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教育硕士论文

农村音乐教育健康发展研究引言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7-07 共6170字

  1、引言
  
  1.1、本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研究背景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是实现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容、管理民主”的全面发展,其核心任务是农村人口素质的全面提高和科学技术的普及,而要想提高农村的整体素质就要依靠教育。音乐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实施美学教育的重要途径,对于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数的一半以上,因此,农村音乐教育是值得音乐教育界关注和重视的问题。

  中小学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基础,抓好中小学生教育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是百年大计。中小学生除了学习政治、德育、语文、历史、科技之外,还须开设艺术教育课程。而在艺术门类中,音乐特有的审美功能是其他学科不能替代的。音乐能够良性作用于人体的肌肉神经,从而有利于对人的感受记忆、想象记忆、形象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的培养,有利于人发挥自己的潜在表现能力和创新能力。

  同时,音乐也是人们表达用于表达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现实的一种艺术表现。人们通过对好的音乐作品的欣赏、演唱、演奏等音乐活动,能得到美的感受与精神的享受(从生理感官到心理反映),从而达到增强人体身心健康、丰富人的精神生活的目的。因而音乐的审美教育是培养人的崇高理想、高尚道德、美好情操的有力手段。中小学生正是人生重要的发育生长期,用符合青少年的年龄特点,适合青少年心理成长的健康、高雅、积极向上、行情优美的音乐伴随他们的成长,无疑是对青少年最好的精神培育和滋养。因此,搞好中小学音乐教育是搞好整个中小学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

  1.1.2、研究意义
  
  笔者查阅了音乐教育的相关文献,国内外对于中小学音乐教育有关的研究不在少数,而且在众多专家们的悉心研究下都有了很丰富的成果,但在国内结合环境心理学探讨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的研究还有空白,广大农村地区经济还比较落后,师资以及教学设备等各方面还比较短缺,根据现在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找出问题存在的根源并解决它更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所以笔者以自己本科毕业时实习的江西省鄱阳县农村地区中小学为研究对象,力求通过在当地调查搜集所得的资料,来寻找出一条适合农村地区环境的音乐教育发展的道路,探索出适合我国大多数农村地区、农村学校音乐教育现实存在的具有共性的问题提供可参考的对策,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以期通过环境与行为的理论知识对农村地区中小学的音乐教育现状做出分析与研究,对于教育学与心理学的联系能够有一些推动。我国农村音乐教育发展落后于城市音乐教育的发展,主要是因为农村经济发展落后于城市的经济发展,但我们不能以经济发展落后为农村音乐教育落后的理由,我们要正确面对农村教育环境的现实条件,积极地探索,找出适合我国农村音乐教育的发展之道,为谋求既真正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又可以为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特色音乐教育的大计做出自己的贡献。

  世界音乐教育中农村音乐教育的贡献是不可估量的,中外作曲家们在进行艺术创作时常常会在农村进行采风。古今中外优秀的音乐作品大都出自农村,如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勃拉姆斯的《摇篮曲》、瓦格纳《特里斯坦和伊索德》等;中国音乐经典作品也有很多来自于农村民间,如着名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钢琴作品《牧童短笛》、《欢乐牧童》;民歌《浏阳河》等。因此,农村有着丰富的音乐资源,我国音乐教育的发展离不幵农村。

  农村的音乐教育由于受到各方面条件的影响,可以说一直以来都落后于城市城市的音乐教育。随着音乐课程改革大力实施的今天,城市的音乐教育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然而农村的音乐教育依旧处于原地踏步的阶段,这样使得城市与农村的音乐教育有了更的的差距,不利于全国学校音乐教育的整体发展。如果不尽快改变这种现状,那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将会是一句空话。关注农村音乐教育,关注音乐课程改革在农村的顺利进行,是每一位音乐教育工作者的职责所在,对农村地区的音乐课程改革和具体教学实践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1.2、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1.2.1、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早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中音乐教育的观念已经开枝散叶,源远流长。由古至今爱美之心人人皆有之,追求音乐之美,是人类社会古老的理念。早在两千多年以前,我国春秋末期的大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孔子,就提出“有教无类”的朴素教育民主思想,他认为无论什么人,不分年龄大小,不分地域、贫富、老少、贤愚,都是施教的对象。孔子的“有教无类”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也因此我国教育史上才有了孔子“弟子三千,贤人七二”的美谈。

  我国自古以来便很注重音乐教育,并以礼乐之邦着称于世。早期的音乐教育是作为人的身心修养所必备的一种素质来学习的,如西周时期提出的“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之学中,强调礼乐的修养,也正如孔子所提出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及“乐由中出,礼自外作”之理。在现代,音乐教育对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已成为教育界大多数人所承认的一个观点。

  我国自古代隋朝jr?始就建立了科举考试制度,这也是教育公平的一种理念。

  科举考试面向全体社会成员幵放,无论男女老少、人人都有参加科举考试的权利,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受教育均等,科考的公平,既提高了社会成员的良好素质,又达到选贤任能的作用,一举多得的效果。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领导人之一,也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奠基者之一的李大剑,他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论述了工农教育等现实问题,阐述了教育的性质与教育的作用等理论问题,对新民主主义教育理论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此外,李大剑曾多次号召中国的知识分子与中国的革命青年者组织起来,到农村去开办农民补习班。

  我国现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爱国者陶行知老先生,也是“五四”以后中国最有影响的着名的进步教育家。他以巨大热情投身于教育改革,并决心改变只为上层统治者服务的办学方式,为平民教育寻找“中国教育新的曙光”.他推动和发展平民教育运动,最早注意到乡村教育问题。他认为中国教育改造的根本问题在农村,主张“到民间去”.1926年他起草并发表了《中华教育改进社改造全国乡村教育宣言》。1927年创办晓庄学校。他的一系列进步教育理论包括生活教育、平民教育、普及教育等思想,是中国教育发展史上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同年9月《共同纲领》第五章第四十一条确定了“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的教育方针,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体现了新中国重视社会公平、教育公平的基本价值。近年来许多教育学者就我国农村音乐教育问题撰写了许多论文着作,呼吁社会加强对农村落后地区音乐教育的建设。如:谢燮在《农村基础音乐教育的“瓶颈”破解--论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及改革》中,对我国农村基础音乐教育的现状分析为:师资现状问题堪忧;思想观念普遍落后;音乐教材存在误区;音乐课程难以落实。

  提出了我国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问题是:一是我国农村基础音乐教育滞后,严重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发展;二是片面地理解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对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破解之策为:稳定和加强师资队伍;重视音乐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的改革;积极稳妥地改革音乐教材;转变思想观念;坚持五个原则和一个基本战略。最后对一个发展战略做以洽释。2002年6月在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上发表的、由郑颜文与曹广壮撰写的《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分析与改革对策》中提到,在我国农村中小学中,音乐学科的师资队伍质量相对低下;经济补助方面严重缺乏;教育部门的领导、学校及家长学生对农村地区音乐教育的不重视等,并针对此现状提出改革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方法与手段:加大音乐教育投入;扩大宣传途径;加大音乐教师培训力度;发挥各专业院校自身优势,营造优良校园艺术学习环境;摒弃陈旧保守观念,加强对专业院校及当地政府和教育部门的联系;幵发农村资源,促进音乐教育发展;根据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推动我国农村音乐教育的发展。郁正民教授写的《从教育公平的角度看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余永德撰写的《农村教育论》、万丽君着写的《走向公平的艺术教育》;王一品写作的《提高农村音乐师资水平的几点建议》;张梅专着的《农村课改需要务实》;黄披星编写的《农村学校课外艺术教育活动初探》;郭淑君研究编写的《内蒙古部分农村学校实施音乐新课程情况调查研究》;吴晓燕撰写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音乐教学新貌》;黄鹰调查编写的《绍兴市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调查研究》;金奉根据地区报告编写的《请关注西部农村的音乐教育一对云南省沾益县农村音乐教育现状的剖析及建议》;罗伟胜针对湘东地区撰写的《湘东地区偏远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调查与对策思考》;彭荣对湘北农村着写的《湘北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以及胡娜的《农村中小学教师胜任力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等。

  1.2.2、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最早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教育家亚里士多德则首先提出通过法律保证自由公民的教育权利,着名的大思想家、哲学家柏拉图提出“教育要公正平等”的思想。近代西方国家资产阶级致力于寻求教育的普遍性和平等性,18世纪末,一些西方国家己将公平教育平等教育的思想转化为立法措施,在法律上确定了 “人人都有受教育的平等机会”这一具体法例。

  21世纪前叶,西方学术界提出口号“让每个人都受到平等的教育,并非所指机会平等,而是要肯定人人都能受到合适自己的教育,而且这种教育的进度和方法适合每个人的特点”的观点,这就意味着平等教育能够让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取知识,并突出学生作为个体所具有的个性。

  在国际音乐教育学会第28届世界大会上,普适性的音乐教育,或者说指向公平的音乐教育逐渐成为各国学者关注的焦点和研究的方向,让每一个人都能持续地获得音乐体验,接受音乐教育,是音乐教育公平得以实现的一个重要条件。

  来自匈牙利的着名民族音乐学家和音乐教育家柯达伊?佐尔坦(Koddily Zoltdn, 1882-1967),他创立的柯达伊教育理念(即强调音乐教育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也是人们与生俱来的权利)与世界上着名的教学法并驾齐驱,在世纪音乐史上具有重大的贡献,如达尔克罗兹教学法、奥尔夫教学法等。柯达伊的教育思想认为音乐应该属于每个人。他提出“音乐绝不是少数人孤芳自赏的财产,音乐教育面向全体人民,它应该使每个人都能够接近,这是最高的理想。”

  各国采取了不同的方式和方法促进了教育均衡发展。俄罗斯在提高农村教育质量方面展幵积极探索,缩小城乡差距,普及优质教育。俄罗斯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关于教育问题的大规模调查研究显示,除了父母受教育程度、社会地位、家庭经济收入以外,地域分布也是影响优质教育普及的重要因素,生活在小城市和农村地区的孩子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几乎为零。这直接影响农村青年的社会流动性以及社会公平。为了提高农村地区的教育质量,进入新世纪后,俄罗斯联邦政府颁布实施《俄罗斯农村学校结构改革构想》,本着“集中与合作”的原则,对分布在农村地区的中小学校系统进行结构性调整试验,创建符合新的社会经济条件的多样化农村学校模式;2006年俄罗斯开始实施旨在改善民生的《国家规划》,提高农村教育质量问题得到进一步关注。《国家规划》通过幵展有奖有罚的竞赛,改变了以前统一平均划拨补助资金的老方法,把资金作为奖金分配给获胜的校方和带领学生参加并赢得比赛的教师,在竞赛中酌情而定地向农村学校和教师稍作倾斜;2010年,俄罗斯总统签署国家教育创新政策《我们的新学校》,其中的主要内容之一便是:提出要建设出符合当下新时代个性的超前发展学校,同时借以推进农村学校的现代化发展、提高优质教育的广泛性与普及性。

  美国政府积极采取措施,缩小城乡差距,让每个孩子接受优质的教育。美国总统奥巴马曾多次指出,《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所承诺的:为每一个孩子提供高质量的教师,让每个孩子都能接受把其潜在能力完全激发出来的优质的教育。

  在美国的相对落后的偏远农村和城市学校,教师流失率高达50%,美国每年由于教师流失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20亿美元。2002年《被遗忘的美国儿童:美国农村地区的儿童贫困》一项调查报告由国际拯救儿童联盟美国分部公布于世,才让美国人明白,早先都市人们印象中的秀丽的山川风光原来只是个传说,这让美利坚人民意识到了改变农村儿童生活和教育环境的重要性。因此对美国农村儿童的生活环境和教育环境作了细致的描述。报告中还提到:美国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间的贫富差距都较大。农村学生的教育状况远远落后于他们在城市和市郊高中里的同龄学生。“农村教育成就项目”由克林顿总统于2000年12月签署通过,两年后的1月,小布什总统又对其进行了重新授权。农村教育成就项目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专门针对农村教育实施的拨款法案,它主要针对解决当前公式拨款中存在的特殊问题。农村教育成就项目主方向通过专项拨款达到对教育政策的引导和地方学区教育发展的影响实现,在经济补助和政策奖励两方面支持农村地区教育发展。

  1.3、研究目的与研究思路
  
  1.3.1、研究目的
  
  本文以鄱阳县高家岭中小学音乐教育为例,从调查入手,主要通过城乡之间的学生音乐受教育现状、师资结构、音乐教学条件及社会音乐环境的对比,探究鄱阳县高家岭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寻找制约鄱阳县中小学音乐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对促进鄱阳县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提出有效的对策。

  希望通过探讨,解决鄱阳县中小学音乐教育发展的一些现实问题,提升对农村音乐教育的认知水平,提高农村音乐教师的专业能力,有效改善农村学生音乐教育的公平性问题,让广大农村学生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以便更好地推动鄱阳县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健康发展。

  1.3.2、研究思路
  
  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学校的全部育人活动都包括在教育的范畴之内,而其让学生受到的影响则被划入学的领域范围内。同时,学校作为一个有着鲜明个性的活动领域,学校情境下的教育活动也必然受到当下社会以及个体的影响,其中也包括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的影响。在当代社会互联网高度发达、传播手段日新月异、艺术表现手法多样化的背景下,学校中音乐教学基础更是不可避免地受到来自方方面面的冲击。为此,本文研究的任务是对农村地区中小学学校情境下的学生音乐教学情况及影响因素、音乐教师教学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与分析,进而探讨农村初中音乐教学改革的途径,为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现实依据。

  文献研究法:笔者搜集与本论题有关的文献资料,在文中借鉴前人已经研究发现的有理论证作为依据,令文中观点更加据实可信。

  行动研究法:在初期调查中,直接对自己所从事的教学活动进行研究,笔者在本文中以自己实习的鄱阳县当地农村中小学为研究地点,研究如自己的个人总结,心得体会等。

  观点论证法:在文中以自己的论点,即从环境心理学角度分析环境与行为和农村音乐教育息息相关作为出发点,接下去逐步运用理论知识将其证明。

  问卷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利用自己在当地实习工作的优势,取得准确的资料,使得鄱阳县农村地区音乐教育现状分析更加具体。

  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以教育学、教师心理学、课程标准、国内外音乐教学法、音乐教学论等理论为指导,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实地考察法等方法,探究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为有效推动鄱阳县中小学学音乐教育的发展提出可行策略。

相关标签:音乐教育论文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