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章 英国君主立宪制对清末立宪思潮的影响
自鸦片战争以来,西法东渐,各种思潮席卷而来。国人奋发图强以“救国图存”,萌发了诸如洋务思潮、维新思潮、立宪思潮等等。而英国君主立宪制也是随着诸思潮进入中国的,并且伴随着国人对其不断加深的理解,逐渐发展为立宪思潮。那么其是如何传入中国,又如何对清末立宪思潮产生影响的,接下来我们一一分析。
3.1 清末立宪的背景
清末,清政府为了“图存”领导了自上而下的立宪运动,开启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宪制改革。要想深入分析这次立宪运动的价值,就必须先了解这次立宪发生时的历史背景。正如殷啸虎教授所言“近代中国宪政运动的动力源,既不是单纯地产生于中国社会的内部,也不是简单地来源于外部世界,而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①也就是说这次立宪运动是国际因素与国内因素的共同推动的,因此我们从国内与国际背景进行分析。
3.1.1 国际背景
自从鸦片战争之后,外国资本主义势力加快了对中国的侵略,不仅仅进行经济侵略,更为重要的是逐步涉入到政治领域之中。他们通过与清政府签订各种不平等的条约,控制中国关税等财政权,不时以武力相逼来影响清政府的决策,以谋取其在华利益。
从总的大局面而言,外国势力之所以推动清政府立宪是因为:第一,外国势力需要在中国建立起一个他们即可已控制,又能维护他们利益的政府。第二,起初外国资本主义以为发现了具大的市场,但是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给了他们重重的一击,加上中国普通百姓长期以来处于贫穷状态更消弱了他们的购买力,这样就使得外国资本主义在中国无法扩大其市场。此外,中国专制的封建保守势力对资本主义排斥,并给外来资本主义在中国活动设置诸多障碍。也是如此,他们急切地希望中国能改变封建政体。
另一方面,发生于 1904 年日俄战争,俄国海陆俱败,于 1905 年 9 月 5 日凄然与日本签订《朴茨茅斯条约》,把中国的东三省的南部“让给”日本。这使得朝野立宪派要求中国实行立宪政体提供了依据。他们认为这场战争“以小克大,以亚挫欧,赫然违历史之公例,非以立宪不立宪之义解释之,殆为无因之果”.②也是如此,他们纷纷发表时评,宣传立宪政体可“富强”,请求清王朝顺应民意,实行立宪政体。日本通过立宪和变法修律,由弱变强,以小胜大的历史经验审慎刺激了清末主持变法修律的人们。①正是在日俄战争的推动下,出现了“上自勋戚大臣,下逮校舍学子,糜不曰立宪,一唱百和,异口同声”的局面。②这些都构成了促成立宪思潮的重要因子。
3.1.2 国内背景
自鸦片战争后,西法东进。西方文化思想在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的中国传播开来,对中国传统的文化造成很大的冲击,以君为尊的思想逐步松动。从最初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努力探寻西方富强的原因,并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及开眼看世界。洋务运动的发展将“师夷长技”提升到实践层面,创建了一批机器生产的工厂企业。更为重要的是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翻译西方科技书籍,西方的先进文化知识在中国得以传播。洋务运动失败之后,维新派提出要求学习西方政治体制,全面改革现行制度。郑观应提出“育才于学校,论证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他们特别欣赏英国式的君主立宪政体:“泰西诸国,以英为巨擘,而英国政治以美,实为泰西诸国闻风向慕,则以君民上下互相联络之效也”.戊戌之后,由洋务派和维新派发展而来的立宪派,对中外政体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传统的封建专制政体的腐朽性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认为中国应废除封建专制制度,实行君主立宪政体,而且由清庭出面进行自上而下的政体体制改革。
③这些运动为西方法律文化思想在中国的传播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为立宪思潮形成作出了一定的思想基础。
在经济上,二十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初步发展。新兴资产阶级的出现,必然引起经济结构的变化,同时社会结构也发生变化。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不仅对封建君主专制的经济基础造成强力的冲击,而且他们逐步寻求他们在政治领域上的立足点,所以他们希望打破旧有的社会制度,而将中国封建专制改造成立宪制度。而同时,在统治集团内部,也有不少主张立宪的官员,诸如原先的洋务派张之洞、袁世凯等;出国考察大臣载泽、戴鸿兹、端方等;驻外公使胡惟德、孙家琦等;还有就是较开明的满族权贵和汉族官员。他们多为清末新政的倡导者,并且对西方政治制度有所了解,更甚者为西方制度的研究者,最重要的是他们与民族资产阶级的关系密切。④也就是说,资产阶级发展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都推动了清末立宪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