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2 三观论提出的背景
3.4.2.1 武术研究理论滞后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对武术事业的发展给予高度的重视,开展和举办了多种有利于武术发展的措施及活动,武术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特别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解放思想、靠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工作方针后,武术工作得到了应有的与切合实际的地位,武术又焕发了青春活力与生机。这种具有民族特点和民族风格的活动,受到广大人民的喜欢和热爱,可想而知武术活动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将产生难以估量的作用。当时全国甚至掀起了一股“武术热”,青少年学习武术的人数迅猛增加,而武术影视的发展及传播对武术来说可谓是一把“双刃剑”.由于缺乏系统而正确的武术理论指导,武侠小说、武术影视遮挡了人们的视线,武术的真面目也离人们越来越远。在武侠风盛行的情况下,有的学生甚至放弃学业跑到少林寺、峨眉山访师,寻求他们想象当中的“武林大侠”、“世外高手”.武术中的侠肝义胆,义薄云天,成为青少年的对对武术向往的一种情怀。
实践早已证明,任何体育运动的进步发展都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那些具备完整、系统、科学理论体系的项目,总是能够不断突破、不断进步、不断拮取新的成绩,不断实现更高的目标。尽管国家非常重视武术活动的开展及武术挖掘、整理工作,但由于武术自古以来主要是以口传身授的形式代代相传,有关无数的历史文献资料流传下来的较少,而且多散存于民间,武术理论研究缺乏全面而系统的安排与了解。对于这一点,武术也不例外,而且由于其自身形成的历史原因所造成的先天性理论薄弱与缺失的情状,致使武术理论研究出现滞后现状。20 世纪 90 年代初,武术已进入国际化的发展轨道,武术迫切需要加大弘扬和推广武术的力度,他更加热切呼唤科学的理论,更加期盼能有自己的科学理论体系来发挥积极的作用,来引领其正确的发展。因此,加强科学的理论研究构建科学的武术理论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要建立科学的的武术理论,对武术就必须有一个清晰地认识,真正把握住武术的本质,把握住武术的内涵和外延。1991 年,在这个武术发展的重要时期,山东师大李成银教授在《体育科学》(1991)发表了“论中国传统武术文化”、“试论中国武术文化的结构”等文中高屋建瓴地提出了“武术文化具有三要素:技击观、伦理观、价值观”的观点,并认为“武术文化的各种内容都是由此展开”.李教授的“武术三观论”无疑为武术理论研究指明了方向,为建立科学的的武术理论奠定了基础,也为推动武术科学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3.4.2.2 武术价值再新认识改革开放后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巨大的变化,现代科学及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现代西方文化及观念的以史无前例的速度进入中国,对我国的传统文化及社会伦理产生巨大的影响。
武术具有强身健体功能,同时也非常推崇武德的修养,而武术文化内涵的核心既武德,其对当代社会的道德要求又不谋而合,对人们的思想道德教育有着突出的价值。武德的重要内容有:尊师重道、重义守信、立身正直、谦和仁爱。这些内容都与社会道德相吻合,与爱国主义精神相吻合,与和谐社会的提倡相吻合。武德结合了中国传统思想精髓,我们可以从中国武术上找出其独特的、可以体现中华武术精神的意旨,以此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诸如“先德后艺、厚德载物”等有助于个人品质的提升,“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等则有助于人生观的养成,希望通过武德的教育,促进人们思想道德水平的完善从而达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统一。李成银在此时提出武术结构的伦理观,详细论述了武德的重要性,传统武术讲究习武先习德,重义轻利,他的提出有利于武术的长远发展,对社会的和谐发展也有着重要作用。
3.4.3 三观论的价值
3.4.3.1 有利于解决当今武术发展问题从技击伦理价值观三个层面理解武术文化结构,这种理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当今关于武术发展比较科学和先进的,它也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了武术发展所面临的像竞技武术套路脱离武术本质、现代散打缺乏传统武术技法、传统武术的继承与发展等问题。
3.4.3.2 有利于加深对武术本质的理解武术作为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具有自身独特的文化特点。武术三观的提出有利于加深对武术本质的理解。武术所蕴涵的文化内涵来看。武术是典型的东方传统文化,注重内心世界的深化, 在人格塑造中偏重于人格的修养,武术中的这些文化思想对塑造人格可以起到补充作用。其次武术伦理观注重德艺双修,有利于培养良好的品德。武德是在武术活动中得到广泛认同与奉行的行为规范,其内容丰富且纯朴。武德首先表现在练武与修身、习艺与立人、品德与技艺的统一,把修己养身看作立身处世、实现人的价值的根本。武术历来十分重视武德教育,强调练武以“德”为先。《大学》中曾提出“明明德”、“内外兼修”,“内”即是指品性的修养,“外”即是指技艺的修炼。第二,武术伦理观表现为使道德规范成为学习武技的准则,“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明德”,“德为艺先”.在古代的武德观念中,习武的目的不是伤害对手,而是自卫,要尊重对手,谦恭礼让。第三,“仁”与“合谐”的思想是武德的核心,“仁”就是师慈徒孝, 兄友弟恭,朋亲友爱。所谓“和谐”,包括个体和谐、人际和谐与道家的“天人合一”.
3.4.3.3 有利于加深对武术文化价值的理解文化是“人类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的社会历史实践及其过程”,而创造出来的文化都具有民族性,武术的形成和发展恰恰证明了这一点。武术在华夏大地上“生存”了数千年,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中,创造了武术这一独特的文化形式,从而形成了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体育运动项目。武术作为文化的载体,不论在理论和技法上都渗透着中国传统哲学、美学、伦理学、兵法学、中医学、宗教的精髓,集中地反映着民族精神、民族气质以及独特的民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审美观念、心态模式、价值取向、人生观和宇宙观。
对人际关系的和谐颇有启迪,它注重性命双修,德艺兼备,即讲究克己正身,宽厚谦让,又讲究自强不息,积极进取,倡导人们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
武术三观的提出正好阐明了武术文化内在的结构体系,有利于人们加深对武术的文化价值的理解。
3.4.3.4 有利于加深对武术技击价值的理解三观的提出有利于加深对武术技击价值的理解。武术具有技击性特点,在当今世界体育项目中,并不是武术项目才有这个特点,但武术有其自身的独特之处,主要体现在:一是武术技击讲的是以巧破千斤,讲究方法巧、运用妙且丰富多变,与西方技击的快速凶狠、技法简单,重体能、打击效果突出的特点迥然不同:二是重德,传统武术多强调德教育,两个人点到为止,做到打拳的两个人都不伤到对方。习武者在对抗中切磋技艺,相互提高,以愉悦身心,提高武学境界:三是武术的思维模式最注重直觉感悟,靠亲身实践去体验武术内在的文化形态,需要习武者去学习、练习和揣摩,学会一个武术动作似乎没有太大的难度,但是深入之后就会感悟到那身体的高度协调,劲力技巧的体现,心神意的配合,以及它所赋予的哲理,都需要每一个习武者无休止的去修炼,才能做到心领神会。武术是通过运动实践来到对方。习武者在对抗中切磋技艺,相互提高,以愉悦身心,提高武学境界;三是武术的思维模式最注重直觉感悟,靠亲身实践去体验武术内在的文化形态,需要习武者去学习、练习和揣摩,学会一个武术动作似乎没有太大的难度,但是深入之后就会感悟到那身体的高度协调,劲力技巧的体现,心神意的配合,以及它所赋予的哲理,都需要每一个习武者无休止的去修炼,才能做到心领神会。
武术三观具有稳定性、开放性、层次性的特点。武术三观的提出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有利于解决当今武术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其次有利于加深对武术技击价值的理解,还有利于加深对武术的文化价值的理解。武术文化内在的本质是武术理论研究的焦点和重点,武术理论体系其实就是围绕武术本质展开的。
在探求一种我们无法把握或者认识模糊的事物的时候,有两种研究的方法,一种是接近它,按照一定的标准,不断地分解,然后从局部到整体进行全面的认识;另一种方法就是远离它,将它置于一个大的背景上,来认识它的形状和轮廓,进行宏观的研究。但是,无论是哪一种研究方法,都有其认识的局限性,都受到一定条件的制约。因此,我们的认识是暂时的、是局部的、是可以无限发展的。所以在探求事物本质的道路上,我们的研究也是无止境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开放的,动态的。本质与“现象”是相对,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事物内部相对稳定的联系,由事物所具有的特殊矛盾构成。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本质的外在表现。本质和现象是对立的统一。两者相互区别:本质比现象深刻、稳定;现象比本质丰富、生动、易变。两者又相互统一:本质决定现象,总要表现为一定的现象;现象总是这样或那样地体现本质,它的存在和变化总是从属于本质。现象可区分为真象和假象。假象是本质的一种歪曲的表现。任何事物都是本质与现象的统一。透过现象把握其本质是科学的基本任务。认识到“武术”的性质,我们才能真正把握其结构和功能,才能真正发掘它的价值。否则,我们就会把把其他事物的价值,牵强附会到“武术”上,也会在实际的工作中舍弃“武术”的本质属性,而使“武术”研究偏离目标和价值。武术三观的提出对研究武术文化的本质提供了重要的方法和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