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公共管理硕士论文

完善阜阳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11-26 共7294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第1部分】阜阳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探究
【第2部分】阜阳公共文化服务体制构建绪论
【第3部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问题的理论综述
【第4部分】阜阳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成效与不足
【第5部分】 完善阜阳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
【第6部分】公共文化服务系统的建设研究结束语与参考文献

  第4章完善阜阳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

  针对阜阳市在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和出现的问题,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逐步的改进,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能够逐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4. 1公共文化服务主体多样化发展

  4. 1. 1进一步加强政府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主导地位

  政府的重视程度决定着一个地方公共文化发展的水平,只有各级政府加大重视力度,拥有先进的文化发展思路,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规模和档次,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中体现出来,并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升为民生建设的重要内容。只有明确了发展的思路和方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才能健康高效幵展下去。政府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主要的提供者,其任务就是要保证公共文化服务得到提供,从而使得公民的文化权利得到有效保障。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模浩大,其使用的社会资源无比巨大,牵涉的部门复杂性强,这都超出了单独哪个部门自身的职能和权限,这就要求地方政府在其职能范围内,勇于担当,主动承担起责任,将各个部门的关系理顺并进行协调,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人力、物力、财力和制度政策等方面进行大力支持,才能很好的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

  4.1.2鼓励企业、第三部门等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

  政府从“大政府”转变成“有限政府”,这就要求政府进行职能转变。现行的情况下,政府能力也是有限的,而其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更多的是一种“基本性”的文化服务。从公共文化服务的特性来看,它也是一种公益性的事业,而在政府职能和能力受限的情况下,政府应当想尽办法来促进民间团体和机构、企业和第三部门参与到公共文化服务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政府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来规范、利用政策来进行调控,释放了政府的双手的同时也使民间文化团体和组织在市场中得以生存下去并且得到可持续发展的机会,同时第三部门的参与能够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并且提高他们的参与度。这样形成基本性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政府提供和买单,非基本性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由企业和第三部门来负责,才能真正实现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无缝连接,社会利益的最大化的同时,也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由此可见,企业和第三部门的广泛参与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的最有益补充。

  正是因为政府资源是有限的,财政投入和精力是比较有限的,我们可以根据公共文化服务项目的特性,通过各种方式如公幵招投标、委托承办、协办等,把企业、第三部门吸收进来,参与到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中来,满足公众多方位、多层次的文化需求。

  阜阳市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城市发展目标,采取鼓励非政府组织、企业的态度,采用提供用地、税收减免等政策,以捐赠兴办、直接参与、承接项目、资助参股、冠名资助的多种形式,让企业、第三部门参与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来。

  4. 2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机制

  要想很好的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只有综合经济、政策、法律、政府长效机制等多种手段,协调好资金投入、政策法规、人才队伍建设、绩效评估等多方面,形成有力支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机制,才能有效缓解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的文化需求。

  4. 2. 1建立稳定的资金投入机制

  首先是政府的事业性财政投入要有保证,公共文化事业经费必须要纳入政府财政预算,政府要随经济发展逐年增加确保对公共文化事业的投入,使得文化事业经费的增长不能少于财政支出的增长额度,形成一套投入资金按比例增长的机制。对阜阳市政府来说,要每年在文化事业上的资金投入都比上一年多,并且其增幅要高于政府年度财政收入的增幅,并用政策文件的形式固定下来,形成文化投入的良性机制。其次是多元化的投入渠道。走市场化道路,采取多元、多极投入的模式,鼓励个人、企业和第三部门参与公共文化建设。走公益文化事业政府统筹,社会办理的路,充分利用政策杠奸、引导、优化服务等手段,建设公共文化融资平台,纳入各类社会资本为公共文化服务。采取政府采购、政府补贴或贷款、税收杠杆等政策激励企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如企业、社会组织、个人等通过兴办实业、资助项目、赞助活动等形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使公共文化服务向多元化和社会化发展。

  4. 2. 2健全公共文化服务的地方政策法规体系

  早在2005年,国家就在《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若干意见》中指出,要把相关文化政策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大体上,可把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类法规分成两大类,第一类是法律法规中与公共文化服务息息相关的具体条款,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版权法》中有公民的文化权益的规定。第二类是公共文化服务专门的法规,含:总论性质的,例如《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分论性质的,例如《群众艺术馆文化馆管理办法》、《公共图书馆建设用地指标》等等。上述法规大多数处于国家级别的规章制度,各地情况各有特殊性,为了更好地结合各地的实际,走适合自己的道路,就要制定相应的地方法规和政策来指导地方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

  阜阳市自身的情况不太乐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政策法规体系还比较少,阜阳市应根据自身情况首选制订《阜阳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总体规划》,规划要围绕公共服务体系中总体规划、服务形式和内容、财政投入、人员管理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时间表和步骤,对各项内容要有具体要求。同时规划不能追求政绩工程,要科学合理,符合实际,这样的总体规划可以指导阜阳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谐、稳步推进。在此基础上,制订地方的、相应的分类文化政策,应包含以下方面:公共文化设施、博物馆、公共图书馆、公共文化馆、文化市场、文物保护等等的管理办法。并在此基础上,不断进行完善公共文化政策和公共文化服务机制,切实做到文化服务事业有法可依、有政策法规可言,制订和出台这些政策法规对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的规范化、制度化开展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4.2.3建立科学的人才保障体系

  基本事务需要人来处理,活动的展幵也需要有人来组织。可以说公共文化建设的成效,关键在于人才的培养和文化队伍的建设。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就必须得有科学合理的人才保障机制来指引。

  (1)加大人才培训力度,培养自己的文化队伍。加强文化人才培训,对从事公共文化服务人员建立完善的人才培训流程,制定科学的培训计划,不定期邀请省内、国内知名专家授课,组织文化专业人员前往国内先进地区进行考察等方式,形成自己的人才培训体系。把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理论结合起来,在文化事业的实践中培养人才。同时注重人才队伍结构的合理性和整体性,形成中老年和青年和结合的合理配置,充分利用传、帮、带,形成合理的人才年龄结构,并在培训为青年人创造深造、重点课题研究、重大项目等条件,使青年人待得住、拿得出。另外更要注重对基层文化工作人员的培养,通过公开招聘,竞争上岗,选好基层负责人,把基层中有能力、熟悉文化工作的人才培养上来。同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要想有一支懂管理、会管理的文化管理队伍,更要加强对文化事业领导干部的培养,(2)要创新人才机制,引得进人才,留得住人才。建立高层次文化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引进一批在理论、文艺和文化经营等方面有所造诣的中高级人才,釆取各种措施,鼓励人才流动,建立工作站、创业基地、特聘专家等形式,探索各类人才聚集的长效机制。要创新人才激励机制,积极出营造重视人才、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创造条件,提供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和,制定吸引人才的良好制度,造就一批熟悉文化发展方向和市场经济规律的现代化文化人才,对一定专业背景的高层次人才要加大力度和措施吸引他们参与到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中来。同时各级公共文化单位要理顺用人机制,签订岗位责任制,加大考核力度,利用奖励和惩罚的杠杆,提升公共文化服务队伍的责任意识。基层文化工作队伍建设更是重中之重,针对基层工作难做,待遇不好的问题,要专项资金提高专职文化站负责人的待遇,出台政策扶持基层文化人员,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长效的管理、激励和培训机制,把有意愿从事文化工作的人员吸收进来,并将其作为公共文化工作队伍建设的一项长期工作。利用基层文化骨干“传、帮、带”,挖掘普通群众的潜力,鼓励群众建立自己的业余文化团体进行自导自演,形成一支扎根基层、有特色的、有竞争力的的专兼职文化服务队伍。

  目前阜阳市政府也有引进人才的政策,并设立专项人才引进基金,实施“阜阳文化名家”工程、实施“六个一批”拔尖人才工程,并给予较为优厚的条件,这个制度是好的,但同时也应注重基层,可根据阜阳市的实际情况,给优秀的、取得成绩的基层人员如社区乡镇文化人才以激励政策,重视他们,培育他们,让他们成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的人才基石。

  4.2.4深化绩效评估机制

  政府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中的主体,起着非常重要的主要,我们通过对政府公共服务的工作成效进行评估,以此为基础,尝试着建立文化绩效评估机制来指导和评估本地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

  公共文化服务的绩效评估主要应有以下几个方面:1绩效评估标准的确定;2.评估主体的确立,也就是由谁来评估;3.绩效评估的方案确立;4.绩效评估计划的执行和落实;5.根据评估的反馈对结果进行服务的改进。绩效评估的主体主要包括:1专家学者。学术界相对超脱的地位和严谨的风格能做出更为科学、客观的评估,并能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2使用者。文化服务的使用者对于文化机构的绩效评估最有发言权;3-般公众。把社会公众纳入到评估的主体中,无意其对文化服务的总体印象及客观评价,对于文化机构对新的文化服务领域进行下一步的开展有着直接意义;4媒体。媒体有责任和义务对文化机构实行监督,表达民意;5第三方调查力量。调査公司及相关的社会机构以其独立性、公正性与专业性,也成为一个重要的绩效评估的主体。

  目前评估机制的确立,工作量浩大,我们可以参照深圳的政府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基本上可以秉承客观性、公正性和科学性这几个基本原则,借鉴性和操作性很强。该指标体系主要分为发展规模、政府投入、社会参与等三大类指标,其中又各有数量不等的小指标,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充分调研,再进行适当增减。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