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理论基础
一、自主学习理论
自主学习不是自己孤立地学习,而是自己掌控的自己学习。国外自主学习的理论很多,但其研究的立场不同,出现了多个自主学习的术语,如:自我计划的学习、自我调节的学习、自我监控学习、自我管理的学习等。美国的齐莫曼教授总结了前人的研究结果,较全面地定义了自主学习,强调了在元认知、动机以及行为等方面的应用。当学习者内在地或自我激发地参与学习,有计划地或自动地选择学习方法,定时而有效地控制学习时间,控制学习结果,控制社会环境,控制物质环境,以上这些方面都能自己控制,其学习就是完全自主的,反之,则是完全不自主的。在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上,学生的自主学习是介于这两者之间的,不是完全的自主学习,因为学习的内容不能自己选择,而且不能完全自我计划和管理学习的时间。
国内学者对自主学习的定义。
1、庞维国从两个方面来定义自主学习,分别是维度和过程。这是在美国的齐莫曼教授对自主学习定义的基础上提出的。从学习维度来看:若学生的学习动机是自己驱动的,学习内容是自我选择的,学习策略是自主调节的,学习时间是自我规划和管理的,学生自己能够主动营造有利于学习的物质条件和社会性条件,并且自己能够对学习结果作出判断和评价,那么说他的学习就是充分自主的;从学习过程来看:若在进行学习活动之前学生自己能够确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制订好学习计划、作好详细的学习准备,并且在学习活动中及时对学习进展、学习方法作出自我监控、自我反馈和自我调节,在学习活动后能够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那么说他的学习就是自主的。[11]
从学习过程来讲,学生在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上可以更好地实现自主学习。
庞维国还认为,自主学习可以从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活动来理解。自主学习作为学习活动的具体操作程序:首先明确学习目标,然后学生自学、自学检查、集体讨论,最后教师解析、课堂巩固、课堂总结,这与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的教学程序基本相同。自主学习活动理论上能够提高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在课堂上“先学后讲”可以凸显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这与“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强调的一致。这也是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的一个教育目标。
2、靳玉乐也从两个方面定义了自主学习,对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分别是广义和狭义。狭义的自主学习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创造性、能动性的学习活动,实现自主性发展的教育活动。
[12]
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中的自主学习就是狭义的自主学习。
二、合作学习理论
小组合作互助学习是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的主要学习方式,因此小组合作学习理论构成了本研究的又一理论基础。
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以异质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在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中,合作学习是一种主要的学习方式和教学策略,这与各位外国学者对合作学习的定义一致。学生之间的合作是在小组活动中实现的,学生们在这里相互学习交流,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作为评价的主要依据。合作学习的涵义是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中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的依据。合作学习中的小组成员是异质的,小组合作学习是互动的,合作学习以小组成员的共同成绩作为评价标准。
合作学习有五个基本要素:一是积极的相互依赖、 同舟共济,二是面对面的交互作用(即确保小组成员能直接交流),三是个体责任,四是合作技能(即与他人在小组中协同学习所需要的组织能力、交流能力、协同能力、相互尊重的态度等),五是集体自加工(即小组成员采取自我检查或反馈方式考查集体学习的效果并提出改进措施)。这与合作学习的三因素、四因素、五因素理论有不少相同之处。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理论,明确了合作学习中起决定作用的原因和条件,为我们在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中组织有效的合作学习奠定了基础。为确保小组合作活动的成功,教师应从以下基本要素入手:小组的合理构成(划分、管理、责任分工),小组合作的和谐氛围(小组成员的积极互赖、面对面的促进性活动、成功的平等机会、人际和小组技能),小组的评价(小组自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