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公共管理硕士论文

政府推动清洁能源产业发展的经验与做法(2)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6-02-19 共7265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第1部分】清洁能源产业发展中政府职能的强化研究
【第2部分】政府促进清洁能源业发展的机制分析绪论
【第3部分】清洁能源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第4部分】国内外清洁能源产业发展现状
【第5部分】 政府推动清洁能源产业发展的经验与做法
【第6部分】政府推动清洁能源发展的对策分析
【第7部分】清洁能源发展中政府作用的发挥结束语与参考文献

  园区功能定位“三基地、三中心”,包含生态产业基地、技术研发基地、国际高等职业教育示范基地、中瑞精品名品展示交易中心、瑞士钟表检测保养中心、健康服务中心。成功经验与主要做法:

  一是调整发展思路。园区前期发展思路是以招商引资为目的,功利性较强,后期都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为“以贸易促进投资”的工作思路。

  二是主张规划先行。在确定生态园的工作任务后先做了园区的生态规划。另外先后做了 50 多项专项规划,包括委托 IBM 做了智能园区规划。在原有工程技术创新园规划的基础上委托瑞士 Keller 公司进行生态优化提升。

  三是体现低碳生态元素。园区在整个园区的规划中体现低碳生态,但初期两个园区都选择一幢建筑充分运用合作国家最先进的节能建材、清洁能源等技术和理念,实现低碳生态示范功能。

  四是制定生态指标体系。初步确定包括两个方面:生态产业指标体系、低碳生活指标体系。

  五是中外合作推进虚实结合。园区是建设、经贸、论坛、交流、培训、展示工作并行。镇江生态园的发展定位是“三基地、三中心”:生态产业基地、技术研发创新基地、国际高等职业教育示范基地、中瑞精品名品展示交易中心、瑞士钟表检测保养中心、健康服务中心。其中中瑞创新中心其中一幢楼的功能就是展示、示范、贸易推广等。

  六是高层重视,管理体制灵活。园区未成立管委会,但都成立了园区运营公司。管委会层面只在招商局设立了中瑞生态园的招商局(5 个人),由管委会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分管副主任牵头负责。

  4.3.3 中奥南通生态园

  中奥苏通生态园(简称 CAEP)是 2011 年中国、奥地利两国元首互访时确定的国家间合作平台。该平台旨在进一步拓展双边经贸往来,加强两国绿色合作,将奥地利新能源技术和节能环保项目引进中国。

  2012 年 3 月,中国商务部与奥地利联邦经济、家庭与青年部在中奥第 23 次双边经贸联委会上,明确中奥苏通生态园选址位于苏通科技产业园内。启动区域规划面积 10.6 平方公里,远期辐射苏通科技产业园整个 50 平方公里范围。力争 10 年左右的时间,把中奥苏通生态园建设成国内低碳生态产业的先导区、中奥合作的体制创新区、新能源和国际高端产业的集聚区,可持续发展的宜居示范区。成功经验与主要做法:

  一是实施规划先行。苏通生态园是在原有清华大学做的全区 50 平方公里规划的基础上委托奥方进行了生态园区的咨询报告,重点对 10 平方公里的中奥园进行了生态提升,同时辐射到整个开发区。

  二是体现低碳生态理念。苏通生态园 2000 平方米的中奥中心将运用奥地利的先进技术建成被动屋。

  三是沟通机制畅通灵活。由于园区的合作国均为中小国家,节能环保产业的体量不大,因此合作方的态度较为积极并且合作范围是全方位的,并不局限于最初确定的节能环保产业。同时,园区管委会均与商务部和合作国各个相关层面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包括政府、商会、节能环保等机构,奥地利和瑞士两国政府也把合作园区当作各自国家与中国全方位合作的落脚点和集散地,有力地促进了园区的各项工作推进。高度重视在合作国的工作拓展,苏通生态园在奥地利设立了办事处,派驻专人常驻。

  四是中外合作对接虚实结合。苏通生态园 2013 年组织了生态环境高峰论坛,今年的工作除了建设中奥中心外,还包括两国的联委会和节能环保会、组织南通外经代表团出访奥地利、组织节能建筑培训、接待奥方代表团来南通活动、奥方在中国企业在南通举行国庆活动、苏通园区派人到奥方拜访企业等。

  4.3.4 青岛中德生态园

  青岛中德生态园是在中德两国政府首脑直接推动下设立的可持续发展示范合作项目,是中德两国政府重点合作项目。规划用地面积约 11.5 平方公里,40%为工业用地,60%为商业及生活用地,拓展区约 70 平方公里。目前,中德生态园机构队伍已经组建,生态指标体系已经设立,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全面启动。

  中德生态园工委、管委于 2012 年 6 月份正式挂牌办公,内设办公室、规划建设部、经济发展部、招商促进部 4 个正处级机构,人员规模 33 名。下属国资公司青岛中德生态园联合发展有限公司,注册资本 5 亿元,是中德生态园市场化运作的主体和开发建设的载体,主要负责参与园区的规划设计、对外推广、招商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园区运营管理等工作。

  中德生态园管委会园区已完成各项规划设计,确定了指标体系,制定了《青岛中德生态园工业项目落户条件指导意见(试行)》,凡是符合园区规划和指标体系的项目均可落户,力争德资企业达到 40%.向国家申请了支持中德生态园发展的若干条政策,已经省政府转报国务院。成功经验与主要做法:

  一是高层级实施政府推动。中德生态园得到中德两国领导人等高层领导高度关注,国家和省部级领导直接批示 44 期次,中国两任总理多次给予直接推动。2011 年 5 月、2011年 12 月、2012 年 4 月,已先后召开三次双边工作组会议。双边建立了司局级的定期磋商机制,为增强双边互信、研究解决中德生态园发展的重大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三季度计划召开第四次会议。

  二是高标准筹划规划体系。围绕中德生态园“是什么、做什么、怎么做”三个命题,高标准编制规划体系,完成概规、控规、指标体系、能源规划、产业规划等,启动园区智能交通、智能电网、地下空间、绿色建筑、水土保持等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引入“德国元素”,邀请 GMP、SBA 等德国知名设计公司编制规划,生态指标体系得到德国三大认证机构之一的 T?V NORD 公司认证。规划设计了全新能源体系,建设泛能网平台,区域内能源智能化管理与交易,多品类能源系统内转换,实现太阳能、风能、地源热能等可再生能源与天燃气等清洁能源的一体化利用。据推算,园区万元 GDP 能耗达到 0.23 吨标煤/万元,清洁能源利用率达到 85%,可再生能源利用率达到 15%,综合节能率为 50.7%,碳减排率为 64.6%,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三是高起点建设基础设施。践行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建设“两个百分百”,即园区内所有建筑 100%推行绿色施工、绿色建筑;“幸福社区”居民社会保险覆盖率、步行 5 分钟可达公园绿地居住区比例均达到 100%.启动申报了国家住建部“全国绿色生态城区”,国家能源局“国家新能源示范园区”;中德生态园排水降噪沥青路面成套建设技术,已经列入 2012 年交通运输部科技成果推广项目。目前,“幸福社区”建设已全面启动,多层、高层开工;昆仑山路、团结路西延等园区主要道路已经全面开工。园区将设置上百个噪音、空气等环境监控点。投资 7000 万人民币,体验运营中心--园区第一个永久性建筑建成。青兰高速开口方案基本确定,省公路局已将该项目列入 2013 年度前期建设计划。

  四是高质量推动对德合作。一年多来,组织推介活动 30 多次,接待各类代表团上百个,德国企业 400 多家,2000 多人次。目前,已经与德国联邦政府相关部委、各级州市政府、德国商协会以及中国驻德使馆经商机构等建立了广泛联系,具有了较高认知度。仅 2012年,就有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数十家中国新闻媒体,以及德国之声等 70 多家德国新闻媒体,对中德生态园进行了 200 余篇次的采访报道。目前,已在谈项目 58 个,其中外资项目 40 个,总投资约 25 亿美元;内资项目 18 个,总投资约 250 亿元人民币。

  五是高水平构建发展平台。2012 年 10 月 19 日,中德生态园被国家标准委批准为“综合标准化示范园区”,国家标准委(GB)、德国标准化协会(DIN)同意将中德生态园作为中德标准化合作平台。向国家申请了支持中德生态园发展的若干条政策,已经省政府转报国务院,国家有关部委已就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合作等 8 项内容回函同意,拟于近期上报国务院办公厅批复。与国开行签署了合作备忘录,提供上限至 10 亿欧元授信额度。与 DEG(德国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达成合作意向,对中德生态园进行全面金融支持,其中教育培训项目已获首批确认。

  六是高素质组建人才队伍。经青岛市委、市政府批准,中德生态园工委、管委于 2012年 6 月份正式挂牌办公。中德生态园工委作为市委派出代表机关,受市委直接领导。中德生态园管委内设办公室、规划建设部、经济发展部、招商促进部 4 个正处级机构,人员规模 33 名。目前,中德生态园管委抽调机关事业人员 31 人(不含工勤),其中挂职 3 人,平均年龄 38 岁,全部为本科以上学历,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 9 人,工作人员轮流赴德进行培训。中德生态园管委管理联合发展公司,注册资金 5 亿元人民币,现有 62 人,平均32 岁。其中,德国人 2 名、德籍华人 2 名、银发工程师 2 名;硕士及以上学历 29 人;专业结构合理,包括管理、财务、工程、旅游、园林、德语等二十多个专业。

  4.3.5 中美清洁能源合作产业园

  中美清洁能源合作产业园位于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总规划面积 12 平方公里,核心区占地面积约 1880 亩,其中,880 亩作为低碳商务示范区主要承担研发、贸易、培训、交流、合作、示范等平台功能;1000 亩作为清洁能源产业基地主要承载与清洁能源产品和清洁技术相关的生产项目。中美清洁能源合作产业园以清洁能源为主导产业,着力打造清洁能源与传统能源清洁化两大产业集群,立足于政府服务体系、产业政策体系、资金支持体系、人才支撑体系四套支撑体系,力争实现双清产业示范园区、中美合作交流平台、清洁技术应用基地三项功能定位。成功经验与主要做法:

  首先,明确产业园发展目标。1~3 年,以示范项目带动园区建设,以合作交流扩大品牌影响力,初步形成四大支撑体系框架,助推清洁能源产业集群快速集聚。3~5 年,深化交流合作平台,宣传推广示范项目,完善四大支撑体系,形成清洁能源产业集群。5~10年,将中美产业园的转型升级模式,产业发展模式,以及国际合作模式向全省和全国推广,辐射带动清洁能源产业和国际合作的发展。

  其次,规划园区 880 亩低碳商务示范区。重点打造绿色建筑群,建设智能微电网示范项目,使用风光互补 LED 路灯,选用清洁能源汽车作为园区商务交通、物流运输工具,集中展示清洁能源、清洁技术和建筑节能的应用示范。可按照以下思路规划建设,其中包括中美企业创新中心、中美企业孵化器及企业总部、智能微电网等项目。

  再次,规划园区 1000 亩清洁能源产业基地。推行绿色建筑和现有建筑节能改造,与中美能源合作项目(ECP)①的成员企业江森自控合作;推进现有产业生态化提升;建设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创建分布式光伏发电示范区;建设分布式能源供应站。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