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语
我国受贿罪立法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客观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受贿手段的多样化,更使这些问题表现得越来越突出,另一方面,由于立法导致的分歧空间,加上部分司法人员执法不严的推波助澜,便得司法统一性及法律权威性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大,一些判决不仅使国民对司法判决不知所以然,就是受贿者自身也难以服判,这必然会影响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地位。因此对受贿罪进行必要的立法完善是大势所趋,也是建立法治社会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理论界对受贿罪立法修改完善的呼声一直很高,在他人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本文从是否目前受贿罪认定的困境出发,对是否取消“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要件、增设罚金刑、完善量刑条款等目前较为迫切的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但由于学识有限,难免有不妥之虞,但如果因此而取得抛砖引玉之效,乃本人愿望所期。
参考文献
着作类:
[1]孟庆华。受贿罪研宄新动向[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
[2]高铭暄。中国刑法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3]陈兴良。刑事法判解(第3卷)[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4]刘之雄。犯罪既遂论[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
[5]赵秉志。犯罪停止形态适用中的疑难问题研究[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
[6]张明楷。日本刑法典[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
[7]李希慧。贪污贿赂罪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4.
[8]金泽刚。犯罪既遂的理论和实践[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1.
[9]陈兴良,周光权。刑法学的现代展开[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10]高铭暄,马克昌。刑法学(第四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髙等教育出版社。2010.
[11]杨兴国。贪污贿赂罪法律与司法解释应用问题解疑[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
[13][意]贝卡里亚。论犯罪与刑罚(黄风译)[M],北京冲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
[14]黎宏。刑法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2.
[15]刘家琛。新刑法条文释义[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
[16]王俊平,李山河。受贿罪研究[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
论文类:
[1]邓志伟,周清平。贿款公用的司法认定和处理[J].人民司法案例。2007,(7)。
[2]任清,严薇。对经济犯罪不能如此“认定”[J].了望新闻周刊。2008, (23)。
[3]张明楷。论受贿罪中的“为他人谋利益”[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4(5)。
[4]夏强。论“为他人谋利益”在受贿罪中的地位及其认定[J].行为与法。2000,(1)。
[5]李蕴辉,尹永政。受贿罪未遂问题浅探[J].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5)。
[6]刘志高。认定受贿罪既遂下未遂的两级标准[N].人民法院拫。2005年6月7日。
[7]赵秉志。略论反腐败与我国刑事法治的完善[N].人民法院报。2010年11月24日。
[8]孙国祥。受贿罪量刑中的宽严失据问题一基于2010年省部级高官受贿案件的研析[J].法学。2011,(8)。
[9]张东霞。对受贿罪的立法思考[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1,(4)。
[10]黄子耘。受贿罪刑罚的缺陷问题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3,(7)(上)。
[11]李洁。为他人谋取利益不应成为受贿罪的成立条件[J].当代法学。2010,(1)。
[12]谢海生。对中国腐败问题的深层解构[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2,(5)。
[13]游伟。论受贿罪构成要件中的“为他人谋利益”[J].政治与法律。2000,(6)。
[14]薛进展,张铭训。贿赂犯罪慎改论[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8,(9)。
[15]吴雯。前瞻与能动:破解受贿犯罪客观方面司法认定困境一以C市某中级法院审理的收受型受贿案件为切入点[J].人民司法。2013,(5)。
[16]刘远。略论商业贿赂犯罪要件之立法[J].法学论坛。2006,(5)。
[17]张智辉。受贿罪立法问题研宄[J].法学研宄。2009,(5)。
[18]孟庆华。王立军案件的刑法罪名适用探析[J].法治研宄。2013,(1)。
[19]雷鑫等。论环境刑事责任实现方式的民展趋势[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2)。
[20]吴登伟。国家工作人员收受虚设债权的借条能否以受贿罪定罪处罚[J].中国检察官。2011, (12)。
其他类:
[1]2005 年 12 月 10 日《成都晚报》。
[2]湖南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2005)永中刑二终字第78号”《刑事判决书》。
[3]网易新闻。“文建茂先贪扣捐案调查”.
[4]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2005)二中刑初字第2303号”《刑事判决书》。
[5]南方新闻网。
致谢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三年时间转瞬即逝,回首三年的学习时间,感慨良多。在工作岗位摸爬滚打多年之后,是兰州大学给了我这次学习的机会,让我拥有更新知识的更高平台,也让我拥有将实践和理论相互结合学习的阵地,更让我有幸认识许多知识渊博的老师,得到他们的授处解惑。在知识的圣地徜徉过后,也让我真正体会到“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道理。
在陈国文老师的悉心指导和帮助下,我的论文得以完成。在论文的完成过程中,白天上班,晚上挑灯,虽有辛苦,寓乐其中,当最后一个字被敲定时,不甚欣慰。期间,陈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工作作风对让我感动,也让我收获颇丰,不论是论文的架构还是字句的斟酌,陈老师都进行了反复修改,不厌其烦。在这里,我衷心地感谢他,同时,我也衷心的感谢三年来所有给予我关心和帮助的老师、同学、亲人、朋友。
由于是在职学习,时间上难以得到充分保证,对论文素材的收集也有诸多不便,再加上自己学识浅薄,论文中难免有不妥之处,愿得法家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