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公共管理硕士论文

低碳经济发展公共政策体系的构建研究绪论(2)

来源:学术堂 作者:范老师
发布于:2017-07-10 共7136字
  Pearce 在 20 世纪 90 年代初提出了 “double dividend”(双重红利)概念,他通过对碳税进行分析,认为征收环境税一方面可以控制污染,保护环境;另一方面可以降低目前税制的扭曲影响而有助于经济的持续增长,这两种红利分别被称为“绿色红利”和“蓝色红利”[8].
  
  1.2.2 国内研究综述

        当前国内对低碳经济研究较为广泛,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政府职能定位和体制改革层面。
  
  1王迎春、陈祖海研究指出,碳排放造成的环境问题是具备负外部性的,市场失灵也不可否认的存在,所以单纯依靠市场手段在未来发展的角度来看,是不利的[9].因此政府的主导作用必须肩负责任,由政府来制定和执行不同的政策工具,来保证低碳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陈红敏研究中认为在一定程度上,我国中央政府通过低碳减排的手段达到环保的预期目标与地方政府领导区域经济发展的短期利益是存在一定矛盾的[10].现在执行中的财税制度与地方政府的政绩考核制度都对区域内的低碳发展存在不可忽视的影响,根据国外的相关经验,还是应该通过进行改革来对地方政府进行鼓励。
  
  朱兴龙在研究企业行为时指出,环境政策(包括低碳经济发展公共政策)的效力要注重企业对政策的响应情况,包括政府相应制定的一系列激励机制或者监督惩罚政策,都是政府和企业之间利益的矛盾焦点。在这场博弈中,朱兴龙认为政策对相关企业的激励作用十分的重要,但监督力度和违法违规处罚也是不能放松的一方面,以此来规范和改善相关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11].
  
  中科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指出发展低碳经济必须进行制度上的创新和改革,对行政、经济等方面的政策进行宏观调控;还要建立和优化相关的财政和税收政策并把激励性的有关政策进一步具体化细致化。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应对气候变化课题组提出了四点建议希望能够对我国的低碳经济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即总体规划、加大政策扶持、试点工作和用好经济政策[12].
  
  2、关于低碳财税政策的讨论。
  
  宋德勇、卢忠宝通过政策工具创新选取的这一独特角度对国内低碳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第一通过对国外公共政策的梳理得出发达国家的低碳公共政策主要可以分为能源类的政策、技术支持类政策、产业扶持类政策和消费引导类政策等。第二从国内近年来低碳经济的发展现状出发,对现行的相关政策工具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我国在财政税收方面的使用力度和效果在不断加大,也出台了一些低碳金融政策,但政府为主导的强制型手段还是处在主导和支撑的地位[13].同时指出我国的低碳公共政策存在在执行考核时科学性不强,部分财税政策也缺乏一定的灵活性等等问题。
  
  张克中、杨福来通过研究芬兰、瑞典等发达国家的碳税政策后,提出我国应该将碳税政策在恰当的时机引入国内,通过税收减免或者返还等方式激励市场[14].李齐云、商凯对国外碳税进行了分类研究,他们根据征税方式和利用情况划分出了四类,以此对我国碳税的征收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15].苏明、傅志华等利用均衡模型对不同的碳税组合方案进行了静态与动态的两项分析,阐述开征碳税的重要意义和可操作性[16]。

    3、政策设计方面的讨论。
  
  胡振宇研究了国外部分国家的低碳发展情况后得出结论认为发展低碳经济的公共政策工具有可以包括管制手段(直接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和能源利用水平)、财政手段(税收、补贴和资助等)和排放权交易(直接管制与经济激励相结合的手段)[17].
  
  王楠楠在研究深入区域性低碳经济发展后得出结论要想发展好区域低碳经济必须要坚持低碳治理和因地制宜,在地方性法规的健全完善和健全行业标准的同时尽快建立碳排放数据库来把低碳绩效指标的测量方法标准化[18].
  
  宋德勇、卢忠宝通过分析认为中国的低碳发展的公共政策与西方国家显着不同,国内在在进行相关的政策创新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要进一步的发挥法治的力量并且逐步从人的治理向法律治理来转变;二是从行政手段的选择向市场化手段选择过渡;三是进一步完善低碳经济相关的数据统计、政策数据的监测、政策效能评价以及从中央到地方的考核指标体系建立;四是要注意更加充分的发挥我国基本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的巨大优势来进一步完善道德体系的建立[19].

    与发达国家的早起步、高投入、深发展的步伐相比我国从 2007 年发布《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起虽然进行了不少的研究,学术界与政府都在积极致力于低碳经济公共政策的研究和实践,但仍然不够完善、系统、科学,目前为止,中国的低碳发展是在“节能减排”的制度框架之下的,并没有针对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现
状研究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框架,正基于此,本文尝试通过梳理、分析和研究的手段以期能够获得一些启示为促进低碳经济在我国的更好发展而研究制定公共政策时提供一些经验。
  
  1.3 研究的方法与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阅读有关低碳经济方面的国内外文献资料,在查阅书籍、期刊、互联网中的相关资料来研究本课题,对国内和国外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特别针对公共政策的制定和设计方面的内容进行总结和梳理,并对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当前状况和发展路径进行研究和分析。通过对资料进行整理、比较、归因、数据统计来对济南市这一区域实例进行分析,为论文提供侧面的之策,增强说服力。

        (2)内容分析法。通过对低碳发展公共政策文本或文献内容本身进行分析,保证研究的客观性与全面性。
  
  (3)比较分析法。本文通过对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低碳发展过程中相关政策的制定、执行进行综合的横向分析,同时与我国在低碳发展领域中的一些公共政策进行对比从而给出政策优化的对策和建议。
  
  (4)理论结合实际法。本文对低碳经济发展的一些基础理论进行了归纳和树立,对济南市的实际发展情况进行了阐述,并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尝试将把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同时还通过进行实证分析,进一步提高文章说服力,从而以期为解决区域低碳发展中的问题,提出对济南市低碳经济发展的建议。
  
  1.3.2 研究思路总体研究思路可以简单的归纳如图 1-1 所示:


       首先,对低碳经济的相关知识进行详细的了解,简单介绍全球气候变化的时代背景和现实状况,进而提出研究的课题:以期通过对低碳经济和相关的公共政策进行分析和梳理,寻找促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解决之道。第二,本文回顾了国内和国外有关专家学者在低碳经济发展这一领域中的研究成果和研究内容,尤其是针对低碳的公共政策方面相关研究进行文献综述,进一步奠定了本文的思想和理论之基。第三,对相关公共政策理论进行简要的论述通过对我国目前低碳发展中正在执行的相关公共政策进行了归类的分析和整理,并且以济南市作为一个实例进行“解剖麻雀”式的进行对照研究,同时结合国外发展的横向比较,对其经验和做法进行总结。最后,本文针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进行分析,尝试通过公共政策的组合、优化以期能够在理论和实践的两个层面来助力我国发展低碳经济。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