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公共管理硕士论文

大学科技创新水平提升探究导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6-03-09 共4555字

  导 论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为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大报告中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决定,在 2014年山东经济工作会议上,姜异康强调:要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立足打造区域创新体系、推动优势产业发展,攻克核心技术,提升创新水平,推动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实现由“山东制造”向“山东创造”、“山东设计”、“山东标准”转变。[1]

  (一)研究目的

  高校既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和输送各级各类高层次专业人才的教育中心,也是广泛开展科技研究与开发的科研中心,是科技力量的荟萃之地。高校的科技活动在推动国家以至人类科学进步的过程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山东省为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的需求,大力提升并充分挖掘山东高校的科技创新潜能,充分发挥高校科技创新主力军和知识创新重要方面军的作用,努力建立健全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山东高校的总体实力和竞争力水平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同时山东省高校普遍存在科技人才资源短缺、科技创新经费短缺、科技成果与需要脱节,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等现象。因此,建立健全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充分挖掘高校科技创新潜能,依靠科技创新推动高校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已成为山东高校重要的工作任务。

  (二)研究意义

  高校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着独特的作用,充分发挥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能够支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1.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的要求

  胡锦涛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提出要大力提升高等学校的创新能力,支撑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建设,并决定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以全面提高我国高校的自主创新和协同创新能力,其战略意义不容忽视。

  2.改善山东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现状的要求
  
  本文通过对山东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理清影响山东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因素,借鉴国内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成功模式和政策取向,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与建议,可以为山东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方法和措施,同时丰富我国省域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研究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不同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对高校科技创新进行了研究,普遍认为高校科技创新最重要的内容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张乐平(2002)主要分析的是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保障措施,他提出要通过建立利益分配机制,完善高校科技研发人员流动机制和考核机制、加强对成果所有人的知识产权保护,建立起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的科技成果管理制度是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保障。赵长露(2003)从知识经济的背景考虑,指出高校科技创新体制的建立不能只注意到与教学体系的适应,而忽视了经济、科技、社会等因素。他认为高校科技创新体制的建设,包括科技创新基地的建设和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创新建设。创新基地的建设关键在于创新队伍的建设,而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建设既包括系统地建立不同层次、不同模式、完成不同功能的机构,也包括系统改革之形式、管理方式与职责划分等。郑士杰(2004)从素质教育的方面入手,提出在高等教育领域, 知识创新首先是一种教育观念,知识创新与素质教育相辅相成,知识创新要求人才要有创新精神和宽广的知识面,素质教育则使培育的创新人才的知识水平达到知识创新的要求。胡炜、夏砚博(2005)通过分析建设大学科技园的优势和劣势,提出影响大学科技创新优势实现转化的重要因素,包括完善配套政策体系、理顺高校与大学科技园的关系和建立科学的利益分配和激励机制。教育部科技司司长谢焕忠(2007)曾发表文章,从技术创新、知识创新、国家科技奖等方面论述了高校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陈镖(2010)在系统地分析地方高校的科技创新在服务地方经济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的基础上, 从提高认识、树立服务地方理念、深化高校科研体制改革、建立政产学研合作机制、打造特色平台等方面提出了地方高校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更好服务地方经济的建议与对策。史国栋(2012)主要分析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内部障碍与对策。他提出高校在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中,要坚持服务社会理念,结合地方经济与产业升级,增强有效供给;坚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基于横向项目合作,推进政产学研联合;推进成果转化平台建设,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创新科研评价和激励机制,激活科技成果转化的内在动力。

  (二)国外研究现状

  创新理论最早是由奥地利着名的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在 20 世纪提出的,直到今天,创新仍是各国提升国家实力和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无论是在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的美国,还是在以技术立国的日本,高校在科技创新中的地位都是不可忽视的。

  从发达国家发展高科技的历史来看,许多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科技突破都是依托高校产生的。熊彼特认为通过创新可以达到工业的新组合,这个创新过程可以是利用高新科学技术;可以是国内外先进的产品生产线;也可以是一个更公平合理的交易平台。19世纪初,德国高校通过科技创新或转化科技成果,与社会各领域的合作成为时尚。20 世纪初美国的一些公司迫于需要,开始与高校合作培养人才,建立学科实验室。二战后,又建立了以大学为中心的教育、科研、生产联合体,形成了新技术密集区,如举世瞩目的硅谷就是斯坦福大学科技创新及其成果产业化的结晶。着名科学社会学家巴伦在论及美国科技发展的各种社会因素时,突出强调了美国的大学对美国科技发展的贡献,并明确提出,大学是社会科学生产力的中心。Senberg 和 Nelson 从大学与产业技术进步的关系的角度分析,认为大学很难承担或取代产业界的R&D活动,大学应该而且能够通过共性技术和应用性基础知识的研究来促进产业界的技术进步。高校是知识最密集的场所,在知识经济未到来之前,美国的费根鲍便提出了“知识工程”的概念,它是专家系统的同义语,解决知识的获取、表达方式和利用的问题。目前,在美国围绕高校集中地所建立的高新科技工业区不断涌现,为高校科技创新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知识经济中,知识成为最大的资本,科技和教育成为两个最大的产业。亨利·埃兹科维茨编写的《大学与全球知识经济》,探讨了在知识经济的时代,人们心目中作为主要的知识生产来源的大学,应该扮演怎样一种角色,指出大学面临着第二次学术革命,将“知识流”导向新的技术创新来源将成为它的第三种任务,并通过实例和新的理论方法详尽地阐述了大学、产业界、政府三重螺旋模式的形成。因此,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平尤其是高等教育水平成为国际竞争中的关键因素。现在,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改革都在向创新教育迈进。20 世纪 70年代,美国教育界提出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跨世纪人才的目标。美国哈佛大学校长陆登庭曾经说过,在迈向新世纪的进程中,一种最好的教育就是有利于人们具有创新性,使人们变得更善于思考,更有追求的理想和洞察力,成为更完善、更成功的人。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MIT)在推进创新教育和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独具匠心,它强调课内和课外两方面学习生活的重要性,并特别注意把两者融合起来,造成一个整体最优的环境。而英国学者克里斯﹒费里曼 1987 年在《技术和经验运行:来自日本的经验》一书中首先提出了“国家创新系统”的概念。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