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教学启示
每一个研究都需要对我们的实际工作有所裨益,教育硕士类的研究更需要对实际教学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有一定的教学启示。没有启示和实际效果的研究是毫无意义和价值的。从开题起始,已历经一年半的时间,在这期间经历了查阅文献、材料搜集、撰写修改论文等环节,深入课堂更保证了来源于教学一线的真实经验和资料,这些经历及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对笔者日后的教学必有较大的帮助。笔者也希望本次研究也能带给教育主管部门和广大的中小学英语教师们一定的启示。
5.1 给教育主管部门的启示
1. 提高衔接意识,加强对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视程度
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包括了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教师、学生、学生家长等诸多因素,需要教育主管部门从宏观上进行调控。教育行政部门可以制定与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相关政策,从制度上保证中小学英语课程,并引导学校和教师对此问题进行关注,提高其衔接意识,从而实现对教育教学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和调控。
2. 建立中小学英语教学交流的常规机制,为中小学教师交流构筑平台
“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学习态度、学习方式均有所不同,而分属两个封闭教学系统的中小学教师联系、沟通很少,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差异较大。中小学教师互不了解对方教学情况,既是中小学教学衔接的一个盲区,也是不少学生进入初中后学习逆转的一大病因。”首先需要中小学英语教师加强交流,通过听课等方式了解对方的课堂,并对比自己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差异进行改进。这就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建立一个交流的平台,改变两个学段各自为营的局面,促进教师间的交流。
笔者建议可采取以下几种交流的形式和方法:
1)定期组织课堂观摩活动
课堂观摩活动帮助教师最直观地了解相对应学段的课堂情况。通过深入课堂,了解不同学段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评价、学生基本情况等,促进中小学教师间相互交流借鉴,取得共同发展。区级市级的各类讲课比赛是很好的机会,帮助教师们在短期内了解到了最优秀教师的课堂,的确是高效的。但是,根据与教师们访谈及个人的亲身经历,讲课比赛的课堂更多的是表演课,大多数教师是为了表演而上课,与平时真实的课堂教学相距甚远。而我们绝大数教师也是通过这种方式进行了解的,就无法真正地获取最真实的第一手资料。听这种比赛课也是一种交流,但更鼓励教师们深入到教学第一线,多听听常态课。这就需要教育主管部门牵线搭桥,必要时建立听评课制度,使更多的教师通过课堂观摩进一步了解相对应学段的教学。
2)定期举行教学研讨活动
定期举行中小学英语教学的研讨活动,帮助一线中小学教师对中小学英语教学进行交流,也可探讨中小学衔接的问题。一线教师有切身的体会,所提出的问题也更有针对性。
泰安市泰山区在每学期末会分配给各个学校集体备课的任务,待第二学期初举行教学研讨活动,由有经验的优秀教师对教材进行整体的把握和细节的讲解,然后其他教师相互讨论,最终确定这一学期的教学重难点。这种做法帮助教师们在学期初就已从宏观上和微观上把握了教材。但是这种活动只是在学段内举行,如果能邀请或强制相对应学段的教师也参加进来,将会是一种很好的教学研讨形式。
3)充分利用网络,进行资源共享
可以由教研员牵头,建立相互交流的平台,如:QQ 群,微信群聊等,方便不同学校的教师不再拘泥于地点,不受时间的束缚,能随时进行交流。也可建立两个学段的公共邮箱,由专人管理,鼓励大家上传与教学相关的资料,做到资源共享。在交流后做到相互了解的前提下,才能增强中小学英语教师的衔接意识,从而改善教学,帮助学生实现由小学向中学的顺利过渡。
3. 增强师资力量、合理调配师资
教师的素质决定了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因此增强师资力量刻不容缓。根据班级、教师的配制,引进高水平教师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需要教育主管部门牵头,在现有条件下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提升教师的素质。泰安东岳中学的英语教师们参加了山东省初中英语暑期远程研修、泰安市初中英语教材培训、泰山区每学期初的集体备课等教研活动、各级优质课创新课的展评、青年教师 n+1 培训等,真正通过培训学习提升了自己的水平。另外每年泰山区都会组织不同学校的不同学科间进行为期一年的交流,通过学习交流,开阔了视野,使之能学到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并将学到的业务知识和技能带回学校进行实践和推广。
5.2 对英语教师的启示
1. 一线教师,作为教学衔接问题解决的直接参与者,要从思想和行动上多加重视。虽然教育主管部门能从整体上把握衔接的方向,但一线教师既是具体的实施者,也是直接的受益者之一,因此教师们对衔接教学一定要重视。有的中小学教师已经注意到了衔接问题的存在,但在教学过程中却没有进行衔接的实践,只是停留在对问题的认识层面,缺少解决问题的实际行动。另外,教师要树立中小学英语教学一体化的整体课程观,通过理论学习,了解各自的教材和教法,明确教学的共同目标,并将理论应用到教学实践,注重各个方面的衔接,从根本上改变中小学英语教学相互独立、各自为营的尴尬局面。
2. 教学衔接是多方面的,如果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可以先从一个层面做起,由点及面,由小到大,逐步扩大,逐步深入,逐步完善。例如,可以选择衔接类型中的其中一个分支进行教学尝试,既降低了研究难度,也有利于研究的开展。
3. 教师们对教学衔接的理解有时是片面的,例如:把教学内容完全等同于教材,把学习情感完全等同于学习兴趣等。在以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们要加强理论的学习,用最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武装头脑,尤其要注意对衔接教学理论的学习,首先从理论上做好准备。
4. 传统的英语教学规定我们要按照统一的标准与要求去看待每一位学生,无视学生的个性特点,不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然而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关注每一名学生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需要认同学生的多元差异性。只有在原有的基础上,学生们都获得发展时,此时的教学才是真正为学生服务。刚进初一年级的学生的学习起点是不一致的,其原有的知识与技能是后续学习的基础,因此教师应该进行全面的分析,了解学生是否已经具备了相应的知识储备,在进行新的教学过程时,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补救内容,为学生查漏补缺,使其原有的知识和后续的学习保持一定的连续性。可见,在开展英语课堂教学之前,教师不仅要深入研究与分析教材教法,还应该考虑到学生前后知识的联系与区别,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全面分析学生当前的起点能力。
5. 教学相长,也要注意学生的参与。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只有关注学生,衔接教学才能展开。因此,我们往往会注意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有教师有关方面的改进,却忽略了学习情感、学习习惯等与学生有关的方面,这一点从教师对衔接教学的看法中也能看出来。也就是说许多教师仍旧只从自身出发,没有从学生的角度思考教学,也就没有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反而完全颠倒了,这对英语教学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6. 加强衔接类的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开发。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编写或整合符合本班学情的校本教材,形式可以丰富多样,如:文本,视频,课件等等,使所有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中,既能查缺补漏,夯实基础,又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与收获,这是有效衔接的直接体现。
7. 在笔者研究的五个方面中,最容易被忽视的就是第五个方面学习情感的衔接。当然,受到篇幅、时间等所限,笔者只从兴趣这一单一方面进行了调查和研究,但是实际上情感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中国人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巨大,重视师道尊严,情感比较严肃内敛,师生关系不那么融洽,许多教师在教学和与学生相处过程中,不注重良好师生关系的培养,反而高高在上,不注意管理方式方法,破坏了师生关系,不利于教学的开展,这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注意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