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企业社会责任论文

企业环境责任的一般问题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6-04-14 共6738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我国企业承担气候变化环境责任制度构建
  【引言】企业应对气候变化责任的法律探究引言
  【第二章】企业环境责任的一般问题
  【第三章】企业应对温室效应环境责任的法治现状评析
  【第四章】完善我国企业应对气候变化环境责任法治的设想
  【结语/参考文献】国内企业气候环境责任承担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2 企业环境责任的一般问题

  2.1 企业环境责任的基础

  企业环境责任的产生是经济发展的结果,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中都是有着是深刻的依据。面对日益恶化的全球性环境危机,社会各界要求企业改变传统生产方式的呼吁愈加强烈,企业必须依法承担起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责任。

  2.1.1 企业环境责任产生的理论基础

  第一,企业社会责任理论。最早提出“企业社会责任”这一概念的学者是美国谢尔顿。1924 年,谢尔顿把企业的社会责任与企业的经营者满足企业内外各种人类需要的利益联系起来,并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是包含有道德因素的。①谢尔顿将企业的社区利益高于企业的营利之上。我国学者对企业的社会责任理论也有所阐述,刘俊海认为,企业在以最大限度地为经营者实现经济效益作为衡量自己价值的同时,更应该注重自己作为社会组织的一部分而应该承担起除了经营者的效益之外的社会责任,从而将自己的价值在运营中最大化的实现。②卢代富认为企业从社会中追求最大利润的同时,所负有的维护和增进社会利益的义务,就是企业的社会责任。③通过国内外学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阐述,我们可以看出企业不仅是要营利,实现其作为企业的自身价值,更重要的是企业要有企业的良知,要对我们生存的公益环境权益负责。因此,企业的环境责任被包含在企业的社会责任中,是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理论的进步,在气候不断恶化的当今,意义深远。它使企业逐渐意识到,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不能仅仅考虑自身的营利,更应该关注企业的生产行为对环境的影响,保护社会公众的环境权益,主动地承担节能减排、合理利用资源、能源的环境责任。同时,受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影响,社会公众对企业承担保护环境、减少排放的环境责任的呼声更加强烈,促使更多的环保人士参与环境事业,监督企业承担应对气候变化的环境责任的状况。因此,企业的社会责任理论为企业环境责任的产生奠定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第二,可持续发展理论。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人们开始逐步认识到单纯靠经济增长,并不能有效地解决环境问题,有时反而会使之加剧。只有正确认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才能更好地解决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思想正是在人们对这种认识逐步深化的背景下产生的。1987 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中第一次明确的对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概念的界定,即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理念,是人类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作出的一种生存选择,也是人类对未来的一种理性思考。可持续发展理论倡导的是一种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即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而这种新型经济发展模式的实现,需通过一定的主体来完成。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生活的重要成员,对环境的影响也是最大的,因此,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应重视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相互依存关系,转变传统的高消耗、高污染经济发展方式,使用新能源,推行清洁生产,在生产的整个环节中切实承担环境保护的责任,降低消耗、节约资源、减少排放,实现企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理论为企业环境责任的构建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第三,环境外部性理论。外部性理论来源于英国学者庇古的思想。外部性是指在经济活动中,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或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之间的不一致现象,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庇古认为,在经济活动中,如果某个企业给其他企业或整个社会造成不需要付出代价的损失,那就是“外部不经济”.①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是典型的外部不经济问题。企业作为经济活动的主体,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必然会产生环境问题,但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必然忽略对环境治理成本的投入,这部分成本便转嫁给了社会,社会承担了本应由企业承担的治理和改善环境的成本,这显然是不公平的。环境外部性的根本原因是私人成本社会化,要想根本解决环境问题,必须使私人成本内部化,即由企业承担其所应当承担的治理环境的成本。在全球环境危机的背景下,企业主动承担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环境的责任,对改善环境质量、缓解气候变化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因此,环境外部性理论无疑为企业环境责任的设立提供了理论支持。

  第四,法的价值理论。正义、秩序和自由是法的三大基本价值。正义是法的最原始最终极的目标,法律一直被视为维护和促进正义的艺术或工具。正义是法律的实质和宗旨,法律只能在正义中发现其适当的和具体的内容。②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我们建立这个国家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某一阶级的单独突出的幸福,而是为了全体公民最大的幸福。①法律赋予企业和公民在生活中对环境和自然资源享有平等的自由和权利,公民享有在美好的生存环境中生活和利用自然资源的权利,企业享有在生产经营中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自由,但是企业如果过度地开采自然资源、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必然会损害到公民的美好生存环境,这是不正义的行为,也是法所不允许的。法的正义价值必将强烈要求企业约束自身的生产经营行为,保护公民的美好生存权利。这也是企业履行环境责任的正义价值基础之所在。关于法的价值之二-秩序价值,是指“在自然进程和社会进程中存在着某种不一致性、连续性和确定性”.②“法律关心的还不仅是获得正确的结果,它还关心稳定性,为了稳定性,法律会频频牺牲实质正义”.环境法的秩序价值更多地体现为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企业作为经济活动的主体,其生产经营行为一方面要遵从环境法治的规则,另一方面也应该为环境法治秩序的形成和发展做出牺牲,从而有利于环境资源系统的完善,实现环境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和谐统一,形成互惠共生的新秩序。这也正体现了企业承担环境责任的秩序价值基础。作为环境法的基本价值之一的自由,并非让人类随意地破坏环境、无止境地使用自然资源,而是要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的需求。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往往会过于追逐经济利益,而无限制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并尽可能地减少治理污染的成本,但因此给环境造成的影响大多是不可逆的。法的自由价值要求企业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遵循自然规律,遵守相关环境法律规定,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发展。因此,企业环境责任确定的目的是适当限制企业对环境和自然攫取的自由,转而在与自然形成和谐关系的基础上谋求更高层次的自由。③这也正是企业的环境责任之法的自由价值基础。

  2.1.2 企业环境责任产生的实践基础

  第一,国际组织的倡导。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全球性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环境危机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国际社会经过广泛讨论,于 1972 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了环境会议,会议通过一系列重要文件,号召人类要共同行动关注环境保护问题;1980 年,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以及世界野生基金会等组织联合发表了《世界保护策略》重要报告;1987 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重要报告,首次明确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彻底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和价值观念;1992 年联合国在巴西召开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会议根据当时环境与经济发展形势需要,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21 世纪议程》等重要公约;1999 年 1 月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时任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正式提出了“全球协议”计划,其目的是促成企业认识自己在经济、环境和社会发展中应该承担的责任,推进全球化朝积极的方向发展。①正是包括联合国在内的国际组织的倡导,企业环境责任问题逐步成为人们的共识。

  第二,环境标准的公布。从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西方部分发达国家的企业为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从而获得良好的社会评价和公众的支持,开始对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建立环境管理制度,从而形成了环境管理体系的雏形。最早提出环境管理体系概念的是荷兰,并在 1988 年开始试行实施,经过两年的试行,1990 年制定出环境管理体系的标准化和许可证制度,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借鉴。1989 年环境责任经济联盟提出了企业环境报告原则-CERES 原则,提出需要一套企业环境报告的标准化架构,要提交详细的环境资料,以便审核。1992 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之后,国际社会认识到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家要加强环境管理,建立清洁生产的新观念,通过企业“自我决策、自我控制、自我管理”的理念,把环境管理融入到企业的全面管理中。国际标准化组织在 1993年 6 月成立专门机构专门负责环境管理工作,支持环境保护,主要工作范围是环境管理体系的标准化。1996 年 9 月 ISO 发布两个国际标准-ISO14001 和 ISO14004 标准,10月 1 日又发布了 ISO14010、ISO14011 和 ISO14012 三个国际标准,这三个标准的制定,在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化发展史上是具有历史意义的里程碑。②各种环境标准的纷纷出台,为企业的经营行为提供了更严格的标准,企业承担环境责任已经从一个理论问题转向实践模式。

  2.2 企业应对气候变化环境责任的内涵及具体要求

  企业环境责任是企业应承担社会责任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企业环境责任主要是指企业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要兼顾保护环境利益,确保企业的行为符合法律法规及环境道德的要求,促进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持续发展的责任。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企业的环境责任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并且在不同的生产经营阶段,企业的环境责任都有不同的要求。

  2.2.1 企业应对气候变化环境责任的内涵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企业的环境责任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从宏观的角度来说,企业不仅要承担在生产过程中不污染周边的环境以及注重研发无害于环境和人身伤害的产品的环境责任,而且企业更应该走出一条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发展道路,积极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促进传统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有效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实现节能减排,承担起应对气候变化的低碳环境责任。企业应对气候变化的环境责任是在新时代对企业提出的更高层次的注意义务,是对传统环境责任理念的一次升华,从而有利于实现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企业效益的统一。因此,在全球共同致力于减缓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分析研究企业环境责任时,将其低碳环境责任作为一个相对重要方面予以特别关注和强调,这是当今时代的要求。

  2.2.2 企业应对气候变化环境责任的具体要求

  在当今环境危机日益加剧的背景下,企业环境责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在应对气候变化这一全球环境问题时,企业更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所承担的环境责任是一种全过程的责任,其要求企业在不同的阶段都要承担起环境责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企业在生产准备阶段的环境责任。首先,企业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责任。企业的环境影响评价责任就是企业要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并进行跟踪监测的责任。企业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应明确列举出各种替代方案、减缓措施以供参考和选择;同时,企业应作出清晰的结论,为企业的开发建设活动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在环境危机日益严峻的当今时代,企业履行环境影响评价责任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企业通过履行环境影响评价责任,在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之前作出预测、分析,可以有效地降低生产经营过程中造成环境破坏的风险;能够为企业制定节能环保的对策和进行科学的环境管理提供依据;企业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要求企业在进行决策时考虑环境因素,研发先进的环境科学技术,促进企业相关环境科学技术的进步,最终实现企业的环境利益和经济利益的统一。

  其次,企业绿色采购责任。企业采购原材料是企业承担环境责任的重要起点,企业应从这一起点开始切实承担起绿色采购的责任。绿色采购责任要求企业在采购原材料时,不仅要考虑原材料的质量、价格,更重要的是考虑该材料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是否会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①企业选购原材料时,应尽可能地选择含有可再生物质的材料及新能源材料甚至也可以是其他企业的废料,促进资源循环利用,节约能源,同时也可以降低企业成本,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另外,企业应选择污染性小、最好无污染的环保型原材料,以防在生产使用过程中排放大量污染物,影响大气环境质量,影响气候变化。企业大力实行绿色采购,真正从源头做起,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减少传统能源的使用,尽量开发利用新能源,不仅能给企业增加经济利益,更能有效地应对气候变化问题。

  最后,企业绿色设计责任。随着人们对节能环保产品需求的增加,企业承担绿色设计的环境责任便显得至关重要。绿色设计不仅仅是实现产品的绿色要求,更重要的是企业需要一套完整的绿色理念,以这种理念来引导企业相关政策和制度的制定,明确企业发展的正确方向;以这套理念来设计企业的产品、包装及环境标志等。在对产品的具体设计方面,企业对采购的节能环保原材料进行设计时,应抛弃传统的末端治理的理念,充分考虑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环境污染、资源消耗情况,大力研究开发先进的环境技术,确保所生产的产品低消耗、低污染。另外,也应注意产品包装和标志的绿色设计。环境标志的作用是不可代替的,环境标志和能效标识可以提高企业节能环保的知名度。企业进行绿色设计,更多地使用环境标志、能效标识,是企业履行环境责任的重要体现,这也能有效地引导环保生产、促进绿色消费。公众对环境标志产品、能效标识产品的认同和购买,可以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和竞争优势,使企业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企业认真履行绿色设计责任,践行绿色理念,设计出更多低耗能、低污染、可循环的产品,有助于使气候变化所带来的环境危害在很大程度上得到缓解。

  第二,企业在生产运营过程的环境责任。

  首先,能源清洁利用的环境责任。能源的清洁利用要求企业采用先进的清洁生产技术、工艺和设备对传统能源进行清洁利用,如实施煤炭资源综合利用工程,集约开发利用,实现煤炭清洁转化利用,将污染消除在生产的过程中。对常规能源进行清洁利用,控制、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有利于塑造企业的绿色形象,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其次,优化能源利用结构的环境责任。在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峻的今天,以传统能源为主的能源利用结构暴露出明显不合理的一面。鉴于此,企业应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善用新能源,如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风能等。通过淘汰高排放、高污染的能源,加强技术改造,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等手段,改善企业的能源利用结构,减少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切实履行应对气候变化的环境责任。

  最后,严格执行碳排放标准的环境责任。企业在生产运营过程中,应当制定其应当遵循的总体低碳标准,努力做到让企业使用低碳能源进行生产经营,实现循环利用和可持续发展,遵循企业的低碳排放标准,一方面可以通过企业的自律,约束企业高排放、高污染的生产行为,实现企业的低碳发展目标;另一方面,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制定相关的内部规章制度,对企业的能耗指标、排放指标以及污染指标进行详细的规定,并且要严格地检测各项指标的指标值。一旦发现超标,应该及时地采取措施降低能耗、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全过程监控企业的生产行为,使企业的环境责任的范围从“末端治理”扩大到全方位的环境责任,从而更好地实现企业的碳排放标准。

  ①第三,企业在整个生产环节中的环境信息披露环境责任。

  所谓环境信息披露是企业在整个生产环节中定期或不定期地向社会公开一切与环境有关的信息,包括企业所执行的环境保护方针、年度环境保护目标及最终成效;生产过程中资源、能源的利用情况;废物的排放及循环利用情况;企业为应对气候变化所进行的投资以及相关环境技术开发情况;企业设置的环保设施的建设、运行情况等。企业履行环境信息披露责任可以采用新闻发布会、展览会、广告、年度报告、环境报告等手段,以满足相关环境利益关系人对环境信息的需求。

  ②企业履行环境信息披露责任,实现环境信息公开化,可以起到明显的积极作用:第一是让社会公众更好地了解企业的环境信息,知情企业节能环保的特性以及其为环保事业做出的贡献,从而使企业获得公众的好评,增强自身竞争优势;第二是给予企业进行环境保护的压力,督促企业管理人做出更为环保的决策;第三是通过披露环境信息,可以为相关企业搭建信息交流平台,互相借鉴资源循环利用的技术、清洁生产经验以及新能源的推广使用等,从而为应对气候变化贡献一份力量。③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