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家庭教育要将培养青少年的健全品格放在首位
教育作为系统工程,虽然我们要重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合力作用,但是,三者之间毕竟分工不同,教育形式与内容各有其侧重点。作为家庭教育在满足孩子正常的成长需求之外,应重点加强青少年的品格教育,为此,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 父母要以身作则,发挥良好的表率作用
在道德教育方面,父母的亲身示范是青少年品格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不同于知识教育,品格教育的最大特点是身教重于言教。作为父母,如果仅仅在道德方面经验丰富,知识渊博,功成名就,自己却从不身体力行,甚至是道貌岸然、说一套做一套,青少年的品格教育就会出现偏差,产生严重的负能量。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事实上,许多文化水平不高,甚至从未念过书的家长,却培养出了很多杰出人才。究其原因,其家庭教育的成功之处,多在于家长本身所具有的勤劳、善良、刻苦、乐观、自信等优良道德品格和一以贯之的道德操守。他们虽没有高深的教育理论,但在他们的言行举止中,却蕴含着伟大的人格魅力。这种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感染和陶冶着孩子的品格,从而引导孩子获得成功。
2. 培养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做有担当的一代
负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是优良道德品格的重要内容。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为此,应从小有意识地培养和提升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使他们明白自己肩负祖国繁荣昌盛的责任,并努力做有担当的一代。
第一,以参与家务劳动为手段培养青少年的家庭责任感劳动不仅创造了人,更能改造人、培养人。通过清扫房间、归置家具、做饭刷碗等家务劳动不仅可以提高青少年的自理能力,体会到父母劳动的艰辛与不易,更能体验到劳动的快乐和光荣。当然,这和家长的鼓励、表扬以及对劳动成果的肯定密不可分。以家务劳动作为初始手段并不断依此为契机向家庭其他方面逐步延伸,比如,家庭文化建设、家庭家风构建等,逐步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感。当孩子参与家庭各方面建设的成果不断显现并日益得到父母和亲朋好友的肯定时,孩子的责任感无疑会越来越强。
第二,独立做事,勇于担责,培养青少年的主人翁责任意识如果把参与家务劳动等家庭建设看作是培养青少年责任意识的初始阶段的话,那么,其直接的目的就是逐步培养青少年的主人翁责任意识。即在其能力范围内,能够独立做事并勇于承担责任与后果。
在生活和学习等方面自己的事儿自己做。在能力可及范围内,家长应给与孩子充分的信任和信心,并加以不断的鼓励与肯定,通过每一件小事的顺利完成,使孩子品尝到成功所带来的的成就感。而成就感不仅是一种责任感的体现,更是进一步提升责任感的动力和媒介。即使出现些小差池,父母的帮助也应该在孩子认为事情主要是自己独立完成的限度以内。如果出现相反的结果,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勇于承担责任与后果,并通过一起矫正最终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这种通过失败而最终成功带来的成就感更能激发孩子的责任感。同时,这种经历和经验愈多,也越能培养孩子的主人公责任感。
第三,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体会到奉献的乐趣,树立服务社会的责任感无论是家庭教育中逐步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感,还是在其基础上于学校教育中培养孩子的主人翁责任意识,其目的都是为了把孩子培养成有责任敢担当的一代新人,树立其优秀的道德品格和情操。然而,只有当青少年真正负有社会责任感的时候,我们才能说,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敢但当的一代新人。
为此,无论家长还是学校,应积极组织青少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诸如捡拾城市街心花园的树叶、宣传环保知识等各种力所能力的公益活动,使孩子们感受到社会对自己的需要感和存在感。同时,通过社会各组织、机构等正面肯定、表扬和鼓励的反馈机制,在实践中有意识地增强社会对孩子的认同度,则更能使孩子们体会到奉献的价值和乐趣,进而逐步树立服务社会的责任意识。
3. 培养青少年的逆商,敢于面对生活挑战
近些年来,不少青少年在生活和学习中一遇到挫折,轻则离家出走,重则自残自杀。
其原因固然多种多样,但其心理之脆弱和抗挫折能力之低却是不争的事实。为此,培养青少年的逆商,提高其抗挫折能力,不断健全其道德品格,日益称为现实社会之必需。
第一,引导青少年树立远大的目标
人的行动是受思想支配的,而对行动起长久作用的是人生的理想和奋斗目标。不同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决定了人们不同的精神面貌和生活态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受挫能力,最重要的就是要树立积极正确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在家庭教育中,家长通过和孩子一起收集有关理想、立志方面的格言名句,整理或阅读有关理想、立志方面的典型事例,并进行广泛深入的交流、讨论,逐步使孩子们明了:失败乃成功之母,通往目标的道路没有坦途。每一次挫折都是通往目标的奋斗过程。不经历风雨怎见彩虹。逐步培养孩子的抗挫意识和抗挫能力。
第二,创设适度情景,培养青少年不畏挫折的心理品质
做任何事情,人们总是希望“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然而现实生活中并不能如我们所愿,如果我们努力不够,或者对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挫折缺乏一定的心理准备,没有迎接困难的勇气和不畏挫折的气概,那么成功永远与我们无缘。
不畏挫折是难能可贵的心理品质和道德品格。家长要经常要求青少年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有意识地培养这种品质,使他们逐步具备百折不挠的精神。比如,结合实际,不定期进行如“遇到险情怎么办?”“如何对待老师的批评?”等专题讨论,使之在平时养成不畏挫折的心理品质;平时,家长还可以和孩子一起参加体育锻练,如长跑,郊游……在他们遇到困难想要放弃的时候,家长鼓励他们咬紧牙关,坚持到最后,以此培养他们坚强意志和耐挫力等品格。适度情景的创设,不仅能提高青少年抗挫折的意识,实践中更能提高其抗挫折的能力。
第三,教育青少年学会冷静面对挫折
通过树立远大目标,使青少年在通往目标的过程中,意识到“挫折只是一个必经的过程、一个阶段”,更多的是培养他们的那种抗挫折意识;面临各种挫折,不畏挫折则培养的是树立克服挫折的勇气和信心;而教育青少年学会冷静面对挫折,则更多的是培养青少年面临挫折时的理性分析问题的能力。
当挫折来临时,只有冷静面对,理性分析,找出原因和对策,才能从本质上提高抗挫意识和不畏挫折的勇气与信心。这是更高能力的体现,也是优秀的道德品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此,家长和学校在孩子面临挫折的时候,不仅要鼓励加油,更要适时引导孩子分析导致挫折的原因,找出解决挫折的办法和途径。久而久之,这种不断的挫折磨砺和解决过程,将日益培养和提升孩子理性分析问题的能力,并日益增强孩子面对挫折冷静沉稳的心理品质和道德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