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甲河两岸现有景观类型单一,旅游资源大部分尚未被开发。针对卸甲河两岸的景观现状,在进行景观规划时,应根据地形的自然起伏和道路的蜿蜒曲折划分形成各种特色活动区,以特色景观的规划来增加区域景观的异质性和多样性。对拦道石村原始保护林区进行适度的开发,在不破坏生态平衡的基础上,将自然景观开发成为经营景观。在原生植物的基础上,丰富植物种类和数量,通过生态系统自身的调节,形成稳定的植物群落,塑造远离人类活动的密林景观效果。动物种群的补偿也以原有物种的保护繁育为主,同时作为吸引鸟类的重要措施,创造仿佛没有人类的足迹,充满鸟语花香的生态旅游景观。
4.2 平山县拦道石村旅游景观的文化传承策略--红色旅游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历史文化作为旅游业重要的旅游资源,要在传承中发展。使旅游者通过旅游活动,体会历史内涵,并通过旅游者交流和传播这种文化[55].历史文化与旅游相结合,会产生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可提高旅游业的软实力,达到弘扬民族文化、教育国民的目的[41].
红色旅游具有较高的教育和政治意义。红色旅游的过程,既能观光游览、亲近自然,又能回顾历史、增长知识。通过红色旅游,学习革命艰苦卓绝的奋斗历史,挖掘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并赋予其新的时代特色,在旅游活动中寓教于乐,既满足了旅游者放松身心,追求精神愉悦的旅游需求,又是进行中国革命传统教育、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手段。
4.2.1 树立红色定位
旅游区之间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形象上的竞争,一个良好的形象定位就是塑造一个旅游区品牌的基础。作为旅游区的文化象征,红色文化是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进程中传承下来的优秀的革命传统文化,中国人的红色情结是与生俱来的,是吸引旅游者的关键,也是旅游者对旅游区的整体认知印象。由于旅游作为一种特殊的产品,往往都伴随着某个主题宣传,因此,在规划旅游景观时,首先要确定旅游区的形象定位,深层次挖掘区域内的文化内涵,突出展示红色旅游文化产品的特色,以红色文化来定位旅游区形象,从而形成自己的红色品牌优势。旅游区的形象定位应根据地域内的特色旅游资源来确定,深层次的挖掘旅游资源的内涵,确立不同层次需求的开发向导。同样,红色旅游资源是历史的产物,具有不可再生性和不可替代性,因此,在进行旅游景观开发和规划时,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必须要考虑旅游资源的环境承载力问题。
红色旅游的性质导致其文化产品形式陈旧、结构单一,不能达到预期的文化影响力,因此要改进陈列方式,创新展示手段,丰富表现形式,综合运用多种形式的科技手段,根据不同时期的需要,精心组织高水平的专题性展览[56].
4.2.2 彰显革命精神
拦道石村特有的红色环境,决定了人们与众不同的文化生活。红色旅游是平山县旅游业的核心产品,在西柏坡红色旅游胜地的大环境下,拦道石村需要不断的创意与开发,以丰富的产品强化吸引力。首先要提高对红色资源的具体认识,树立科学保护红色资源的观念。开展红色旅游活动的重要内容是宣传革命历史事实和革命斗争精神。红色革命是以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发展历史为基本内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民族精神为思想内涵。这些革命奋斗的事实和革命斗争的精神构成了红色旅游的全部内容。要开展全民普及的红色资源保护教育工作,把红色文化教育同思想道德教育有效结合,提高全社会的红色资源保护意识,使红色资源的保护观念深入人心。因此,可以通过邀请革命前辈开展革命战争历史专题讲座(图 4-4)、举办红歌会、红色知识竞赛、红色文化征文活动等形式,来普及革命历史知识,弘扬革命传统精神,加强对红色资源现状的了解,丰富旅游者的精神世界。
4.2.3 遵从历史情境
对于红色资源的保护主要是对革命遗址遗迹、文物资料等珍贵文物进行保护。对于革命遗址遗迹的保护,注重维护这些遗址遗迹的原始遗存状态,即强调要保持红色资源的原真性,有助于真实还原历史情境。在拦道石村还保存有一些老一辈革命家的故居,在对这些红色资源遗址保护时,要谨慎、细致地从事遗址修复工作,并且要采取一定的技术手段,遏制侵蚀、氧化等自然作用对这些遗址的慢慢损毁。同时,遗址遗迹的周围环境也对保护遗址遗迹有影响作用,因此,根据革命遗址遗迹的特定要求,划定保护范围,以保持革命遗址遗迹的原真性、完整性、美观性,使得历史景观得以长久的存在,与自然环境交相辉映。对于可移动的珍贵的红色文物主要是指红色物品、文物资料的保护,由于其本身的可移动性而容易丢失或者损毁,更应该小心保护,谨慎收藏。因此,对于这珍贵的红色资源,要加强收集整理,尽可能地收藏到进行收藏到晋察冀军区革命历史资料陈列馆,避免流失。
4.3 平山县拦道石村旅游景观的主题体验策略--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的持久竞争优势,是长期历史积淀形成的乡村性资源,包括乡村的生活方式、乡村景观资源和乡村文化活动等。乡村地区的自然环境及乡村生活与城市有着巨大的差异,这种差异性正是吸引、满足旅游者参与旅游活动的根本[57].乡村旅游景观则可以表达为农业生产景观和农民生活景观的环境综合体[58].因此,在乡村旅游景观规划中,结合“情境规划和体验设计”的理念,提出乡村性、真实性与体验相结合的旅游规划思路。在充分发掘乡村文化元素的基础上,确立村庄主题,通过导演互动性活动,调动旅游者的参与性、营造体验氛围[59].时代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对拦道石村的村民们影响并不大,这里的一切仍然都保持着乡村的朴素:石墙、梯田、围炉喝枣酒、山菜与河鱼,依然保持着朴素的民风,维护着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珍贵财产[60].拦道石村原真性体验活动,是一种创意营销。
依托田园风光吸引游客,把自然生态、民俗风情通过旅游活动的开发展示给旅游者,以满足旅游者向往田园风光,渴望亲近自然、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
4.3.1 文化体验
文化体验注重旅游者的参与性,以自己的亲身体验来获得人们对历史文化、民俗民风、宗教信仰等的认知,满足人们对异域风俗的好奇心,以较为生动的方式使旅游者增长见闻、开阔眼界、体验极具特色的生活内容,给旅游者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
据说,卸甲河从拦道石村穿流而过,其名字是因东汉开国皇帝刘秀曾在此“卸甲”游泳而来,而卸甲河水遇河边的三块巨石而转变了河流的方向则形象地解释了拦道石村的名称来源(图 4-5),同时拦道石村当地的元宵节习俗与也刘秀走国传说有关。每到元宵时节,在开阔场地立桩、结网、拉灯形成起伏灯阵,入夜时灯影千回百转如同迷宫而不得出口,故又名祈福迷宫,借此习俗寓意幸福吉祥。每当有人结婚,全村出动帮忙,其传统的婚嫁模式,就像过节一样。拦道石村传统的庙会是以奶奶庙、龙王庙为载体的民俗活动,吸引着旅游者前来参加。
4.3.2 教育体验
教育体验主要依托自然或人文资源展开,满足旅游者的兴趣爱好及自我发展的需求,以生动形象的方式来实现学习目的,对旅游者产生深刻的印象,有助于加深记忆。如对特殊地区的社会形态、令人不可思议的自然现象等的学习认知体验,来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以及人们的勤劳与智慧。教育体验使旅游者在体验活动中学习,在与环境的和谐共处中获得学习资料,这种体验方式能够使旅游者收获不一样的旅游感受,完全融入旅游产品中,成为旅游景观的一部分,深刻体验景区内的旅游特色和文化内涵,更能够激发旅游者自觉保护自然及人文资源的意识。
每年村里农民农忙时节,弯腰劳动的村民、金黄黄的麦田(图 4-6)、远远的青山、穿村而过的河水,形成一道淳朴的田园风光,吸引旅游者驻足观赏,了解劳动之美,也可亲自体验劳作的艰辛,从而爱惜粮食。
4.3.3 自然体验
利用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实现。现代人生活压力大,且通常与自然疏远,所以往往会产生向往自然,亲近自然的诉求,同时环境的恶化也越来越引起人们对自然的关注。对于自然的亲近体验,不仅能放松人们的身心,舒缓压力,还能满足人们对自然的好奇心,加强对自然的认知,如森林体验、沙漠体验、海上体验、草原体验等。
除此之外,自然体验的形式多种多样,例如徒步观赏、骑马、攀岩、露营、漂流等。卸甲河在拦道石村呈“S”型迂回而过,落差达 50 余米,形成了水上活动峡谷漂流(图 4-7)。既可以乘坐漂流筏顺流而下,也可移步水上乐园,踩水游乐或垂钓休闲。
4.3.4 生活体验
生活体验主要是让旅游者换一种方式生活,满足人们对其他不同生活的好奇心理,以及对自己所厌倦的日复一日生活的逃避愿望。如在巴黎当“流浪汉”、在澳大利亚农庄住宿生活、当一天“上海人”、纳西人家体验、草原牧民体验等。旅游者不仅吃住和以往生活不同,还要参加生产劳作、参与家族议事及节庆等活动,进入完全不同的生活状态。
村中设有特色农家院接待旅游者,农家院的菜品名称直白却又寓意美好的愿望,从“一壶老酒、二两河鱼”,到“三碟野味”、“四爪鳖汤”、“五菜团子”、“六两腊肉”一应俱全,最后是“七仙相会、八味山珍”,保证“九九归一、十全十美”.听着着一串美好的数字,品着农家自酿枣酒,会让人深深地体会到一种久违的人文情怀。旅游者也可以自己动手,农家院提供灶具,泥炉土灶架起黑黝黝的铁锅,烹饪亲自采摘来的瓜果蔬菜,远离城市的喧嚣,静静的享受着劳动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