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行的《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标准》还不够完善,地方政府应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细化养老服务资格认证的各项标准,形成完善的养老服务从业资格认证制度,全面规范养老服务人员的专业化发展,优化养老服务队伍的发展环境,为建设高水平的养老服务队伍提供制度保障。
3. 引入专业型人才
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鼓励和吸引专业卫生工作者和医护专业的毕业生从事养老服务工作。要改善养老服务人员的待遇,建立专门的工资补贴制度,保证养老服务人员的收入不低于全市平均工资水平,保证人才引得来还能留得住,稳定养老服务人员队伍。
4. 强化为老服务志愿者队伍建设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为老服务志愿者队伍的建设:一是建立信息登记制度,鼓励参与为老服务的志愿者登记成为注册志愿者,通过注册信息系统对志愿者统筹活动安排,并对志愿者参与为老服务活动记录备案,提高为老服务的效率;二是依托地方教育资源,建立志愿者培训基地,强化对志愿者的教育培训,提高志愿者的专业服务能力;三是完善志愿者的评价奖励机制,统一评估标准,将志愿者的服务情况与奖励挂钩,完善在升学就业方面对志愿服务的优惠政策,鼓励政府机关单位、企业、社会组织等部门对为老志愿服务表现突出的个人给予精神和物质的双重奖励,号召更多人投入到社会养老志愿服务中来;四是加强志愿服务管理,建立长效化的志愿服务机制,为老年人提供规范的、经常性的志愿服务活动。
5. 构建养老服务人才储备机制
建立科学的学科教育体系,是培养专业化高水平养老服务人才的关键。应协同教育部门,在地方高等医学院校和普通卫生学校的学科设置中,增加老年养护相关的专业,如老年人的护理保健、健康科学、精神照护等,形成层次丰富的学科体系,为培养专业化、多元化的养老服务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 优化经营模式
要想实现民办养老机构的发展繁荣,根本在于从自身入手,明确市场定位,找到符合自己特点的特色化发展模式,提升在养老服务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全面提高机构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1. 制定长期发展战略
借鉴现代企业管理的成功经验,制定长期发展战略。通过梳理内外部发展条件,对内考量机构的资金投入、床位规模、人力资源等基础实力,对外结合老人的健康状况、经济条件、文化程度、职业背景的划分标准,确定服务对象、功能类型和发展方向,找准市场定位。资金实力较强的机构可向高标准高水平的综合性养老机构发展,实力相对薄弱的机构则集中有限的资源,针对某个老年群体开展特色化的养老服务,节省经营成本,形成养老功能鲜明的发展模式,增强在养老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2. 探索特色化发展之路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谋求特色化发展,拓宽机构的生存渠道:(1)与社区开展合作,形成机构、社区养老联动模式,机构为居家老年群体提供有偿上门服务,或设置专门的日托中心满足老人短期看护需求,发挥机构护理人员具有一定经验和专业水平的优势,拓宽养老服务对象范围,增加经济收入改善发展环境;(2)发展连锁经营,发挥环境资源优势,开辟旅游生态养老模式。依托石家庄西部山区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和成熟的旅游景区设施建设,如西柏坡红色旅游基地,抱犊寨、五岳寨、驼梁旅游景区等,与当地民办养老机构开展合作,连锁经营,开辟夏季特色旅游养老线路,为老年人提供避暑、旅游、养生、保健、照护等全方位的养老服务,创新养老模式,实现石家庄市民办养老机构的特色化发展;(3)将养老机构的部分服务如打扫卫生、清洗衣物床单、伙食供应等外包给家政机构,集中机构的人力资源专注于为老年人提供医护、保健、起居照料等服务,这样有利于进一步明确机构内部的服务分工,提高护理人员工作效率,降低服务成本。
3. 加强机构形象建设
民办养老机构要充分适应市场化,强化营销意识,通过社交媒体加大对机构形象建设的宣传,消除社会上存在的对养老机构的偏见和误解,引导人们正确看待民办养老机构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发展环境。
一要引导公众充分认识民办养老机构的公益性和承载的社会责任。民办养老机构作为民办非企业单位,是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经营的非营利性组织,虽然通过经营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收益,但主要是为了实现机构自身的存在和发展,这与机构本身的社会公益性并不矛盾。二要在民办养老机构中发掘、宣传、树立敬老爱老的先进典型,传播为老服务光荣的理念,建立养老机构和为老服务工作者的正面形象,提升民办养老机构的社会地位,引导更多的人投身养老服务事业。三要通过宣传推广,让公众对民办养老机构的的服务内容、生活环境、服务水平、收费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甚至可以将社会上的独居老人接到机构免费体验生活,增加社会认可度和公众口碑,提高知名度,扩大影响力,优化民办养老机构的社会发展环境。
4. 关注员工个人发展
引进医药卫生专业人才到养老机构工作,提高待遇水平,并就机构的发展规划和其个人发展多做沟通交流,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让对于表现优秀的员工,除了工资待遇上的提升之外,还要努力为其创造外出学习交流的条件,拓宽个人发展空间,令员工对在机构的工作产生归属感。
(七) 提高服务水平
1. 强调关爱老人的服务理念
加强员工思想教育,普及“爱老、敬老、护老”的服务理念,要求每个工作人员从思想上将入住的老人当作自己的家人看待,全心全意的为老年人服务的同时,重视老年人的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个性化服务需求,关心老人的心里健康,让老人从内心感受到家的温暖。
2. 强化员工职业技能培训
完善规章制度,严格规定从事护理工作的人员必须持证上岗,针对“4050”人员和其他专业护理能力不足的员工,鼓励其积极参加政府和其他社会机构组织的职业技能培训班,加强专业护理知识技能的学习,如果考核通过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机构给与提高待遇或报销学习费用的奖励,激励员工提高自身素质,完善服务水平。
3. 建立科学管理制度
为老人建立个人电子档案,实行信息化管理,记录老人的详细基本信息和入住的服务情况,全面掌握老人的生活状况;细化服务标准并形成制度上墙,便于加强对服务的监管;强化内部管理,建立对员工的服务考评机制,将老人及家属的评价列入考核指标,将员工的考核成绩与奖金收入挂钩,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聘用专业财务人员,对机构的财务收支进行科学管理,特别是政府扶持资金和社会捐赠的使用明细,提高机构的财务状况透明度,便于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提高社会认可度;建立危机应对机制,针对运营中可能遇到的突发事故,提前做好应急预案,提高机构处置危机的能力,降低运营风险,减少经营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