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外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路径与借鉴--以江苏省为例
一、江苏省高校创新能力建设的基本情况
江苏省是我国的经济大省、强省,科技创新能力强。其中江苏省高校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主力军,其科技成果对江苏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江苏省高校的科技创新优势,主要表现在:
(一)高校成为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的汇聚之地,江苏省各高校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原则,持续加大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力度。其 “两院”院士为 78 人,数量仅低于北京、上海,位居全国第三位;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 78 个,企业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18 个,在全国均位居第一。2013 年江苏省又全面启动“创新团队计划”、“双创计划”、 “博士集聚计划”等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以发挥高层次人才的示范带头作用,向人才要红利,以人才资源的优先发展推动江苏省社会经济快速和可持续发展。
(二)取得的高层次科技创新项目数量多,取得一批高水平的科技成果2013 年,江苏省获 4647 项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其中“863 计划”、科技支撑计划 317项,“973 计划”271 项。组织实施 3D 打印、云计算等十大前瞻性先导技术专项,纳米科技、生命科学等取得战略突破。
(三)科技创新台建设创新高,实力不断增强2013 年,江苏全省共新建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 444 家,总数达 3280 家。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 1797 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 6769 家。全省建有国家级科技基础设施 65 家,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 28 家,国家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9 家,位居全国省份第一。
(四)产学研结合更加紧密,高校贡献率不断提高江苏省着力打造“产学研合作成果展示洽谈会”品牌。近几年,全省每年发展产学研合作关系 100 个,新增“校企联盟”1000 个,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超过 10000 项,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自主创新和协同创新能力不断增强,逐步完善了区域创新体系,使江苏省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6%,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2%以上,率先基本建成创新型省份。
(五)建立健全多样化科技成果转化模式,促进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及产业化江苏省结合自身科研成果的特征,逐步建立起以智力(人才)密集为依托,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目标实施科技成果转化的多样化模式。包括了普遍使用的产学研联合转化模式、成功率较高的大学科技园型成果转化模式、最有效的高新园区型成果转化及产业化模式,新生力量民营科技转化模式,以及自主转化模式和技术引进转化模式等。这些转化模式各有特色,各尽其效,它们促进了高校科技成果“走出去”,使高校科研人员有更多的机会与科研院所、企业的人才交流与合作,促进了各种科研成果的转化,使科技创新对经济的贡献率越来越高。
二、江苏省高校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路径选择
(一)制定完善各种政策法规保障和激励措施,激发高校科技创新活力
江苏省制订鼓励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促进创新成果转化的政策措施,积极落实江苏省“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中的有关财政、税收、融资、人才等配套政策;制定江苏省高校人才引进计划,包括“创新团队计划”、 “博士集聚计划”等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规范高校科技创新成果鉴定、创新产品认定等操作程序,实施国家知识产权“5.26”保护工程,提升高校知识产权保护效能,促进高校创新成果权利化,以激发高校科技创新人才和团队的积极性和活力,进一步提高高校科技创新能力。
(二)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引进,创建高水平科技创新团队
江苏省各高校非常重视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引进。首先,加强对青年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和支持。增加青年作为第一承担者或主要参与者的高校科研项目数量、加大青年基金专项项目的支持力度,积极为青年教师创造各种机会到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研究院所进修或与国内外相关领域知名学者和学术带头人共同合作研究。培育一批高水平科技创新团队。其次,在利用江苏省自身优越的地理位置、文化氛围和环境的基础上,加大对人才各方面的待遇和优惠,并全面启动“创新团队计划”、“双创计划”、 “博士集聚计划”等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吸引国内各省市、国外知名学者到江苏省高校、科研院所、创新平台、重点研究基地任教并进行研究工作,创建江苏省高层次科技创新团队。第三,政府引导高校加强社会服务功能,以高校科技成果及转化为纽带,有效将高校、行业、企业的科技创新人才集聚起来,共同进行跨领域、跨高校、跨专业的研究,形成科技创新“集团军”.
(三)推进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夯实高校科技创新基础
江苏省将科技创新平台分为公共研发平台、企业创新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其中,公共研发平台除了独立的科研院所外,主要包含高校内部的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江苏省为了促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每年 12 月份都会对它们建设运行情况进行调查,第二年年初对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进行绩效评估,然后根据《江苏省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和《江苏省科技基础设施(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科技公共服务平台)运行补贴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加强实验室等开放运行管理[18],并对开放运行、成效突出的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平台进行补贴,以促进它们的建设和发展,扎实研究基础。
(四)推进高校产学研合作工程,积极打造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江苏省积极打造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促进产学研合作的顺利开展,满足不同部门、机构的需求,逐渐形成科技创新服务多样化、网络化。比如:现在我们可以在 Internet上搜索到“江苏省科技创新平台”这个网页,里面除了发布平台的最新动态外,最重要的是有“服务需求”和“服务推介”两个栏目,分别列举了现在江苏省行业、企业上的技术需求,例如电动车控制器智能编程的技术需求,以及江苏省高校、科研院所现有的研究资源、研究方向,例如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技术服务等,这样可以使高校教师、科研人员把握市场需求,确定研究方向,企业也不必为找不到关键技术解决方案而发愁,促进了产学研的开展和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