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体育硕士论文

韩国大众体育发展经验借鉴结语与参考文献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11-21 共3842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第1部分】中国与韩国大众体育发展情况对比
【第2部分】中韩大众体育现状比较前言
【第3部分】大众体育发展文献综述与研究方法
【第4部分】中韩两国大众体育发展的基本概况
【第5部分】中韩两国大众体育发展的实践情况研究
【第6部分】中韩大众体育比较分析与不足之处
【第7部分】大众体育发展问题研究结论与建议
【第8部分】 韩国大众体育发展经验借鉴结语与参考文献

  6 结语

  大众体育的开展受到三个方面的影响:第一是拥有足够的余暇时间;第二要有足够的剩余体力;第三是有资金支持。从我国飞速发展的经济状况来看,这三个问题已经在逐渐实现,但与韩国的对比中,我国的大众体育发展还处于落后现状,当然,这也是我国国情所决定的。建国初期,我国要首先提高国家影响力,努力发展竞技体育不为是一条很好的道路,这其中,也拿到了不少冠军,在奥运会金牌榜上名列前三的已成为国家的象征,但是这其中也耽误了我国大众体育的发展,所以走向大众体育强国之路已成为现阶段的发展方向。我们在走自己发展道路的同时要广泛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少走弯路,把体育事业的发展重心转移到群体事业上来[52],使我国人民尽快享受到大众体育为国民带来的益处,提高国民生活质量,增强国民自身体质,这也正是解决我国民生问题的一大根本。

  通过上述我国与韩国大众体育的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出,虽然我国起步晚、国民体育意识不够以及其它因素的存在,使得我国在全民健身的道路上发展缓慢,一路坎坷,但是也从中积累了经验,遇到问题解决问题,遇到困难解决困难,居民的体育健身环境已得到很好地改善:从相关法律和政策的出台到大众体育场地、器材的配置和大众体育指导员的培养,宣传工作的努力开展,无不显示出一个大国发展大众体育的决心和信心,工作的细致开展会为国家带来每一份收获。

  当然,本文在撰写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这诸多问题,像对相关资料把握和分析的不够深,对文字的归纳能力还有待提高,分析结论不够透彻,提出的可能性意见还需进一步验证,但其中这也正提供了好的问题来源。

  对于大众体育的发展,这是一个相当长期的过程。个人认为应当更加重视国家出台的法律法规、场地的开发、设施的配备、大众体育指导员的培养与宣传工作,充分利用我国偌大的领土资源和人力资源,借鉴大众体育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创造出适合自己的发展蓝图,我们相信在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的努力下,将我国发展成为大众体育强国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王春燕等。体育为何而存在?--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我国体育本质研究综述[J].体育文化导刊,2006(7):46-48.
  [2]轩宝玉等译:《生命与健康》,中国。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0 年版第 35--37 页。
  [3]王飒,武力。《国外大众体育与全民健身》[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
  [4]王少春,白真等。中外体育文化相遇的发展格局[J].体育科学,2011,31(5):79-85.
  [5]付雯雯。中国潍坊市与爱尔兰科克市大众体育比较研宄[D].北京体育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6]田嫁禾。大众体育与现代社会[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5(6):36-36.
  [7]董红刚。中外体育社会学研究热点的对比分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21(5):541-546.
  [8]陈玉忠。改革开放30年我国体育发展战略的演进与未来走向[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8,32(4):26-27.
  [9]许常芳。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文化现象与中国体育的发展战略[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0,34(1):11-13.
  [10]陈兴,张剑利。北京奥运会后我国大众体育的发展路径[J].山东体育科技,2009,31(3):28-29.
  [11]张翠华,刘芳。后奥运时代中国大众体育的发展趋向[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1,29(8):60-63.
  [12] 国 家 发 展 改 革 委 , 国 家 体 育 总 局 . “ 十 二 五 ” 公 共 体 育 设 施 建 设 规 划[EB/OL].l,2007-07-19.
  [13]吕树庭,周洽。当代中国的社会分层与大众体育[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31(2):17-19.
  [14]周爱光。“体育大国”与“体育强国”的内涵探析[J].体育学刊,2009,16(11)。
  [15]张婷等。日、韩奥运后的体育发展对北京奥运后中国体育政策的启示[J].体育与科学,2008,7(4):49:-51.
  [16][17]任海等。《国外大众体育》[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80-81.
  [18]谷云峰,李鹏程。中日韩大众健身设施比较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09,(4):72-74.
  [19]冯瑞,聂晶。浅析中国“体育强国”之路[J].科技信息,2009,(4):14-16.
  [20]刘鹏。在 2011 年全国体育局长会议上的讲话[Z].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信息中心网站部,2011-01-12.
  [21]于军,周君华,黄义军。全民健身服务实践体系建设研究[M].中国书籍出版社。2013-04-01.
  [22]孟凡强。关于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推进我国大众体育事业发展的若干问题思考[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17(9):27-30.
  [23]沈莹,金龙飞。我国大众文化特征对大众体育发展新思潮的引领效应探析[J].体育科技,2012,33(3):102-104.
  [24]马雪蓉,张向群。后奥运时代中韩两国的社会体育发展[J].成 都 体 育 学 院 学报,2011,37(10):38-41.
  [25][26]郑基永,姜允哲。 韩国体育概况[J].当代韩国,2002 夏季号:70-77.
  [27][28][29]夏书红,邹师。日韩在主办奥运会后大众体育发展策略的分析与借鉴[J].体育与科学,2007,28(1):47-51.
  [30]闫华。中日韩三国举办奥运会前后有关大众体育政策法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3(6):18-21.
  [31]闫华。中日韩三国举办奥运会前后有关大众体育政策法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6(6):19-22.
  [32]邱晔。韩国奥林匹克体育发展基金会运作方式的探讨及借鉴[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21(2):164-168.
  [33]韩国汉城奥林匹克体育发展基金会。访问记录[Z].韩国首尔:韩国汉城奥林匹克体育发展基金会,2005 年 10 月 16 日。
  [34]Motorboat Racing Association.Motorboatracing[Z].Seoul Korea:MotorboatRacing Association,2002.
  [35]闫华。中国日本韩国奥运会后体育政策发展变化的比较研究[J].体育与科学,2009,30 (6) :11-16.
  [36]赴韩国和日本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考察组韩国、日本开展体育职业资格证书情况的考察报告[R].2006-10-06.
  [37]徐士韦,谭小勇,傅企明等。后奥运我国群众体育发展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09,(10):36-39.
  [38]熊欢。城市化与市民体育的兴起--美中城市体育发展之比较[J].体育科学,2008,28(1):18-19.
  [39]夏书红,邹师。日、韩在主办奥运会后大众体育发展策略的分析与借鉴[J].体育与科学,2007,28(1):47-51.
  [40]郭讲用。体育大众传播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功效[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6):70-71.
  [41]刘瑾彦。中外大众体育发展的比较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1,29(2):1-5.
  [42]谭建湘,胡小明等。“十二五”我国体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研究[J].体育学刊,2011,18(4)。
  [43]闫华。中国、日本、韩国奥运会后体育政策发展变化的比较研究[J].体育与科学,2009,30(6):11-17.
  [44]国际奥委会。奥林匹克宪章[EB/OL].[2008-06-18].
  [45]徐本力。体育强国!竞技体育强国!大众体育强国内涵的诠释与评析[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9,24(2):93-98.
  [46]高雪梅。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内外大众体育发展的趋势研究[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9,34 (3): 25-27.
  [47]国家体育总局政策法规司。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汇编[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63.
  [48]孙瑄瑄,张莹等。2001-2006 年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现状研究综述[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11):33-34.
  [49]闫华。中日韩三国举办奥运会前后有关大众体育政策法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3(6):18-21.
  [50]邓毅明。大众体育发展对策探索[J].体育文化导刊,2010,1:16-17.
  [51]刘新华。我国群众体育由大到强的战略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0,46(1):19-31.
  [52]徐士韦,谭小勇等。后奥运我国群众体育发展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09,(10):36-39.

  致 谢

  时光飞逝,三年的研究生学习生活即将结束,其中所留下的种种难忘的经历将成为我人生中最宝贵的回忆之一。在这篇论文完成之际,我心中感慨良多,其中最多的是感激。本论文既是我三年研究生阶段学习的结果,也是对这三年学业的一次检验。在此过程中,凝结着许多人对我的无限关怀与帮助。

  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于军教授三年来对我的关心与教诲,特别是在本文写作过程中,从论文的选题、修改到最终定稿,导师都给予了悉心的指导和帮助,使我得以顺利完成本文的写作。三年来,导师的严谨治学的风格令我受益匪浅,在我的学业和生活上都倾注导师大量的心血,使我在学习、科研能力以及思想和为人处世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借此机会,谨向尊敬的导师表达我的深深的感谢和敬意之情! 导师对我的学习与生活上的无微不至的关心与帮助,远不是用“感谢”二字能够表达的,但我还是要对导师衷心的说一声“谢谢您”,祝愿您幸福安康,桃李满天下。还要感谢周君华副教授。周老师在论文的写作中给予了许多指导与建议,谨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其次,要感谢远在韩国读博的师哥和朋友们,没有你们在韩国给我提供资料和各种咨询帮助,此篇论文是不可能完成的,谢谢你们,并愿你们早日回国,共同发展!

  再次,感谢鲁东大学体育学院的各位老师,是你们严谨的治学态度、饱满的工作热情和真诚的帮助使我能顺利的完成学业!感谢所有支持和帮助过我的老师、同学、亲人和朋友,恕我无法一一致谢。

  最后,感谢体育学院 2011 级研究生班各位同窗好友在生活和学习等方面给予我的真诚帮助与支持!硕士研究生的学习生涯的终点同时也是我新的学习与生活的起点,硕士学习期间积累的宝贵财富将成为我在未来学习和工作中的有力支撑,真诚的祝愿鲁东大学又好又快的发展,祝福我的导师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需要特别感谢的是我的父母。父母的养育之恩无以为报,他们是我十多年求学路上的坚强后盾,在我面临人生选择的迷茫之际,为我排忧解难,他们对我无私的爱与照顾是我不断前进的动力。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