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公共管理硕士论文

常德市新型小城镇建设的发展现状(2)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11-26 共6148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第1部分】常德小城镇建设中的问题探究
【第2部分】新型小城镇建设模式探析绪论
【第3部分】 常德市新型小城镇建设的发展现状
【第4部分】常德新型小城镇建设中的问题分析
【第5部分】常德新型小城镇建设的对策研究
【第6部分】常德小城镇的开发建设分析结束语与参考文献

  三、功能提升

  随着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促进了各小城镇竞相发展、快速发展。截止到2011年底,各小城镇在水、电、路、所、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垃圾处理、生态公园等生活设施建设日趋好转,特别是就近打造的武陵、德山、澧县、津市等经济条件较强的镇,综合功能提升最为显着,一部分小城镇的宜居条件、生态指数、发展程度等都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辖射范围,吸引了大量的产业、消费、物流、人才向此聚集,小城镇综合效益初步得到体现和发展。尤其是近年来各个层面对小城镇建设的关注热潮进一步增强,各地也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小城镇建设发展规划,尤其是建设具有示范带动福射影响作用的中心城镇,成为了各地推进新农村建设,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有力探索,根据生产力水平和政府财力实际,坚持从区域性中心城镇入手,搞好示范带动,实行镇村同步规划、环境同步治理、产业同步发展、文明同步创建的一体化发展模式。目前,全市现在已经建成鼎城灌溪、桃源茶庵铺、武陵河袱、汉寿南湖、临澧合口、津市灵泉、安乡丰裕、澧县张公庙等22个镇村同。治示范片,出现了一大批“镇亮、村美、民富”的示范村,为推进新型小城镇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实际、切合需要的路子。

  第三节突出问题

  较全国而言,常德市是一个农业大市,小城镇建设起步晚、底子薄、发展慢,还存在许多突出问题。如果把常德市城镇化发展状况放在全国、全省和周边地区进行了重点比较分析,更加能够凸显出常德城镇建设的处境和现状,通过比较,可以分析出当前常德市城镇建设的这样一组结论:

  一、城镇化发展水平总体偏低

  常德的城镇化水平低于经济发展的水平。2013年,常德的城镇化率排全省第8位,而同时期全市GDP总量为2264. 94亿元,居全省第3位;财政总收入168. 69亿元,居全省第6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9169元,高出全省平均水平2406元,居全省第5位。?从一般规律来说,城镇化与经济发展是同步的,照这样计算,全市的城镇化率应排在全省4-6位,也就是和岳阳、衡阳相当,应达到45%左右。现状说明全市的城镇化水平滞后于经济发展的水平,拖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后腿。

  常德的城镇化水平低于全国全省的平均水平。2013年,常德市总人口607. 23万人,城镇人口 270. 22万人,城镇化率44. 5%,与全国城镇化率53. 7%相比,落后10个百分点;与全省城镇化率47. 96%相比,落后近4个百分点。

  常德的城镇化水平在相关城市中偏低。首先,在“3+5”城市群内比较,长沙 69. 38%、株洲 59. 1%、湘潭 54. 02%、岳阳 49. 3%、衡阳 47. 9 %、常德 42. 95%、益阳42. 15%、娄底39. 23%,常德排在倒数第三位,且与岳阳、衡阳差距在拉大,将近5-7个百分点,与益阳的差距在缩小,不到1个百分点。其次,在泛湘西北区域中比较,常德低于岳阳49. 3%、宜昌53. 4%②和荆州48. 7%?,略高于怀化39. 01%,排在第4.从区域竞争的角度来看,城镇化水平影响了常德市的区域竞争力。

  二、城镇化发展速度偏慢

  城镇化的增速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十一五”以来常德市城镇化发展较好较快,一直延续到“十二五”期间。2009年至2013年5年间,我国城镇化率从46. 6%上升到53. 7%,增长7.1个百分点,年均增长1. 42个百分点;湖南省城镇化率从41. 25%上升到47. 96%,增长6. 71个百分点,年均增长1. 34个百分点;而同期常德市从38. 3%上升到44.5%,增长6. 2个百分点,年均增长1. 24个百分点。常德市的增速低于全国全省的增速。

  三、与相关城市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主要与9个城市比较,其一是常德与长沙、株洲、湘潭、岳阳、衡阳比较,这几个城市都是全省推进新型城市化“十二五”发展目标确定人口要过百万的大城市。统计表明,2009年在城镇化率方面?,长沙62. 63%、株洲50. 30%、湘潭49.94%、岳阳46.70%、衡阳43. 15%与2013年常德42. 95%的差距分别为19.68%、7.35%、6.99%、3.75%,2013 年在城镇化率方面?,长沙 69. 83%、株洲59. 10%、湘潭54. 02%、岳阳49. 30%、衡阳47. 90%与2013年常德42. 95%的差距分别为26.43%、16.15%、11.07%、6.35%、4.95%.从城市之间差距来看,常德2013年的城镇化率水平比其他5个城市2009年的城镇化率水平还要低近4-20个百分点,且差距在逐年加大,呈现底子差、差距大、基数低的特点。其二是常德与宜昌、荆州、岳阳比较,这几个城市是在泛湘西北区域内与常德存在较大竞争关系的城市。2009年在城镇化率方面,宜昌40.6%、荆州39.7%、岳阳46. 7%均高于当年常德38.3%,差距在2.3%、1.4%. 8. 4%, 2013年在城镇化率方面,宜昌53. 4%、荆州48. 7%、岳阳49. 3%也均高于常德42. 95%,差距在10. 45%、5.75%、6.38%,比较来看,常德与宜昌、荆州的城镇化率差距在拉大,领先后发地区的优势在缩小,整个发展速度偏慢。

  四、中心城区规模偏小

  人口规模偏小。截止2013年底,常德中心城区人口 69. 5万,而同期全市人口为607.2万,仅占人口总数的11.45%.这一比例大大低于长沙的48. 22%(348. 2 万人、722. 14 万人)、宜昌的 33.04% (135.42 万人、409. 83 万人)、株洲的31.05% (123.75万人、398. 6万人)、湘潭的26.63% (78万人、293 万人)、衡阳的 19.41% (138. 64 万人、714. 15 万人)、岳阳的 14.68% (81.6万人、555. 9万人),和荆州的12. 95% (85. 6万人、661. 01万人)、怀化的10. 13%(52. 8万人、521万人)较为接近,处于区域内最低水平。如果,进一步把它放在湘西北1500万、泛湘西北4800万的人口基数上分析比较,其比例更低、规模过小、带动能力不足的问题十分突出,是典型的“小马拉大车”.

  经济规模偏小。2013年,常德中心城区的GDP为547亿元、宜昌645亿元、岳阳582亿元、荆州427亿元、怀化364亿元,从经济规律上分析,常德中心城区CDP难以承担区域中心城市的职责,存在的优势已经被宜昌、岳阳经济超越并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同时,荆州、怀化的正加速追赶,差距在不断的缩小。

  建成区面积偏小。2013年,常德市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近80平方公里,低于长沙的320平方公里、衡阳的128平方公里、株洲的105平方公里,和岳阳的86平方公里、湘潭的85平方公里,比较接近,仅高于益阳、娄底,在“3+5”

  城市群内排第6位;也低于宜昌的123平方公里、荆州的84平方公里、岳阳的86平方公里,高于怀化的52平方公里,在泛湘西北区域内的5个主要城市中排第4位,并不占优势,增加承载能力、扩大城市容量的任务还很重。

  五、中小城镇发展水平不高

  按照常德市城镇化发展规划和化县为市、化乡为镇的工作思路,包括县城在内的小城镇将承载全市三分之二的城镇人口。常德市城镇体系也是按照中心城市、次中心城市、卫星镇和小城镇的梯次布局,其中三个层次都在小城镇一块,离开小城镇的发展,城镇化就是空中楼阁、无本之木。但从实际来看,小城镇水平不高。一是数量过多。据统计,全市有106个建制镇,100个乡,全市城镇密度为58个/万平方公里,是全国城镇密度21个/万平方公里的2. 8倍。

  平均每个建制镇管辖、福射的人口 2-3万,地域6-7平方公里,明显存在数目过多、发展空间不足的问题。二是规模过小。106个建制镇,城镇人口只有236万,除开中心城区、津市市和6个城关镇,其余的100个镇城镇总人口不到85万,平均每个小城镇不足8500人,绝大部分镇区人口在1万人以下。三是质量过低。由于常德市城镇化起步晚,基础设施欠账多,除开县城和灌溪、太子庙等极少数产业大镇外,其他的基本上是沿交通干道两侧铺开,两排房子、一条街就形成了一个集镇,以路为市,没有排水、路灯、绿化,也基本没有投入,没有管理,甚至连道路硬化也不如村道。以离城最近的鼎城区镇德桥镇为例,该镇解放前曾一度是常德县县治所在,经济基础较好,但是目前该镇镇区秩序混乱、卫生条件极差,街道坑桂只能跑越野车,居住功能、经济功能几近丧失,类似情况比较普遍。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