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 养老机构老年人营养与中医养生认知的相关性分析
301 名养老机构老年人的营养总分与中医养生认知总分服从正态分布,两者经 Pearson 相关分析,结果提示机构老年人营养总分与中医养生认知总分存在直线相关,相关系数为 Pearson=0.395,如图 4.2.把机构老年人的营养得分设为自变量,以老年人的中医养生认知总分为因变量,进行相关分析,相关系数 R2 =0.395(P<0.01),表明养老机构老年人的中医养生认知与营养存在直线关系。
4.6 养老机构老年人的一般情况
在被调查的 301 位养老机构老年人中,年龄在 60~64 岁之间的有 98 人,占 32.6%;年龄在 65~70 岁之间的有 66 人,占 21.9%;年龄在 71~74 岁之间有 50 人,占 16.6%,即在 60-74 岁间的老年人共 214 人,占总人数的 76.4%.
这与数位学者对养老院的老年人进行的调查结果不一致[36][37].从先前多位学者对养老机构的调查显示,养老机构老年人的年纪比较大,75 岁以上的老年人占多数。而本次的调查对象年龄比较小,这可能与这次调查采取的是方便抽查,同时要求调查对象有思维能力来完成问卷、高龄老年人因为容易疲惫行动不便需要安静休息而拒绝调查等原因有关。
调查对象中小学及以下学历 63 人(20.9%)、初中 71 人(23.6%)、高中中专 86人(28.6%)、大专及以上 81 人(26.9%),月收入为 1501 元以上的人数较多、占78.8%,301 位老年人中整体文化程度和经济能力比目前养老机构的平均水平高,这可能与本次调研的养老机构是属于国际标准的高级老年人护理中心,会吸引更多经济实力好,受过文化深且有退休工资的老年人来此养老有关;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在“活到老学到老”口号的号召下,人们对知识的追求日益增加,还有老年大学的不断完善等因素都会促进“新一代”老年人的学历不断增高。
301 位机构老年人中,选择非常关注中医养生的老年人有 35 人(11.6%)、选择关注的为 177 人(58.8%)、选择不关注的为 89 人(29.6%),由此可以看出大部分的老年人还是关注中医养生,中医养生知识与技术以其“简、便、廉、验”等特点,在老年人护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且备受老年人的青睐[38].采用老年抑郁量表对 301 位养老机构老年人进行调查显示,正常者为 175例,占 58.13%;轻度抑郁者为 119 例,占 39.53%;中重度抑郁者 7 例,占 2.32%;这比数位学者对老年人抑郁情况调查的比例高[39]-[42],这可能与养老机构这特殊的环境有关,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随着老年人躯体功能的减弱、社会角色的改变、心里负担加重、患慢性病概率的增加等原因,使老年人发生抑郁的概率大大增加。有研究报道,到 2020 年,有 50~70%的老年人自杀源于抑郁症,抑郁将成为人类的第二杀手[43].老年人的抑郁症状往往没有直接的躯体表现,常以饮食问题、睡眠障碍、情绪变化为主要表现,因此老年人抑郁情况的发生和发展常被忽视,最终严重影响到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养老机构管理人员应根据老年人的不同情况,对老年人进行心里指导,同时增加家庭及社会对老年人生活等各个方面的支持,改善老年人的心理状况,促使老年人健康快乐地安度晚年。
4.7 养老机构老年人营养
4.7.1 养老机构老年人营养现状
根据简易营养评价法的评分标准对所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得出,被调查的 301 位机构老年人的营养状况处于营养不良的有 6 例,占 1.99%;潜在营养不良者共 184 例,占 61.12%;营养良好者 111 人,占 33.55%;机构老年人的营养状况不佳,应该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由数据可以看出一半以上的养老机构老年人处于潜在的营养不良状况,但本次调查中处于营养不良的老年人比例低于其他相关文献报道[44],这可能与本次所选择的研究对象比其他学者研究的对象平均年龄小有关,而且本次调查的养老机构是在经济较为发达的省会城市,相对来说入住的养老机构老年人经济基础较好,在不同程度上对营养状况有着影响。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各个器官功能的减弱,例如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消化功能下降,活动量减少等原因都不不同程度影响营养的吸收,同时又因为老年人营养知识的缺乏,而养成一些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进一步加剧了老年人的营养不良的程度。有研究报道,在中国的 60 岁以上的老年人营养不良的发生率比 45-60 岁间的人群一倍,而年龄在 75 岁以上的老年人发生营养不良的概率高达 26%,农村的老年人发生率更高,将近 30%[45].老年人的营养状况不容乐观,而群居在养老机构老年人的营养情况更为严峻,有报道显示养老机构的老年人在蛋白质-能量上营养不良的情况较为突出[46][47],严重影响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主要表现在营养不良以及因为营养不合理而导致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48].从理论上来说,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影响着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但饮食方面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外界因素,在社会以“养老机构养老”为主要发展模式的情况下,研究如何改善该特殊老年人群的营养状况,对实现“健康老龄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4.7.2 养老机构老年人一般情况对老年人营养的影响
诸多学者调查研究表明养老机构老年人营养不良的问题尤为突出;很多养老机构的老年人营养不合理,严重影响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与生活质量[49].本次调查中,对养老机构老年人营养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的年龄、婚姻、学历、职业、月收入、健康自评、对健康的关注度、获取中医养生知识的途径、是否定期体检、抑郁程度,其营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根据单因素分析结果进一步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得知,抑郁程度、婚姻、是否关注中医养生信息、职业、是否定期体检、健康自评是影响机构老年人营养的主要因素。
(1) 慢性病对老年人营养的影响 是否患有慢性病对机构老年人营养的影响不大,这与叶国英等[12]对 85 位敬老院老年人进行了现场问卷调查结果相异。这可能与本次调查对象身体健康状况尚可有关,而且本次调查的单位是老年医院和老年公寓相结合的养老机构,慢性病患者能够及时得到医生的指导检测及治疗,所以慢性病对老年人营养的影响不大。
(2) 抑郁程度对老年人营养的影响 从调查可看出抑郁症状是影响机构老年人营养最重要的因素,这与在机构的老年人离开亲人,缺乏亲情、因思念家人而抑郁寡欢等原因有关。据报道老年性抑郁是导致老年期生存质量下降的最严重和最常见的医疗和社会问题之一[50].抑郁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老年人的食欲、睡眠质量、进一步降低机体的免疫力,甚至诱发和加重慢性病,导致消化功能下降,最后阻碍机体对营养的摄取和吸收,从而对老年人营养产生负面影响;养老机构管理人员应该根据多位学者关于老年人抑郁的影响因素调查结果,有针对性地制定措施,排除机构老年人的心理障碍,降低机构老年人的抑郁发生率。
(3) 婚姻状况对老年人营养的影响 从结果中显示,有老伴的老年人比丧偶或离异老年人营养状况都好。本次调查发现,有不少老年夫妻结伴而行入住老年院,他们可以在生活上互相照顾,情感上互相依赖,虽然是离开子女生活在养老机构,但因为有老伴的陪护,更容易适应新的环境,调查中海发现,像这种情况下的老年人生活都比较乐观和积极,对自己的健康状况也很关注,能够积极参与机构组织的各种讲座,阅读报纸,尤其在饮食上能互相照应等原因,都会对他们的营养产生正面的影响。在同等条件下使他们营养状况比丧偶者、离异者好。
(4) 定期体检对老年人营养的影响 定期体检的机构老年人营养状况比没有定期体检的好,因为定期体检的老年人,能够及时地发现自己的健康及营养状况,并在医生的指导下积极纠正,从而降低了营养不良的概率。
(5) 是否关注中医养生对老年人营养状况的影响 关注中医养生的老年人能从养生知识中获取饮食养生的精髓,并应用到生活中,对老年人的饮食指导起着积极的作用,所以关注中医养生程度越高,其营养状况越好。
(6) 其他因素对老年人营养状况的影响 和多位学者调查结果相符的是,因老年人牙齿松动、消化功能减弱、运动场所有限运动量少等,年龄也是影响机构老人营养的因素之一。
综上所述,机构的营养管理人员应针对实际情况,对老年人进行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指导,并加强和完善营养科的建设和管理,对改善机构老年人的营养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4.8 养老机构老年人中医养生知信行
4.8.1 养老机构老年人中医养生知信行现状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养老机构老年人中医养生态度得分率最高为 74.62%,其中 80%以上的老年人希望能在养老机构设立中医养生营养保健咨询室,说明老年人对中医养生的需求在急剧增加;在知识方面得分率尚可,但在关于中医养生情志养生、饮食养生方面的知识比较薄弱;在行为方面的得分率最低为55.27%,特别应用运动养生、饮食养生来调养身体,尤其对比较廉价的中医养生保健术利用率很低,而且在有病就诊时,首选中医治疗的概率较低,这可能与老年人对中医养生的认可性不高有关。本次的调查结果与黄艳,黄卫东[51]随机抽取社区 311 名社区老年人进行中医养生知识、态度及行为状态方面的调查结论相符。知信行的相关理论中指出,只有深厚的相关知识和积极的态度,才能正确指导行为,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实践中,指导老年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52].因此,养老机构的管理人员应制定有效的措施,采用“因人施教”的方式,对机构老年人进行中医养生认知的健康教育,提高老年人的认知水平,从而激发老年人健康自我管理的潜能,实现“健康老龄化”.
4.8.2 养老机构老年人中医养生知信行的影响因素。
经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影响中医养生认知得分的因素有职业、医保方式、获取中医养生知识的途径、是否有慢性病、是否关注养生信息、是否定期体检、文化程度、抑郁情况。其中抑郁情况、是否关注养生、获取中医养生知识的途径、是否有医保、慢性病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1)个人因素。①不同年龄、性别老年人中医养生认知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有学者对社区老年人中医养生知信行调查发现,男性比女性老年人中医养生认知得分更高,与受中国传统思想男主外女主内,男性接触外界获取信息的机会更多有关[51].因此,本研究关于性别与中医养生认知有待进一步研究。②婚姻、健康自评与中医养生认知无显着相关。③抑郁是影响养老机构老年人中医养生认知的主要因素之一。抑郁与机构老年人中医养生认知水平呈负相关关系,抑郁程度越深,中医养生认知总分越低。因为该群居的老年人抑郁发生率高,抑郁的老年人多沉默寡言,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减少,而且抑郁老年人的情绪比较低落,对机构组织的中医养生保健活动淡漠,不予配合等原因导致从外界获得信息和知识的机会受限,最终影响到老年人的中医养生认知;④是否关注中医养生与中医养生认知水平呈正相关,是否关注中医养生信息以及获取信息的途径是影响其认知得分的首要因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老年人带着兴趣学习,通过适合的方式获取养生信息,才能真正有的放矢地健康生活;⑤慢性病与中医养生认知呈负相关,这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51].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中医养生认知平均总分低于无慢性病的老年人。
很多慢性病的诱发因素为不良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中医养生认知高的老年人能够把所掌握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慢性病的患病率;⑥退休前的职业与中医养生认知水平存在相关。从表 4.8 看出,干部、军人、技术人员的中医养生得分比服务员、工人高,这可能与文化程度、经济状况有关。文化程度与中医养生认知水平呈正相关,文化程度越高,老年人中医养生认知得分越高。文化是认知的基础,只有一定的知识文化底蕴,才能对中医养生知识进行正确的理解吸收,并科学地运用到营养保健养生的实践中,根据国内外学者研究,65 岁以上老年人是低文化知识和低健康素养的最集中人群[53][54].有限的健康知识是造成这一弱势群体使用预防保健服务的一大障碍。⑦是否定期体检与中医养生水平相关。定期体检的老年人能够及时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及时得到医护人员科学的指导,并在生活中关注养生的信息,所以中医养生认知高。
(2)社会与家庭因素 ①医保方式 有医保的老年人比自费老年人中医养生认知得分高,这与社会福利和家庭经济状况息息相关。本次调查中了解到很多老年人对中医养生的态度非常积极,但是很少付出实际行动,其重要原因就是考虑到经济问题,很多老人心系儿女,不想给儿女太多负担,生存是根本,只有物质生活都满足的情况下,才有更多精力和心思来谈养生保健。②获取中医养生知识的途径与中医养生认知水平相关。本次研究显示,有73%老年人选择书刊杂志或者媒体宣传来获得知识,而选择医护指导或健康讲座的老年人最少,这可能与养老机构组织健康讲座次数少有关。而表 1 显示,经常通过医护指导、健康讲座比通过媒体宣传、书刊杂志或者无通过任何途径的老年人中医养生认知得分高。所以,养老机构应该加强管理,根据老年人的个人情况定期组织健康知识的相关讲座,提高老年人的中医养生认知水平。
中医养生知识与技术以其“简、便、廉、验”等特点,得到全球学者的广泛研究并得以很好的发展[55][56],使中医养生在老年保健中的应用拥有更为广阔的空间。
4.9 养老机构老年人营养与中医养生知信行的相关性分析
本次调查得出,养老机构老年人营养与中医养生认知呈正相关,老年人的中医养生认知总分越高,其营养状况越好;营养正常组中的老年人中医养生行为平均分比潜在营养不良、营养不良的老年人都高。中医养生认知三个维度中的中医养生信念平均得分率最高,77.1%的老年人希望能在养老机构设立中医养生营养保健咨询室,说明老年人对中医养生的认可和需求在急剧增加。有文献报道,未来医学的发展趋势是营养医学,营养可以用于治病,这在国内还是个比较新鲜的概念[57].营养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抗病能力、身体健康、寿命的长短。然而,老年人因营养不合理问题而引起的相关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比比皆是,以养老机构老年人的营养问题最为突出。因此,养老机构管理人员应将“如何改善老年人营养”作为重要的研究目标,保证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延长其生活自理的年限,以减轻社会压力和家庭负担[58].有研究报道:如果每个人平均投资1元保健,将可节约8元的医药费和 100 元的抢救费,这种低投资高回报的养生保健与对老年人进行营养投资所得到的回报几乎相似,而且都深受老年人的信赖。中医养生“形神统一”、“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强调的是人和大自然是统一的,人应该根据季节变化调及饮食、睡眠,保持心情愉悦,促进健康,做到未病先防,即病防变,愈后防复。中医养生的核心内容将在不同方面促成老年人拥有健康的保健意识、良好的生活方式,正确的营养习惯,从而改善老年人的合理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