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走向城市的少数民族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少数民族人口与汉族人口一样大量进入城市寻求发展,大量的少数民族人口走出偏僻的民族村寨纷纷涌入大城市。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导致了人口的大量流动,更多的少数民族人口流动到城市里读书、就业、生活。
一、少数民族向城市流动的现状
云南省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全国 55 个少数民族中云南就有 25 个。
2010 年,全省总人口为 4596.6 万人,其中汉族人口为 3062.9 万人,占总人口的 66.63%;各少数民族人口为 1533.7 万人,占总人口的 33.37%.全省城镇人口1618.0 万人,占 35.20%,;乡村人口 2978.6 万人,占 64.80%.同 2000 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了 628.4 万人,乡村人口减少了 267.7 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了 11.84 个百分点。
由此可见,云南的各少数民族也在城镇化大潮中,不断涌入城市,在城市中生活。
少数民族人口大量涌入城市,一方面为城市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不仅加深了民族间的交流与合作,而且增进了民族间的了解与认同,有利于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及城市多元化的协调与发展。另一方面,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已形成了各自不同的传统文化,有着各自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区域性特色,因经济利益、传统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异而产生的矛盾纠纷不可避免地有所增多,给城市民族关系和社会稳定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城市化必然会带来城市民族构成的变化,城市中民族成份多元化越来越明显,也给城市民族关系带来深刻的影响。
二、少数民族文化变迁的理论思考
现代化城市是一个大熔炉,在这个大熔炉中,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国家的文化都在这里交汇、融合、碰撞……从农村走向城市并在城市里长期生活的少数民族,在城市里,受其都市化、现代化及主流文化的影响,自身的民族文化在发生着改变。
所谓文化变迁就是指因为受到本民族团体内部的发展要求或是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接触和影响而导致的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发生改变的现象。这种文化变迁现象可以分为无意识的变迁和有意识的变迁,有意识的文化变迁主要包括主动变迁、指导性变迁和强制变迁三种类型。
促使文化变迁的原因可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内部原因是由少数民族社会内部的变化而引起的,外部原因则是由自然环境的变化及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如迁徙、与其他民族的接触、政治制度的改变等而引起。
下面,将从理论上分析城市化进程中少数民族文化所发生的改变:
(一)少数民族文化变迁的外部原因
云南拥有众多少数民族,近些年来,随着西部地区现代化进程加快,云南边疆少数的传统民族文化也处于激烈的变迁之中。
1、对少数民族资源的不当开发,导致民族文化急剧变迁
当前,不少地方政府和开发商一味追逐经济利益,将少数民族文化作为一种经济手段进行开发,结果导致在经济发展的同时,逐渐改变了少数民族固有的传统生活方式。建立在经济利益上的民族文化处于被动发展的状态,脱离了少数民族群体的实际生活,颠覆了传统文化的本质,这种极具功利色彩的发展模式对于传统文化自身来讲实际上是不进则退。
例如,位于云南丽江泸沽湖畔的摩梭族,正是由于传统的生活方式世代相传才得以保留了以母系家庭为基本社会单位构成的摩梭母系社会,整个摩梭社会的文化结构就是母系家庭文化。摩梭人认为母为尊,女为贵,母亲是摩梭人生活中的轴心和靠山,摩梭人离不开母亲,离不开以母亲为主的家屋,女性在母系家屋中享有尊贵的地位,母系氏族的家庭成员是由其外祖母的后代组成,一般有十几个人甚至几十个人。正因为有了母系家庭,才使摩梭人一直保留着独特而神奇的婚俗--走婚。摩梭族人男不婚女不嫁,夜间,女子在家中花楼接待来自另一家庭的男子,而男子则外出与另一家庭的女子偶居,所生子女皆属女方,血缘按母系计。
美丽的泸沽湖畔,奇特的摩梭人家,天人合一的自然景象美不胜收。然而,这种传统的生活方式伴随着当地旅游业的日益兴盛逐渐变得商业化、功利化,走婚习俗摇身一变成为了各大旅行社的招牌收费项目,甚至一些无良商家利用当地走婚习俗干起了低俗违法的勾当。
2、传统农业社会为基础的少数民族文化在城市化中失去了生存空间
每个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本质实际上都是各民族代代相传的生活方式,是该民族的人们对待自然、生产劳作、处理人际关系、协调个人身心的集中体现。
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日益繁荣,少数民族同胞们传统的生活生产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自给自足的农耕方式已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人口从对土地的依赖中解脱出来,纷纷涌入城市,在各行各业中体现着自身的价值。
这些进入城市的少数民族,脱离了农村这块土壤,离开农业社会和农耕经济,那么过去适应农业社会和农耕经济的传统民族文化,就失去了其生存的土壤,必然发生变迁。
3、城市中的现代化和主流文化影响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
社会现代化的发展加深了主流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影响。许多少数民族同胞在涌入城市的同时逐渐被城市中多元、时尚、新潮的文化所吸引,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受到了很大的冲击,随之而来的是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归属感的逐步减弱,导致了很多少数民族同胞尤其是年轻一代的少数民族群体在思想、行为、信仰上慢慢与城市生活融为一体,最后甚至丢失了本民族的传统文化。
特别是在城市中接收城市教育的青少年一代,如果学校缺乏对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视和普及,就有可能会让一些少数民族学生心理上对自己民族的文化缺乏自信,以至于在思想上逐渐排斥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对传统文化的重要性缺乏正确的价值观,无法树立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意识,这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无疑是不利的。
4、城市化建设的加快推动了少数民族文化变迁
城市化是一个城市在地理层面和人口户籍性质上双重的变更过程,也是某些文化逐渐变迁演化的过程。城市化是少数民族文化变迁的内在动力,也组成少数民族文化变迁的重要内容。
首先,城市化对民族的社会结构进行重新组合,在社会变得更加具有包容性的同时,也遮盖住了少数民族文化的传统特色,将整体的社会文化朝着趋于同一划、相似化发展,推动了少数民族文化向适应现代化生活方式的方向变迁。
其次,城市化的发展促进了人与人之间、团体与团体之间以及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这种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接触与文化交流,致使了民族文化变迁的另外一种重要形式,即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借鉴、创新与涵化现象。
最后,城市化建设的市场化特征也对民族文化的变迁起到一定的决定性作用。市场化将能够符合市场竞争原则的、具有经济效益并能够满足群众精神需求的文化整合成商品的形式,少数民族文化在这样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也顺应了文化潮流,将民族文化的变迁朝着市场化方向努力,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体现文化价值。
(二)少数民族文化变迁的内部原因
在各个少数民族群体争相迁入城市定居生活的同时,随之带来的是其本民族的传统文化。随着少数民族同胞在城市中安家落户,自然也给少数民族文化的繁衍生息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和压力。
1、少数民族自身追求现代化而导致民族文化变迁
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丰富多彩,在民族文化大省建设过程中,少数民族文化受到了上自政府下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普遍关注,从政府及社会各界对它的投入和取得的成就来看不能不说已相当可观。但实质上民间丰富多采的民俗活动正日趋衰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民歌、谣谚、舞蹈等衰微没落,民间歌手逐渐变得寥寥无几,年纪较轻的民族歌手更是凤毛麟角一般。这正是因为年轻人是受当代影视歌曲、流行歌曲、潮流文化影响最为深刻的一个群体。在过去,许多少数民族群众不管男女老少,几乎人人都能出口成歌,年轻人甚至即兴编歌斗歌来谈情说爱,然而这些景象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俨然已成为过往云烟,只留在了当地人们的记忆中。每当走进那些少数民族村寨的时候,能看到的只有那些上了年纪的妇女身上依旧穿戴着那五颜六色的民族服饰,其他人都已不再着民族服装,也不会挑花刺绣,更不会织布染布,也不会唱当地的山歌。
就以苗族为例,以前的苗族有规定,年轻人只能在一个叫做马郎坡的地方谈恋爱,并且每个姓氏要指定一个不同区域,每个姓氏间不能越界,一旦越界就会被视为对老人乡亲的不尊重,可是现在的年轻人谈恋爱早已忘却了当初制定的规矩,而唱着山歌表情达意的情景更是难得一见。
又如基诺族,是迄今为止被最后识别的一个单一少数民族,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其传统文化却日渐衰退。基诺族长老们根据近几年的发展趋势,对基诺族传统文化丧失的时间做出了如下预测:鉴于中青年已不穿或压根儿不再有传统民族服装,甚至有些老年人也跟随时尚穿上西装,所以民族传统服饰有可能在 10年左右消失;民族口碑文史及其风俗传承机制,有可能在 20 年内消失;民族传统歌舞有可能在 20 年内消失;作为民族传统文化载体且是民族特征之一的语言,有可能在 30 年内消失。
再如纳西族,纳西族的东巴文化举世闻名,但懂得东巴文化的大师们不是年事已高就是已撒手人寰,东巴文化的传承断层导致其只能受困于类似文化馆、博物馆、研究所之类的地方,而失去文化本身应有的活力。
除此之外,少数民族的服装、建筑、节日等特色文化,许多也在现代化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逐渐衰退甚至消失,然而现如今我们能在各种宣传媒体上看到的民族文化的展示大多属于表演性质,仅仅用来欣赏和宣传,并不具有普遍性。
2、少数民族群众生活的方式改变导致文化变迁
今天,不少传统的民族节日、民间习俗、礼仪庆典等民族文化,因其独特的文化资本使得民族文化与经济活动紧密结合,在促进了经济利益增长的同时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也逐渐变了味道。例如,许多民族地区都建有类似于"民族村"的旅游景区,在商品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各式各样民族风格的商品以纪念品的形式摆满了商店的货柜。然而,琳琅满目的民族风商品并不是民族文化的真正体现,更何况这些商品大部分都出自个人作坊,商品的各方面得不到保障,这样的"文化展示"只不过是人们用来获取经济利益的手段而已。
例如傣族的泼水节,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相当于公历的四月中旬,一般持续 3 至 7 天,人们清早起来便沐浴礼佛,之后便开始连续几日的庆祝活动,期间,大家用纯净的清水相互泼洒,祈求洗去过去一年的不顺,是展现傣族水文化、音乐舞蹈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和民间崇尚等传统文化的综合舞台。
然而在西双版纳傣族园里,作为一项收入可观的旅游项目,在应季的几个月时间里几乎每天都在上演着变了味道的泼水节,从防水雨衣雨鞋到盛水用的盆子木桶,每个环节都在打着体验泼水节的口号向游客收取费用,甚至有些素质低下的群众恶意泼水,趁机做出一些不道德甚至违法的行为。
这样变了味道的传统文化致使人们只看到了表面形式而并不了解其文化背景和深层蕴意,理解和继承传统的意识逐渐淡薄,最终导致传不到几代人就会完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