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对拜泉县中小学音乐教育内容的发展思考
一、结合当地实际,丰富教学内容
由于农村中小学经济发展长期滞后,音乐教育重视程度不够等等原因,导致农村中小学音乐专职教师长期短缺,音乐课堂教学设备不齐全等等。因此,在笔者看来音乐教材就成为学生接受音乐教育,了解音乐知识的重要渠道,同时也是农村中小学音乐课堂中最重要的音乐教育资源。当前,拜泉县中小学音乐教材主要采取两种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版本、人民音乐出版社版本。两种教材各占半壁江山。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规定,依照《标准》编写教材应该占据整个教材总量的五分之四,地方音乐以及学校教材占据到五分之一。在实际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之中,拜泉县应该结合东北地区丰富的民族文化和音乐贼元,开发具有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的音乐课程资源。根据政策相关规定,笔者认为当前拜泉县在结合本地实际情况,丰富教学内容方面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出发:
1、紧跟时代步伐,丰富教学内容
在调查访问过程之中,笔者特意在问卷最后设计简答题目,以确定农村中小学学生对于音乐课程的实际愿望。经过笔者整理,大多数学生都表示,当前音乐课程存在众多问题,其中“教师教唱歌曲落后”、“音乐设备非常紧缺”以及“音乐教师应该教唱流行歌曲”为拜泉县中小学学生对于音乐课堂的殷切期望。从根本上面而言,这表明农村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模式落后,教师完全不了解现代学生的心理状况,加之教学设备极度缺乏,导致农村中小学音乐课堂完全无法开展。
从本质上面而言,现代音乐教材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主要设计音乐知识、器乐演奏、音乐欣赏、视唱听音、歌曲等等,且歌曲占据的比例非常大。现代社会经济社会都面临高速发展,都音乐本身而言,每年都会产生大量的优秀作品。
例如《朋友》、《大中国》、《龙的传人》、《青花瓷》、《东风破》、《七里香》等等,将这些优秀歌曲添加到音乐教材之中完全可以。每个时代都有属于当时的流行音乐,青少年对于音乐的追求莫过于流行音乐,中小学同样也不例外。在笔者调查过程之中,大部分中小学生表示自己喜欢流行音乐,部分学生直接表示流行音乐节奏快、轻松活泼、歌词通俗易懂,这与其渴望成长、情绪易波动,喜欢接受新鲜事物的身心发展特点非常相符,对于音乐方面的娱乐性关注更加强烈。20 世纪80 年代,全球中小学生都在模仿迈克尔·杰克逊的太空舞、霹雳舞,当前青年学生更加喜欢街舞。在这些音乐节奏之中,中小学生会感觉到无比畅快,其乐无穷。
因此,音乐课堂就必须了解中小学生的发展特点,及时更新流行音乐,不断激发其学习兴趣,反之则会直接引起学生的反感心理。除此之外,传统音乐教材内容比较单一,文本性非常强烈,价值农村学校资料有限,音乐欣赏课程完全无法开展。因此,地方教育部门、学校领导以及一线教师应该重视当前时代发展情况,将流行歌曲加入到音乐教学课堂之中,不断调动学生音乐课堂的学习主动性。
2、结合乡土资源,丰富教学内容黑龙江省历史悠久,多民族文化相互融合最终形成丰富而又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黑龙江省有大量的少数民族音乐,已经成为国家级、省级和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齐齐哈尔的条件非常便利,多所综合性大学在齐齐哈尔落地。在这其中,齐齐哈尔大学、齐齐哈尔艺术学校人才济济。拜泉县教育部门以及其它部门完全可以发挥优势,聘请相关音乐教育专家,编纂乡土气息浓厚的音乐教材,以补充音乐教材之不足,让学生更加了解家乡民间艺术,热爱家乡艺术和传承民族艺术。
在笔者看来,拜泉县乡土音乐教材在编纂过程之中必须考虑到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1)选择音乐时,应该注重音乐适合学校演奏,适合学生演唱,难度适中。
(2)乡土教材曲目选择时,应该选取经典的,有代表性的民族或者民间曲目。
(3)乡土教材编纂中音乐知识体系和音乐技能锻炼要与规定音乐教材相互卸掉,避免出现重复性,以造成浪费现象;(4)编纂过程之中要考虑不同年级、不同年龄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5)教师配套参考用书必须编纂,且应该详细描述,以预防部分音乐教师综合素养较差的现状。
(6)乡土教材应该将音乐艺术性和思想性相互结合起来,遵循音乐教育发展规律,发挥音乐教育美育功能。
在遵循上述几点原则的基础之上,乡土教材与规定教材相互结合,一方面丰富音乐课堂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对于当前传统音乐资源的传承、保护和发展也起到促进作用。
二、将课堂教学改革与艺术实践活动相结合
1、提高音乐课堂教学质量
前文已经提及,很大一部分学生喜欢音乐、舞蹈、歌曲、乐曲,却不喜欢学校里面的音乐课堂。在笔者对于学生音乐素质调查问卷中,也清楚的表明当前拜泉县中小学学生音乐综合素质基本不合格,这说明中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果非常差。那么音乐课堂应该如何改革,以适应素质教育的具体要求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1)提高师资教学队伍的自身素质,不断改善音乐教学条件。
在这方面,其实齐齐哈尔市教育局曾经下发一系列教育文件,例如《齐齐哈尔市教育局基础教育一处关于开展全市中小学优秀班主任、优秀科研骨干教师、优秀德育实践课程、优秀德育校本课程评选活动的通知》(齐教基一函〔2013〕40号)、《关于开展全市首届普通中小学“德育精品课程”和“育人精彩瞬间”评选活动的通知(摘要)》(齐教基一函〔2012〕30 号)、关于印发《齐齐哈尔市普通中小学“百名优秀班主任标兵”评选活动方案》的通知(齐教基发〔2011〕7 号)。
可以说,拜泉县只要坚持将这些活动踏实推进下去,势必会不断提高农村音乐课堂教师的综合素质。但在现实实践过程之中,拜泉县大多数音乐教师都属于兼职,既不属于音乐相关专业出身,更没有在工作实践之后参与各种音乐培训,本身课堂能力就比较薄弱,加之音乐综合素养非常差,最终导致音乐课堂教学质量非常差。在笔者看来,出去基本的教师师德之外,音乐教师自身还应该具备完善的知识体系和熟练的专业技能。当前拜泉县中小学教学设施简陋,音乐教育缺乏相关设备,音乐教师课堂完全拼接嗓子,最终导致课堂气氛枯燥、呆板、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在教学条件和教学设备方面,第四章已经有所涉及,此处不过多赘述。
(2)创造良好音乐教育环境,不断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
新音乐课程标准认为,兴趣是学习的巨大动力,是学生主动学习和研究的精神力量。从当前国内音乐教育环境而言,由于没有考试、升学等等外在因素的推动,个人兴趣则成为学生音乐课堂的重要动力,同时也是促进学生享受音乐、热爱音乐的根本保障。在笔者看来,外界环境对于中小学生的影响非常巨大,要想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音乐素质,就必须为学生培养良好的音乐环境。
首先,良好的校园环境会对于学生产生重大影响。拜泉县中小学学校应该根据自己学校实际情况,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校园音乐环境,具体包括:在理想位置或者合适角落,悬挂音乐家画像,出版音乐海报;有音乐教师牵头,每周进行一次音乐欣赏课程,并对于音乐家生平故事、音乐知识和乐曲背景进行了解;组建校园合唱队、舞蹈队、乐器队,在实践活动之中提高学生学习音乐兴趣;定期在校园之中进行演出活动,激发学生的表演欲望,挖掘学生的音乐潜力。在塑造校园音乐环境过程之中,教师的作用非常关键。教师利用教学态度、教学语言、教学模式、穿着仪表等等,激发学生、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
其次,良好的家庭环境对于挖掘学生音乐潜力十分关键。美满、和谐的家庭氛围,对于孩子身心健康成长十分重要。家长式孩子的第一位教师。在家庭环境之中,家长要不断引导、帮助学生,在学好文化课程的同时,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家庭氛围。更为关键的是,在家庭环境之中,家长要发挥自己的榜样作用,树立终身学习意识,不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与学习兴趣。
再次,社会各个层面共同努力,为中小学生成长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必须承认,信息化时代已经到来,网络、电视、电影、杂志等等各种以经济效益为主要目的的信息传播,通常会以成人化的娱乐方式影响到学生,展现在学生面前。
由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还不成熟,对于“物质”影响表现也会各有差异,因此对于成人世界中的情感、伦理、职业、未来等等比较幻想或者盲目,这都会使得学生的性格之中增添脆弱和不稳定性,以至于对于未来十分迷茫。在这种危害极大的大环境之中,学生兴趣培养即为空想。因此,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努力,为学生提供良好、纯净、健康的学习环境非常重要。
总之,良好的校园环境、家庭环境以及社会环境能够为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打下坚实基础,浓厚的学习兴趣有会直接促进学生喜欢音乐课堂,不断探索,不断钻研,让学生受益终身。
2、丰富学生课外音乐活动
学生课外音乐活动是音乐课堂教学资源的重要补充,具有形式多样,趣味丰富的重要特点。丰富的音乐课外活动,不仅仅能够促进学生兴趣爱好,而且能够更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加强审美实践,不断推动音乐课堂实践的正常开展。在笔者看来,课外音乐活动应该包括校内音乐活动和校外音乐活动两大类:
(1) 校内课外音乐活动
《现代教育学》认为:“课外活动比课堂教学更加具有兴趣性,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愿选择各种活动,吸引力非常大,能够直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升学、考试压力重大,已经影响到中小学生的正常身心发展。如何使得中小学生在校园内部接触音乐,缓解中小学生学习紧张情绪,正是当前农村中小学生一线教师和学校领导思考的重要话题。根据拜泉县中小学音乐课堂的现实状况,专业师资队伍薄弱、音乐实践机会较少、音乐教学设备严重不足,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不断丰富学生的校内课外音乐活动:
首先,组织歌咏比赛活动。由于教育资金紧缺,教学设备没有,加之教师能力有限,在农村学校组建乐器队和舞蹈队都不现实,只有歌咏比赛活动比较现实。
例如举办“每月一歌”、“迎新春,唱新年”以及各种形式的集体大合唱,整个评比活动既可以校园内部各个班级参与,同时也可以在班级内部进行,由教师或者学生担任评委,对于歌唱成绩进行公开评奖。学校还可以将评奖结果作为班级年终考试的重要依据,提高学生参与主动性。
其次、组织班级娱乐活动。在班级内部举行形式各样的音乐活动,由于内容丰富,配合默契,极易受到学生欢迎。例如,听歌猜名、辨别乐器、随性音乐创作、看歌词编旋律以及歌曲接龙活动等等。通过一系列的班级娱乐活动,一方面降低学生文化课程的学习紧张情绪,另一方面让学生得到艺术实践机会,激发学生音乐才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再次、利用班级黑板报进行宣传活动。学校的宣传阵地是对于学生进行教育的重要窗口。由于现实条件限制,农村中小学音乐课堂的展示平台非常狭窄,学生无法从音乐课堂获取更多的音乐知识。利用黑板报设置音乐专栏,以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音乐知识,同时也能够体会到音乐家的优良品质。黑板报定期刊登部分音乐家小故事或者音乐知识连载,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情趣,让学生不但在视觉上面予以满足,并且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整个黑板报设计完全可以由学生自己动手,设计版面和音乐专栏,并轮流刊登,一方面做到学生音乐资源共享,另一方面则会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处理信息能力,帮助学生培养终身学习意识。
(2) 校外课外音乐活动
音乐课堂教学和校外音乐活动是学生学习音乐知识,提高音乐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真正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音乐素质,两者缺一不可。通过课内充分学习理论知识,课外增加实践机会,共同努力以不断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已经成为一线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但在笔者实际调查过程之中发现,拜泉县中小学音乐教育与地方文化、乡土音乐之间的联系几乎为零,一方面学生在校期间只能学习理论知识,枯燥无味,导致学习音乐兴趣下降,另一方面校外乡土音乐无人关注,后继乏力。笔者认为,要想解决当前拜泉县中小学音乐教育课堂的重要问题,坚持校外音乐活动与校内音乐课堂无疑是有利的探索。
首先,学习民间艺术,发扬传统音乐东北地区民间艺术形式多样,且分布广泛。据笔者访谈了解,拜泉县 75%以上的农村、乡镇都有属于自己的民间音乐组织或者艺术团体。在这些艺术团体之中,部分民间艺术身怀绝技,“能吹会打”,传统民间器乐大鼓、笙、箫、唢呐、管子等等都能够熟练演奏。除此之外,民间艺人大豆为人和善、和蔼可亲,言及传统民间音乐、音乐故事以及音乐背景等等则喜出望外。在笔者看来,这丰富的传统音乐文化资源,题材多样,形式丰富,为中小学校外音乐活动提供了丰富的活动空间和优秀的活动资源。学校完全可以利用这些民间资源,在寒暑假或者周末开展各种形式的音乐实践互动,同时也可以将民间艺人请入到学校之中,让学生能够亲身体会到传统音乐的艺术魅力。
其次,组织学生参与大民间艺术活动中从拜泉县民间艺术活动实际情况而言,大部分艺术活动都在春节、元宵节等等部分传统重大节日举办。在这期间,大部分中小学学校学生都处于放假期间,有充分的时间、充分的精力参与到活动之中。除此之外,部分艺术团体在周末经常会有各种的吹打活动、唱戏活动,学生完全可以利用课余活动参加到民间艺术活动中。
可以说,如果能够将传统乡土音乐和学校音乐教育相互结合起来,这不仅仅丰富了中小学学生的课余活动,也有利于传统民间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不过,在笔者看来,课外活动必须坚持两个方面原则:其一为坚持音乐普及与音乐提高相互结合特点。从国内音乐教育发展实际情况而言,中小学音乐教育发展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学生总体音乐素养处于较低水平。因此,课外音乐活动必须坚持普及和提高相互结合原则,面向全体学生。其二,坚持课外活动与思想教育相互结合特点。在设计学生课外音乐互动之中,必须遵循思想教育原则,使得中小学学生能够体会到音乐文化的艺术魅力,不断培养优良品格,培养高尚情操。
总之,通过课外音乐实践活动的不断进行,一方面提高学生的音乐实践机会,扩大音乐视野,发挥音乐创造性,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可以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减轻学习压力和紧张情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除此之外,课外音乐活动还可以使得民间文化活动发扬光大,有利于传统民间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发展。
三、完善教育立法,改革评价机制
1、不断推进立法工作
教育法是保障基层教育能够得到发展的重要条件,同时也是协调社会发展,促进公民成长的社会控制手段。从国内外音乐教育发展实际情况来看,通过立法保障教育发展,既能够保障公民接受教育的合法权利,又能够为教育平稳发展奠定坚实制度基础。例如,美国于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利用法律,确立将包括音乐、美术在内的艺术课程列为基础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赋予音乐课程在基层教育获得与其它学科共同发展的平等地位。近些年来,国内对于包括音乐在内的艺术课程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国家义务教育法、《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章程》等等都明确规定艺术课程的应有地位。当然,实施质素教育之后,音乐教育更是以法律形式确定其在继承教育中必要定位,并认定音乐课程是中小学学生的必修课程[18].
不过从当前拜泉县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实际开展情况以及笔者调查访谈结果来看,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实发展并不乐观。由于音乐课程并不参与到考试之中,传统应试教育模式下面的唯分数论的影响,导致学生、教师、家长对于与分数无关的音乐课程并不重视。拜泉县中小学办学条件差、思想意识落后、师资队伍缺乏,更使得音乐教育处于可有可无地位。尽管国家、社会大力倡导素质教育,但由于高考指挥棒的影响,素质教育教学理念真正落实恐怕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因此,在笔者看来,应试教育教学理念影响极大,音乐课程不受重视的现状要想得到改变,国家就要出台明确的法律法规,以缓解教育大环境存在现实问题,不断促进中小学落实音乐教育。
2、改革监督评价机制
在立法的前提之下,对于现有监督评价机制进行改革,确保基层音乐教育课程实施彻底性。与城市得天独厚的优势相比,农村由于距离以及其它因素影响,往往导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在笔者调查过程之中,一名基层音乐教师告诉笔者,国家教育部关于音乐课程的相关政策令人振奋人心,但往往仅限于此,基层音乐课堂的边缘化地位反而有更加严重之势。上级领导部门一再强调音乐教育的美育功能,教育大纲明确规定音乐课程是必修课程。但拜泉县中小学音乐课堂的实际情况却相反,“主科”占课现象之分普遍,音乐课程无用论的观点处处皆是。
合理的监督机制,其应该将定期与随时检查的中小学音乐教育课程常规化,在监督、检查的过程之中及时了解基层师生的要求,并将基层音乐课堂的教学经验、教学困难以及部分对策予以上报、解决或者推广。在笔者访谈过程之中,部分教师曾经言及,曾经有过这样事情,省级教育部门检查,为了不影响学校声誉,要求学生集体购买音乐乐器,并在报价过程之中弄虚作假,从中获利。对于这种腐败现象,合理的监督机制应该予以坚决打击,并让腐败现象无处显性。
合理的评价机制则应该关注基层音乐教育的所有方面。一方面应该注重学生音乐综合能力的纵向提高,设立学生升学、升级所必需的成套音乐达标细则,另一方面则应该关注到师资教学队伍改善,薪酬待遇以及职称评定等等具体标准。整个评价机制应该将学校总体音乐教学质量和学生音乐综合素养纳入到学校质量评估体系之中,这毕竟对于中小学学校起到引导作用,对于音乐教育发展起到关键作用。
国家音乐课程标准明确规定:“音乐课程属于人文学科的重要领域,是推进素质教育,实施美育教育的关键,同时也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在笔者看来,如果没有相关法律法规约束,没有监督评价机制保障,中小学音乐教育“边缘化”的倾向就不可能得到改变,音乐教学也会流于形式。因此,只有完善立法工作,改革监督评价机制,中小学音乐教育才能够改变当前“可有可无”地位,符合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
四、推进新课程进程,坚持以人为本
《音乐新课程标准》核心思想在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并发挥音乐教育的美育功能,使得学习内容更加生动有趣,丰富多彩,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之中,使得音乐学习更加富有艺术魅力,并持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除此之外,结合学校、家庭、社会力量努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从而进一步刺激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引导、鼓励学生不断创造属于自身的音乐做平,并在此过程之中,不断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自我表现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达到音乐教育之目的,促进学生个性提高和综合发展,达到以学生为本之教育目的。
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人的素质和知识体系在社会生活东之中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人的自我发展越来越成为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经定义“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每个个人的生活质量”.现代教育要求学习爱不仅仅为学生“传业授道解惑”,而是帮助学生了解如何做人。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新音乐教材的出版以及《音乐新课程标准》的相继出台,对于当前的音乐教育提出挑战。一线音乐教育工作者应该明白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推进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要不断更新自己教育理念,尊重学生个性发展,树立“以人为本”的音乐教育理念。
长期以来,在传统应试教育模式影响之下,音乐教育同样强调以知识体系为本位,教育实践和研究大都同样以音乐技巧为核心,却将音乐教育的美育功能和“以人为本”核心观念抛之脑后。着名着名音乐教育家苏霍姆利斯基曾经言及:“音乐教育首先应该是针对人的教育”.只有认识到这点,中小学音乐教师才能够在教育实践过程之中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模式。在笔者看来,基础性音乐教育的本质内涵在于:中小学音乐教师应该树立一人文本教学音乐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奠定学生终身学习音乐的教育理念。与此同时,通过音乐教育,教师要不断引导学生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社交意识,并为学生其它方面学习创造有利条件,以不断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以学生为本的音乐教育,能够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认同传统优秀文化、学会生存技能、接受国家主流价值理念,建立正确人生观念,从而以个体发展促进团队进步、社会和谐,最终达到国家总体和谐”[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