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政治经济学论文

政治经济视角解读上海自贸区导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10-27 共7428字

  导 论

  一、问题的提出。

  为何要设立自由贸易区?人们在思考这一问题的时候往往从经济学角度进行回答。自由贸易区可以促进自由贸易、吸引投资、扩大就业、优化产业结构升级,自由贸易区还能够带动后发国家制造业的发展、扩大其对外出口、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这些回答都没有错,但偏重的是经济效益分析,属于经济学范畴。本文的写作意图在于探索:自由贸易区的设立是否有其政治因素的考量?自由贸易区是否有地缘政治因素和国家战略的背景?通过世界体系下自由贸易区的分析,笔者的观点是:自由贸易区的设立不仅涵盖经济层面的意图,也注重国家的政治战略考量。进而,本文主要从政治经济学角度分析上海自由贸易区,剖析上海自由贸易区建立的国际政治经济背景和国内政治经济背景,从宏观层面解释上海自由贸易区成立的政治经济战略。

  从经济学视角来看,自由贸易区的设立是自由贸易、财富增值的要求。资本、原材料、劳动力和产品都可以流动。资本具有逐利性,"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如果有 10%的利润,它就得保证到处被使用;有 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 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 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 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资本的流动跨越国境和制度。尤其是汇率的自由兑换、金融的市场一体化发展,使资本的跨国运作更加便利。劳动力也具有流动性,工作条件优越、报酬丰厚的地区往往更能吸引劳动力汇聚,尽管有移民配额和政治偏见等因素的存在。然而,土地属于不动产,不能自由流动,不能说富饶土地向贫瘠土地流动。土地不流动但资本、劳动力可以流动,而通过制度设置可以达到增值的目的。自由贸易区恰恰就是通过制度设置达到财富增值的案例。

  从政治学视角来看,自由贸易区的设立是一个悖论--为何国家甘愿在自己的领土上出让部分主权而划定关税特殊区域成为自由贸易区?土地是生产资料的一种,同时又是构成国家领土的一类组成,也就是说,是国家主权的组成部分。

  自由贸易区的设立意味着在这一特点区域国家出让了部分的经济主权。从传统的国家主权观来看,这是难以理解的。常规解释是:自由贸易区以让渡部分主权的发展形式换取经济收益。但仅仅从这一方面考虑自由贸易区是远远不够的--自由贸易区的设立还有国家的政治意图和战略部署。

  关于自由贸易区的研究已有大量成果,但集中在国际贸易学、税务、法学、管理学等学科领域,从政治经济学领域对自由贸易区进行分析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已有的成果主要是对贸易协定性的自由贸易区的研究,而鲜有对经济特区性的自由贸易区的研究。贸易协定性的自由贸易区主要是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签署自由贸易协定而产生的自由贸易区,经济特区性的自由贸易区是将一国内某一特定区域划为经济特区的自由贸易区。本文在此尝试结合政治经济学的相关知识探讨经济特区性的自由贸易区。

  自由贸易区发展历史源远流长,类型也多种多样,大致有自由港、自由贸易区、出口加工区、对外贸易区等几种,这几种类型在关税优惠政策方面存在共通性,但也表现出差异性一面,体现在其功能、监管与税收政策等多方面。不同发展时期的自由贸易区具有不同的特点,有其时代发展和国情的深刻背景。本文从世界经济体系的角度出发,将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分为资本主义萌芽时期、资本主义殖民扩张时期、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崩溃时期和全球化新时期四个阶段,每一个阶段自由贸易区的发展都有其特点,表现出不同的发展形式。

  2013 年 9 月 29 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园区正式挂牌成立。上海自由贸易区的成立,不但是出于经济效益的考虑,更有其深刻的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战略背景。

  首先,国际形势上,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持续提升对美国的世界地位提出挑战。中国不断向世界体系的中心区靠拢,而美国与欧洲则呈现一种边缘化的趋向。为了抗拒中心向边缘的转型,美国推动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和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协议(TTIP)的谈判,试图以新的贸易规则和标准挤压中国的发展。

  其次,东亚国家经济合作的意愿十分强烈,经济交流与合作也十分频繁。但是,东亚国家政治共同体意识淡薄,政治合作发展进程缓慢,政治不信任问题突出。政治因素不利于东亚经济的深化合作,也阻碍了东亚一体化进程的发展。东亚一体化需要新的动力、需要发展模式的创新。而上海自由贸易区恰好顺应这种趋势。

  最后,上海自贸区的建设与中国自身转型的背景也有关系。中国的经济发展要进一步转型。在经济上,需要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在政治上,需要进一步改革以支撑经济改革的巨大成就。适时推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是一种尝试,也是对开放发展的突破。

  TPP 与 TTIP 的挤压、及东亚一体化进程缓慢、国内政治经济转型的需要,这三者促使中国做出战略的调整。中国选择"点面结合"的创新路径。点就是上海自由贸易区,面则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还是丝绸之路(一带一路)。

  中国的改革路径往往是采取"点式试验",这是中国创新的一个重要模式。

  这样可以最小地降低成本来评估新制度、新政策的效应。改革开放初期的深圳特区改革,改革进程深化时期的上海自由贸易区都是"点式试验"的典型案例。上海自贸区是作为先行试验,通过上海自贸区的试验来参考评估,可行则挖掘自由贸易区建设的优势,规避潜在的风险。

  二、选题目的和研究意义。

  (一)选题目的。

  全球化时代自由贸易区的发展面临分野,欧洲自由贸易区在关税同盟的背景下意义弱化,亚洲等地的自由贸易区则表现出长足动力。而对中国而言,现有的国际贸易格局难以做出对中国有利的调整,同时,围绕中国的两个重要协议--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和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协议都没有纳入中国,而这两者如果成型都将在国际经贸领域发挥重要作用,这样一来,中国在未来国际经贸竞争中的不利地位将更明显。适时推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是一种尝试,也是对开放发展的突破。对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的相关报道虽然迅速增加,相关学术研究也不断推进,涵盖知识也愈来愈宽,但从政治经济学视角分析的还不多。本文在此对相关研究进行梳理,从世界经济体系的范畴深入探讨上海自由贸易区建立的国际政治经济背景和国内政治经济背景,试图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研究意义。

  理论意义:首先,对自由贸易区基本知识的介绍可以帮助厘清当前对自由贸易区复杂混乱的理解,有利于对自由贸易区的系统理解。其次,以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世界经济体系下的自由贸易区是对自由贸易区研究的一大突破。最后,目前对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的研究相对而言较少,而国际视域的比较研究可以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现实意义:通过对世界体系下自由贸易区的政治经济分析与比较研究,探讨自由贸易区政治经济因素,找寻发展的有益经验,为上海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和发展贡献力量。

  三、文献综述。

  对自由贸易区的研究已有大量研究成果,但集中在国际贸易学、税务、法学、管理学等学科领域,也有从政治经济学领域对自由贸易区进行分析,但主要是对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签署自由贸易协定而产生的自由贸易区的分析,鲜有对一国内某一特定区域划为经济特区的自由贸易区的论述,本文在此梳理如下。

  (一)关于自由贸易区的中文研究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自由贸易区基本知识的研究,如郭信昌、李泉斌等人。郭信昌主编的《世界自由港和自由贸易区概论》论述自由港的历史及其发展,分析自由港的性质及其作用,介绍自由港区的类型及其功能。书中提及包括自由港建港的条件、经济立法与管理体制以及相关的投资优惠政策,并对我国经济特区建设提出建议。

  该书是我国研究自由贸易区比较早且全面的文献,价值颇大。就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历史而言,相关的研究有李泉斌、李志鹏。李泉斌在其主编的《国际经贸地理》(第三版)一书中,将世界经济特区划分为自由港、自由贸易区、出口加工区和科学工业园区四种类型。

  李志鹏在《中国建设自由贸易园区内涵和发展模式探索》一文中,从不同侧面对自由贸易区进行类型学分析。根据产业发展条件、合作对象和地理区位划分自由贸易区的发展模式,从产业功能、专注领域、覆盖区域、运营主体等几个方面对自由贸易区进行区分。

  关于自由贸易区的功能设定、监管措施和税收政策等问题的研究,国内已有大量相关成果,如陈浪南、李琳。陈浪南、童汉飞、谢绵陛三人所作的《世界自由贸易区发展模式比较》一文通过对美国对外贸易区、巴拿马科隆自由贸易区、智利伊基克自由贸易区三者发展模式的横向比较, 研究其在功能设定、海关监管、税收制度等方面的异同。

  第二,对自由贸易区的典型案例研究。如刘恩专对天津港的发展效应的定量研究、孙德红对德国汉堡自由港的详细介绍。刘恩专的《天津港保税区区域经济发展效应的分析与评价》通过对天津保税区的运营状况的定量分析认为,"保税区不但对当地经济发展起推动作用,还能促进地区经济与国际接轨。"孙德红在《汉堡自由港管理对我国港口保税区监管的几点启示》一文中对作为自由贸易区的德国汉堡港的基本情况、优惠政策、管理模式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论述,进而分析汉堡港的建设有利于我国保税区发展的几点措施。

  第三,对我国保税区转型模式研究。主要包括转型的必要性或意义的论述以及对目标模式的探讨,如成思危、张世坤。成思危主编的《从保税区到自由贸易区--中国保税区的改革与发展》,对自由贸易区的理论和实践都有巨大的指导意义。该书结合定性与定量两种研究方法,深入分析保税区转型问题。作者攫取上海、深圳、青岛、天津等典型案例,总结其发展经验,提出可改进之处。该书建立了一套综合评价系统来评价我国保税区发展状况,并将国内外自由贸易区的发展进行比较,探讨其发展前景。保税区转型问题是成思危研究的重点,其论文《我国保税区改革与向自由贸易区转型》提出我国自由贸易区的目标模式为:

  境内关外,适当放开;物流主导,综合配套;区港结合,协调发展;统一领导,属地管理。

  成思危的思想在我国自由贸易区理论研究和现实实践都有极大价值。张世坤在《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的模式研究》博士论文中,将我国保税区与境外自由贸易区进行比较,以此论证我国保税区转型的必要性。

  第四,关于自贸区法制建设的相关研究。如刘宪权对上海自由贸易区刑法适用的研究,丁伟对上海自由贸易区法制保障的研究,杜颖对上海自由贸易区知识产权保护的论述。刘宪权主张,"自由贸易区刑法应侧重经济服务,认为上海自由贸易区的成立会使刑法适用受到影响".丁伟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法制保障的探索与实践》一文中主张,"强化国家法制统一原则,创新立法方式,在自由贸易区法制建设过程中处理好法律的阶段性、稳定性、普适性与中国改革创新开放发展的前瞻性、多变性、特殊性的关系,完善自由贸易区法制建设使其能复制、能推广。"杜颖在《法学》2014 年第 1 期《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知识产权保护的构想》一文中,主张"加强自贸区知识产权保护,建立知识产权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并设立知识产权法院的派出法庭或普通法院的知识产权法庭,为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实施提供行政保障和司法保障。"自由贸易区的相关法律研究为上海自由贸易区的法治实践颇有助益。

  第五,对世界体系中的自由贸易区的研究。这一部分的相关研究成果较少,且其中涉及贸易协定性的自由贸易区。有学者从历史发展维度对自由贸易区进行研究,如李泉斌、祁欣与孟文秀。李泉斌主编的《国际经贸地理》(第三版)概述了自由贸易区的历史。自由贸易区历史发展悠久,其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少到多、从单一功能到多功能综合发展。

  祁欣和孟文秀在《全球自由贸易园区发展模式及对比分析》中探讨了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历程,从时间维度将之分为三个阶段。

  可以看出,这些学者在分析自由贸易区发展的过程中已经注意到其阶段性的时代背景,但显然他们并没有进行进一步的深入探讨,没有抓住其中更深层次的政治经济背景与特征。

  第六,关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的相关研究。对上海自由贸易区的相关研究近几年呈几何级增长的趋势,尤其是在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园区正式挂牌之后。除上述对上海自由贸易区的法制建设的相关研究之外,还有大量对上海自由贸易区的相关研究。如张幼文、陈爱贞和刘志彪等人。张幼文认为,"上海自由贸易区是国家深化改革的重大战略,其目标体现国内改革与对外开放的协同、国内经济体制与经济全球化的兼容、经济发展对现行模式的超越。"陈爱贞和刘志彪认为,"上海自由贸易区有利于经济的进一步开放,有利于政府管理的转变,有利于制造业的提升,上海自贸区是中国经济开放的升级。"(二)关于自由贸易区的外文研究。

  国外学者关于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利弊,形成了两种相反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会加剧地区间的不平衡状态,占据国家资源,阻碍其它地区经济的发展。这种观点可追溯到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缪尔达尔从区域经济视角反对建立自由贸易区,他提出了着名的"回浪效应"理论,谬尔达尔主张政府进行政策调控,避免地区差距拉大。也有学者从贸易收益的角度分析自由贸易区,如汉密尔顿和斯文森,他们认为自由贸易区降低了产品价格,进而对国民福利形成影响,产生扭曲效用。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自由贸易区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发展,促进了世界市场自由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自由贸易区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助推器。赫尔施曼等人认为, 自由贸易区的关税优惠政策促进了自由贸易,进而推动国际经济合作,有利于世界经济发展。瑞伊和毕罗特认为自由贸易区推动本土企业参与跨国竞争,通过加入跨国公司生产链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东道国经济发展。应该说,当前阶段认为自由贸易区起到积极作用的这类观点占据上风,无论是在理论界还是在社会实践方面。除了上述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外,也有学者从具体领域或研究方法入手分析自由贸易区。

  第一,从贸易竞争角度分析自由贸易区,认为自由贸易区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从而使企业获得竞争优势,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自由贸易区的设立将企业推入国际竞争,企业生存压力加大,进而会做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更激烈的竞争,开拓更广泛的市场。贝雷·塞尤姆和胡安·拉米瑞兹验证美国对外贸易区是寻求低成本企业的集聚区,对外贸易区为出口竞争力较强的中低技术密集型的产业提供了便利条件。

  第二,以实证方法研究自由贸易区。如塔玛尔·达塔·乔杜里和斯密塔·纳斯在《自由贸易区与未偿债务》一文中,建立模型分析自由贸易区的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试图展示建立自由贸易区是如何影响净债务人地位的。

  玛丽·简·博勒和威廉姆斯在世界经济发展新形势下,引用美国对外贸易区发展的相关数据,从实证的角度肯定了自由贸易区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推翻了自由贸易区扭曲资源分配效率的观点。

  第三,对自由贸易区具体案例的研究。如派特·卡拉布罗强调美国对外贸易区在国际国内商业体系中的重要性。他认为,"对外贸易区可以降低海外产品生产成本,促进对外贸易区当地的就业,对外贸易区还能促进美国贸易收支平衡。"19克里斯托弗·戴维德森则从管理角度分析了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迪拜自由港的安全隐患问题。他认为,"迪拜从一个捕鱼和采珍珠为主业的小社区发展到当今的国际化都市,安全形势却并不容乐观,走私、枪支管控和死刑制度、奴隶交易、洗钱、恐怖主义等都为人诟病,政府有必要采取措施改善当地安全状况。"胡安·M.里维拉通过对巴拿马离岸金融业务进行分析认为,"国际贸易会影响自由贸易区外国银行的设立,而不单纯因为税收因素。"第四,从地缘战略角度分析自由贸易区。如纽约大学克沙瓦兹安运用政治经济学分析为什么国家愿意出让部分主权设立自由区域。他对比分析了中东地区两个自由贸易区--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迪拜杰贝-阿里自由贸易区和伊朗的基什自由贸易区。他认为,"迪拜和基什自由贸易区的设立不单单因为经济因素,更有其深刻的国际背景和国家战略考量。"这篇文章是少数从政治学角度分析自由贸易区的佳作。

  第五,关于上海自由贸易区的外文文献。关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的外文材料多是新闻报道性质,学术研究的文献相对较少。香港岭南大学格莱蒂·路易就上海自由贸易区撰文,认为其将塑造未来中国投资环境。但其论文只是对上海自由贸易区的简单引介,没有进行更深入的分析。

  四、研究方法。

  (一)历史分析方法。

  即运用发展、变化的观点分析自由贸易区,追溯其历史根源。笔者在此试图从世界体系的宏观视角厘清自由贸易区发展的脉络,理解其产生的时代背景,以及发展至当今状态的内在推动力,以便更好的解析现在,引导未来发展。

  (二)比较分析方法。

  即比较研究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类型的自由贸易区发展,通过对自由贸易区的多样比较研究,可以更清楚地掌握各自贸区在功能、监管和税收政策等方面的差异性和同一性,也更科学地服务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建设。

  (三)文献研究法。

  本研究既需要总结前人文献,又需要提出一种新的分析框架,因此是一种必不可少的研究方法。本文简单介绍了国内外对自由贸易区的相关研究,并梳理了政治经济学相关理论文献,在世界体系论、地区主义理论和转型理论的文献研究基础上,分析上海自由贸易区。

  (四)案例研究法。

  对典型的自由贸易区的具体案例研究可以促进对自由贸易区的理解,有利于分析上海自由贸易区的发展。文章分析了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迪拜港、爱尔兰香农自由贸易区、高雄出口加工区等案例,通过案例更好地了解自由贸易区。同时启示上海自由贸易区的发展规划。

  五、论文结构。

  导论部分主要介绍论文的选题背景和目的,同时对自由贸易区研究文献进行梳理。本文主要采用历史分析和比较分析的方法,同时对相关文献、案例进行研究。第一章主要是对自由贸易区的概念介绍、类型划分和历史分析。本文将自由贸易区放在世界经济体系视角下分析,将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分为资本主义萌芽阶段、资本主义殖民扩张阶段、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崩溃阶段和全球化新时代四个阶段,各阶段因其国情和世界经济发展特点而表现出发展的差异性。第二章论及自由贸易区相关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主要包括世界体系理论、地区主义理论和转型国家等理论。第三章则结合相关政治经济学理论分析上海自由贸易区成立的国际背景。上海自由贸易区是对欧美国际经贸主导权的突破,是中国对外贸易的一种替代战略,同时也是中国东亚一体化战略的补充。第四章论述上海自由贸易区建立的国内背景。上海自由贸易区是经济转型的载体,是新一轮改革的试点。上海自由贸易区承载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对外开放升级、管理模式创新的艰巨任务。

  上海自由贸易区建设有其优势,也不乏缺陷之处。最后,是文章的结语部分,主要是对文章进行归纳总结,提出上海自由贸易区建设令人深思之处。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