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 城市老年人的心理需求
(1)安全需求安全永远是个体活动的重要需求。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老年人群的各类生理机能下滑,从而影响老年人的意识控制能力与身体的协调能力,有时甚至会在不知情的情况进入力不从心的状态之中。老年人时常会对自己的行为和活动产生忧虑,对身心安全存有危机感,因此对安全感的需求尤为迫切。
(2)健康需求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老年人的保健和锻炼意识正在不断提高。如何通过合理的生活习惯来强身健体是很多老年人的普遍追求。物质生活的满足让更多的老年人走出户外,通过各种途径积极参与各类健身活动,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3)舒适需求随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品提高,居住区周边环境的舒适性也越来越受到老年人的重视。作为居住区周边环境直接享用者,优美的环境,清新的空气,亮丽的绿地景观,完善的游乐和健身设施,宜人的造景和小品等都成为老年人调节身心健康不可或缺的需求。
(4)便捷需求因老年人特殊生理条件的限制,老年人的活动场所应和住宅区有适合的距离,不宜过远,以方便抵达和使用;同时在功能分区上活动和休憩的区域也应在这个方面予以考虑。
(5)邻里感需求由于社会角色的转变,老年人需要相对开放的外部交流空间来与人交往。由于受身体状况的限制,他们大多时间在住区及附近活动,其主要的社会关系--邻里关系,大多在社区内建立。在社区公园中为老年人提供健身、交流、娱乐的合适活动空间,不仅能为老年人强身健体提供良好的条件,还为老年人相互交流,正紧邻里感提供合适的场所。
(6)私密性需求老年人出生和生长的年代较之年轻人差别较远,老年人也就对私密性有更为强烈的需求。当老人的私密性得不到保证时,会引起心理上的忧虑。因此社区公园的设计能否满足老年人私密性的需求将影响老年人对公园的依赖感和归属感。
2.3 城市老年人的行为特征和需求
对于老年人活动场所规划设计的探究,需要以了解活动场所中的使用者:老年人为基础。对于老年人的生理、心理有了理论研究之后,在活动场所中探究老年人的活动规律、活动内容、活动范围和对活动场所的反馈意见等对活动场所的规划设计具有直接的知道意义。
2.3.1 城市老年人的行为特征研究
老年人的行为目的与行为领域相互交织,共同影响着他们最终的行为特征。老年人在生活上的要求与其他年龄段人们有较大差异,他们受自身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而表现出不同的行为特征与规律。
(1)老年人活动性质扬·盖尔通过对户外活动的研究之后,将公共空间中的户外活动划分为:必要性活动、自发性活动、社会性活动三类。笔者结合老年人心理、生理、行为等特征总结出符合老年人的三类户外活动类型。
①必要性活动老年人的必要性活动是指固定的或者必须发生的生活行为及活动。这类活动始终贯穿于具有一定独立能力老年人的生活之中,无法避免。例如:接送小孩、外出购物、洗衣做饭等等。这类活动有其发生的固定时间和环境,这些活动是必要的,一般不受外界环境变化而改变。
②自发性活动自发性活动是在一定条件下才一会产生的个体意愿行为。例如:品茶、散步、外出锻炼身体、游玩等。这些活动一般是老年人在心情愉悦,条件允许以及外部环境舒适的情况下自主发生,这也说明了良好的物质环境对老年人自发性活动的产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③社会性活动社会性活动是指老年人在自发性活动产生的基础上同时有其他个体加入而产生的社交行为,其产生的方式可以有主动和被动两种。此类活动的发生需要有多个个体具备共同的意愿来产生,也是公共空间内最常见的活动行为,例如:下棋、跳舞、聚会等等。只要外部环境许可,这类活动会大量的产生在老年人的活动场所内。社会性活动也可以理解为必要性活动和自发性活动发生后的自然产物。
(2)老年人行为特征一些生活能够自理的老人会选择到社区参加一些公益活动,或者三五个老人聚集在家中或者路旁谈古论今。老年人的户外活动内容大致可以分为这四种:交往型、健身型、情趣型以及教育型[38].
①交往型它是老年人以社团交往、社会志愿为特征的活动。一些有着共同爱好的老年人,通过自身的身体力行,去组织一些于己于人都有意义的活动,如:郊游、爬山、远足等,相应的活动设计有:退休干部俱乐部、老年活动中心以及文化宫。
②健身型它是以体育运动为主,目的在于养身健体。常见的老年人运动项目包括:气功、太极拳、打门球、老年健身操、舞剑、慢跑、养鸟、垂钓等。相对应得活动场地包括:体育馆、公园、广场以及小区绿地等。
③情趣型此类老年活动具有普遍性、娱乐性与情趣性这些特征。娱乐活动有:园艺种植、棋牌、歌唱以及舞蹈等聚集性的老年集体活动。相对应的活动场所有:宅前绿地、小区绿地、小游园、公园等。
④教育型这类老年活动一般以退休的知识分子为主,有着良好的教育背景。虽然由于年纪原因从工作岗位上退休,但是他们内心仍旧关心着国家的建设,社会的发展,对自己的艺术爱好则充满了激情,也有时间去从事自己的爱好。他们有个共同特点就是,对新事物感兴趣,能够做到:活到老,学到老。通常都包括这些活动:书法绘画、寸事研讨、文学主板及艺术欣赏。相应的活动场所有:老年大学、老干部活动中心以及一些文教设施等。
(3)老年人活动圈所谓老年人出行活动圈是指在老年人外出活动中,由其出行时间、活动半径和频率以及出行的范围所组成的不同层次的空间分布领域。它可以划分为基本生活活动圈、扩大邻里活动圈、市区活动圈和集域活动圈等[39].
①基本生活活动圈指老年在选择户外活动场所时,经常选择并活动时间最长的场所,通常位于老年人居住地周围,在活动场所中交往的对象也通常为邻居朋友或亲戚。此生活活动圈一般以居住地位中心,半径约在 180~220 米的老年人五分钟出行范围内。老年人对此活动空间具有最强烈的依赖感、亲切感和安全感。这也说明老年人日出频率高,逗留时间短,一般不超过 40 分钟,老年人活动内容的选择性和时间性有很大的“随机性”[40].
②扩大的邻里活动圈指以小区为中心,出行参加活动的老年人活动范围,同样是老年人经常选择和熟悉的空间。这类空间的活动半径小于等于 450 米,是老年人日常步行外出活动的疲劳极限距离。这类空间也与老年人心理、生理特征及个人活动习惯密切相关。
③市区活动圈它是指以市区为出行规模的老年人活动范围。老年人虽然前往此处的频率远低于扩大邻里圈,但这类活动区域仍然以完备的配套活动设施、较大的活动场地和完善的配套服务吸引着老年人前往。老年人前往这类活动区域的方式多为骑自行车或乘坐公共汽车。活动时间通常较长,一般为 45~90 分钟,且活动类型丰富、活动内容复杂多样。这类活动圈的场所多为或市级公园,市郊风景区与名声古迹,活动内容是以社团交往型与文化教育型为主。
④集域活动圈它是指介于扩大邻里活动圈和市域活动圈之间的城市老年人出行活动范围。它往往与市区行政区划的规模相近。其中,老年人外出活动频率仅低于基本生活活动圈和扩大邻里活动圈。如果这类活动范围拥有完备的活动设施、较大的场地等优势条件,同样会对周边的老年人构成吸引力,增加老年人进行户外活动的频率[41].
通过对老年人活动圈的分析,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居住区绿地是吸引老年人活动的最基本场所,老年人的其他活动都是以此为基础开展的,老年人的日常活动大部分都是在居住区内开展的。当居住区内的户外环境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时,在能力允许的情况下老年人可能就会选择距离较近的集域活动圈或市域活动圈内的活动设施。
2.3.2 老年人行为需求
综上所述,将老年人的行为需求归纳为以下三方面。首先,要建立多样化的老年人活动场所,布局上做到动静结合、大小兼顾,从而满足老年人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
其次,老年人的活动方式以成组活动为主,设计时应满足老年人小集体活动的半私密需求。活动场所用绿色植物做屏障,形成半封闭空间,并与其他活动区明显区分。第三,完善公共服务设施,给老年人的活动提供便利。由于老年人外出活动时间在早晨或者晚上,为了保证老年人户外活动的安全,应当设置足够的照明设施保证活动场所的亮度;其次针对老年人来园频率高,停留时间长的特点,在座椅、厕所等设施的设置方面要满足老年人的行为需求。
2.4 本章小结
通过理论分析可知,城市公园绿地在非节假日期间,老年人是其主要使用者。在这类城市公园绿地的规划和设计中,融入适合老年人生理、心理和户外活动特点,会使得老年人的户外活动质量得到大幅提升。同样,老年人户外活动场所的景观设计应考虑:为必要性的户外活动提供安全、合适的条件;为自发性、娱乐性的活动提供合适的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