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低碳公共政策制定中存在的问题
4.2.1 低碳法律缺位明显
当前我国关于低碳发展方面专业法律法规还存在一些缺失和不完善的地方,可以这么说我国到目前还没有一部具有综合意义的关于应对气候变化或者关于低碳的专门法,这一领域涉及的法律法规都散落在各单行法中,如《可再生能源法》等体现降碳,《森林法》等体现了增加碳汇方面措施,大多属于具体操作层面要求,虽然在促进低碳发展中起到积极作用,但是不能起到全面约束和有效萧条作用。同时,这些低碳相关法律条文缺乏足够的操作性,导致在现实中无法产生巨大约束力和影响力。国家在低碳法律制定缺失,具体到各地方,更鲜有地方性专项法律条例。
4.2.2 低碳政策针对性偏弱
随着发展低碳经济巨大意义逐渐显现,从国家到地方针对低碳开始逐步制定规划、政策文件等,尤其是“十二五”期间各级政府密集出台了针对应对气候变化、低碳经济发展等系列专项规划和制度,为我国在“十三五”期间更好的推动低碳经济发展提供了较为完备的政策依据。通过分析济南低碳政策,可以发现,虽然当前低碳相关政策文件较多,但在低碳政策制定中,常规性举措多,落实部署国家相关要求的文件多,针对各地实际制定创新性举措少。如《济南市2015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同国家、省级方案相似度极高,体现地域性特色措施举措较少。低碳产业政策条文较多、分类繁杂,财政、产业、能源、科技等促进低碳政策主要散落于各专项政策文件中,包含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能源优化、技术推广等,各地普遍缺少专门针对低碳经济发展的宏观全面规划和政策,对推动低碳经济的长期快速发展来说还缺乏一些长期、系统性指导。
4.2.3 不同类型政策缺乏协调性
如前所述,国家和地方在低碳政策中主要通过强制性、引导性和市场性政策以推进低碳经济发展,在政策搭配使用中,各级政府更倾向于使用强制性政策,制定碳排放天花板,明确降碳任务,以及强制地淘汰落后产能和制定产业准入等等,强制性政策使用相对频繁,对各项任务落实政策相对缺乏。
在引导性政策中,各项降碳政策碎片化明显,由于发文主体、目的不同,价值取向不同,因此各具体措施、政策制定中存在差异,各政策之间缺乏协调,没有形成比较完善的框架。例如在产业发展中,由于地方政府还存在政绩、GDP考虑,对短期效益明显的低碳产业较为重视引导,投入多、回报时间长的低碳政策则不愿意扶持和引导。
在市场政策中,主要围绕财税补贴、支持资金等方面,地方政府如济南市,主要贯彻落实国家相关政策文件和要求,缺乏灵活性和地方特色,产业支持资金比例多,对节能技术研发支持性政策较少。作为降低碳排放的有效工具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全国还处于试点探索阶段,试点以外各城市的探索还停留在理论研究层次,碳基金、碳汇生态补偿等政策还有需要政府和各方面的专家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和论证。
4.3 低碳政策执行中存在的不足
4.3.1 选择性执行政策
低碳政策至上而下相似度极高,地方地碳政策文件大多转发国家相关文件要求。但由于地方政府由于自身利益保护的驱使和各部门根据部门利益进行选择导致在政策执行中选择性执行现象还是比较突出的问题之一。尤其是执行过程中,国家价值指向和执行主体不一致时,执行主体会根据自身偏好,表面执行,在具体措施和效果方面大打折扣。如国家制定降碳标准,虽然各级政府逐级落实转发,但是由于地方政府对GDP高度重视,在具体执行中个别仍然存在追求经济利益,忽视生态效果现象,降碳目标仅仅停留在文件中,没有落实到行动中。
国家公共政策是有机整体,要求执行者必须全面贯彻落实,但地方存在只从自身利益出发,挑选最有利政策执行。如国家的一些引导资金、扶持政策等,地方政府和部分虽积极主动争取,以促进当地发展,对于地方设立专项基金引导支持,地方财政配套资金等等方面则主动性若很多。
4.3.2 缺乏有效监督考核
低碳政策涉及范围广,相关责任部门多,制定有效监督体系难度大。各地方制定的降碳目标等,由于碳排放统计体系不健全,该项指标历史数据和年度数据都缺失,造成该考核项目名存实亡。由于低碳指标同产业发展、能源消耗等密切相关,单独考核难度较大,因此地方政府对各部门考核中,低碳经济鲜有涉及,各部门推进措施、政策也大多属于日常性工作,造成考核流于形式。当前国内低碳考核监督主要是国家部委各部门,例如发改部门对降碳指标考核,国家机关事务管理部门对公共机构低碳考核,还处于监督碎片化局面,没有一个部门对全部低碳发展进行监督。对企业、行业监督则更加缺乏,虽然节能体系已经基本建立,但是针对降碳目标约束还没有具体措施和要求,监督的缺乏造成企业、行业对降碳积极性较低,一定程度限制了低碳经济的发展。
4.3.3 信息公开宣传缺乏
在低碳发展中还包含着低碳生活这一个和广大社会成员息息相关的一个重要环节,所以信息公开的作用是不以可忽视的。信息公开与宣传对政府各项政策落实意义重大,通过向社会公布宣传,即可以扩大影响,增强行动认同感,同时也是落实群众监督前提条件,从而对起到对政策引导和放大作用。对于低碳发展而言,信息公开和宣传更加重要,作为一个比较新型词汇,加上之前个别利益团体为了达到个体目的而鼓吹“低碳是资本主义阻碍发展中国家的阴谋”等的不良论调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公众对低碳认可度和了解度偏低。
中国人均碳排放较高,同我国经济循序发展、能源消耗密切相关,同时也同国内生活习惯、方式有关。当前国内低碳宣传主要通过“低碳日”、媒体宣传等渠道,宣传质量不高,针对性不强,很难引起公众认可和关注,对碳排放的危害认识度低。低碳生活意识还没有广泛深入人心,日常出行、生活中高碳行为还很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