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教育硕士论文

微课程的设计原则及模式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11-13 共5196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第1部分】高中信息技术学科微课程设计研究
【第2部分】高中信息技术微课程的应用绪论
【第3部分】微课程相关文献综述
【第4部分】 微课程的设计原则及模式
【第5部分】高中信息技术微课程的案例研宄与设计
【第6部分】微课程在高中信息技术中的运用设计总结与参考文献

  3微课程的设计原则及模式

  3.1微课程的设计原则

  3.1. 1微课程旳设计要有目标性

  对于微课程的设计必须要依据其学科特点和学科目标进行设计。微课程在设计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需要学习什么,需要达到什么目标,综合考虑这些因素进行微课程的科学开发,否则所开发出来的微课程是无效的。

  笔者将微课程的目标性原则定义为"以学科内涵为依托,以学科培养目标为主线,以学科实际教学内容为依据,秉着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和理念,设计并开发符合学科发展趋势和满足学生发展需求的具有学科教育价值的优质微课程。"3.1.2微课程知识点的选取要具有合理性。

  微课程是学科教师根据学科需求而开发出的一系列的针对某一学科教学中的具体问题的教学资源,因此微课程的设计需要结合具体学科目标对知识点进行细分、建构,合理的从中选择所需的知识点制成有效的微课程内容。从这一方面,我们可以发现,微课程的知识点的选取需要有合理性。知识点的选取决定了学习者通过学习微课程所建构出来的知识结构,因此并不是任何知识点或教学内容都可以随意选取和划分形成微课程。如果不经过蹄选,将会导致课程内容、知识点支离破碎,与学科课程的系统性、整体性特征相俘逆。同样,只有通过恰当好处的选取微课程的核心内容,才能发挥微课程的最大效益。不然劳心劳力去开发出微课程,却是在做无用功。

  3.1.3微课程的设计要有创新性

  当今这个社会,不管在生活上或者是学习上人们总是对创新性的事物产生更强烈的兴趣。因此,在微课程设计的时就要充分考虑这一因素。通过使用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可从多方面进行分析学习的创新性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通过创新性教材的使用,提高学生的对于创新这一概念的认识,从而提升创新能力。因此,微课程的制作不但在知识点的选择上有所要求,还对内容整合的创新性提出了要求。
  
  3.1.4微课程内容的设计要有系统性

  微课程的内容设计出发点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因此必须依靠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来设计,用以指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由于微课程的特性它可以不管学生在课堂或者是在课下,在学校或者在家里都能通过多媒体移动终端来进行学习。同时由于个人理解的不同,学习者在某些情况下对知识重点的把握会出现偏差,因此帮助学生在使用微课程时建立一个系统的知识结构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基于这方面的原因教师在进行微课程设计时要以建构理论为指导为微课程相关知识点建立一个系统的学习框架,从而促使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时更有目标,更加效率。

  3. 2微课程的设计模式

  我国对于微课程的研究是在近两年兴起的,对于微课程的研宄还在理论研宄阶段,对于具体微课程在具体学科教学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因此本文以高中信息技术学科微课程的设计为基础提出了微课程的相关设计步骤和设计模型,同时可以进一步为其他学科微课程的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

  对于微课程的设计过程我们首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前期分析,从而确定微课程知识点和教学目标,之后再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环境进行综合考虑,从而设计出符合教学需求的微课程。这一系列微课程的设计方法,遵守了课程设计中的基本规律,使其具有可实现性和科学性。

  本研宄将微课程分为两个模块进行分析、设计:

  第一部分为微课程内容的前期分析。包括了微课程的教学知识点的确定、微课程应用方式的选择。最后通过建立流程图从而将这一部分的内容细化、标准化,为微课程的开提供指导。

  第二部分是对于微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包括了建立设计标准、素材内容的整合、教学模块的划分、微课程创作设计和最终作品的形成与评价这五大设计模块从而为微课程更好的吸引学生注意力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做出指导。

  3. 2.1微课程设计的前期分析

  (1)微课程知识点的选取

  目前微课程的实践应用的研究还不是很多,.没有很多的案例可以进行参考,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微课程的前期分析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前期分析可以找出课程内容之间的相关性,以学习者的学习需求为基础,从而结合教学目标选取合适的微课程教学内容。

  ①教学目标的分析。以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为指导,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的三大类。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来确定学生需要对内容掌握的难易程度。将教学内容按照难度细分,从而设定微目标,以微目标贯穿微课程的设计,引导学生学习。

  ②教学内容的分析。明确学生需要学什么、所要得到的学习结果以及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相应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为微课程的内容选取提供依据。

  ③学习者的分析。确定学习者的基础知识、认知能力和学习需求,充分以学生的角度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为微课程的内容达到什么范围和深度提供依据,也避免微课程资源设计后无使用价值和教学意义。

  经过这三个模块的前期分析,我们可以确定的分析出学生所需要掌握的内容和学生的兴趣。同时通过合理的选择微课程知识点来构建微课程的课程结构,从而设计出真正有实际教学价值的微课程,达成教学目标。

  (2)微课程应用方式的选择

  各种形式的微课程内容,使其可以用于课堂教学也可以用于学生自学。而不同的教学形式对于微课程设计的要求又有很大的区别,因此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设计微课程是让其发挥最大效用的关键所在。

  当教师将微课程运用于课堂教学时,可以使用基于情景的教学模式或者使用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基于情景的教学模式适合用于情景导入部分,从而吸引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而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适合用于总结复习阶段,从而帮助学生巩固知识要点。

  选择基于情景的教学模式进行微课程的制作时,首先需要考虑如何创设联系生活问题情景和制造悬念吸引学生注意力,然后再继续通过情景或者问题的进一步展开,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学生的知识能力进行建构。因此在基于情景的教学模式中设计的情景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对微课程内容的引导技巧是制作的重点。

  选择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进行微课程的制作时,首先需要建立一个与所学知识点相关,并且以知识点为核心的不良结构问题中。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的从中积极提出问题,进行查询,最终解决问题。此类微课程的设计过程中,问题的设置和教学内容的总结是此类微课程的设计重点。

  当教师将微课程用于学生自学时,可以用基于案例的教学模式或基于协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基于案例的教学模式可以用于解决相对简单的教学内容,让学生独立掌握学习内容。而基于协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通过相互合作互相学习掌握知识。

  选择基于案例的教学模式进行微课程的制作时。可以将知识点通过教学案例,让学生通过独立探索的学习方式,通过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进一步由探索出的结论来完成自身知识概念体系的建立,这样的学习方式相比传统教师教、学生学的模式能够让学生对知识点印象更加深刻,从而灵活运用。此类微课程的设计过程中教学案例的选择与制作是微课程设计的重点内容。

  选择基于协作学习的教学模式进行微课程的学习时,一定要在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基础的情况下,通过教师或者学生自主选择进行分组共同完成相对较难的教学任务。通过相互合作、共享信息资源、共同负担学习责任完成学习任务。这种情况下,当一个学生掌握了,那么会帮助其他学生共同进步。因此这类微课程的制作和使用过程中,教学任务难度的选择和学生的分组是重点内容。

  与此同时,由于自主学习无法系统理解学习内容的缺陷。教师在使用微课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时,一定要给学生建立系统的知识框架来指导学生,让学生在探索问题时有方向性、针对性,从而保证微课教学过程中学生知识体系构建的完整性有效性。

  学生自主学习内容的提供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①提供有效的材料帮助学生能够在一定的讨论与探索中成功解决问题,进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到知识。

  ②提供充足的教学资源,从而保证学生能够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解决问题,有效锻炼学生发散思维、创新思维的能力。

  ③当然考虑到教学过程的结构性,必须在学生得出一定的认知和感悟后才能进一步将教学材料呈现给学习者,根据教学思路,引发其深层次的思考。如果不加以指导仅凭学生兴趣,那么容易使学生学习进入误区,进而降低学习效果,使其对微课程的学习方法产生不信任。

  总结微课程的前期分析,都是为了最合适的内容和方法从而完成教学目标。因此要对前期分析所得出来的结论进行评价反馈,是否能够满足微课程的设计需求,从而指导微课程内容的设计。

  以下是笔者对于微课程设计所建立的前期分析图如图3.1所示。

  3. 2. 2微课程内容的设计

  笔者将微课程内容的设计分解为成包括建立设计标准、媒体内容的整合、教学模块的划分、微课程内容的设计和最终作品的形成与评价这五大设计模块。如图3. 2所示这五个模块之中素材内容的整合和微课程页面的设计是其中的重点。

  (1)建立设计标准:建立设计标准好比创作一幅优美的画作,首先要确定画的风格,如水墨画还是抽象画等,只有确立了整体的设计基调,那样才容易创作。微课程设计也是如此,要设计微课程首先就要确保微课程具有一致的内部设计,根据微课程内容的类型,选取合适的设计基调,如果微课程的整体设计风格太过杂乱,反而造成学生不必要的学习困扰。

  (2)素材内容的整合:素材内容选择即指设计微课程内容所需要的素材。丰富的素材是微课程设计成功的第一步,拥有了足够多的资源,对于微课程的设计便是信手拈来,但是如今的素材的容量非常大、种类又非常繁杂,而素材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微课程的学习效能,并非素材使用的越多,教学效果就越好,根本原则还是要力求做到"为教育目标的时间而选取媒体内容",因此如何选出与微课程内容主题相合适的素材是微课程设计过程系统化和组织化的体现。

  笔者秉着选择最合适的多媒体素材为基本要求,设计了微课程素材内容选择的简要流程图供微课程设计者和教师作为参考。

  从素材的查找、蹄选到最后素材根据相应目标等级排序,这样的流程能够很好的梳理素材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微课程设计者可以根据蹄选的符合微课程教学目标的教学资源根据其满足教学目标的等级进行划分,将多媒体素材分为A、B、C、D四级,其中A为最最符合微课程需求的内容,B、C为需要经过教师重新再加工之后才能用于微课程的使用的素材、D类素材为符合课程内容但是内容陈旧不符合学生兴趣与认知特点的素材。通过多素材内容的分级,便于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挑选与其相适应的素材。同时通过素材分级整理,教师可以积累丰富的素材资源,这一素材不适合这一内容,可能在以后的教学内容中却很符合,有了拥有了足够多的资源,那么就能让教师方便的设计微课程,另一方面素材分级也利于教师对于多媒体素材进行及时更新、按需删除C、D类中陈旧、不符合时代需求的素材,及时添加新的素材。

  (3)模块化划分:在多媒体素材准备完成之后需要对对微课程的内容进行教学模块划分。虽然微课程的时间非常短,但是在这有限的时间内还是需要通过素材对内容进行导入、分析和理解这一系列的教学程序帮助学生创建教学情境,由浅入深充分理解教学内容。因此微课程对教学模块设计的要求比普通课堂教学的要求更高。在这一部分,需要对微课程所要展示的内容依据教学程序进行划分从而建立教学模块,帮助微课程的设计。

  笔者以教学设计理论为基础为微课程的模块划分设计了表3. 1,供教师进行微课程设计时使用。

  (4)微课程创作设计:微课程素材与模块分析都完成以后,接下来的步骤就是通过微课程制作软件将所有素材内容按照微课程的模块依次进行整合,制作出能应用于教学活动的微课程视频。内容丰富、画面精美、结构清晰的内容更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与兴趣,因此在微课程具体创作的时候要考虑一下几个因素:

  ①课程内容要有一定的结构性,前后知识要有一定的联系,符合学生的逻辑思维,让其产生知识的正想迁移。

  ②联系生活实际,教学内容如果能够与学生的亲身经历相结合那么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将更具直观性,加强对知识的记忆。

  ③画面清晰有条理,精美的画面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图片与文字相结合更易于学生的理解,醒目的文字更能加深学生对于知识重点的认识。

  (5)微课程的形成与评价:设计完成的微课程作品是否是一个优秀的微课程需要有标准的评价体系来进行分析。因此笔者设计了一个微课程的评价指标体系用以评价微。

  3. 3微课程设计过程的注意要点

  笔者在微课程设计与使用的过程中发现,通过对以下几个要点进行重点关注更够更好的进行微课程的设计。

  (1)每一个微课程只针对一个知识点进行讲解不过多拓展;.

  (2)单独一个微课程的时间要尽量短,最好5?8分钟,最多不能超过10分钟;(3)在进行操作演示时,要对每一个操作进行解释,不能跳过教学步骤;(4)用扩大字符或者重点标注的方式标出重点内容让学生更直观的知道知识的重点。

  (5)及时对微课程内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结构,最好能够提供案例;(6)对于比较复杂的教学内容通过字幕补充帮助学生理解。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