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研究内容
4. 1深圳市中小学开设游泳课程的必要性分析
4.1.1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
“东亚病夫”的称呼跟随了我国人民十几年,是说我国人民的身体体质薄弱,身体技能各个方面不及其他国家,无法在世界级比赛中获得成绩。随着这种侮辱性言辞的侵烛,我国开始加强人们体育运动,提出了全民健身计划。人们的身体素质也随着改革形式渐渐转好,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中小学学生中又出现了一种身体素质逐年下滑的趋势,肥胖现象日益增多,学生近视率逐年增多并呈现居高不下的状态。在我国国民体质检测中数据的呈现可以清晰的显示出学生身体发展的现状:数据显示,学生在身体形态的发育上每年有逐步提高的趋势,但是“学生的速度、耐力、爆发力”等基本的身体素质却在逐年下降,学生肺活量平均水平一年不如一年。2005、2000、1995三年的数据比较显示,我国学生的速度素质、耐力素质、柔朝素质、爆发力素质、力量素质等多数呈下降趋势。柔轫性方面的测试显示,“立位体前屈指标水平2000年与1995年比较,7至12岁小学生平均下降0. 4m; 13至18岁中学生平均下降l.Scm.其下降幅度随着年龄增长而加大”.⑴爆发力的测试的结果表明,“1995、2000、2005三次立定跳远成绩,除10岁和16岁乡村男生2000年比1995年略有增长以外,城乡男女生均呈下降趋势”.“2005年与2000年相比,我国中小学学生的立定跳远成绩呈现全面下降,7至18岁男女生均下降3. 2cm以上”.
[2]肌力测试方面,“从1995、2000、2005年反映上肢和腰腹肌力量的斜身引体向上、引体向上和仰卧起坐等项指标的测试结果来看,包括中小学生在内的全体男生的引体向上和女生的仰卧起坐能力均呈下降趋势”.[3]耐力测试的结果表明,“200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的结果显示,学生的跑步能力比1995年普遍下降。7至12岁小学男、女生50米*8往返跑平均水平分别下降6. 2秒、7. 0秒;13至18岁中学男生1000米和女生800米跑平均水平分别下降9. 6秒和12. 6秒。肺活量测量的数据表明,1995、2000、2005年学生肺活量基本呈下降趋势”.[4]
这一系列的数据真实的反映出学生身体发展在速度、力量、耐力、肺活量等方面的现状。可见学生的身体素质正处于不容乐观的时期,必须加大对学生、青少年儿童身体素质的重视。
导致学生在“速度、耐力、肺活量、柔初”等方面呈现下降趋势的主要原因是现代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家庭饮食早就学生的肥胖率逐年增多;科技的发展使各家各户拥有先进的电子设备--电脑、高档手机等,形成了学生吃完饭就玩手机游戏的习惯,进而在引发肥胖的同时,也提高了近视率。肥胖和近视作为学生中的必存现象在我国逐步蔓延。
学生的身体发育状况在呈现严重下滑的同时,各种肥胖症、近视度数极高的状态不仅影响学生的身体正常发育,还造成学生呈现一系列的心理疾病,如由于肥胖造成学生不适度的自信心下降,学生群体中出现严重的抑郁症状等等。者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针对中小学生肥胖和超重现象,学校体育需要找到一种有效的有氧运动方式,并对学生进行正确的饮食和锻炼方式的引导,以达到预防和控制肥胖和超重在中小学生中的蔓延。游泳以其特殊的水中运动环境和全身运动的功效为广大中小学生提供了一项很好的有氧运动方式。同时游泳对身体素质的全面要求也使得它成为应对中小学生身体素质持续下降的首选运动形式。
4.1.2生存技能发展的需要
中小学生性格特点是爱玩、喜欢刺激冒险,所以他们喜欢游泳运动,喜欢玩水,因此他们是溺水事故的高发人群。游泳是夏季中小学生喜闻乐见的运动形势,每年暑假北京市各大游泳场馆都挤满了中小学生,一些不允许游泳的人工湖、水库也有不少游“野泳”的学生。溺水是暑假中小学生安全的重大隐患。
溺水事故多发地带最属中小学生,中小学生溺水死亡人数占非正常死亡人数相当大的比例。根据疾病死亡的检测资料推算,全国每年约10万青少年(平均每天274人)死于各种伤害,而溺水造成的死亡占总数的三分之一,每年溺水死亡的少年儿童人数约3万人。[5]溺水造成的青少年死亡的现状呈现一种逐步提高的趋势,连续6年保持在一半以上的水平。
“世界各国的统计结果都表明,溺水是非正常死亡和意外伤害的重要致因。联合国卫生合作小组的报告中指出溺水和交通事故是所有年龄组伤亡的主要原因,溺水在各地的调查中居于死亡原因的第1或第2位。[6]
以上的数据充分说明了溺水是造成学生安全的主要原因,为此我国各个地区政府非常关注学生的安全问题,暑期前都发布一系列针对预防中小学生溺水事故的通知,政府和社会加强管理,制定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但是这一系列的规范和措施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安全问题,要想从根本上保证学生的安全,还需要学生学习水上安全知识、自救和救生措施以及游泳运动技能,所以培养和训练学生掌握安全知识和意识的同时,还要训练学生具有一定的救生技能,这就需要我们加大对中小学生游泳技能的教学和训练。怎样才能达到强有力的游泳运动知识的教学和训练,这就需要学校体育的加强,中小学开设游泳课程不仅能够教授学生安全知识和卫生保健知识,还能使学生掌握游泳的基本技术和技能,学会救生的方法。
学生的安全问题在引起社会重视的同时,家长也要高度重视孩子的安全问题,加强对孩子游泳运动的教学和训练。对中小学生家长的调查中了解到,大部分家长非常重视孩子的安全问题,也意识到了孩子学习游泳运动的重要性,不仅能够强身健体,还能够获得一定的生存技能,学习游泳对保障孩子生命安全的重要意义。在家长问卷中调查了中小学生家长促进孩子学习游泳运动的动机,在表4-1中数据显示在所有学生家长中88%将”安全问题“列为最重要的动机,锻炼身体为目的占91%.表明家长让孩子学习游泳的动机主要是发展孩子的身心健康和让孩子懂得安全知识,增强其安全意识,对安全的关注程度高。对于家长让孩子学习游泳动机的调查结果:
4.1.3体育课程改革和发展的必要途径
对在1999年第二次教育工作会议上,正式提出了 ”素质教育“理念。学校体育强调为社会需要服务,倡导全面性、实用性;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重视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的教学。1999年6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摆到了关系民族兴盛和国家兴旺的重要位置。《决定》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中小学生的健康问题被摆在学校教育和学校体育的重要位置。2001年6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当今我国要”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任务。在这一背景下,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始启动。1993年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体育教学大纲》对初中体育教学的基本任务作出如下阐述:”初中体育教学的基本任务是促进学生正常生长发育、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身体素质和人体基本活动能力的全面发展;增强学生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掌握体育基本技能和基木技术;掌握一般的体育娱乐方法;通过体育教学树立群体意识,培养经常锻炼习惯;对于一部分有运动才能的学生,应采取训练的方法,提高他们的运动水平,发展他们的运动才能。“见行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在总结过去体育教学大纲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形势发展的需求,提出了 ”健康第一“;激发运动兴趣,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突出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人受益四大基本理念。”2004年以后,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目的规定了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要使学生获得体育与健康的基础理论知识;第二,要使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技术、技能,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第三,对体育兴趣、爱好和体育意识的培养。[8]根据国家教委1996年颁发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制定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体育教学大纲》中规定,要充分发挥体育学科在高中课程整体中不可替代的教育作用。在初中基础上,进一步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使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获得与锻炼身体方法的运用相辅相成综合提高,提高体育保健意识,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并加大课程的弹性和选择性。在学科类课程中分为必选、限选和任选3中类型,既要保证全体学生达到基本要求,又有较大的弹性和选择性,更好地适应多种办学模式和具有不同兴趣!特长的学生发展的需要。精选、更新教学内容,重视健身性与知识性相结合。“《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体育(1 一 6年级)体育与健康(7 - 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自19M年开始在国家教育部的直接领导下,通过课程标准研制组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及全国各地的体育课程理论专家、体育教研员和一钱体育教师的配合,于2001年上半年,顺利完成了研制任务,它是国家对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由国家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指导性文件,规定了小学体育课程和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体现了国家对中小学生在体育课程和体育健康课程方面的基木要求”.[9]
体育教育界无数专家学者根据《标准》的基本理念,针对如何改革现行的学校体育进行近十年的探索,在学校体育教学目的上已经逐渐达成了共识,即中小学体育课程及体育健康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使学生掌握终身锻炼的知识、技能与方法,陶冶学生情操和进行思想教育“我国学校体育长期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忽视学生健康意识、健身习惯和健身兴趣的培养。有的学校为了提高达标率甚至把50米跑、立定跳远、掷实心球等体育测试内容作为上课内容,这样不但不能使学生在体育课上得到乐趣,而且容易引起厌烦情绪,破坏锻炼兴趣,当然不能完成学校体育的教学目的,更谈不上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随着社会发展和学校的发展,学校体育不断上升为以人为木的终身体育观念,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强调教育个性化思潮。
《标准》将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内容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并规定为了实现各个领域的水平目标,学校可以根据标准提出的建议和自身情况进行选择。《标准》的实施采用先试行再推广的策略,目前还处在试行阶段《标准》没有再对具体的学习内容作出硬性规定,所以体育课及体育健康课内容的选择在考虑到学校现有的硬件设施和师资条件的情况下,应充分体现学生的意愿和学习兴趣。《标准》在运动技能部分的建议中加入了 ”游泳、南拳、滑冰和滑雪“,可见新的课程标准已经考虑到了游泳的适宜性。学生问卷关于中小学生对体育课开设科目偏好的调查表明,有80. 9%的学生把游泳排在前两位中。
从以上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出大球和游泳是最受中小学生青睐的项目。大球是中小学教学釆用的常规项目,开设时间长,对学生影响较深。在调查中很多中小学生,尤其是男生表示非常喜欢篮球,这与NBA近年来为开拓中国市场而展幵的大刀阔斧的商业宣传是分不开的。在中国孩子当中喜欢篮球的孩子确实越来越多,但即便如此,在本次调查中游泳项目仍然以其独有的魅力排在得票数第二的位置。
游泳不仅能提高中小学生的心肺耐力,而且对骨豁肌肉的发育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游泳能够培养学生一定的柔初性、协调性、力量素质、耐力素质。并且对少年儿童意志品质锻炼有良好作用。另外就中小学生身体状况的适应性来讲,科学研究和实践证明,少年儿童的心血管系统完全能够适应高强度游泳的耐力负荷。综上所述,中小学幵设游泳课是顺应历史潮流,落实素质教育精神和实践新课标的必然尝试。
4.1.4丰富学生体育生活的必要方法
中小学生进行体育运动的方式以游戏为主,学生以群体活动的方式进行体育活动,获得身心健康发展。而传统的学校教学在场地环境、物质器材设施、和体育课教学过程中体育项目的选择的陈旧化和教学内容的单一性不能满足学生的发展。而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课选择的体育活动的类型也在逐步扩大,从单一的游戏到项目多样化的球类(篮球、羽毛球、网球)、舞蹈等,活动内容逐步扩大化、现代化。现代世界体育赛事增多更是为学生眼前一亮奠定基础,有其是游泳运动项目着实引人注目,2008年奥运会上,以美国游泳运动员菲尔普斯一人独揽把块金牌的好成绩吸引着我们,同时也让我们认识到了游泳运动的魅力所在,我国游泳健将也在踊跃前进。这种现状不断扩大人们对游泳运动的认识,同时开始进行游泳运动的学习,游泳运动的影响力在日益扩张。游泳运动逐步成为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重要方法,且不断丰富着学生的体育活动。游泳场馆已经从国家建设供竞技体育使用,朝着社会建设服务广大群众的方向发展。
受奥运会的影响,广东省更加注重游泳运动的发展,尤其是深圳这样的发达的一线城市,在中小学幵设游泳运动项目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对学生家长的调查中也了解到家长非常注重孩子的身体健康发展,对于中小学生家长来说,让孩子学习游泳更多的是处于健康成长的考量,而非为走上职业发展的道路。在深圳地区的中小学校,是否拥有一流的体育设施,己经成为家长们择校的一个重要衡量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