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护理硕士论文

ICU综合征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05-06 共13892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第1部分】患者ICU综合征影响因素与护理策略
【第2部分】 ICU综合征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第3部分】患者ICU综合征发生情况观察
【第4部分】重症监护室患者ICU综合征研究结果
【第5部分】重症监护室患者ICU综合征发生因素讨论
【第6部分】重症患者ICU综合征形成原因与护理方法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 1 章 引 言

  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 ICU)是救治各种危重患者并对其进行24小时密切治疗的单元,拥有多种先进的治疗仪器及急救设备,拥有反应敏捷、专业技术全面、强应变能力等综合素质过硬的医护人员,为急危重症患者提供连续、科学的监测与护理并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抢救危重症患者生命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同时也为降低死亡率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的医疗设备和药品的不断研发以及危重症疾病救治水平的提高,再加上 ICU 特殊的治疗与护理环境,入住 ICU的患者在治疗期间拥有严密监护条件的同时,也会产生一些不良的生理体验和心理体验,出现某种心理或精神障碍.“ICU 综合征(Intensive Care Syndrome)以精神障碍为主,并伴有其他一些临床表现”.因 80%表现为谵妄,最初也被称之为“ICU 谵妄”或“ICU 精神病”.

  国内外研究均表明ICU综合征发生率较高,日本文献统计ICU综合征发生率达30%~60%;加拿大学者Dubois研究通过医师初步诊断,精神科专家用ICU谵妄筛查表(The Intensive Care Delirium Screening Checklist, ICDSC)确诊,ICU综合征发生率为19.2%;另一位加拿大学者Ouimet用ICU意识模糊评估法(Confusion Assessment Method for the Intensive Care Unit, CAM-ICU)对764例ICU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ICU综合征发生率31.8%;美国学者Pandharipande用CAM-ICU对198例机械通气患者进行评估,ICU综合征发生率为83.3%,Ely、Lin SM也得出此结果。国内学者杨霞等2007年对ICU患者进行研究,ICU综合征发生率26.9%(54/201);李凤玲等研究显示ICU综合征发生率56%(182/324);熊涧秋等对ICU患者430例回顾性分析显示,ICU综合征的发生率为21.63%(93/430)。以上国内外学者均指出ICU综合征发生率较高,而ICU综合征不仅是疾病自身的临床症状表现,亦可能是疾病发展恶化的先兆。出现ICU综合征的患者再次气管插管率是没有出现者的3倍,发生医源性肺炎的危险性增加10倍,同时使得患者意外拔管、呼吸机脱机困难等发生率增高,患者的住院时间延长,治疗费用增加达31%,病死率增高,甚至影响患者的认知功能,致使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下降,加重了患者家属的负担.

  研究表明 ICU 综合征的预防比治疗更重要,Fricchione 等人研究认为,对 ICU 综合征早期进行诊断和预防治疗有可能会改善预后。只有了解了影响发生 ICU 综合征的影响因素,才能根据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从而有效预防或减少 ICU 综合征的发生情况。黄洁等Meta 分析得出酗酒、感染、呼吸系统疾病、APACHEII 以及镇静剂的使用等均是 ICU 综合征的独立预测因子,治疗因素(机械通气、腹部手术、胸部手术)是 ICU 综合征的危险因素。

  患者的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性格、病情严重程度、心理应激能力及认知程度、ICU 环境因素(噪音、光线刺激等)、ICU 滞留时间、睡眠情况、呼吸机治疗、镇静药物的使用等、酗酒、既往史(高血压、糖尿病等)等均是 ICU 综合征的影响因素。

  Granberg指出,在预防及治疗 ICU 综合征中护理人员起关键作用。舒适护理模式是萧丰富先生在 1998 年提出的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整体有效的能够使机体在生理、心理、社会以及精神四个方面达到极其愉快的状态,并消除或缩短机体不愉快程度的护理模式。医护人员在了解 ICU 综合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不同的个体特征、疾病状况等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满意度。

  本研究旨在了解入住重症监护室的患者ICU综合征的发生现状,分析影响其发生的相关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从而降低ICU综合征的发生率,为相关部门提供理论依据。

  第 2 章 文献综述

  重症监护室患者 ICU 综合征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近年来,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越来越重视在医疗护理活动中患者的心理变化。ICU主要收治急危重症或大手术后的患者,患者病情变化快,因此需24小时严密监视;同时会使患者产生一些不良的生理和心理体验,甚至发生ICU综合征。

  ICU综合征具有较高的发生率。以ICU非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对象,ICU综合征的发生率为20%~50%,机械通气患者发生率则高达60%~80%.ICU综合征致使患者病死率增加,住院时间延长以及治疗费用增加以及家庭负担加重等不良影响。因此调查了解ICU综合征发生的影响因素,并针对性采取护理干预措施,从而可有效降低ICU综合征的发生率,促进已发生者尽快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对医疗护理的满意度。本文就国内外学者对ICU综合征发生现状、相关因素、护理对策等方面作一综述。

  2.1 ICU 综合征概述

  2.1.1 ICU 综合征的定义

  ICU 综合征是指入住重症监护室治疗的患者在治疗过程当中出现的以精神障碍为主,并伴有其他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因 80%表现为谵妄,初期也称为 “ICU 谵妄”或“ICU 精神病”

  .ICU 综合征这个概念第一次被是 1966年 McKegney 学者对因 ICU 监护引起精神障碍的病例进行了汇报而第一次提出的.之后在 1985 年,日本研究者黑泽选取来自 79 所大学附属医院的 ICU 及精神科医生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有关问卷调查,对 ICU 综合征进行了新的定义:入住 ICU 治疗的患者在意识恢复清醒 2 天~3 天之后出现出现幻觉或错觉、行为动作异常等症状,且患者转出 ICU 后 3 天~4 天这些症状表现仍未消失,即称之为 ICU 综合征.1987 年黑泽尚对日本某大学附属医院在综合治疗部工作的护士和医师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根据研究结果,对 ICU 综合征定义进行了修改:ICU 综合征是指患者入住 ICU 进行治疗后,因受到 ICU 的特殊环境以及患者疾病本身等导致其产生精神异常症状,最初症状是失眠,其次是谵妄与焦虑,如定向障碍、妄想、睡眠-觉醒周期出现知觉障碍等.ICU 综合征的持续时间最短仅为 24 小时~48 小时,平均持续时间为 14.7 天.

  2.1.2 ICU 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ICU 综合征的临床症状表现各式各样,并且疾病轻重程度不一样,主要以精神障碍为主,并兼有其他临床症状。

  (1)谵妄 最为常见,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能力明显下降,超过 80%的患者烦躁不安、言语障碍、幻听、感觉或看到有人在空中飘浮等错觉或幻觉体验等症状。

  (2)思维紊乱 是另一个重要症状,可通过言语或行为动作展现出来,一是联想过程障碍,如思维散漫、奔逸或断裂、病理性赘述、简述等;二是思维内容障碍,即妄想,如抑郁妄想、被害妄想等;三是思维逻辑性结构障碍,如破裂性思维、象征性思维等。

  (3)注意力不集中 注意力比较分散、记忆困难、所答非所问,对刚发生的事情记忆不清,判断力下降等。

  (4)定向力障碍 对事件、地点以及人物等定向力和辨别力障碍。

  (5)行为动作异常 胡乱叫喊、拒绝治疗、撕毁衣物、对人有打骂的行为等,常伴有幻觉或妄想的恐惧,表现为逃避或对抗等行为。

  (6)情感障碍 大多表现为消沉、抑郁、淡漠,乃至恐惧不安,有厌世自杀的念头;少数表现为情感高涨、欣快、喃喃自语等。

  (7)其他症状 失眠、腰痛、便秘、腹泻、皮肤感觉异常等,老年患者出现痴呆等症状。

  2.2 ICU 综合征的发生率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 ICU 综合征的发生现状方面进行了较多的研究但报道结果不一,结果均显示 ICU 综合征的发生处于较高的水平。

  2.2.1 国外研究情况

  早期日本研究者研究表明ICU收治的患者中有大约30%~60%发生ICU综合征.Takeuchi等人对日本东京某综合医院454例呼吸内科患者,通过半结构式访谈来诊断,ICU综合征发生率为9.47%(43/454)。加拿大Dubois等1998年11月至1999年4月对年龄超过18岁入住ICU时间超过24小时并且存活至少24小时的综合内外科198例ICU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由医师初步诊断,精神科专家用ICDSC确诊,ICU综合征发生率为19.2%(38/198)。加拿大另一位学者Ouimet等2003年12月至2004年8月期间对年龄超过18岁,入住ICU时间超过24小时,存活超过24小时的内外科ICU患者764例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CAM-ICU对其进行评估,ICU综合征发生率为31.8%(243/764)。土耳其Aldemir等1996年1月至1997年对入住ICU818例普外科患者(排除严重痴呆或有药物和酒精滥用史的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由研究者每日对患者进行结构访谈,精神科医师用DSM-III评估患者意识状态的改变诊断,ICU综合征发生率为11%(90/818)。

  美国学者McNicoll等人2000年12月至2001年7月对入住ICU年龄超过65岁,排除因失语症或老年痴呆症或不会英文而无法进行交流者118例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CAM-ICU诊断谵妄,患者转出ICU后随访一周(CAM-ICU),老年患者ICU综合征发生率为70.3%(83/118)。另一位美国学者Pandharipande等2000年2月至2001年5月对年龄超过18岁,排除有可混淆评估的神经疾病,入住ICU的机械通气患者198例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CAM-ICU诊断,ICU综合征发生率为83.3%,与Ely、Lin SM研究结果一致。而Ely等人另一项用CAM-ICU对38例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87%(33/38)患者出现ICU综合征。

  2.2.2 国内研究情况

  与国外学者相比,国内学者对ICU综合征发生率方面的研究报道较少。杨霞等2007年以ICU患者作为研究对象,ICU综合征发生率26.9%(54/201)。王秀敏等对内科重症监护室(Medical Intensive Care Unit, MICU)282例患者进行研究,ICU综合征发生率为19.9%(56/282)。方圆等对ICU收治的154例患者进行研究,机械通气患者ICU综合征发生率为42.3%(33/78),非机械通气患者ICU综合征发生率为19.7%(15/76)。机械通气患者与其他患者相比,较易出现紧张、焦虑等心理,从而ICU综合征较易发生.李凤玲等研究结果显示ICU综合征发生率56%(182/324)。其他如韩铮英42.5%(183/431)、何利2.2%(14/660)、周燕飞29.2%(70/240)等。熊涧秋等选择体外循环术后ICU患者430例为研究对象对ICU综合征的发生情况进行研究,发生率21.63%(93/430)。

  2.3 ICU 综合征的测量工具

  2.3.1 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Mental Disorders, DSM)。

  美国精神病协会(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APA)于 1952 年开始制定 DSM,先后制定了 5 个版本: DSM-I(1952 年)、DSM-II(1986 年)、DSM-III(1980 年)、DSM-III-R(1987 年)、DSM-IV(1994 年)。其中 1994 年出版的DSM-IV 被认为是国内外通用的诊断谵妄的金标准,内容包括:①意识障碍(即对周围环境认识不清),伴有注意力不集中、更换目标的能力降低;②认知的改1来解释;③短期发生(通常是几小时或几天)并在一天内发生波动;④从病史、体格检查或实验室检查显示,是个体直接生理性后果.

  对判断病情诊断标准分析,必须经过专业的精神知识训练,所以对精神科专家来说是一个最可靠的诊断谵妄研究工具,不适合一般的医护人员;而且此标准需要精神科医师与患者进行语言沟通,ICU 患者常伴有意识水平降低,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等借助呼吸机进行通气以及需要使用镇静药镇静治疗,因为大多无法进行沟通交流,因此 DSM-IV 不适合用于 ICU 综合症的评估。

  2.3.2 NEECHAM 意识模糊量表(Neelon and Champagne ConfusionScale, NEECHAM)。

  NEECHAM是1992年由Neelon[57]教授为护士评估谵妄而研制的,1999年被改编为ICU评估谵妄的工具。此量表Cronbach's alpha 0.88,评分者间信度为0.60,敏感性87%~97%,特异性88%~95%,评价者间信度为0.96,重测信度为0.96,评估时间为8~10min.共有9个项目,分为三大类,第一类:信息处理的能力,包括定向力、记忆力、注意力,得分0分~14分;第二类:行为,包括外观、语言、动作,得分为0分~10分;第三类:生理条件,包括生命体征、氧饱和度、大小便失禁,得分0分~6分。

  该量表不仅用来评估患者谵妄是否发生,亦可依据得分情况分为无谵妄、有发生谵妄的危险、轻度或早期谵妄、中/重度谵妄4个类别。该量表总分30分,评分27分~30分为无ICU谵妄,25分~26分即有发生的危险,20分~24分即有轻度或早期谵妄,小于20分则为中、重度谵妄。适合用于ICU护士早期诊断谵妄,但由于该量表要求患者具有言语交流能力并且能够遵从指令,因此不适用ICU的危重患者尤其是机械通气患者,且包含项目较多,评估时间较长。

  2.3.3 ICU 谵妄筛查表(ICDSC)

  ICDSC 是Bergeron 等人在2001年基于精神疾病诊断标准手册DSM-IV中的八个条目以及谵妄的特征,研制的专门由ICU医生和护士使用的谵妄评估量表,该量表共8个条目,每个条目评分1分或者0分,总分8分,得分≥4分提示存在谵妄。ICDSC 8个条目:①意识水平的改变;②注意力不集中;③定向力障碍;④幻觉或妄想;⑤精神运动性激动或迟钝;⑥不恰当的言语或心情;⑦睡眠/觉醒周期紊乱;⑧症状波动。Bergeron等人2001年对加拿大96名ICU患者进行研究,护士每8个小时用ICDSC对患者进行评估,精神科专家用DSM-IV进行诊断作为金标准,结果表明IDCSC量表的敏感性是99%,特异性是64%,ROC下曲线面积为0.902.ICDSC的优点是简单、快捷;不足之处是特异度低,为64%,导致误诊率高,且评价指标中需要患者一定的配合,对于机械通气患者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2.3.4 ICU 意识模糊评估法(CAM-ICU)

  美国精神学家Inouye在1990年依据DSM-III中对谵妄的诊断要求研制出适合非精神病学专业的人员(比如医生或护士),能够快速、准确的对患者是否发生谵妄进行评估的一种工具--CAM.但此量表要求患者清醒并具有正常的语言交流能力,而ICU患者大多为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昏迷以及药物镇静等不能说话,CAM存在一定的缺陷。Ely等研究者于2001年结合DSM-IV和CAM,制定了专门适合非精神科医护人员评估ICU中因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机械通气等无法语言交流的患者是否发生谵妄的工具,称为ICU意识模糊评估法(CAM-ICU),具有应用方便、快捷、准确等优点,并且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适合用于护士和医生对ICU患者进行谵妄评估[15、49].

  CAM-ICU评价包括4个方面:①意识状态的急性改变或波动:每天用GCS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 GCS)[63]和Richmond躁动-镇静量表(RichmondAgitation Sedation Scale , RASS)[64]评估患者24小时内是否存在意识状态急性改变或波动,若出现即为阳性;②注意力缺损:包括图片法和字母法两种评估方法,受试对象因机械通气不能说话时选用图片法,当受试对象存在视力障碍或视物不清时选用字母法。图片法评分满分为10分,若得分低于8分即为阳性,字母法出现10次或以上的错误为阳性;③思维紊乱:对患者是否存在思维不连贯或思维障碍进行严密观察,评估方法包括提问法和指示法两种;④意识水平改变:用RASS量表评判意识状态变化的情况,除觉醒和安静状态之外(得分不为0分)表示为阳性。谵妄阳性诊断标准:①和②均为阳性,再加上③或者④为阳性,即可判断已发生谵妄。

  CAM-ICU适用于危重患者及机械通气患者,敏感性为93%~100%,特异性为89%~100%,评分间信度为0.79~0.96[15、49].应用简单、准确、方便,评估时间平均为两分钟,只需要简单的培训易于被使用者掌握,是目前ICU医生和护士对患者诊断评估谵妄使用最广泛的工具,现已被翻译成多种语言,被人们认为是诊断ICU综合征的“金标准”[59].

  综上所述,CAM-ICU 量表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适合于非精神科医护人员,对研究者进行简单的培训,就能快速、有效、可靠的诊断谵妄,专门用于对入住 ICU 的患者进行评估,尤其适用于评估因气管插管/气管切开而不能张口说话的患者。

  2.4 ICU 综合征对患者的影响

  由于 ICU 特殊的治疗环境以及入住 ICU 的患者大多病情危重,易发生 ICU综合征,ICU 综合征是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影响患者的康复并延长患者的 ICU滞留时间及住院时间[13、20、35、65],增加医疗费用[22],并对预后有极大的影响且导致一系列并发症,甚至死亡[31、66].Dubois 等[12]对入住 ICU 患者连续 5 个月的观察研究,结果显示 ICU 综合征的发生会使患者自我拔管率明显增加;Aldemir[35]研究显示 ICU 滞留平均时间(10.7 ± 13.9 VS 5.6 ± 2.9),平均住院时间(15.6 ± 16.5 VS8.1 ± 2.7);Ouimet[13]研究显示 ICU 综合征增加患者死亡率,ICU 死亡率(19.7%VS1 0.3%)、医院死亡率(26.7% VS 21.4%);Lin SM[16]对机械通气患者研究,ICU综合征死亡率(63.6% VS 32.5%,P=0.003,OR 值为 2.57,95%可信区间为1.56-8.15)。国内研究者熊涧秋[19]以体外循环术后 430 例入住 ICU 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发生 ICU 综合征的患者其病死率达到 4.30%,明显比未发生者 0.59%高。

  ICU 综合征会加重患者的病情,并增加发生并发症的概率,使部分患者家属对 ICU 工作产生误解,因而发生医疗纠纷等[67].而 ICU 综合征的患者,出院后在 18 个月~24 个月之间会对 ICU 滞留时的记忆力减退[4],甚至会影响患者的长期认知功能,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加重患者家属的负担[27].

  因此, ICU 综合征的预防和治疗至关重要。调查了解 ICU 综合征相关影响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尽最大可能降低 ICU 综合征对患者的影响。

  2.5 ICU 综合征的影响因素

  截止目前,ICU 综合征的发病原因及机制仍无法给予一个明确的解释,在国内外大多研究学者认为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Brian[36]研究认为 ICU综合征的影响因素包括个体的生理因素,睡眠剥夺、噪音以及环境因素,如 ICU病房噪音、光刺激以及患者感觉孤独均使患者产生不安、焦虑、抑郁,甚至谵妄、临床症状表现;Flinn 等[31]研究显示,重症监护室影响 ICU 综合征发生的相关因素有患者的年龄、性格、疾病的危重程度、心理应激的能力和意识、ICU 病房环境因素、滞留 ICU 的时间、镇静药物的使用等;刘化侠[68]通过对 134 例 ICU 内行机械通气患者观察研究,结果显示患者出现睡眠剥夺 1 天~2 天后,患者会出现如焦虑多疑、定向力障碍、幻觉等 ICU 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总结出影响 ICU 综合征发生的因素主要有:患者个体特征、疾病状况、ICU环境因素、治疗因素及睡眠剥夺等。

  2.5.1 个体特征

  2.5.1.1 年龄

  研究显示[19、69、70、71、72、33],患者年龄影响ICU综合征的发生,年龄越大的患者越容易发生ICU综合征。年龄越大,患者机体的生理功能相对减退,抵抗力以及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差,对疾病的应激能力以及外界新环境的适应能力下降,在陌生的ICU病房、与家属朋友分离以及周围陌生的监护仪器及不熟悉的医护人员等容易使患者产生恐惧、孤独以及不安全感等负面情绪。老年患者有较长时间的吸烟史以及肺功能不良均可造成脑细胞缺氧、低氧血症从而引起精神异常[73];并且老年患者若有糖尿病,术后应激可导致血糖水平异常升高,诱发糖尿病急性发作突然出现精神症状,如幻觉、定向力障碍等[74].杨霞等[17]对201例ICU患者研究显示年龄较大的患者ICU综合征发生率较高,小于30岁者发生率为18.2%,30岁~60岁为9.5%,大于60岁者为40.0%;王彬等[75]报道年龄为65岁~75岁ICU综合征发生率为14%,76岁~85岁为20%,85岁以上为40%;McNicoll等[27]对65岁以上的ICU患者118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老年患者ICU综合征发生率为70.3%(83/118);周燕飞[54]病例对照研究结果表明,年龄≥60岁(OR=3.48)是影响ICU综合征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而Ouimet[13]、Aldemir[35]认为年龄不是ICU综合征发生的影响因素。

  2.5.1.2 性别

  一些研究指出[17、34、70、71、72],性别影响ICU综合征的发生,男性患者ICU综合征的发生率高于女性,特别是性格偏内向的男性患者发生率更高,杨霞等[17]对201例入住ICU的危重症患者研究显示,有26.9%(54/201)的患者发生ICU综合征,其中男发生率为40.3%(29/72),女19.4%(25/129),男性ICU综合征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女性。女性忍耐能力高于男性,男性不善于表达,而女性经常通过倾诉、哭泣来发泄情绪,对事情的承受力以及忍耐力较男性强。而熊涧秋等[19]调查分析显示,性别是影响ICU综合征发生的重要因素,女性患者ICU综合征发生率为29.80%(76/255),显著高于男性患者9.71%(17/174),女性患者对机体抵抗能力及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差,而在无陪护的ICU病房内女性患者对家属的依赖性较强,容易产生孤独感、焦虑和其他消极的心理而诱导ICU综合征的发生。Aldemir等人[35]2001年对818名(男性386名,女性432名)进行前瞻性研究,发生ICU综合征组男性占63.3%,女性为36.7%(X2= 10.5, P = 0.001),但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并不影响ICU综合征的发生;汪颖[69]也认为性别不影响ICU综合征的发生,出现不同的结果可能是由于样本数量以及国内外人文差异的因素造成的。

  2.5.1.3 受教育程度

  受教育程度是否影响 ICU 综合征的发生存在很大的争议。研究报道[17、34、71],文化程度低的患者对疾病认识不足,缺乏病情变化的心理准备,入住 ICU 后容易产生恐惧感、不安全感,从而导致 ICU 综合征的发生。燕纯叔等[76]对 250 例入住 ICU 患者的临床心理状态进行分析显示,文化程度较高的 176 例患者中有 124例不愿意入住 ICU,显著高于文化较低的患者,因为教育程度高的患者自我保护意识较强,将问题复杂化,使得情绪不稳定而易产生 ICU 综合征。而汪颖[69]、杨霞等人[17]认为文化程度不是影响 ICU 综合征发生的因素。

  2.5.1.4 经济收入

  患者的经济基础不好,而住院治疗昂贵的医药费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及心理压力,容易产生焦虑不安的不良情绪,甚至抗拒治疗,导致发生 ICU 综合征。杨霞等[17]研究发现家庭月收入越低 ICU 综合征的发生率越高;人均月收入≤500 元者发生率为 72.4%(21/29)、500 元~1000 元者 20.7%(30/145)、>1000元者为 11.1%(3/27);刘之超[77]也认为患者的经济收入与 ICU 患者产生焦虑以及 ICU 综合征的发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2.5.1.5 医疗费用支付情况

  研究报告显示[17、69]医疗费用的报销比例情况影响 ICU 综合征的发生,自费患者尤其那些经济基础差的患者,因为担心医疗费用而出现焦虑、不安放弃治疗,诱导发生 ICU 综合征。杨霞等人[17]研究结果显示报销比例越低 ICU 综合发生率越高,报销比例≤30%发生率为 71.2%(37/52)、30%~60%为 13.2%(15/114)、>60%者为 5.7%(2/35);周燕飞[54]病例对照研究进行多因素分析显示,自费医疗(OR=2.34)是影响 ICU 综合征发生的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熊涧秋等[19]
选取体外循环术后入住 ICU 患者 430 例作为研究对象结果显示,独立支付医药费的患者 ICU 综合征的发生率为 16.46%(40/243),显著低于借贷支付患者28.34%(53/187);刘之超[77]也认为医药费的报销比例与 ICU 患者产生焦虑以及ICU 综合征的发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2.5.1.6 性格类型

  A 型性格的人争强好胜,进取心大,敌对,总是把身边的人认为是自己的竞争对手,有很强控制他人和环境的欲望,入住周围环境陌生、医护人员陌生的环境中容易导致 ICU 综合征的发生。杨霞等[17]研究显示,性格为 A 型者 ICU 综合征发生率为 35%(35/100),明显高于 B 型者为 18.8%(19/101);Flinn 等[31]研究显示,性格是综合医院监护室发生 ICU 综合征的相关影响因素;而汪颖等人[69]认为性格类型不影响 ICU 综合征的发生。

  2.5.1.7 其他

  吸烟史[12]、酗酒(OR 2.03, 95% CI 1.2–3.2)影响 ICU 综合征的发生,黄洁等人通过 Meta 分析得出,酒精滥用和精神活性物质是 ICU 综合征的独立预测因子,可以使 ICU 综合征发生的风险分别增加 2.56 倍和 6.86 倍。酒精以及精神活性物质能够给脑细胞代谢功能造成伤害,降低细胞之间相互交换信息的能力,或者是细胞从飞皮质结构接受信息的能力遭到损害,从而发生 ICU 综合征[78].

  2.5.2 疾病状况

  2.5.2.1 既往史

  结果显示,脑血管疾病史、精神疾病、脑外伤、安眠药中毒或者是长时间依附于某种药物的患者,入住ICU接受治疗的时间段易导致ICU综合征的发生。Dubois、Ouimet研究发现高血压病史增加ICU综合征发生的危险性,(OR1.88,95% CI 1.3–2.6);黄洁等通过Meta分析得出,既往患有糖尿病、低蛋白血症等增加ICU综合征发生的危险性,比如糖尿病使风险增加2.79倍;而国内学者汪颖研究认为既往病史并不是ICU综合征的影响因素。

  2.5.2.2 现有疾病

  有研究报道,一大部分急危重症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精神障碍,比如休克、肝昏迷前期、休克或者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较容易发生 ICU 综合征。与内科患者相比,外科患者入住 ICU 发生综合征的概率大,急诊入住 ICU 比普通患者较易发生.刘喜梅认为,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的患者入住 ICU 期间比先天性心脏病的患者更容易发生 ICU 综合征,多瓣膜置换患者比单瓣膜置换患者容易发生,并且心脏病越严重 ICU 综合征发生率越高。体外循环时间越久,对大脑造成的伤害也就越大,也就越容易发生 ICU 综合征;黄洁等通过 Meta分析得出,感染(OR:7.57 95%CI:5.19-11.03)、呼吸系统疾病(OR:7.1695%CI:4.80-10.67)、高胆红素血症(OR:4.64 95%CI:2.76-7.79)、尿素氮升高(OR:3.39 95%CI:2.08-5.52)及低钠血症(OR:3.72 95%CI:2.43-5.68)是 ICU 综合征的独立预测因子,患者感染或者发热时,使发生 ICU 综合征的危险性增加7.57 倍和 14.77 倍;低血压、糖尿病、贫血以及 APACHEII 可使其发生风险分别增加 20.02 倍、2.79 倍、5.40 倍及 3.23 倍。

  2.5.2.3 疾病严重程度

  研究认为病情危重的患者 ICU 综合征发生率高,病情越重,需要的医疗护理措施就越多,严重者需要气管切开/气管插管进行辅助通气,易使患者产生不适感及恐惧感,同时会增加患者医疗费用以及延长住院时间,从而发生 ICU 综合征。Ouimet 等在 2007 年对 764 名 18 岁以上入住 ICU 超过 24 小时的患者进行研究, 疾病严重程度即 APACHEII 得分越高,越易发生 ICU 综合征(OR 1.25,95% CI 1.03-1.07);Lin SM 等在多变量分析中得出,疾病严重程度是 ICU 综合征死亡率的独立危险因素,(OR:9.61,95%可信区间:2.24-41.18),能够增加机械通气患者的死亡率;杨霞等研究得出 APACHEII 得分≤19 分者 ICU 综合征发生率为 23%(44/191),而得分为 19 分~26 分或者≥26 分者发生率为 100%,得分越高,发生率就越高;黄洁等通过 Meta 分析得出,疾病严重程度即 APACHEII得分(OR:3.23 95%CI:2.10-4.36)是 ICU 综合征的独立预测因子,APACHEII 使得危险性增加 3.23 倍。

  2.5.3 治疗因素

  2.5.3.1 药物因素

  美国急危重症医学会(Society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于 2000 年建议所有危重患者均应监测镇静程度.大多入住 ICU 的患者同时使用多种药物进行治疗,如消炎、利尿、保肝、镇静镇痛以及抗心律失常等,某些药物本身可能对患者带来某些不良的心理影响,当患者出现心律不齐时用利多卡因治疗,静脉输液速度为 4mg/min 时,患者就会发生精神症状如谵妄等;因为患者自身肝功能欠佳,不能有效的对毒素进行有代谢清除,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也会引起 ICU 综合征的发生.Hall认为阿片类药物、西咪替丁 H2 受体阻滞剂等药物影响 ICU综合征发生;Ouimet等研究显示镇静镇痛药的使用增加 ICU 综合征发生的危险性;Dubois通过多变量统计分析显示吗啡等麻醉剂是 ICU 综合征发生最主要的影响因素;黄洁等通过 Meta 分析得出,镇静剂的使用(OR:2.7895%CI:1.96-3.95)是 ICU 综合征的独立预测因子,使得 ICU 综合征的发生风险增加 2.78 倍。

  2.5.3.2 体液因素

  刘海莹等研究认为体内电解质的失衡影响 ICU 综合征发生,能够直接或间接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出现功能不正常。发生 ICU 综合征的患者体内 ACTH、血儿茶酚胺以及其他皮质醇的浓度都会增高,这些应激因子增高或减少都会影响心血管系统功能,甚至会直接或间接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带来不利影响而出现紊乱状态.美国学者 Shilo指出,患者入住 ICU 期间如果睡眠型态发生紊乱,将大大减少体内褪黑素的分泌,因此,个体间褪黑素的分泌导致 ICU 综合征的发生,进一步的实验证明,给予患者适量的褪黑素可以对患者的睡眠质量进行有效的改善,进而避免 ICU 综合征的发生。

  2.5.3.3 入住 ICU 时间:

  研究指出,入住 ICU 的时间越久,就越容易发生 ICU 综合征。停留ICU 时间越久,患者医疗护理措施就越多;再加上 ICU 病房封闭的环境以及各种监护设备报警声等会使患者产生恐惧,在 ICU 停留的时间越久,患者与外界隔离的时间也就越长,发生 ICU 综合征的几率就越大。杨霞等通过研究结果显示入住 ICU 时间影响 ICU 综合征的发生,入住时间越久,说明患者病情就越严重,入住 ICU 时间≤3 天 ICU 综合征发生率为 4.7%(7/150)、3 天~7 天为 85.2%(23/27)、7 天~15 天以及 15~30、>30 天发生率均为 100%;熊涧秋[19]报道 ICU滞留时间≥5 天者 ICU 综合征发生率为 26.30%(76/289),高于 5 天者发生率为12.06%(17/141);而 Aldemir通过 Logistic 分析研究认为 ICU 滞留时间并不是ICU 综合征发生的影响因素。

  2.5.3.4 手术与麻醉:

  对患者来说手术是一种外在的刺激,手术中出现低氧血症、低血压、大量出血等以及手术之后持续低氧血症、低血压、电解质紊乱、营养不良等都影响 ICU综合征的发生.脑手术,术后局部脑血流量减少、血管栓塞,手术或者开胸术后伴有低心输出量,创伤或大手术后伴有高热等大手术手术时间过长者均会导致ICU 综合征的发生.Dubois 等研究显示硬膜外麻醉影响 ICU 综合征的发生;黄洁等通过 Meta 分析得出,腹部手术及胸部手术是 ICU 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可使其发生的风险增加 3.01 倍、4.49 倍。

  2.5.3.5 机械通气的使用:

  借助呼吸机辅助通气,气管切开、气管插管或面罩使得患者与医护人员以及家属无法进行正常的语言沟通交流,容易产生焦虑、烦躁、恐惧和其他负面情绪;气管插管导管局部压迫咽喉壁并对其产生刺激,机械通气患者吸痰引起患者缺氧或者气管粘膜的损伤,以及为防止以外拔管进行肢体约束,不能与外界进行语言沟通交流,机械通气导致口咽干燥、疼痛等使得患者产生烦躁、抗拒的不良情绪,容易诱发 ICU 综合征的发生。Ely 等研究发现,ICU 治疗期间使用机械通气是发生 ICU 综合征的独立危险因素;Takeuchi 等人在 2005 年对日本东京某综合医院 ICU 患者进行 Logistic 分析,气管插管是 ICU 综合征的主要影响因素;国内学者杨霞等通过 Logistic 分析结果显示是否使用呼吸机治疗是影响ICU 综合征发生的因素,曾使用呼吸机治疗者 ICU 综合征发生率为 49.4%(40/81)、未使用者为 11.7%(14/120);熊涧秋等选取体外循环术后入住重症监护室的患者 430 例作为研究对象,结果显示清醒后采用机械通气是 ICU 综合征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使用时间≥3 小时者 ICU 综合征的发生率为 25.42%(60/236),而小于 3 小时者发生率为 17.01(33/194);黄洁等通过 Meta 分析得出,机械通气的使用是 ICU 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可使其发生的风险增加 2.47倍。

  2.5.4 睡眠剥夺

  研究指出,睡眠丧失是ICU常见的问题,睡眠不足使患者产生焦虑、紧张、易怒等不良情绪导致ICU综合征的发生。以健康成人志愿者为研究对象的实验性研究结果表明,快速眼动(REM)和睡眠剥夺会导致一些认知和知觉变化,如集中力缺损、定向障碍和视觉障碍等ICU综合征的症状表现.刘化侠研究发现,睡眠被剥夺2~5天后,患者会出现ICU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如焦虑多疑、障碍定向力、幻觉等;杨霞通过多元素回归分析得出睡眠影响ICU综合征的发生,有睡眠障碍的患者较容易发生ICU综合征,睡眠情况得分0分~2.5分发生率为87.5%(7/8)、2.5分~5.0分为50.0%(36/72)、5.0分~7.5分为9.9%(11/111)、7.5分~10分未发生;汪颖等研究报道指出,入住ICU期间对患者休息影响的因素依次是,护士与医生经常对患者进行某些操作打扰休息(31.0%)、患者身上管道束缚过多影响休息(27.8%)、自己或同室患者使用呼吸机或各种监护室设备发出的噪音过大影响休息(17.7%)。

  2.5.5 ICU 环境因素

  ICU 环境因素包括与社会隔离、固定化、周围陌生的环境、噪音过多、感觉单调、缺乏昼夜光线的变化等.ICU 的无陪护制度及严格的探视制度,患者在陌生的环境中与家属隔离而产生孤独恐惧感;因治疗的需要可能需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机械通气造成语言交流沟通困难;呼吸机、微量泵等监护仪器的报警声以及医护人员的说话声等噪音,再加上昼夜照明缺乏时间概念;同病室患者死亡或转出等因素均会使患者出现精神紧张而引起 ICU 综合征的发生.
  
  2.5.5.1 物理环境

  ICU物理环境主要是病房内的设置、监护仪及呼吸机等各种监护设备发出的报警声、医护人员说话声以及病房内的灯光照明等。ICU病房内的监护仪器以及管路设备给患者一种约束感,可引起患者焦虑恐惧感、卧位不适以及视觉刺激感,对患者带来不良心理反应,易导致其ICU综合征的发生.

  Wilson等研究显示,ICU病房没有设置窗户的ICU综合征发生率是设有窗户的2倍多(40%VS18%)。ICU内的治疗及监护没有“时间性”,为了监护的需要,ICU病房保持24小时人工照明,大多患者尚不适应在灯光下睡觉;昼夜不灭的照明,让患者没有时间概念,破坏了昼夜节律及睡觉习惯,因为不能保证充足的睡眠,导致睡眠形态紊乱引起精神异常,从而发生ICU综合征.ICU病房内的噪音主要来源于各种监护仪器的报警声、负压引流、吸痰声等,医护人员的交谈和走路声均会导致患者听力负荷加重,从而发生焦虑烦躁等ICU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根据环境保护的条例规定,在夜间噪音水平低于35分贝的医院环境下才能够较好的入睡,而监护室病房要求白天噪音不能高于45分贝,夜晚应低于20分贝;而ICU病房内的噪声通常是45分贝~87.5分贝,当噪音高于60分贝的时候患者会出现烦躁、不安的情绪,刺激其交感神经,而容易出现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幻觉、昼夜睡眠节律颠倒、较难入睡和其他不良反应[95].

  2.5.5.2 社会环境

  患者入住 ICU 之后要同时承受疾病对生命的威胁、医疗护理的害怕、沟通交流困难、周围是一个新的具有威胁性的环境以及自己控制力的丧失.汪颖等人研究认为患者入住 ICU 期间,出现过身体暴露、住在同一病室的患者出现死亡以及患者在 ICU 接受治疗期间希望家属在身边陪伴均是影响 ICU 综合征发生的因素,而住院期间同病室患者短期内出院并不是 ICU 综合征发生的影响因素。

  医护人员:ICU 病房工作节奏快,医护人员在病房内的言谈举止以及技术娴熟度会对患者产生不同程度的刺激;而且医务人员在患者床旁谈论病情或者对患者进行护理操作,比如吸痰、导尿等刺激性操作均能导致患者产生心理不适感。同室病友:同室病友表现出的呻吟声或者转院、死亡等,均能够使患者引起较大的精神压力,产生强烈的恐惧感。入住 ICU 的患者抢救场景以及同病房其他患者的死亡都会给其带来强烈的刺激感,使患者极度恐慌[23、54、102].杨霞等人研究采用 Logistic 分析得出是否经历同室患者死亡是 ICU 综合征发生的影响因素。

  患者家属:ICU 属于密闭病房,无陪护制度以及探视制度都让患者与家属朋友隔离,而患者本身患病会对家属依恋希望家属的陪伴,因而会产生孤独等不良心理影响;而若家属在探视时间脸上表露出焦虑不安的情绪也会对患者产生不利影响。熊涧秋等研究指出家属术后 3 天探视 2 次以上的患者,ICU 综合征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家属探视次数少于 1 次的患者。患者对疾病以及医疗费用担忧,而家属探视较少使得患者与家属之间的沟通缺乏,容易诱发 ICU 综合征的发生。

  国内外大多数学者对 ICU 综合征的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大多集中单因素分析层面上,对多因素分析的研究报道较少。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