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配套城镇基础设施
公路建设方面。加快东常、常岳、常安高速公路建设,尽快开工建设安慈高速,大力推进国省干道路网改造,建成便捷的高速公路网络体系,形成中心城区80公里高速环线,实现到周边城市2小时通勤圈、市到县1小时交通圈,至周边重点乡镇1. 5小时交通圈加快市县客货枢纽和信息建设,形成为以高速公路为骨架,国省公路为千线,县乡道为经络,通村道路为枝盆,重点串联各个中心镇,形成联系市、县、镇三级梯次分明、等级分布、结构合理、配套完善、功能突出的公路网络运输系统。
铁路建设方面。抓住国家铁路网布局调整规划及建设的机遇,建设石长铁路电气化改造及增建二线、黔张常铁路、长益常城际铁路、常岳九铁路、常邵铁路、山西运城至石门铁路宜昌至石门段、陕西安康至石门铁路、焦柳铁路扩能改造等,实现铁路运输的跨越发展,形成“一横二纵”的铁路通道布局。“一横”为龄江-张家界至常德铁路和常德-岳阳至九江铁路;“二纵”分别为焦柳铁路、运城-宜昌至石门铁路和石门至长沙铁路。铁路沿线县市区和有中转运输的中心镇对接铁路建设,配套建设服务区、中转站和货运平台,借助铁路的便利推进城镇建设。
水运方面。充分利用沉水、遭水和河湖密布,水位高程运行时间长、航道等级条件较好、通航能力优越的优势,大力发展水运运输,发挥水运运输潜力。
加快沅水、澧水千吨级航道整治和重要港口的改建提质工程,进一步疏通内河航道,提高内河的通行等级和航运的运输效益,逐步建设以常德港、津市港为龙头,况水、漕水干流、般虎航线为骨架的“两横一纵”水运网络体系,利用水运航运网络建设推进配套港口城镇建设,发挥水运航运带动经济效益的作用,促进区域内城镇化建设,串联起小城镇并形成福射带动周边发展。
航空方面。以桃花源机场改扩建为重点,配套机场周边产业发展,建立桃花源机关综合服务型航运小城镇,实现机场物流、人流带来的经济效益的就地转化。加速推进机场规划等级由4C升级为4D建设,不断提升旅客航空港吞吐能力,建成地区支线机场和长沙黄花机场的备降机场,2020年旅客吞吐量达220万人次。
四、发展城镇特色产业
在全市已形成烟草、纺织、装备、电子、食品、建材、锅材、电力、林纸、医药、盐化工等十一大优势产业之中,用高新技术改造食品、纺织等传统产业,大力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发展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北部新城城镇建设以新兴产业为主,配套发展现代服务业;江北地区原则上不落户高污染、高能耗的产业。各区县市集中力量发展一批产业集聚、集约经营、规模经济显着的工业园区和特色小区,重点结合常德市城镇体系布局总体规划,加快常德工业走廊、澧水工业带建设,全力打造德山开发区、创元工业园、灌溪工业园等“百亿园区”.
发展城镇旅游,以城市休闲度假、城镇观光体验游和环城市乡村三大旅游产品集群为重点,建好一批特色的乡村旅游景点。沿夷望溪、沉江、礼水的水上旅游发展主轴线,构建五大类型主题旅游功能区:中部常德城市旅游区、南部世外桃源风景旅游区、北部中华文明史脉寻踪旅游区、东部河湖水乡湿地生态旅游区、西部山水景观生态旅游区。石门县借助相橘节、湖南屋脊、高山茶业等一体的体验上旅游产业,桃源县以桃花源、夷望溪、乌云界、星德山等着名旅游景点为依托,发展观光型旅游产业,澧县城头山、汉寿清水湖、鼎城花岩溪、城区的柳叶湖等主打休闲旅游。借助各地旅游产业吸引人气、带来效益、促进发展的积极作用,做好结合文章,把旅游配套产业搞好,建设小商品集中购置点、农家休闲娱乐场所,积极鼓励农民到景区景点就业,加快城镇住宿、餐饮、集镇建设,发挥旅游集聚效应推动城镇建设,建成一批旅游型小城镇。
推进企业布局的“退二进三” ?,将传统的第二产业由城市内部转移到工业园区,在城市内部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在城市周边近郊地带发展旅游农业、观光农业,调整城镇产业结构。加快组建农村商业银行,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县市区组建村镇银行,发展证券、期货、保险、担保、小额贷款、融资租赁等行业,吸引城镇建设资金。加快建设文化名城,以文化资源为依托,发展文化创意、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娱乐等文化产业,保护城镇历史文化遗迹,开发建设象林伯渠故居式的历史名镇。加快城镇物流园区建设,引进知名物流企业,加强物流综合信息平台建设,建设现代型城镇。落实国家房地产政策,稳定和扩大城镇住房消费,巩固提升城镇商贸、餐饮住宿等传统服务业水平,发展电子商务、医疗保健、信息咨询等新兴服务业。
五、建立城镇政策引导
消除农民向城镇转移的体制性障碍,逐步缩小附着在户籍上的城乡差异和社会管理职能,形成科学有序的人口城镇化机制。建立现代户籍管理制度,实现户口登记地与实际居住地相统一的户籍管理体系,实现户随人走、人走户迁。
保障农村户口向城镇户口转户后,保留在农村依法取得的宅基地、承包地和林地使用权、收益权或不再保留上述权利由政府给予一次性补偿,实行户籍不与土地挂钩、不与社保挂钩制度。建立以身份证号码为标识,集居住、婚育、就业、纳税、信用、社保等信息于一体的公民信息管理系统,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
明晰城镇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林权和农民房产权,颁发土地和林地经营权证、房屋产权证,完成城镇土地的确权工作,并逐步纳入信贷部门可抵押担保物的范畴。出台《常德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实现农地出让、出租、转让、作价入股等形式的市场流转,盘活农村土地资源,实现农民增收增效。完善农村土地征用制度,鼓励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依法进入市场有序流转,探索农村房屋产权流转。建立征地农民发展集中连片城镇制度,对城市规划区内被征地农民实行公寓楼安置政策,对城市近郊农民实行集中定点建房,鼓励其他农民自愿退出宅基地、流转承包地,进入城镇居住。
主动承接沿海地区转移产业,吸引和引进一批劳动密集型企业、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和各种服务业,建立城镇综合产业园区和产业走廊,将农民变成产业工人,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将转户居民纳入城镇就业服务和政策扶持范围,开展职业培训,建立与用人单位的对接平台,引导他们稳定就业。积极提供政策咨询、创业培训、项目推荐、创业指导、小额担保贷款、跟踪服务等创业扶持,鼓励自主创业,帮助其通过创业实现就业。在土地收益分成、电力附加和教育附加分成等财税分享方面给予小城镇更大的倾斜,解决小城镇建设和管理没有来源的问题。加大财政投入,重点支持基础性公益性设施包括垃圾和污水集中处理、路网建设等,与城镇体系建设同步,向区县和小城镇延伸。加快小城镇建设市场化步伐,培育多元化的投融资主体,采取多种方式拓宽融资渠道。广泛采用BOT、TOT等多种方式建设,吸引社会资本全面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六、保护城镇生态环境
坚持适度开发、适宜生活的城镇建设目标,严把城镇项目准入关和建设环评关,引导和支持重点企业建设资源循环利用项目,推广资源循环利用技术,淘汰化工、造纸等行业的落后产能,严禁高能耗、高污染和产能过剩行业项目上马,大力整治城镇工业污染,完善城镇污水收集管网等城乡环保设施,加强环境综合治理。大力推进节能、节地、节水、节材,走出一条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两型社会”发展路子,实现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与可持续发展的良性互动。完善城市管理和社区服务,广泛开展生态、园林、卫生、交通管理、人居环境等城镇文明创建活动,提高市民文明素质,提升城镇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使外来人士愿意到各类城镇旅游休闲、投资兴业,使城镇居民生活舒适、出行便捷,以此吸纳和聚集城镇人口,不断提高城镇化率。
第三节实现途径
一、完善规划编制监控体系
新编修编规划。安排专项资金,加快新编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加大对一圈、一副、两带、六小城、19支点的城镇规划给予重点支持,加快新编修编镇域总体规划,强化城镇建设发展规划的指导性,避免盲目性;协调对接规划。按高标准、大统筹、远视野、强综效要求,立足长远发展,注重远近结合,科学编制规划,合理安排城镇空间布局、功能分区与产业组团,加强相邻城镇、相关城镇发展规划的横向衔接,将规划覆盖到受福射的相关乡村、产业园区,确保区域设施共建、资源共享、环境共保、经济共荣、社会共进,形成定位准确、结构清晰、功能完善的城镇发展格局。调整规划主体。为强化规划编制督导与实施监管,改革现行体制,将纳入市城区周边卫星镇的规划权限由市级统一编制,市区共同监管规划实施,其它建制镇规划由区县(市)管辖备案。
二、建立健全投入保障体系
创建新财政体制,市、县两级财政均设立小城镇建设专线发展资金,按年度考核结果,给予小城镇一定奖励或配套资助,建立逐年递增机制,严格使用监管;整合支农投入资源,引导各类资金项目向小城镇建设适当倾斜。创新投融资方式,探索市本级及各区县(市)级融资建设资金;优化农村金融服务,支持以服务新农村建设为主的地区性中小金融机构在镇域增设新设服务网点;开放民资投入准入,加大小城镇建设项目市场化运作力度,扩大招商引资领域,适当放开部分市政公用设施、公用事业、居民集中居住区建设等工程项目的主体资格限制,积极引入民间资本独资或参股合股投资;推进产权分税制,按照“谁投资、谁受益”原则,让城镇企业注册地和投资者所在地分享共享一定比例的地方税,促进社会资源向优势区域转移。
三、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按适度超前、适度规模要求,加快道路交通、供电、供水、供气、环保等市政设施向小城镇延伸,健全边际路网,努力构建便捷畅通的跨域交通网络,更好地发挥小城镇的辖射集聚功能。推进城镇自来水管网、排污管网和垃圾环卫设施的同步配套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全面改善城镇生产条件和居民生活质量。大力发展社区服务,因地制宜,逐步配建工业区、农业区、居住区、商贸区等生产生活服务设施,增强资源要素集聚力和综合服务功能。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推进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体育等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服务向镇域覆盖、现代新型城镇文明向农村福射。结合“民生工程”的实施,加大小城镇社会事业投入,优化公共资源的均衡配置;努力提高小城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加大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的建设改造力度,实现新型医疗服务设施全覆盖;大力建设小城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社区文化活动室、全民健身活动中心、体育场地等群众性文化娱乐设施。统筹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稳步推进城乡户籍、就业、低保、医疗保障、养老保障、住房保障等制度并轨,以合法固定住所和相对稳定的职业或合法生活来源为基本落后条件,鼓励农村劳动力就近有序向城镇转移。
四、提高城镇科学管理水平
依法严格厉行规划管理。坚决克服小城镇建设发展中的任期效应、短期行为与盲目举措,保证规划的权威性、严肃性和连续性。严格建设施工管理。实行选址审批、幵工许可证、项目招投标、工程监管和质量监测等制度,保证建筑工程有序进行,保证工程质量。普遍改善镇容镇貌管理。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城镇意识,提高城镇管理人员素质,健全管理体系,清理乱搭乱盖、占道经营等违规行为,实行“引市入室”、“坐商归店”经营,杜绝乱摆乱建现象。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寓管理于创建之中,把小城镇建设、管理与创建新型示范小城镇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全民卫生意识和小城镇文明程度。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全面提高小城镇建设与管理旳科学化水平。强化生态环境保育。坚持小城镇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相结合、小城镇建设与耕地保护相结合,注重生态环境管理与保护,实现城镇可持续发展。
五、加强城镇人才资源建设
推进小城镇建设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各类高素质人才及其驱导作用。积极招引人才。通过大力培育引进产业和企业,集聚各类人才。建立健全流动机制,特别是小城镇建设急需的规划、建设等专业管理人员,可采取下派挂职、上挂锻炼等方式,建立区县(市)与小乡镇公务人员双向交流机制。加强基层业务知识培训。建立区县(市)工作部门定期对乡镇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的工作机制,促进基层工作人员专业技能与业务水平的稳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