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中职武术选修课引用拓展训练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
3.1实验对象
以淮阴商业学校2012级机电信息系汽修专业人数相等的2个男生班(n=45)为实验对象,分为实验班和对照班,分别采用“拓展教学模式为主线”和传统教学法。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生均为同一年级学生,年龄在19-21岁之间,身体健康,无重大疾病史,学习和生活情况稳定,其中在实验期间均没有参加其他课外活动及授课。为了防止学生因为作为实验对象而产生心理影响,本实验过程不会向学生公示,只是作为一个课内教学任务来完成,即研究者本人知道是在做实验,而学生均不知道在做实验。
3.2实验假设
在淮阴商业学校武术选修课引用拓展训练教学模式在促进学生武术技能、专业技能、自信心、人际关系、社会适应、心理健康以及课堂教学效果等方面的有较为显著的效果。
3.3实验时间和地点
实验时间:2014年3月10日-2014年4月25日,总计12学时。
实验地点:田径场
3.4实验内容
3.4.1研究依据
新《课程标准》和教育部颁布《中职校体育指导纲要》中相关要求对选用教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进行设计。在具体实验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到中等职业学校实际教学情况(学生素质、教学时数、师资力量、教学场地与器材等),并结合实验前对学生调查问卷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将此次武术课实验的教学内容作如下设计(见表3)。
3.4.2实验控制
(1)实验前测阶段
实验前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进行《国家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自信心、社会适应能力、人际关系、心理健康及团队凝聚力进行自评量表问卷90份,在上课前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由本人当场收回问卷90份,有效率100%,然后对问卷进行统计分析从而获取实验前数据。
(2)实验实施阶段
在实验前测结束后立即进行数据整理与分析,结合本专业特征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在实验设计完成后在随后的一个半月中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实验实施阶段。首先教学之前先让学生观看有关拓展训练的视频,激发学生对拓展训练模式的兴趣和期望。
随后实验组按照拓展训练教学模式的要求进行教学,教学过程中将拓展训练教学的理念渗透到教学中,釆用从专业技能中获得灵感,自创与专业有关拓展小游戏进行课的导入,让学生在一个轻松快乐的场景融入课堂教学。在每次教学结束后让各组成员之间进行学习心得分享,布置与武术教学相关的课后作业以达到课堂延伸的效果。
(3)实验后测阶段
在教学实验结束后,即刻组织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学生再次进行《国家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社会适应能力、人际关系等量表问卷调查90份,在课前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由本人当场收回90份,有效率100%,然后对问卷进行统计分析从而获取实验后数据。
(4)实验变量
在实验实际操作过程中,考虑到“拓展训练教学模式”自身特点和课堂教学以及实际教学需要,以武术教学中“拓展训练教学模式”为自变量,通过对照组和实验组学生实验前后相关量的比较,选取武术技能成绩、自信心、社会适应能力、人际关系、心理健康及团队凝聚力作为本实验的效果评价。实验变量的测试方法采用量表评价问卷进行评价,实验变量测试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处理,对实验组学生和对照组学生的前后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对比,分析后得出结论。
3.4.3实验的实施方法
3.4.3.1实验前,两组学生依据《国家体制健康标准测试》的标准进行七项体能测试,经过t检验,两组学生在体能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在实验前两组学生体能状况相差不大。(见表4)
3.4.3.2实验过程中,对照班使用老师单一“教”和学生被动“学”的传统武术教学模式上课,实验班使用“拓展训练教学模式”上课,以下是两班教学流程和教学内容的对比。
(1)传统武术教学模式
正常由开始部分游戏(热身阶段)--基本部分(教师讲解示范、学生练习、教师循环指导阶段)--放松部分(结束部分)三部分组成。在对照组由教师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授课。
(2)实验班课程的教学流程
依据课程特点,我将以南拳为例,从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过程这四个方面来对本单元的教学进行阐述:
一、学情分析
1.选用教材
本实验选用国家职业学校教材审委会规定的国新教材,由耿培新主编,本教材编写思路遵循职业教育教学规律,以培养学生能力为出发点,对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的教学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指导性,
2.项目地位
本单元课内容节选自第14章《武术与防身自卫》之第一节《南拳》,该章节主要介绍两方面内容:南拳、武术散打。南拳是徒手、套路练习,注重基本功的积累,为后续散打实战学习储备武术基础。
3.教材处理
选择教学内容时,坚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专业”原则,例如:学生在维修汽车时需要手指拧螺丝,南拳的虎爪需要掌指弯曲,能够很好的锻炼手指的灵活性;他们卸轮胎时腿部弯曲,南拳中的马步、半马步都能很好的锻炼腿部力量,可见南拳能够促进学生身体灵活性和肌肉力量的增长,有利于促进综合职业能力的发展,较适宜他们本阶段的学习。根据教学内容需要和学生掌握南拳的规律制定如下课程分配。(见表5)
4.学情分析
班级情况:中职汽车维修专业二年级学生,45人,全部为男生。
知识储备:学生在以往对南拳接触很少,有些知识大多从影视、武侠小说中获得,面对枯燥的套路练习,积极性不是很高。
学习特点:1.“亲”操作,“倦”思考2.团队合作意识较弱,以自我为中心。
身体素质:年龄17-19岁左右,正处于青春发育期,身体各项素质快速发展。
二、教学目标
1.制定依据(见表6)
2.教学目标
在对教学内容处理时,我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机电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学生体能状况,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见表7)
3.教学重、难点确立
重点:1.夯实南拳基本功-手型:拳、虎爪、蝶掌、指
步型:马步、半马步、弓步、跪步
步法:骑龙步、跳步
2.套路练习:健身南拳。
难点:手、眼、身、步法的协调一致
三、教学设计
本单元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趣味体育”为主线。
1.教育策略
问题一:如何提高学生主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答:积极引入拓展训练教学模式,打破只注重体能发展的传统武术模式,紧扣“竞争与合作”时代主题,帮助学生在心理、团队合作等职业素养的均衡发展。(见表8)
2.教法、学法
教法:依据运动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联合本单元目标和学生基本状况,教师主要使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讲解示范与师生互动等教学方法,将教学从简单到复杂、层层递进并及时处理在过程中的突发状况和纠正错误动作,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动作表象,掌握一定的学习方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2.以拓展训练中分组竞争与合作为主线,配合任务引领为基础,团队合作与竞争贯穿始终,增强学生个人解决问题和团队沟通能力。
学法:学生通过模仿练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与总结学习,体会、掌握南拳的动作要领,引导学生分享喜悦、乐于锻炼,将学生从被动承受的客体向积极研习的主体转化。
3.资源整合
文本资源
1.将任务书与课堂评价表引入教学中,及时反馈学生掌握技能信息,有效调整教学方案。
2.利用《体育与健康》中南拳分解图加上教师对动作要领的总结,放大制作成喷绘用来更直观的对动作要领的讲解,学生在练习中可以进行模仿和对比。
信息资源
1.教师与学生课前利用利用图书馆,查阅南拳相关资料,并在课堂中随机检查预习成果,好的组别予以加分。
2.教师自制《健身南拳》视频,通过微博实现信息共享,便于课前、后的学习。
多元素资源
1.积极引入拓展训练法中运动分组竞争方案,将法拉力队、大众队、奔驰队等之间竞争贯穿始终,锻炼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及团队合作沟通的能力。
2.认真分析教授内容,将生活用品废矿泉水瓶、易拉罐、弹力带、竹竿以及舞狮动作等与难度动作结合,增强趣味性以达到让学生更快更好消化技能。
3.利用学生创新意识,结合自己专业特点,自创辅助锻炼手段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四、教学实施
根据课程的特点,我将本课教学分为四个部分:课前准备、导入与热身、学习与探究、调节与评价。
(一)课前准备:
1.准备素材
课前发动学生收集可利用生活垃圾→指导学生将收集的废品制作成教学工具→课前布置场地→课前与学生分享微博视频及动作要领喷绘便于课前预习→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求适宜的教学方案。
2.安全检查
“课堂安全”是教学的首要任务,所以我们要在课前检查着装及场地器材,消除隐患,课中要讲解团队竞争间的注意事项,增强安全意识。
(二)导入与热身:
1.任务一课堂常规
宣布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以任务驱动学习。
2.任务二双人徒手操→拓展分组→游戏“抢修汽车底盘”
采用双人徒手操等进行主体唤醒,调节生理机能,做好正式教学过程的生理和心理的准备,减少运动损伤的机率。
采用扑克对全班学生进行随机分组,并在2分钟内进行角色分配如:队长、队名、口号、联络员等,做到“师出有名”.
采用生活废品制作成教具的“梅花桩”,与专业相仿“抢修汽车底盘”等游戏,以组为单位逐队比赛,让所有同学动起来,体验团队合作的魅力。
(三)学习与探究:
此环节着重引导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评价学习的过程,实现“教是为了少教和不教的目的”.
第一课时南拳:1、基本动作2、专项素质:两人三足点。
重点:拳、蝶掌、虎爪、指四种手法;弓步、马步、半马步、骑龙步、跪步、跳步六种步型。
难点:虎爪-五指用力分开呈爪形。
难点探究:在教学设计时,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学习能力不同,我分别加入许多简单的教学辅助练习,例如;
1.针对冲拳无力情况,我将学生在出掌时加上发声“嗨”,助声势;将AB组背靠背站立,两人双手同握两根弹力带,通过增加阻力,增加出拳速度。
2.针对虎爪掌指无法分立,虎爪变“猫爪”情况,课前将学生收集的废弃易拉罐或矿泉水瓶装2/3沙子,五指紧扣瓶底,练习手指力量和灵活性。
3.针对马步不稳情况,将同学扎马成一排,将课前学生收集的废旧竹竿放在他们腿上,确保竹竿不掉。
4.针对骑龙步脚步移动速度较慢情况,教师课前指导学生将废旧瓶子装入1/3沙子,10个一排,学生顺次绕瓶子做“S”形骑龙步。
第二课时南拳:1、健身南拳2、专项素质:“背靠背”
1.教师演示:健身南拳
教师演示整套动作,使学生在头脑中构成正确动作表象,便于以后模仿练习。
2.难点突破-跃步虎爪
针对本节难点跃步虎爪,将该动作分解成“地上”“空中”两部分进行辅助练习。
*跃步虎爪分解地上(左腿蹬→右腿跳)反复练习,增加熟练程度。
*如果学生还是做不好,可将其招入舞狮队,利用狮吼动作与跃步虎爪空中动作相结合与进行练习,增强空中肢体感觉。
3.分组练习
以个小组为单位,教师巡视教学,队长辅助队中其他基础薄弱学生,以寻求共同进步。
4.结合专业需求的素质练习-角力
将学生专业素养需求和本单元教学相结合,针对学生经常蹲坐、弯腰等动作演变专项素质练习加入课堂,如角力、背靠背、两人三足,逐组比赛,各位同学能够主动为本队队员叫“好”“加油”等,实现团队真正意义,为角逐出的优胜者予以全组加分2分奖励。
第三课时南拳:1、复习与评价2、专项素质:三人角力赛“创意”
如何结合专业需要,创造“拓展游戏”?
答:小组讨论,积极抢答,先赛一轮
赛“技能”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完整南拳套路演练,评出优胜组,为优胜组加5分。
赛“自信”
各小组推荐两名优生进行技能展示,各小组为本组队员“喝彩”,体现集体荣誉,并通过点评树立评价标准,实现团队的共同进步,
(四)调节与评价:
1.武术专项放松练习
在柔和的音乐氛围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专项放松演练,调节身心状态。
2.归纳总结
为什么你们组表现最好?
各组队长在课后填写《课程任务书》,教师及时处理信息反馈。
3.课后拓展
1.设计自己专业的拓展小游戏 全参与
2.协助其他班级,完成校“第二届团体操比赛”武术节目的训练任务 优胜小组参与
(3)两班教学内容的对比(见表10)。
通过表10,对以上2种教学方法的对比不难看出:在“拓展训练教学模式”教学中,通过对专业技能的大量观察与总结,创造出有利于学生专业技能发展的特殊活动,并通过创造特殊练习情景,增强学生自主练习时间,提高学生在团队合作与竞争的能力,促进学生积极寻求合理的学习运动技术的方法。
3.5实验结果与分析
3.5.1中等职业学校武术选修课引用拓展训练模式对学生技能成绩的影响。
在实验结束后,立即组织体育教研室2名武术专项和2名高级职称教师对两组学生进行武术技能考核,考核标准统一以单元测试制订标准为准,测试时打破分组界限,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混搭排序,6人一组进行技能考核,在尽量确保考核公平基础上,取平均分为最终成绩。(见表11)
由表11可以看出:实验班与对照班在单元测试成绩分布上呈现显著性差异态势(P〈0.05),实验班中80分以上的约58%,而对照班只有约18%,实验班和对照班均无60分以下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拓展训练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武术技术成绩有显著促进作用。探究其原因,可能是实验班教学中经常通过团队之间和队员之间相互帮助,同时武术教学的重难点在课中有针对性的教学手段进行突破,以及在课外活动中增加武术内容,导致实验班的学生武术技术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班的现象。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在武术学习过程中,学生依据情景,设置自己适宜的角色如示范者、评价者,每个人都需要经过反复练习技术动作,在观摩学习中校正自己的动作,从而提高自己的动作技术水平;在团队比赛中,每个学生也要轮流上场演示,积极表现,让每个团队成员体验到为了自己目标和团队目标而不懈努力的过程。
第二、在课前准备阶段,教师依据学生的基本情况、教学目标等因素设定本阶段重难点,让学生开创思维通过自己的参与,对可能遇到的难点进行突破,使学生从课的开始到结尾都主动参与,对技术动作有更深的印象,也有对照组学员无法比拟的动作体验。
第三、在课后拓展方面,在学校活动中有意识的创造武术训练氛围,让学生由学员到教员的角色转化,使学生对课堂教学中武术技能更加熟悉,同时在教其他学生的过程中遇到困难、解决困难、升华自己技能,也是对照组学员在传统武术教学中的感受所不能及的。
3.5.2中等职业学校武术选修课引用拓展训练模式对学生自信心的影响
通过使用罗森伯格编制的《自信心量表》、由Derogatis,L.R.编制(1975)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郑日昌编制的《社会适应能力量表》、《人际关系行为困扰诊断量表》对两组实验对象在实验前与一个半月实验后的测量数据进行配对样本P检验,从而分析、比较在武术选修课教学中引用拓展训练模式对学生自信心的影响。(见表12)
从表12的自信心量表评价数据统计分析中可以看出,经过一个半月的拓展训练教学模式教学后,实验组学生得分有显著性提高,其整体自信心平均分呈现显著差异性态势(P=0.025,p<0.05),对照组学生自信心为(P=0.058,P>0.05),呈现非显著差异,拓展训练教学模式在改善和提高学生自信心方面有较为显著效果。究其主要原因可能是:在拓展训练教学模式中教师自始至终都是以学生为主体来创造学习情景,学生主动、积极参与武术教学,面对武术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学生能够依靠团队的力量破除困难,克服个体心理不足以及心理困扰,因此使大多数的学生对自己心理困扰有了较为恰当和正确的认识,从而调整了自我评价的标准,并能让自己更多地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从而增强自信心。总之,在改善学生自信心方面,拓展训练教学模式要明显优于传统武术教学模式。
3.5.3中等职业学校武术选修课引用拓展训练模式对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见表13)
从表13的数据统计分析中能看出,实验组学生在实验前后的人际关系测量结果相比较,P=0.001(P<0.05)呈现显著性差异,对照组在实验前后的人际关系测量结果相比较P=0.482(P>0.05),差异不明显。由此表明,拓展训练模式在增进人际关系方面应优于传统模式。探究其主要原因:可能是实验组在武术教学过程中,拓展训练模式通过任务引领的方式,使学生明确教学目标,准确定位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角色与地位,能够最大程度的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诊断所学技能掌握程度和难点,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实验组在教学过程中与武术项目学习特点相结合,提出学习要求,关注学生的个性及思想动态,多采用语言鼓励法、示范法等,做到合理的运用教法。同时,实验组的技能学习过程中,多采用探究学习法、合作学习法等,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贯穿整个学习过程,学生相互之间的评价反馈,发挥出学生主体功能,促进技能的巩固与熟练,加快整体技能的迀移,做到合理使用学法。最后通过实验数据的前后对比,拓展训练教学模式在改善学生人际关系方面要明显好于传统教学模式。
3.5.4中等职业学校武术选修课引用拓展训练模式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见表14)
从表14的数据统计分析中不难看出,在实验前,两组学生在社会适用能力评价平均分值都分布在22?23分之间,这表明学生容易在人际交往中,学习生活中或情感等方面遭到挫折,适应社会能力一般,在实验后,对照组学生在实验前后差异不是很明显著P=0.263(P>0.05),说明对照组在社会适用能力中没有显著性差异。而实验组学生在完成武术学习任务后P=0.002(P<0.05),说明实验组学生在社会适应方面有很大的提升,从数据上看,说明拓展训练模式比传统教学模式更能促进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究其主要原因:可能是在教学情景设置中,实验组以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为参考,在教学中巧妙的设计队员之间的融洽相处、队与队之间的合作竞争,紧扣时代主题,使学生在不自觉中能够较快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与人交谈能大胆、轻松、大方,无论遇到多大困难,都能努力克服、应付自如。总之,通过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数据对比,表明拓展训练教学模式在改善和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方面,要明显优于传统武术教学。
3.5.5中等职业学校武术选修课引用拓展训练模式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见表15)
从表15数据统计分析中能看出,在总均分、强迫、抑郁、敌对因子中,实验班与对照班在测量结果中均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而对照组学生在实验前后症状自评结果变化不明显,虽然有一点正向变化,但是差异性不显著(P>0.05),实验组学生的症状自评结果均为负数,说明心里症状出现不同程度的减轻。由此可见,在改善和影响学生心理健康方面,拓展训练教学模式要明显优于传统武术教学模式。究其主要原因:可能是实验组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对营造安全、接纳、开放的心理氛围下了很大功夫,队员之间、队与队之间能够主动互相加油和叫好,很好的体现团队精神。他们在这种热烈、活跃的氛围中畅所欲言、主动迎合、承担责任等行为,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发展。总之,拓展训练教学模式在改善和影响学生心理健康方面,要明显优于传统武术教学。
3.5.6中等职业学校武术选修课引用拓展训练模式与传统武术的教学效果对比(见表16)
由表16可以看出,实验组学生有约76%以上的人认为通过拓展训练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提高了武术动作名称、路线、方向的熟练程度,有约76%的学生还认为拓展训练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激发自己对武术的学习兴趣。而对照班只有约17%的学生认为传统教学模式提高了武术动作名称、路线、方向的熟练程度,可以看出拓展训练教学模式,真正意义上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还有约60%的学生认为在武术选修课中引用拓展训练模式能够有效提高自身各项素质,大家在和睦有趣的学习氛围下,互相依赖,互相帮助,增强了学生对学习的自信心,遇到问题共同解决在帮助他人的同时,对自己也是一个提髙,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兴趣。总之,通过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数据比较,表明拓展训练教学模式应用于武术教学中具有很大优势的。
3.5.7中等职业学校武术选修课引用拓展训练模式对学生专业技能发展的影响
经过查阅大量相关资料,目前,在体育活动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发展方面没有很好的评价体系,笔者只能从专业发展中对学生的体能发展需求为基础,在学生的柔韧性、爆发力等因素来做参考。(见表17)
从表17数据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对照组在体重、50米等七项体能素质中在实验前后变化不大,p>0.05,而实验组在50米、立定跳远、等七项体能素质在实验前后数据变化较大。p<0.05,说明拓展训练教学模式对学生各项体能素质有显著性提升。究其主要原因:可能在教学设计时结合专业技能的特点、实习场景、体能素质发展等因素,较好激发学生专业技能学习的兴趣,能够主动配合教师完成适合自己专业的体育活动。因此,拓展训练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方面有较大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