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公共管理硕士论文

阜阳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成效与不足(2)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11-26 共7103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第1部分】阜阳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探究
【第2部分】阜阳公共文化服务体制构建绪论
【第3部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问题的理论综述
【第4部分】 阜阳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成效与不足
【第5部分】完善阜阳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
【第6部分】公共文化服务系统的建设研究结束语与参考文献

  3.2阜阳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不足

  近些年来,随着国家宏观的公共文化政策、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良好的公共财政发展氛围,阜阳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3. 2.1文化政策、法规滞后

  法律法规是政府职能能否正常幵展的依据,是政府各部门幵展工作的重要着力点,也是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撑。但截至目前,在阜阳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政府网上所看到的相关方面的政策法规,几乎全都是国家一级的,包括:

  中华人民共和国着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着作权法实施条例》、《关于进一步加强网吧及网络游戏管理工作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音像制品管理条例》、《印刷业管理条例》等相关国家条例、法规,省一级、市一级的文件无法查找,倒是在太和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网站上找到关于乡镇综合文化站管理养护工作的意见、关于印发《安徽省农家书屋工程管理维护暂行办法》的通知、关于印发安徽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实施方案的通知、安徽省乡镇综合文化站服务标准、省文化厅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信息化建设工程管理养护工作的意见、安徽省文化厅关于印发《安徽省群众文化辅导员等级标准(试行)》的通知、安徽省文化厅关于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意见等相关省一级的文件。

  阜阳市出台的公共文化方面的文件目前只找到两个:一是2012年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强市的若干意见》以及相关五个配套文件;二是《关于印发阜阳市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的通知》。

  总体来说,在参照国家和安徽省的相关政策法规的基础上,结合本地的实际,制定出适宜自己的公共文化服务的政策法规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3. 2.2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设备短缺

  根据文化部对图书馆和文化馆的评估体系,市级图书馆面积不得低于2000平方米,县级馆不得小于1000平方米,目前我市有阜南县、太和县、颖东区没有达到最低标准。而按照文化馆建筑面积指标:小型馆800-4000平方米,中型馆4000-6000平方米,大型馆6000平方米以上来算的话,该市仅有界首市达标。

  目前来看,该市各级公共文化部门现有设施设备与文化部颁布的达标要求相去甚远,而且大部分有限的业务活动设备购置年代也己久远,设备简陋、老化、残损情况严重,专业设备不足,难以满足同时当前开展多项专业活动的需求。据资料显示,太和县图书馆为全省面积最小图书馆之一、阜阳市文化馆为全省面积最小市级文化馆之一。

  从图书馆的藏书量来说,全市仅有不到42万的图书量。2010年,该市普查登记人口为1014万人,人均仅仅0.04本。2011年同期,北京市人均4.1本,合肥市人均1.97本,就是与全国人均0.5本的平均数都是相差甚远,更不要说和国际图联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面向全世界图书联合会推荐的人均1. 5册到2. 5册图书相比较了。

  以上两图表显示:我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相对滞后,与当前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及群众利益需求不相匹配,更加满足不了人民大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3. 2. 3公共文化服务人才广乏

  目前,阜阳市专业的文化人才非常匮乏。该市文化馆、图书馆多年来引进的专业人员数量很少,个别县(区)图书馆甚至无一名图书、电子阅览专业管理人员,文化馆研究、表演等专业人员青黄不接。农村机构改革后,从业人员大部分被分散并下岗。由于受前几年机构改革冲击和影响,乡镇文化站的专业人员人数非常的少。农村群众文化队伍稳定性差、缺乏专业人才、后继无人的情况非常常见,现有队伍整体素质急需提高。由于文化部门相比较而言待遇、福利普遍不高,一些高水平专业人才或转岗、或离职,而新进人员大多为“关系户”,专业人员非常稀少。

  阜阳市各县区专业人才年龄结构不合理、人心不稳的现象极其严重。阜阳市图书馆在编36人,仅有高级职称3人,中级7人,其他均为初级或原级。该市临泉县图书馆现有10人,没有一人是图书情报专业出身,前些年好不容易招聘来的一名专业人员,也由于单位待遇低后来离职了。而以乡镇文化站、农家书屋、文化活动中心为主的基层阵地,在幵展公共文化工作时更是问题多多。目前该市乡镇文化站相当一部分站长是由乡镇临时聘用,甚至部分文化站没有专职站长,业务不精、能力不强的问题比较普遍,而且基层文化服务工作者的待遇、福利偏低,人心不稳的现象非常严重,明显地影响了基层公共文化工作的开展。尤其是在大多数乡村文化活动中心中更为明显,这些文化活动中心的管理工作一般由村干部来完成,而这些兼职人员由于工作繁忙、农活等等其他琐碎事项,在履行公共文化服务的职责方面的效率和能力就可想而知了。

  3. 2.4公共文化服务主体单一

  改革开放以前,计划经济体制占主导地位,政府处理社会公共事务一直都是“唱独角戏”,受其影响,公共产品的生产和推广都是政府包揽,公共文化更是如此,长期以来就形成“政府出钱,政府办,群众一边看”的公共文化模式。改革开放以后,政府职能在不断改变和完善,相应的文化模式也通过改变形成了从管到办面向社会服务的变化。该市目前公共文化服务提供的主体是作为决策主体的政府和决策执行者文化事业单位,第三部门非营利组织以及相关企业并未能很好的参与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来。文化活动还是政府部门包干一切,众多的民间文化团体和机构对公共文化的参与度不够,没有充分利用庞大的社会资源,没有能够让民间文化团体和机构主动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中来,这些都影响了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总量、品种及质效。事实上,一些文化协会、组织在某些方面比政府更具优势,可以在政府精力有限的时候把更多、更好的公共文化服务和产品提供给范围更加广大的群众,而这些服务和产品本来应该由政府提供给群众。

  3. 2. 5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体系不完善

  公共文化服务的绩效评估是在公共部门绩效管理得以顺利进行的大框架内来进行展开的,如果能够形成规模,形成气候,完全有可能发展成为考核、评价政府施政绩效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该市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体系准确点说是刚刚起步,无法发挥正常该有的评价、督促等作用。目前,该市文化工作评估还注重与目标管理考核上,考核内容很单一,例如是考核硬件条件、人员队伍的职称学历、开展的活动、组织管理等,无法考核各级组织部门对文化工作的真正重视程度,也无法真实地反映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是否得到切实保障,无法检验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效能情况,没有有效地评价和监督政府文化部门执行公共文化服务职能。在《关于开展2013年度乡镇综合文化站评估定级工作的通知》这一份文件中,有五项指标共100分,分别为办站条件:30分;队伍建设:15分;公共服务:40分;组织管理:15分;提高指标:10分。在这其中39项小指标里面,公众满意度只有区区2分的指标。

  绩效考核是对各级政府和行政部门的文化公共文化机构,重点文化项目的评估,是对不同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需要,目标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的公众评价机制和公共文化群众满意度指数的性能评价。

  3. 2.6农民工文化工作落后

  阜阳市人口 1010余万,在安徽省人口排名第一,接近全省人口的六分之一,每年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达220余万人,是全国四大农民工输出地之一,每年输出的农民工总数位居全国首位。但是留在城市和县区的仍然有不少人,可是该市的农民工文化工作显得落后。

  (1)农民工文化权益缺乏制度保障。我国实行的户籍制度是导致农民工文化权益缺乏保障的制度性根源。城市户籍作为享受城市公共服务的重要凭证,使农民工在文化、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务领域无法享受与城市居民完全平等的待遇。还缺乏农民工的文化需求方面的政策措施。由于农民工在劳动关系中的弱势地位,农民工为了满足其物质需求,不得不加班加点工作。因为农民工收入本来就相对偏少,加上时间大量被工作占用,使得农民工在享用文化权益的时候受到了在时间和经济上的限制。

  (2)对农民工文化工作没有足够的重视。长期以来,各级政府、行政部门、街道社区乃至企业在对待农民工文化工作时经常抱着应付、敷衍或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态度,再加上自身对文化的需求特点,使得农民工参加文化活动积极性不高。

  (3)人、财、物投入保障不力。虽然公共文化服务资金投入总量一直持续增加,但单就农民工文化工作而言,缺乏持续、稳定的经费保障,造成可供农民工利用的社区文化服务设施种类偏少、供给总量偏低且设施分布不均衡、提供的文化活动不适合农民工群体。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