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教育硕士论文

产生中韩两国婚俗异同的原因研究绪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李老师
发布于:2017-07-07 共5652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面向跨文化交际的中韩两国婚俗异同分析
【第一章】 产生中韩两国婚俗异同的原因研究绪论
【第二章】当代中韩婚姻制度与婚礼仪式
【3.1】中韩婚礼服饰
【3.2 - 3.4】饮食、用品布置及趋利避祸行为
【第四章】当代中韩婚礼实例与分析
【第五章】中韩婚俗文化与跨文化交际
【结论/参考文献】跨文化下中国和韩国婚俗比较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 研究目的。
  
  婚姻从古至今一直伴随着人类的社会生活。在某种程度上,人们认为婚姻是人的一生的转折点,标志着一个人走向成熟,意味着要开始营造自己独立的家庭生活,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
  
  作为婚姻的起始,婚礼也是十分被人们所重视。即便朝代更替或时局动荡,在一对新人开始新生活之际,人们仍然会举行与该时期相应的婚礼仪式。在经历过长时期地发展演变后,不同的民族,不同的背景,各国之间的婚姻习俗也有了很大的差异。即便同是具有强烈东方色彩的两个国家,在婚俗方面仍会有自己的独特的一面。
  
  本文从跨文化交际着眼,通过对中韩两国的当代婚俗进行对比和研究,分析影响两国婚俗异同的因素,深层挖掘一个国家婚俗文化的真正内涵,试图从婚俗切入,为中韩的跨文化交流提出新的观点。
  
  (二) 研究意义。
  
  第一,本选题以实际婚礼为例介绍中韩婚礼并分析其异同,有助于人们更快更全面地了解中韩婚俗,有助于中韩两国人民的跨文化交往。
  
  第二,论文对中韩婚俗历史演变的阐述和未来发展的展望,将古代婚俗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有助于更好地认识两国的婚俗进而认识两国的传统文化,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第三,本文有别于单一两国文化对比,将对两国均有冲击的西方文化的影响力考虑在内,分析当下的社会现实状况,更真实,更有时代性。
  
  二、概念的界定。
  
  (一) 婚俗。
  
  婚,本谓妇家,见《说文·女部》。后指男女正是结为夫妇。如:已婚;未婚;晚婚。《国语·晋语四》:“同姓不婚,恶不殖也。”又特指男子娶妇。如:婚嫁。[1]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中韩两国的婚俗,所谓婚俗,就是以国家、民族、地方区域或者某一固定群体在婚姻方面的习俗。本文中研究的婚俗包含婚姻制度、婚礼仪式和中韩两国不同于他国,细节上具有独特本国文化特征的特色婚俗。
  
  (二) 婚姻制度。
  
  婚姻制度,《辞海》的解释为:一定社会中关于婚姻成立、解除、条件、程序等基本原则和规范的制度。由社会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所决定,通常以法律的形式明确规定。[2]本文中论述的两国的婚姻制度是法律形式规定的两国关于结婚基础、结婚意愿、结婚年龄、结婚条件等方面的制度。
  
  (三) 婚礼仪式。
  
  本文所研究的婚礼便是指包含了婚前礼、正婚礼和婚后礼的一整个由订婚到成婚这一过程中的婚姻礼仪。
  
  三、 研究现状。
  
  关于中国和韩国婚俗的学术着作,归纳起来,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中国婚俗研究。
  
  研究中国婚姻问题的文献很多,本文按具体的研究内容将其分为中国古代婚姻习俗和现当代婚姻习俗两部分。
  
  关于中国古代婚俗的研究有:
  
  陈鹏(1990)[4]在解释了婚姻的语源后详细介绍了不同时期不同种类的婚姻形式,之后更是全面地论述了一夫一妻基础上的婚礼、订婚、结婚和离婚。陈鹏从历史角度向我们展现了整个古代纵向的婚姻婚俗,让人们能够更好的审视并传承古代婚俗,为论文中婚俗的起源提供了考证。
  
  任寅虎(1996)[5]将婚姻作为一个整体的动态的事物,按不同婚姻形式出现的时间顺序介绍了从远古时期杂乱交媾到一夫一妻制的确立的演变过程,文章还论述了定婚、成婚的规则和血统因素的不婚禁规以及门当户对的要求。作者通过文章剖析了古代的夫妻关系及其背后男尊女卑的社会观念,提出古代婚姻的共同特点是“有恩无爱”,一夫一妻制婚姻会持续存在。作者将婚姻视作整体的、动态的、有发展规律的事物来揭示其本质,视角独特,论述有针对性,对婚姻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