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2 调查方法
本文的调查方法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第一,收集资料。在新市区大汲店民俗村筹建委员会的帮助下,收集到了大汲店民俗村的现状平面图、大汲店历史文化遗址遗产名录、关于大汲店村的市县志摘抄、《古镇大激店》体系结构等相关资料,为现场调研工作的进展奠定了一定理论基础。
第二,实地调研。运用皮尺、钢卷尺、橡皮、铅笔、记录表、数码相机等工具,对照 CAD 现状图纸,对地形地貌、现状道路、水体景观、建筑小品等现状进行仔细勘察,随时在图纸和记录表上进行标记和记录。注意尤其是对植物种类的统计,需要进行仔细辨认和记录,如遇到名称不确定的植物时,制作植物标本,并用相机进行图像采集,并及时查阅书籍或请教相关专家。
第三,访谈法。在调研过程中,对当地的居民和游客进行访问调查,主要为了了解两方面的内容。①访问村内年岁较大的常住居民,深入了解大汲店村的历史文化;②对村民和游客进行访谈交流,了解其对景观的进一步需求和意见、建议,做好记录。
3.2.2 调查结果与分析
3.2.2.1 道路现状分析
大汲店民俗村的主要道路组成有不同的形式,分为一级道路、二级道路、三级道路(图 3.14)。主要交通道路宽度为 3-6m,宅间小道为 1.2-2.5m.东西两侧进入大汲店村的道路均为沥青路面、村内其余大街小巷为水泥路面,具有一定的乡土气息,给人以悠久历史文化的感觉。但是,也有部分道路路面破坏严重,急需重新修整和铺设。
经过调研,笔者认为大汲店村内主要通行道路的绿化情况基本良好。拥有一定的绿化覆盖率,植物种类的选择较为合理,行道树种类绝大多数采用乡土树种(表 3.1),层次分明。但经过分析,笔者认为村内植物种类的多样性还不够完整,乔、灌、草搭配不是很协调,有些道路绿化还缺少灌木层和地被层。
3.2.2.2 水体景观分析
水资源丰富是大汲店民俗村的最大特征之一,河湾坑塘,使大汲店村三面环水,水面积共计 490000m2.村庄北面有两条季节性河流,每逢雨季流水就汇入百草沟,所以百草沟河的水源连年不断,水流相激烈,蔚为壮观。在古代,浍水河为庄南的屏障,东面、西面和北面三关分别有三门,慈航寺镇东方,真武庙守西方,兴国寺扼制北方。
现如今,把湖体景观的主要部分分为三部分,三处命名分别为浍水湾(图 3.15)、兴国湖(图 3.16)、明月塘(图 3.17),三湖面连汇贯通,景观宜人(表 3.2)。经过实地调研,大汲店村庄湖边水生乔木丰富,如垂柳、水杉等,植被种类单一,缺少水生灌木和地被;驳岸线蜿蜒曲折,应该配置水生植物效果更好;兴国湖垂钓园应注意安全防护措施,也需要保持水质和水面清洁度。
3.2.2.3 建筑小品分析
现如今,园林景观越来越多的应用在规划设计中,而具有独特观赏价值和使用功能的园林建筑小品是园林景观设计中的重要元素,不仅满足了我们的功能需求,也满足了我们观景赏景的需求。
通过对大汲店建筑小品现状(图 3.18)的调查,主要建筑小品包括普通民居建筑、村民活动中心、大汲店古代戏楼、观音殿、真武台、古代石刻、古亭、廊子、花架、特色景观雕塑、景观桥等,为村民和游客提供了休憩、娱乐的场所和环境。其中,发现几处问题:有些建筑小品为古代遗迹,需要有一定的保护措施;现代建筑和古代建筑风格差异较大,不是很和谐,可以通过植物景观的营造来软化和减少这种状况。
3.2.2.4 植物景观分析
在园林中,植物素材的选择与搭配是一个景观区域整体面貌的重要决定因素,也可以是评价某景点重要的一方面。近年来,经过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使得大汲店村内的绿化覆盖率大大提升。村内的绿化现状部分是以居民自家种植为主,大部分是公共活动空间的绿化,如河岸边和主要道路的行道树等(图 3.19)。植物种类以当地乡土树种为主(表 3.3),缺少景观类、观花类和观果类树种;现状植物搭配主要以乔木和灌木为主,缺少层次感,应该乔、灌、草合理搭配。因此,大汲店村植物配置应该在满足生态学原则的基础上,按照经济、美观、实用等方面的要求合理搭配,不仅要符合美观效果,还要达到稳定的植物群落。
3.2.3 景观现状存在问题
根据收集的资料和实地勘察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笔者总结出大汲店民俗村旅游景观存在以下问题。
3.2.3.1 道路系统较混乱,路面材质不统一
大汲店民俗村内的道路系统基本通畅,尤其是村内的对外交通十分方便,但对村内交通不是很重视,比如很多狭窄的道路不能通行车辆,遇到节假日旅游高峰期会发生交通拥堵的情况。村内路面大部分道路已经进行了硬化处理,但有少数道路还是土路,遇到下雨等不良天气会阻碍交通正常通行(图 3.20)。
3.2.3.2 水体形式单一,岸边水生植物缺乏
大汲店民俗村内的水资源十分丰富,三面环水,常年水流不停。美中不足的是水体形式单一,以静水为主,缺少如喷泉、小型瀑布、溪流等的动态水景观。经过多年的改造,有些新改造的水体驳岸线蜿蜒曲折,但是缺少水生植物的配置,显得很生硬(图 3.21)。当然,大部分水周边植物资源十分丰富,但植物搭配无层次感,养护管理也不到位,杂乱生长影响景观效果(图 3.22)。湖边有些区域未设置安全防护措施,游客在玩耍时容易发生危险,在不影响景观效果的前提下应该设置防护围栏。
3.2.3.3 建筑小品风格不统一,缺乏乡土气息
大汲店民俗村内的建筑小品风格不统一,在景观小品中掺杂了许多现代元素,与乡村生态景观不协调,缺乏乡土气息。在新农村建设的发展下,增加了许多现代建筑,与传统的民居建筑也格格不入,本土化和乡村化的特征逐渐丧失,破坏了整体的乡村景观格局(图 3.23、图 3.24)。
3.2.3.4 历史遗迹保存不完整,挖掘力度不够
大汲店村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众多。村内仍保留着村落整体格局和框架,据《大汲店历史文化遗址遗产名录》记载,村内有 34 处历史遗迹,这些都见证了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化、科学、艺术价值,还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但现在仅存少量传统古建筑和遗迹遗存,大量历史遗存仍需要后人的发掘与恢复。
3.2.3.5 植物种类单一,植物层次不够丰富
在大汲店,民俗村的植物景观营造的过程中,除了主要道路上行道树的整齐种植,其他植物种植比较混乱,只是大面积增加绿量,严重缺乏科学和系统的规划,缺少园林美感。应该利用乔木、灌木、藤本、草本有层次的搭配,还要注意形体、线条、色彩的配合,合理搭配植物景观群落,来营造丰富的植物景观。现状植物种类主要运用国槐、白蜡、垂柳、毛白杨等容易养护管理并生长良好的乡土树种,应该适当的引进些彩叶、景观树等适宜本地生长的优良品种来丰富植物景观。
3.2.3.6 景区内标识系统不完善
在园林景观应用中标识系统主要是有场地引导,场地标识等导游作用,但是在实际运用该设计项目仍存在着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在大汲店民俗村的规划中就存在着旅游标识系统混乱的问题。旅游景点的名称、旅游路线的指示、农家乐招牌等混为一谈,直接导致游客不能及时找到旅游景点,在路线上浪费了许多时间。还有些标识牌本身的问题,如标识牌的颜色与自然不能和谐相融,给游客造成不适的感觉;标识牌经过风吹日晒年久失修,文字已经模糊不清;园林景观遮住了标识牌,游客无法准确辨认;旅游标识牌上的语言生硬无趣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