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动作的“夸张化”倾向
“夸张化”的外在表现是太极拳身体文化基于消费文化“表现自身”前提下的主要变化,是在常规动作完成的基础上更加外在的身体动作表现。例如太极拳“抱球”动作的初衷是体现中医“元气”学说与“圆”的生命美学。
而在现实的太极拳身体动作表现中,球体被过分的夸大了,“圆”不再是“暗喻”,通常成为夸大与夸张化的动作展示。
(陈 XX 访谈资料)
我觉得现在太极拳的动作确实比较夸张了,特别是有些年轻人的动作。
他们的动作都追求“大”,其实都跟我们那些老的老师以前教的“舒展大方”都不一样了。……太极拳动作现在追求“大”的趋势我觉得是正常的,武术现在很多都是花拳绣腿了,表演就是为了达到一个好看的目的。……比如陈氏太极拳的动作就很大,而且很讲究把腰的这个缠绕劲表现出来,就很好看,符合现在的这个审美。
根据以上的访谈内容我们可以看出在太极拳习练者的观念中太极拳身体文化确实发生了新的改变,虽然在访谈者的意识观念中可能并未将太极拳身体文化与消费环境影响相联系,但太极拳身体文化在消费中的改变确是事实。此外,根据身体消费的女性身体现象,对受访者进行了性别统计。在访谈中问及对方是否认为太极拳的身体动作有“审美”要求时,访谈者性别统计结果如下(图 4):
由此可见,太极拳身体文化的女性身体消费特征明显,女性对身体消费有着更高的关注力和敏感度。根据表 4 的数据统计,在本次调研的太极拳习练者中,女性习练者的人数为 116 人,高于男性的习练者 84 人,所以我们可以进行合理的推测,太极拳身体文化消费的趋势将更容易扩展,并在太极拳习练者中得到表现。
4.2.3.2 太极拳身体文化消费的形式审美分析
“一个由文字主宰的文化一般说来是隐讳而抽象的,而且把人的身体降低为一个基本的生物有机体,而对视觉形象的依赖将焦点集中到了身体、服装举止和手势上来(Kern 1975)”.消费审美文化是视觉文化,身体的外在着装和行为特征都是消费审美的考量标准,同时,围绕身体所产生的其他的审美表现也应被纳入身体消费审美之中。在形式审美的引导下,太极拳身体文化消费的形式审美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点:
1.太极拳服饰审美
太极拳服饰是太极拳文化中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表现之一,太极拳的服饰文化伴随着太极拳文化发展,同样也伴随太极拳身体文化而改变。太极拳服饰是表现习练者审美的途径,太极拳服饰的选择与使用表明了习练者对太极拳服饰的认知程度和接受程度。
(冯 XX 访谈资料)
太极拳服装现在越来越普遍了。以前我们只有在出去表演的时候才把服装穿起,现在的话就不同了,好多人平时都在穿,我觉得穿起太极拳的服装练习的时候,那个感觉确实不一样,自己要更容易投入。可能是因为服装穿起之后觉得更好看,看你的人多了,自然练的要认真点。
习练者认为穿着服装时练习感觉的不同,即可以理解为消费文化视角下身体文化审美度的产生和提高。太极拳身体文化的审美需要对身体进行包装,以满足习练者消费太极拳身体文化的标准。
(钟 X 访谈资料)
我不练太极拳,但因为家在小南街这边,所以我经常去人民公园锻炼。
我平时能够看到那些在公园练习太极拳的人时不时的都在穿太极服,看起来比较好看,白色最多,给我的感觉是穿起服装那些人要专业点。……在本次接受访谈的习练者中,还有很多人都表达了太极拳服饰必要性的观点。基于此,我们可以认为,太极拳身体文化在消费文化的影响下,更加注重外在因素的包装,服饰成为烘托太极拳身体文化本身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2. 太极拳配乐审美
太极拳配乐有别于太极拳的肢体动作、太极拳服饰等外在因素,它看不见、摸不着。随着太极拳规范化套路的普及(24 式、42 式等),太极拳配乐逐渐变成了习练者练习太极拳时的重要附属。配乐的灵动飘渺能够增加习练者的练习乐趣,同样,配乐的合理利用可以增加习练者对太极拳身体文化的审美感受。因此,配乐审美作为围绕太极拳身体文化消费的外部因素存在,是促成身体文化消费审美的重要条件。
从以上表的可以看出,绝大多数的太极拳习练者对太极拳的配乐有所认知,并且认为配乐在练习太极拳时是必要的。表明配乐已经成为人们练习太极拳时的习惯,认知程度较高。
(李 X 访谈资料):
我练习太极拳喜欢用配乐,而且要那种有高山流水感觉的音乐。……我觉得这些养生拳法的音乐都还是很好听的,比如八段锦这些的音乐,听起都是非常舒服,让人心旷神怡。……音乐的选择十分重要,一定是很有画面感、平静的。
以上述访谈者的资料来分析,“高山流水”、“平静的”等形容词都是习练者对于配乐的审美需求。因此,配乐审美已经成为太极拳身体文化审美的一部分,太极拳习练者不仅需要配乐,配乐的审美同样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