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的意思是说始祖赫居世到真德王为止 28 名君主都是真骨。圣骨是指王的父系和母系都是纯王室血统,而真骨是指父系和母系中其中一方是非王室血统的混血。为了保存王室血统的纯净,很多王族都在王室阶级内进行血族婚,也就是族内婚。
一夫多妻制在韩国的高丽时期十分风行,在大家族制的社会中众多的妻妾和子孙可以彰显一家之主的富有和权威。这种现象在父系中心社会中具有普遍倾向,在这个时期权贵阶级多流行一夫多妻制,但因为经济原因在下层阶级普通民众中一夫一妻制已经悄然盛行。
随着经济体制的变化,家庭的富有和权威不再体现在大家族上,庞大的家族反而成为了家庭经济的负担。同时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一夫多妻制逐渐过度到了一夫一妻制婚姻。
从上文中可以看出无论是中国还是韩国,在婚姻形式变迁,婚礼仪式调整的情况下,两国人民仍然还是这样的谦卑恭敬,认认真真地准备每一个婚礼仪式细节,将婚礼当做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来对待。对于这一点,在我参加两国婚礼的过程中有明显的感触。两国年轻人在整个繁复的婚礼过程中都保持着十分郑重认真的态度,这说明中韩两国皆对传统的婚俗文化十分尊重,认可本民族的习俗并且愿意进行传承。
2. 具体婚俗内容相似。
中韩婚俗虽然有“六礼”和“四礼”之分,但究其根本,这些礼节仪式都是男女双方完成嫁娶的全部过程。无论是从提亲到定亲再到成亲的嫁娶流程,还是婚礼中的服饰、饮食、用品和禁忌,两个国家关于结婚的礼节和习俗大体上都是相似的。
3. 同受西方国家文化影响。
根据上文中对中韩婚姻形式和当代婚礼实例分析中可以看出,两个国家的婚俗均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一时期的婚俗都会有差异。尤其是到了当代,国际间的交流日益频繁,许多新的思想理念和流行趋势都能更快地传播开,两个国家都开始出现有别于传统婚礼的婚礼形式。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中韩两国的婚俗文化依然不会停滞在现在的状态,甚至可以大胆推测中韩婚礼仪式的选择会越来越多元化。当然,这不代表传统婚礼即将退出历史舞台,传统永远不会被淘汰,婚俗的演变也可以理解成结合了时代特色后带有批判性和进步性的婚俗文化。
(二) 当代中韩婚俗相同点原因。
1. 相似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
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是在其文化背景之上而滋生出来的,中韩两国由于具有相同的文化背景与文化底蕴,因而在生活中,人们的生活方式具有很多相同的地方。我参加两个传统婚礼时感受到了相似的东方文化让中韩两国人民的家庭生活方式十分相似,比如女儿出嫁后会和公婆一起生活,有了婆家和娘家的概念;又比如两个家庭都以男性为主,丈夫主外妻子主内。当然,这样说并不代表两国完全没有生活方式的差异。而是说虽然两国的生活方式有着一些差异,但是从根本上来说,两个国家生活方式的基调是相同的。因为这样的原因,两种婚俗作为两个国家人民生活中的一部分,自然就会有很多相同之处了。
2. 同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历史背景。
中韩两国现有的传统文化基础都是儒家文化。中韩两国的礼仪文化虽然有着很多的不同,但也可以从中看到很多的相似或相同元素。中国的汉文化特别是儒家思想对韩国的社会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并没有随着时间逝去。儒家思想传入韩国之后,对韩国的社会生活中各个方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韩国作为儒家文化的传承国家,已经将这种原本属于外来的思想体系转化为本民族的精神内涵,贯彻到婚礼这样的具体仪式之中。比如在中国传统婚礼中,敬茶的顺序是先向新郎的父母行礼,在韩国传统婚礼中,点花烛必须由新郎的母亲先点。这都是受男尊女卑的传统思想影响形成的文化。
3. 具有东方民族色彩的价值观。
中国和韩国同属于东方国家,又同样经历了封建社会以及被侵略的历史,两国的价值观都趋向于保守,内心里期盼和平与团圆。因此在举办婚礼这样吉祥喜庆的活动时,也是要最大限度的表达出对往后生活的祝愿,将热闹欢快的场面做到极致。中国的传统婚礼中,撞门迎亲、车队接亲等环节就将热闹的气氛提升到极致,韩国的传统婚礼中也有接亲、扔公鸡等热闹的环节。所有的婚俗都渗透着浓烈的人文情怀,包涵着对情感的重视,是带有强烈的东方民族色彩的价值观。这也是为什么两个国家都如此看重结婚仪式的原因。
(三) 当代中韩婚俗不同点。
1. 婚俗的具体表现形式。
从前面所述中韩两国当代婚俗对比可以看出,中韩两国的婚俗还是有许多具体的表现形式是不同的。
例如“媒人”习俗。在封建社会,两个国家都遵循男女有别的社会习俗,婚礼中媒人成为十分重要的一个人物。两个国家在由男方还是女方家里请媒人来帮忙就有不同。在中国,媒人一般由男方家里聘请,媒人的工作内容也偏重于男方。但是在韩国,媒人一般都是女方派出的,在议定婚姻的过程中,女方可以更多地通过媒人来表达自己的意见。在当代虽说一般不会特别聘请一位媒人,但媒人这样的工作仍然会有两家都认可的有经验的人来帮助双方沟通,协助新人操办婚礼。比如我参加的两场婚礼,两对家庭都没有特意请媒人,都是在自由恋爱后选择了举办传统婚礼仪式,但在正式举办仪式之前的准备时期,两对家庭都有关系好的亲戚朋友帮忙互相联络,使婚礼筹备工作可以更顺利的进行。
再比如结婚之后新人的住处问题。在中国,如果新媳妇婚后与公婆同住,那么在结婚仪式举行之后,两位新人就要回到新娘公婆家,一直住到第三天回门才可以回娘家,并且有些地方还讲究绝对要在天黑之前离开。这一点上,韩国与中国就是完全相反的了。在韩国,新人的亲迎仪式是在女方家完成的,并且婚礼当天不回新居或新娘公婆家。这是韩国预婿婚遗留下的特有风俗,新婚夫妇在女方家居住的时间到了当代已经没有严格约束,或一天,或三五天,也有两三年后下一代出生才独立居住的。我参加的韩国传统婚礼虽然是在公共礼堂举行的,但婚礼结束后,新郎新娘也是一同回到新娘家居住。
诸如上述例子的具体婚俗差异还有很多,这种差异也可能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越来越多,越来越明显,这是一个国家文化进步的过程,是必须要正视的客观现实。
2. 受西方文化影响程度。
受西方文化的影响程度也是造成中韩当代婚俗不同的一个表现。
我国当代婚俗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但是因为本国宗教文化底蕴很深,西方的宗教流入后并没有占据一个趋于主导的地位,因此除了虔诚的宗教信徒外,一般新人还是不会选择在教堂举行婚礼的。中国在婚俗方面受西方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婚礼服饰和婚礼典礼上。
融入西式婚礼元素的中国婚礼,最显着的一个特点就是中西婚礼的流程和细节交错进行。新人多会选择西装婚纱这样的西式婚礼服饰。基本上除了服饰、伴郎伴娘的选择,整个接新娘的过程仍是按照传统中国婚礼进行的。一直到婚礼典礼,会有主持人上台介绍新郎新娘,之后新娘由父亲牵着从门口走进来,父亲将新娘的手交给新郎,代表将女儿托付给新郎。新人在大家的见证下交换戒指,向宾客抛出代表幸运的手捧花。典礼结束后,新娘会换回红色旗袍或晚礼服,两位新人一起向宾客敬酒致谢。
而在韩国,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要大于中国。韩国吸纳西方文化,包括宗教,基督教在韩国的普及率很高,这使韩国人对传统婚礼的态度发生了改变。虔诚的基督教徒通常会选择在平时祷告的教堂举行自己的婚礼,婚礼的形式也从完整规范的韩国传统婚礼变为西方教堂式婚礼。但随着近年来年轻一辈的韩国人对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越来越重视,教堂式婚礼中渐渐融入了传统婚礼的影子。新人会选择在举办了教堂式婚礼之后再进行一次简化的传统婚礼仪式。
婚礼举行之前由主持人引导参加婚礼的宾客到婚礼礼堂落座,并预告婚礼正式开始的时间。参加婚礼的宾客通常穿正装,亲人也可以穿韩国传统服饰。婚礼正式开始时,主持人介绍牧师出场,之后新人接受牧师的洗礼和祷告,朗读誓言,交换戒指,最后由牧师宣布二人结为夫妻。有的婚礼中会有“点花烛”的环节,花烛在韩国传统婚礼中象征着新人婚后和谐幸福的生活,必须由两家的妈妈上台来依次点燃,这其实就是融入传统元素的婚礼了。新婚典礼礼成后,新郎新娘会按照韩国传统婚礼习俗向宾客们一一问好,表达谢意,然后带客人们共赴餐厅一起用餐。需要注意的是,融入西方元素的韩国婚俗并没有舍本逐末,当代韩国婚俗中许多细节仍然有明晰的规定,对于传统文化的保留和传承这一点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四) 当代中韩婚俗不同点原因1. 文化传播的偏差。
韩国传统的婚姻礼仪虽然是从中国流传过去的,但是在流传的一开始就可能因为文化传播过程中出现偏差或流失,使一些具体的婚俗细节产生变化。韩国和亚洲其他国家一样,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很大,但当地的风土人情和古代中国还是有一些不同的,再结合朝鲜半岛各地区民俗风情以及各朝各代的政治主张和民风,传入的礼仪礼节必然和这些因素融合,从而渐渐演变成具有韩国特色的婚俗礼仪。
2. 民族间的性格差异。
朝鲜民族的民族性格和汉族人也有很大的差异。在接受了流传过来的婚姻礼仪文化后,朝鲜民族的人们也会根据自身的需求、喜好、性格、实际生活条件等因素进行变通。当朝鲜民族的人们将中国婚俗化繁为简,灵活运用,久而久之就产生了基于儒家思想,脱胎于“六礼”,且最适合当地人们的新的婚俗礼仪文化。
3. 现代文明的冲击程度。
无论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还是韩国的传统文化,都无法逃避被现代文明所冲击的命运。世界各国在文化层面的交流是必然的,而传统文化中的很多东西,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被抛弃,同时,很多精髓与精华,也会经历了历史的选择而被保持下来。两个国家的文化都具有包容性,能够接受新鲜的思想,这是有利于婚俗文化的传承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现阶段在吸收他国婚俗文化精华的同时,更要完善对已经具有当下时代特色的婚俗的整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