶的人也能直观感受到清晰的美好的体验,只是或深或浅、或多或少而已。
部分受众即使谈不上自觉地喜爱古典美,但这种对"和谐"的接纳深藏于大部分人的潜意识,因此至少他们不会反感古典美、容易欣赏古典美。就像芭蕾、古典舞、古典主义绘画,虽然大众看不懂、难以理解,但仍然容易直观地感觉到"美".就像笔者在美国时向舞者朋友展示《点绛唇》等经典作品时,文化隔阂极大的他们仍然能欣赏。
作为一名深爱舞蹈、音乐、绘画等各类艺术的欣赏者,我鼓励每一位艺术家都尝试能走出"和谐"的舒适圈、去探索圈外浩瀚的世界,带来更有趣的作品,让我们不至于原地打转--有些人或许越走越远,有些人或许认清自己后又回归了"和谐".但这种勇敢的探索并非他们的义务,因为每踏离"和谐"一步,也就容易离广大受众的舒适圈更远一步,风险也就多了一分。我们的鼓励对他们而言并无意义,因为最后为他们担负柴米油盐的并不是我们。
音乐比较贴近大家的生活:主动迎合这种"和谐"的音乐在大众传播维度上一定是完胜的--比如"薛氏情歌",于是有些人写了一辈子薛氏情歌,这无可厚非;那些勇敢的主动追求自由、打破这种和谐的作品,如:黑嗓、死金、朋克,哪怕是惊为天人的神作也往往会小众不少,只能在小圈子里流传。
the Beatles的经历更形象地展示了美学与大众传播的掣肘:虫团初期创作旋律和谐优美的小情小爱歌曲时,一度比"耶稣更流行";其后期被誉为"世界最伟大唱片"的《Sgt.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主动叛逆走向迷幻与更前沿的、更颠覆的实验,流行程度则大打折扣,仅在小圈子为人景仰;至于再后来Lennon和洋子搞的实验音乐更进一步向这种古典和谐提出挑战……大家可以自己听听:跟"美"半点不沾边,但极富思想性与进步意义,但你觉得多少人会听呢?因此他一度一面为自己音乐的深刻沾沾自喜,一面担心自己再也创作不出受人欢迎的歌曲了,于是又有了极浅显动听的《Walls and Bridges》,大受欢迎。
谈论大众传播时有对极富误导性的概念--"百分之一"与"一万分之一百".虽然两者实际比例一样,但那"一百"由于身边志同道合之士抱团,他们的观念会因回音室效应(就像在密闭的房间里大声喊话,回音在有限的空间里越传越响)让自己误以为自己是"大多数";其外显的影响力也因"一百"这个不算小的数目而超出实际,其实仍然是与"九千九百"人背道而驰的"小众圈子":就像英国70年代的朋克革命,要"anti"一切既有的规则,总给人"全民"朋克的错觉,实际上不过是那"一百"的乐队与年轻人的狂欢而已,并没有真正颠覆另外"九千九百"对古典美的不自觉的坚持。
现代主义在做什么呢?
笔者以现代舞为例--因为其对古典的反叛,现代艺术已经开始走出普罗大众的舒适区,受众开始了两极化。
笔者在美国学习时曾选修了一门Modern Dance Technique(现代舞技巧),在老师的带领下精读了4本现代舞史论著作,并系统学习了现代舞先驱莱斯特。霍顿(Lester Horton)的舞蹈体系。霍顿在其书中直言他走向现代舞是因为厌倦了古典芭蕾过于追求形式美的刻板表现,希望追求更自然、更符合人体的肢体表达--这就是所谓"现代舞对古典芭蕾的反叛":开始进一步解放人体,在题材、手法上反抗古典芭蕾。
但这种经典现代舞中残留了太多芭蕾的技术与意识,就像霍顿本人的技术也大量来自古典芭蕾,甚至因其系统的芭蕾学习经历,他的现代舞体系(尤其是审美)会自觉地贴近芭蕾那古典、和谐的表达,再以现在这套体系去束缚更自由大胆的表达。
结合过去对美术史的了解,那一瞬间笔者深深认清:所谓现代艺术不过是换了套路的古典艺术,把旧的规矩稍加修改便美其名曰"建立了一套新的规则".
当笔者向老师表达了自己的困惑后,她带笔者走向下一个领域,也是现代舞后来前进的方向……
我们熟悉的传统的"古典vs现代"的二分法实际上彻底落伍了,学界早有了"当代艺术"的概念--彻底抛弃一切形式的、古典的美好,追求彻底的、自由的自我表达--这是一处完全自由的高地。
艺术与人究竟是什么关系?这个问题争执了千年而没有结论,相信正在读文章的你也有自己的回答。但许多伟大的艺术家慢慢都看清了一点:虽说人是艺术的主体,但长久以来,艺术从业者大都是自负地认为自己是自由的,实际上一直在被艺术伤害,被绑架了艺术的大众所绑架,甚至把命搭了进去,在痛苦、煎熬、虚无中走过一生。
这种深沉的苦痛,不亲身经历真的难以共情,说出来甚至有人会觉得是装逼,那就不足道了。
当代滥觞的代表杜尚说:"我一生过得很满意--艺术是给人自由的,我不觉得我对社会有什么特别的责任。"过去千年里,从事艺术的人都是被艺术做主的,第一次有人踏上另一座山峰一览众山小,大声说出:我是彻底自由的独立个体!我要做艺术的主!我对社会、受众不用付任何责任,我的一切表达只为自己!我只为自己创作!
于是"非美"的概念应运而生--"非美"并非"丑"这样对传统的"美"的形式上的叛逆,而是一种理念--我再也不以一切形式的、为人所接受理解"美"为追求,不管那是古典美亦或是丑、荒诞等广义的美,都不重要了,我只要彻底的自我表达。
而到这一步,艺术终于成为了个体自由的精神殿堂、彻底颠覆了形式上的古典美,开始在自我探索的世界愈挖愈深,但终究完全走出了大众的认知范围--所以当我们看到杜尚著名的命名为《泉》的小便池时,会觉得艺术家们都疯了。
笔者曾说:街舞具有现代气质。这是不准确的--街舞是真正的追求"非美"的、极富当代气质的艺术。
笔者在这篇文章中解释过,街舞最大的意义是:街舞最大的意义在于:将人体尽可能地解放出来,近乎不计形式地最大限度为自我表达服务。
《街舞相较其他舞蹈的最大"优势"究竟是什么?》这篇文章中解释过,街舞最大的意义在于:将人体尽可能地解放出来,近乎不计形式地最大限度为自我表达服务。
?mp.weixin.qq.com/s?__biz=MzIyMDU2ODI4Nw==&mid=2247489900&idx=1&sn=b98ad03a1a02ac504b4bd6707a60ba1f&chksm=97cb56dca0bcdfca05d1e533c1ff45756e492f17fc1ff7f5a2ec86411a40c28436a2fc52c746&scene=21#wechat_redirect
所以,我们不难看出,愈追求自我表达的舞种愈难被观众所理解、接受--开篇那个问题里提到的Popping就是典型;再到街舞中近乎最主观、最情绪化的Krump,无论在任何国家都超出了大部分人的接受能力。
需要指出的是,上文也提到"非美"是观念,街舞虽然重表达,但其表现想形式的审美特质同样是归类于某种"美"的,只是这种"美"一定是对古典美的强烈反叛,因此圈子较小、受众清晰。
而Choreography编舞的流行同样不难解释了--它是在街舞充分发展后往前又走了一步:融合一切可融合的元素,以呈现最极致的视觉体验。从Keone&Mariel夫妇这些先驱到今天大火的Sean Lew等人,相较"纯粹的街舞",编舞更注重有意识地对形式"美"的打磨,兼具街舞的自由活力与古典理念的形式美,毫无疑问更容易被非舞者的广大受众接受。其实街舞中从来也不乏优秀的编舞作品,只是舞者们常下意识将solo、battle视作正统,编舞并非大家通常认知中的"主流".
这其实还是爬山,一层一层螺旋上升。
3、技术的外显性
这一节直指文章开头那个问题--为什么许多外行觉得popping不惊艳?
笔者认为这还涉及了另一个问题--技术。毕竟许多舞者观赏舞蹈也不过是在看技术罢了,最简单的例子:很多跳了多年的popper也谈不上能真正欣赏能Pete的舞蹈,只是单纯觉得"卧槽!他pop怎么能那么大的!"被惊艳得合不拢嘴。
那为什么外行无法理解这种"被技术得惊艳合不拢嘴"的感觉呢?
第一,当你离一个东西越近,才越能看清差距之大;反过来,当距离太远时,就完全没了"距离"的概念。上文说的被Pete惊艳的舞者大多属于这一类。
举个大家熟悉的例子:大家或多或少玩过魔方,正因大部分人接触过并不能复原,所以才能清晰地认识到能复原的人有多厉害;结果看到有些人能在几秒内复原时,反而不觉得厉害了,无他,距离已经大到望尘莫及了。
同样,当一个人对舞蹈的接触、理解为零,没学过popping、没试过一个月都打不出pop入不了门时,就根本想象不到我们看到一个干脆的pop时的惊艳--你眼前只有一片迷雾,对方站得有多高、多远,你一无所知,"觉得牛逼"也无从谈起。当然同理,初学者看Pete所受到的震撼肯定是远不如学习数年的popper的--这东西真是离得越近越惊艳乃至惊悚--"他怎么练得这么牛逼的???"
第二,就是技巧的外显性。这包括两点,一是难度的外显,二是观赏性。
例如:很多人看不懂古典舞,但当看到舞者起后腿也会不自觉地觉得厉害;很多人看不懂breaking、也不觉得breaking好看,也不理解breaking中powermove究竟多难练成,但看这上天入地的,又是空翻又是倒立:"牛逼!"
至于popping…emmmmm
至于locking……emmmmmm
至于house……emmmmmm
唯一可行的大概就是学习Popping John、黄帝心仙人这样的"艺术流",把观赏性最强、最外显的robot、wave等风格练到极致,就像开头那个问题的题主所说:这近乎是他唯一能欣赏的风格。至于学Popping Pete,想靠单纯Popping去吸引外行……何苦呢?
4、主体参与性
我国舞蹈学者吕艺生先生在著作《舞蹈美学》中指出:"舞蹈,是舞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因此语言在它面前永远是灰色的".
舞蹈是极感性的肢体艺术,由于肢体与主体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舞蹈的主体性太强了,唯有切实投身舞蹈实践方有可能获取对舞蹈充分的感性经验、理性认识,其认知沟壑绝非单纯通过观赏舞蹈作品、阅读文献获取间接经验所能填补。
舞者所能看到的风景,某种意义上是非舞者所根本无法想象到的,不论他看了多少舞蹈作品。
正因如此,哲学巨匠黑格尔在其《美学》一书穷尽绘画、音乐、雕塑后,最终止于舞蹈,再难寸步,遗憾地留下一句:"舞蹈是不完备的艺术"--不是舞蹈不完备,而是对舞蹈的认识不完备而已。
三、如何欣赏舞蹈
首先我们来看一段经典的论述,并以此为绪论:
"舞蹈欣赏是人们观赏舞蹈演出时所产生的一种精神活动,是对舞蹈作品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的整个过程,因此,它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舞蹈欣赏就是观众通过舞蹈中所塑造出的舞蹈形象来具体地认识它所反映的社会生活、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及舞蹈编者对这种生活现象的审美评价。进而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引起情感上的共鸣,激发记忆中有关的印象、经验,以及一系列的想象和联想等一系列形象思维活动,来丰富和补充舞蹈作品中的舞蹈形象,使其更完整、形象、鲜明,从而在观赏舞蹈的过程中体会到更加广阔的生活内容和更深刻的思想内涵。"
对于舞蹈的审美我觉得这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更形象的就是我们禅宗"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的比喻--从简单的感受体验上升到理性的体验最终再回归感性。
我一直强调"纯粹的舞蹈"这一概念,也就是上升到理性、把舞蹈从舞台中分析出来,因为在把舞蹈自身的东西明晰前,就过于笼统的牵涉所有外延,很容易模糊讨论的问题,并且让还不太懂的人产生不切实际的期待--这其实就跟今天的学科一样:古希腊时期,包括物理等实在研究以及对本源等抽象问题进行的思考的"物理学之后"的形而上学及逻辑学、伦理学都归属于古代哲学;直到启蒙运动时期,法学、社会学、政治学、语言学等学科仍统摄于哲学之下;随学科现代化,当前研究已细化到,哲学除去美学、伦理学、逻辑学等系统版块后甚至都还能细分出文化哲学、艺术哲学、科技哲学等具体方向;而今天,我们又开始提倡学科整合--从合到分再到合,其实跟我们所谈的欣赏是一回事。
这个"分"究竟有什么意义呢?细化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认识某一普遍现象,如语言、传播、教育等的内在规律,这篇文章中的视角就是舞蹈自身,为我们观察、解释世界提供了更专业的视角,但人与社会的议题充满多样性与复杂性,面对现实中的具体问题时,单一的学科理论绝不足以全面而令人信服地解释问题,乃至不足以充分认识问题而只能管窥蠡测,就像舞蹈始终是至于舞美之中的,因此面对具体问题时就还是有必要整合,只不过真正对各分析学科了然于心的人,整合只不过是件水到渠成的事儿了,而这时的整合已经跟最初懵懂乃至盲目的混沌状态天壤之别了--山得一层一层看,第一层和第三层之间永远隔着第二层。
1、感受情绪
舞蹈其实是通过肢体来传达情感的形式。解读一下,舞蹈一是肢体的艺术,二是情感的艺术。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舞蹈是人类的本能,是人类发展进程中的必然结果。肢体语言是一种高过言语、声音的最强烈、最直接的表达情绪的形式。因此,舞蹈的一大特点叫做"长于抒情,拙于叙事".
因此,即使根本不会舞蹈、看不懂舞蹈在表达什么也毫不会影响情绪的传递,看不懂并不妨碍感受与被感动。
举个简单的例子,答主在昆明观看《云南印象》时,有一个朝圣的片段,答主身边的老太太突然情不自禁地哭出了声来。答主在大学时曾经跳过一段双人现代舞,一位朋友后来告诉我,虽然他一点不懂舞蹈、也看不懂我在跳什么,但就是有某一个瞬间特别想哭。
就像听到一首动人的音乐会让人情不自禁落泪,音乐和舞蹈本就先于语言存在,在表达情绪的能力上舞蹈甚至还要强国音乐。
肢体语言、音乐、舞美等元素共同构成了造成感动的冲击,这是无关所谓的系统、专业的知识,你所需要做的只是单纯沉浸,融入舞蹈所塑造的氛围感受舞蹈所要传递的情感。
而这一点,恰恰在欣赏舞蹈中是最关键的。
2、观赏形式
我们来把队形、动作等非内涵的外在元素称作形式。
最简单地说,就像芭蕾舞者身形修长、体态轻盈优雅;古典舞雍容大气;拉丁舞者器宇轩昂。即使不懂舞蹈,单纯看舞者的形体、动作也是极大的享受。
一个经过精心编排的成熟舞蹈作品,往往还涉及到队形变换、灯光、舞美等的配合,这些元素同样极为直观且容易欣赏。如果是业余的观众,只需要关注这些元素表象,例如队形是否整齐、队形变幻时所设计的造型等等,都是很赏心悦目的。至于具备专业素养的人,甚至不需要专业素养,就能够进一步解读这些元素背后的深意,例如队形的空间利用、舞美对于叙事辅助以及意境的塑造等等。就像我们耳熟能详的《千手观音》,很容易就能看出队形设计的目的,这些队形同时也极具观赏性,舞蹈工作者们又能从中得到许多编创的启发。
这就像我们过去做阅读理解,可以一层层从外往内剥开,每一层都有不同审美意义。就像鲁迅先生的《秋夜》(就是那篇"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简单来看就是一篇清新愀怆的美文,再进一步就能看到先生对于空间变换、色彩搭配的精妙运用,再进一步可以对"飞蛾扑火"、"奇怪而高的天空"、"被刺得窘而白的月亮"独特意象进行解读,又是一番滋味。
这种解读的能力其实并不困难,是可以通过有意识地思考来培养的。
做到以上两点,已经可以"简单地欣赏舞蹈"了
以下是"如何看懂舞蹈",或者"如何更深入地欣赏舞蹈",相较以上两点就复杂了不少。
我曾有幸和北京现代舞团的高艳津子老师有过交流,她认为"看不懂"的舞蹈要么是故弄玄虚,要么就是真的烂到没有内容可以理解。她认为只要是一个舞者精心编排的作品,一定是能看懂的。就像傅庚生先生在《中国文学欣赏举隅》里所驳斥的:"诗,必有达诂!"一个好的作品除了主观的体验、感受,一定是能进一步地理解、并有通达释义的。
当然,想要理解、欣赏也对观众提出了不低的要求。并不是所有作品都必须深入浅出:既能让大家一眼看懂、又要承载创作者的自我表达、还要达到一定艺术水准。往往顾及后两者时就容易走出了观众的舒适区,而在大多数艺术家看来让观众看舒服恰恰排在他们优先级的最末。
观众所应该做的是积极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而不是强行把表演者"拖"到他们能看懂的高度。
3、解读内容
肢体语言一方面可以说是比文字语言具有更有表达力,另一方面又更加主观、难以描绘,因此阅读难度也更大。
(1)
部分舞蹈的形象、内容较为直观,是毫无舞蹈功底的观众也能看懂的。例如音乐剧《猫》中的舞蹈大多具有清晰大段叙事表达,舞者的形体、动作都是在模仿猫,融入其余元素的舞蹈也是在帮助塑造猫的性格、形象;杨丽萍老师的《雀之灵》、《两棵树》等舞蹈的形象也很清晰,容易看懂舞蹈在表达什么内容。
(2)
更多舞蹈虽然有情节线索,却没有那么具象的形象了。大多数舞蹈往往只有一个主题,例如"久别重逢"、"风"、"钢琴",肢体语言进行写意来丰富这个主题或形象,动作往往不会全都那么具象。
对于这种舞,普通观众就不能再去细抠具体的某个动作表达了什么具体的含义,得去整体地感受。
例如,杨丽萍老师的《十面埋伏》就是一出典型的现代舞剧,作为历史题材剧按理说应当以叙事为主,但是实际上表达相当抽象。例如韩信这个角色,尤为复杂。杨丽萍老师特意安排了一黑一白两位舞者来塑造韩信的矛盾人格。整段舞蹈非常抽象,尤其潘宇的描声扭曲诡秘,很难说清到底在表达什么。但如果从整体把握,你可以清晰地感觉到那种内心的扭曲、撕扯、矛盾,你会知道--"这段舞在讲述韩信矛盾复杂的人格",这就够了。
再比如,《云门。九歌》开头是巫师祭祀迎神的片段,动作质朴、原始,同样很难讲清每个动作的具体内涵。但如果整体把握,并且对《九歌》的文化背景稍加了解,同样可以清楚地看出这是在讲述迎神。同时,这一段音乐极诡谲,开篇就渲染了这种荆楚之地"巫"文化的神秘氛围。只要能把握这两点,这一段舞蹈基本算是拿下了。
如果观看时能有舞蹈方面的前辈加以讲解,自然最好不过,哪怕只是一个极小的切入点,也一点就通。答主最早接触现代舞是观看So You Think You Can Dance,当时对舞蹈鉴赏一无所知,对现代舞也知之甚少,就跟大家一样觉得现代舞就是发疯。印象最深的是第6季决赛时,Russell和Ashleigh合作了一只现代爵士《Angel Standing By》,答主深受感动,但并不清楚这支舞到底在讲述什么。应该是Nigel说的"你就像一位天使。你就是舞蹈本身。在安抚一位躁动不安的孩子。"豁然开朗。
(3)
街舞的大问题在于呈现过于自由,主要以即兴的solo、battle来呈现,很少有精心编排的叙事类文本可以供我们解读、研究。所以,观看街舞时,并不能尝试去读出具体的情节内容,更多的是去舞者对于音乐的理解与表达,这就是后话了。
然而,像现代舞、街舞,很多舞蹈小品并没有明确的叙事,甚至连情感都模糊难明,甚至根本不符合传统的"好看",这种舞蹈怎么欣赏呢?
这一层往下,就开始触碰真正专业的舞蹈知识了--你得能看懂舞者在干嘛。从这一层开始,你才开始能真正从一个更高的角度体会舞蹈的乐趣。
4、解读舞蹈语汇
这一层其实就走向专业了。我们常说"舞蹈语汇",其实就是用特定的肢体语言来达到某种效果。每位舞者都有一本字典,只是这本字典是由他们自己来书写,他们不断往上记载各式各样的舞蹈语汇。
例如,popping这个舞种中,cobra就是通过肢体的扭曲来模仿眼镜蛇的形体,这一形态特别适合表达声音中"线"的质感;又比如拉丁舞中恰恰的纽约步,动作利落迅捷且带有大幅的转体、向前突进的感觉,张力极强,一般会用在歌曲切入更强层次时用来表现突增的力量感;民族舞中有许多动作都来自少数民族日常的生活,跟民族的发展息息相关……
系统地了舞蹈语汇一定是能够帮助理解舞蹈的,而且正是从这一步起,你对舞蹈的欣赏才真正上了一个大台阶。能够解读舞蹈语汇后你所能得到的快感是在之前你无法想象的,你会第一次产生看懂了舞蹈的感觉。
但系统学习舞蹈所花费的时间成本毕竟太多,对大部分舞蹈爱好者来说并非良策。个人觉得不妨多看一些舞蹈作品,建立一个基本的感受、认识与概念,积累一定的舞蹈词汇。这种积累其实这就跟语言习得一样,非常自然--当人处于一个完全陌生的语言环境中,慢慢它就会主要到语言中某些常用的词,以这些词为起点慢慢就能摸清这个语言的全貌。
5、解读技术
可以参照我在上文中点评舞者的那两篇文章。
对技术的评析(包括技术的难度、完成度、质感、技术对于主题呈现的帮助等)是舞蹈欣赏中必不可少的一步。
没有技术就没有艺术、没有表达。可能是前些年的音乐类素人节目让大众形成了"走心"才是音乐中最重要的元素的错误认识,继而推广到所有艺术,继而对技术产生了一种先天的抵触、认为情感和艺术是非此即彼的敌对关系。应该说,艺术尽头的归宿的确是表达,但之前是茫茫无尽的技术磨炼的取经之路。如果没有这段路,就不存在真正的表达,所谓"走心"也不过是街边的撒泼,那算不得艺术。只有充分了解技术,才有接下来对于表达的解读。
大众对艺术的误解就在于,他们只能看到最后一幅,却不相信之前这些过程的存在。
在许多舞者眼中,技术本身就是美的,值得细细品味。"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外行看到的或许只是不明所以、看似雷同的动作,但在舞者看来,一丁点儿的发力、角度的不同就能带来截然不同的质感,千变万化,好不漂亮。
6、解读表达
常见的表达可以分两类:
(1)对自我的表达
舞蹈的根本追求是"美"吗?并不。就如上文所说,舞蹈的诞生是因为情发于内而无以道,用更学术的话讲,叫做"自我表达"
因此,对于舞蹈的评判的一个核心标准就是自我表达
简单来说,舞者的舞蹈到底想表达什么?舞者的舞蹈是否准确地表达出了你所想表达的内容?
再进一步,舞者的肢体能否完成你所想达到的效果?就像我在之前的文章中所说,一个优秀舞者能做到精准,即我的身体能够准确到达我所想到的地方,只有做到如此,你才能游刃有余地表达所想表达的内容。
(2)对音乐的表达
首先最容易鉴赏的就是歌曲的情绪、意境与舞蹈是否契合。明明是一首悲伤的歌却跳得雄壮有力就不太恰当了。如果连歌曲整体的大方向都跑偏自然是失败的舞蹈。
接着,舞蹈是否契合音乐的整体层次。音乐往往有前奏-主歌-副歌-间奏等鲜明的大层次,而如果进一步细分,基本每2、4个八拍都会切换一个小层次,高低起伏层次各不相同,因此舞蹈也应该随着音乐有循序渐进、起承转合的过程。如果一个舞者刚开始就使用了幅度极大的动作,那他极可能在副歌时心有余而力不足,舞蹈看上去远远跟不上音乐。当然,有些舞者对于音乐的理解非常超前,会故意用"小动作"来表达"大音乐",造成强烈的反差感,就是另一种体验了。
下一步可以对音乐进行拆解--音乐其实远比大家想像的丰富。如果一首歌明明bass line明显,一个舞者却只跳正反拍,说明他对于音乐的理解是不够的。我在这篇文章里对音乐有系统地讲解:
当你足够熟悉音乐的各个层次,就可以清楚分辨舞者是在具体表达哪一种音效。接下来,你可以看舞者对于这一音效的表达是否契合音效的质感。例如,bass是低沉而富有跳跃感的,而弦乐则连绵不断……舞者是否抓住了这些质感、肢体是否恰当表达出了这些质感。
可以看看这位popper是怎么表达各种不同音效的,他一向以"能用舞蹈教你听歌"著称。
7、融汇贯通,欣赏舞蹈
以上,你对舞蹈已经建立了非常宏观的理解,如果不是进行研究,也不需要再那么细致地去解读舞蹈。
这时候,你在观看的舞蹈的同时脑海已经下意识地进行了以上的所有工作,你所需要的就是单纯地欣赏舞蹈就好。
这实际上又回归了主观的感受,但是位于看山的第三层,虽然看到的还是山,跟在第一层时看到的山自然不可同日而语了。
不论是舞蹈还是音乐、绘画、文学,我们这样具备专业知识的人更多会下意识从技术的角度去欣赏一段舞蹈。但不得不说,有时我们反而会丢失最初那种舞蹈带给我们最原始的感动。这可以算一个遗憾,不过不值得同情,因为比起什么都不懂的傻乐我们收获了更高层次的快乐。我曾遇到过一位知乎用户私信我,说我根本就不懂舞蹈
我个人觉得舞蹈的美是很难用语言写尽的。
没办法,这就是舞蹈的这种艺术形式的性质决定的。自古皆是如此,音乐、舞蹈的感受都是很难通过语言传达的,详细如《琵琶行》如是,优美如《霓裳羽衣歌》亦如是,很难想象那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情态。
若描写太过华丽就像网络爽文。如今大部分描写舞蹈的文字都掉进了这个怪圈。
很多舞评人写得已经足够好了,但仍是隔靴搔痒,怎么读都不痛快,仍没有舞蹈本身的直观震撼。
想要真正欣赏舞蹈的美,还是自己多看、多提升审美能力,只有自己及更上一层楼才能真正领略千里目的壮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