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保育员论文范文第五篇:幼儿园保育员胜任力的内在特质及能力判断
摘要:幼儿园保育员胜任力是指幼儿园保育老师能够有效的或出色的完成保育工作, 评价者利用有效测量工具判断其是否合格的具体指标与个体潜在特征。本研究以《幼儿园工作规程》为准则、查阅相关研究文献, 分别对沈阳市2所公办幼儿园、2所民办幼儿园中的4名保教主任与后勤主任及20名保育员进行了访谈, 并对其中的8名保育员进行了观察。从理论上初步得出了幼儿园保育员胜任力的结构, 具体包括职业动机、职业道德、专业能力、专业知识4个因素, 这4个因素相互作用、彼此有机联系和影响, 并按照一定的结构组成幼儿园保育员胜任力的整体。
关键词:幼儿园保育员;胜任力结构;理论建构;
作者简介:丁玉 (1986-) , 女, 辽宁海城人, 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助教, 硕士。研究方向:学前教师教育。;
基金:辽宁省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幼儿园保育员胜任力的结构研究" (课题编号:JG15CB117) 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胜任力是指"能将某一工作中表现优异者与表现普通者区分开来的个人潜在的、深层次特征, 它可以是动机、特质、态度或价值观、某领域的知识、认知或行为技能等可以测量的, 并能显著区分绩效优劣的个体特征。"[1]胜任力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管理科学之父"泰勒 (Taylor) 对"科学管理"的研究,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这一概念被心理学家引入到人员的管理当中, 用来描述高绩效的个人性格特征。[2]随着研究领域的扩宽, 胜任力的研究逐渐渗入到教师领域, 近几年来, 幼儿教师胜力的研究也开始逐渐增多。但目前, 关于幼儿园保育员胜任力的研究仍是一个空白。因此, 笔者借鉴以往研究成果, 对幼儿园保育员胜任力的理论结构进行探析。本研究所定义的幼儿园保育员胜任力是指幼儿园保育老师能够有效的或出色的完成保育工作, 评价者利用有效测量工具判断其是否合格的具体指标与个体潜在特征。
以2006年国家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文件中关于保育员工作的要求为主, 结合相关文献内容及沈阳市部分幼儿园管理人员的访谈、幼儿园保育员的访谈与观察, 初步得出了合格幼儿园保育员应具备的条件, 具体为: (1) 身体健康:没有疾病及其他传染疾病; (2) 积极的工作态度:对保育工作感兴趣, 热爱幼儿、热爱保育工作; (3) 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工作积极主动, 责任心强;注重自我形象;不断学习积累保育知识, 提高保育工作技能;自觉遵守幼儿园相关的相关规章制度;团结合作, 有团队意识; (4) 具有良好的工作能力:能按幼儿园的规定对班级卫生环境进行管理、做好消毒工作;幼儿生活照顾及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 观察、关注幼儿的动态及身体情况并作出相应措施;积极、认真配和教师工作并协助幼儿教师处理班上的一些突发事件, 对家长热心服务, 不与家长闲谈; (5) 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服从园里安排, 进行各种专业知识培训;了解幼儿教育学、幼儿心理学方面的一些知识, 掌握幼儿卫生保健方面的知识。根据以上结论, 笔者初步得出了幼儿园保育员胜任力的结构, 结构图如下所示:
幼儿园保育局胜任力结构的理论建构图
1职业动机---幼儿园保育员胜任力的内在特质
职业动机是直接引起、推动并维持人的职业活动, 以实现一定的职业目标的内部动力或心理动因。首先在职业选择中起到定向作用;其次调节人的职业活动进程, 即发动、维持或终止人的某种职业行为;再次是激励人们职业活动的某种积极性和创造性[3]保育员的职业动机是指保育员在从事保育工作中能够激发其兴趣、对保育工作本身进行行动追求, 无需外力作用的推动, 它具体包括职业外部动机与职业内部动机。
职业内部动机是指人自发的对所从事的活动的一种认知。内部动机直接与活动本身有关, 由于做某种事能激发人的兴趣, 令人愉快, 活动本身就是行动者所追求的目的。与幼儿教师相比较而言, 保育员的社会地位较低, 工资待遇不高, 在访谈中笔者发现多数保育从事保育员工作的主要原因是喜欢幼儿、热爱幼儿、喜欢幼儿园里的氛围。如, 当笔者在对其中一名保育员进行访谈中提及到"是什么原因使您从事保育工作这么久?"这一问题时, 她回答道:"我特别喜欢孩子, 热爱这个工作, 热爱孩子, 感觉和孩子在一起特别的快乐。和孩子在一起也感觉自己特别的年轻, 就是干活累, 心理也高兴。"职业外部动机是指不是由活动本身引起而是由与活动没有内在联系的外部刺激或原因诱发出来的动机。笔者在访谈中也发现有保育员除了单纯喜欢孩子, 喜欢保育工作性质外, 还指出自己选择该职业的外部动机, 如, 有保育员指出, "我从事该职业, 除了因为喜欢孩子, 以前也是做幼儿工作, 接触幼儿二十来年了, 干得很顺手, 幼儿园工作氛围比较好, 如:单位的环境好, 待遇挺不错, 我很喜欢, 如果不喜欢也不可能干这么长时间。"
2职业道德---幼儿园保育员胜任力的基础
职业道德是指是人们在职业生涯中应当遵守的、与职业实践有密切关系的道德规范和准则 (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 是一定社会的一般道德在职业生涯中的具体表现。[4]幼儿园保育员的职业道德是指保育员在保育工作中必须履行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 影响和制约着幼儿保育工作的成败。[5]《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 "幼儿园工作人员应当贯彻国家教育方针, 具有良好品德, 热爱教育事业, 尊重和爱护幼儿。"我们不难发现, 职业道德是保育员从事保育工作的基本要求, 也是任何工作人员从事任何工作的首先条件, 无论是从事保育工作还是其他工作, 它都是每一个工作人员所必须具备的职业素养。笔者对沈阳市4所幼儿园管理人员访谈中问道:"您认为合格保育员应具备的条件是什么?"时, 他 (她) 们大多以"认真、负责、对孩子要有耐心、细心"等类似词语来回答访谈内容。同时还有一位幼儿园的后勤主任说道"保育员最基本的就是要有爱心, 这是最基本的道德操守, 为人要善良, 在个人行为方面, 没有不良嗜好。"由此可见, 职业道德是推动其他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与前提, 在保育工作非常繁重与繁杂的情况下, 如果没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其工作质量将受到一定影响。根据文件及对幼儿园管理人员与保育员的访谈, 我们可将职业道德这一因素细化为:爱岗敬业、团结合作、为人师表3个项目。
爱岗敬业中的"爱岗"是指保育员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 热爱本职工作。"敬业"是用一种恭敬严肃的态度和认真负责的精神来对待本职工作。爱岗敬业是职业道德的高度体现, 包括保育员对本职工作的热爱、工作的积极性、认真负责的态度。笔者在对幼儿园管理人员访谈中发现, 他们选择保育员的前提条件是对自己的本职工作富有责任心, 喜欢保育员工作、对孩子具有爱心等, 这是职业道德的重要体现。杨文靖 (2008) 也指出:"保育员的职业道德水平较高, 主要表现为对孩子的爱心、责任心等方面".[6]团结合作是指保育员在工作中与其他同事、领导或家长相互合作、支持、帮助, 共同完成任务并克服困难。在工作中, 保育员不但要与其他保育员合作, 还要与教师、园领导及家长相互配合、协作, 共同来完成任务。以往研究表明, 教师之间的关系是学校和幼儿园里人际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要实现专业发展, 就不能把自己孤立起来, 必须积极与他人建立起良好的关系, 相互支持、相互依赖, 彼此合作, 构建一个和谐的生态环境, 形成积极的成长氛围。[7]保育作为教师群体中的一员, 不是独立的个体, 为提高保育工作质量, 她们有必要与其他领导、同事、家长相互合作, 共同完成工作任务。为人师表是指保育员在保育工作中, 注重自己的形象, 言行一致, 以身作则。笔者在对幼儿园的保健主任进行访谈时, 她指出, "因为在班级里, 保育员在孩子面前也是老师, 注意自己的言行, 不能打骂孩子。"
由此可见, 保育员虽然从事的是保育工作, 但对幼儿来说也是教师, 对专职幼儿教师来说也是最佳的合作伙伴, 因此具备爱岗敬业、团结合作、为人师表等道德素养是保育员胜任保育工作的基础。
3专业能力---幼儿园保育员胜任力的核心
保育员的专业能力是指在从事保育工作中所需要的技能, 即保育员在通过保育工作的不断练习中获得的能够完成一定任务的动作系统, 它是保育员胜任保育工作的核心因素, 具体包括专业性技能与基本性技能。专业性技能是保育员从事保育工作所需要的核心素质, 是保育员从事保育工作必备能力, 具体可分为:班级卫生 (物品) 管理能力、幼儿生活管理能力、配合教师工作能力。班级卫生 (物品) 管理能力具体指管理活动室、睡眠室、盥洗室的环境与卫生, 管理本班固定财产、幼儿的衣服、床上与洗漱用品等能力。班级卫生 (物品) 管理是保育员每日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 她们每天基本上需要花费60%到80%的时间在班级卫生 (物品) 整理、打扫与消毒上。良好的卫生环境是幼儿身体健康成长的基本保障, 因此, 无论是幼儿园领导、还是保育员个人都非常重视班级设备及物品的整洁情况;幼儿生活管理能力是指料理幼儿日常生活的能力, 如幼儿的饮食护理、幼儿的排泄护理、幼儿的身体清洁照料、幼儿的穿着照料、幼儿的睡眠照料等。幼儿生活照顾同样也是保育员日常工作的中心内容, 幼儿行为习惯与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是幼儿园教育的首要任务, 因此, 保育员对幼儿生活上照顾的同时也在兼具着幼儿良好的行为与生活习惯养成的任务;配合教师工作能力是指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能够协助教师做好活动前的准备、活动中的指导, 解决幼儿活动中困难以及配合教师做好活动后的整理工作。保育员的岗位职责之一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 管理幼儿生活, 并配合本班教师组织教育活动[8], 笔者在对一名合格的保育员进行调查时, 针对同班工作的教师进行了访谈, 该教师说道"尤其在平时户外活动的时候, 因为我们平日的流程就是有集体在一起的时候, 需要她协助, 例如冬天冷, 户外活动时就需要她协助我们帮助孩子穿衣服, 在外面孩子有粑、有尿就得需要帮忙。"
基础性技能是保育员具有的最基础性的能力, 它既是保育员能力形成的基础, 又是保育员能力发展的起点。随着学前教育的质量不断提高, 保育员的专业发展程度也在不断加强, 从只追求班级卫生管理、幼儿生活照顾、配合教师工作等外在考核逐渐过渡到保育员应具备良好的基础性技能与心理素质的内在要求。如, 观察能力、沟通能力、随机应变能力。观察能力是高级的感知觉水平, 它是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应, 保育员的观察力一般指有计划有目的地用感官来考察事物或现象, 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如, 有保育员这样阐述道:"在户外活动中, 我们还是以孩子为线索, 配合教师工作, 如, 户外进行配班, 用眼睛和声音时刻关注孩子、关注孩子的安全, 如果有大小便的时候或是玩忘了, 把裤子尿了就得及时把孩子带回班级, 把裤子给他换上。"沟通能力是指擅长并有效的和他人交流的能力并与幼儿、同事、领导、家长分别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 进而确保其保育质量向积极态势发展;[9]有保育员这样阐述道:"如果时间允许的时候, 我们会根据个别儿童, 进行个别沟通, 有的孩子需要顺着说话, 有的孩子需要反着说话, 个别孩子个别对待。"随机应变能力是指根据客观事物的变化及他人行为的变化而调整相应的措施与办法。如, 一名新入职的保育员这样阐述道:"我们在工作中要反应速度快、要有随机应变能力, 紧急时间出现时不能马上想出措施, 即使你想到了也不可能马上就去做, 有时不能容你想那么长时间, 不能快一点想出措施, 想一个快一点的解决方法。"4专业知识---幼儿园保育员胜任力的前提
保育员的专业知识是指在一定范围内, 相对稳定的、系统的知识, 是保育员在保育工作中所必备的相关知识。专业知识是保育员提高其工作能力的基础与前提, 是促进保育质量提升的重要媒介。只有掌握了一定的专业性知识才能更好的了解幼儿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 才能在实践工作中采取合适的教育手段和措施来施加相应的保育和教育, 才能在工作中发挥自身的功能。保育员专业知识的储备与更新, 对于提高保育员的自身素质, 对于提高保教质量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保育员作为一个专业人员, 必然要具备从事专业工作所要求的基本知识, 除了掌握系统的幼儿卫生保健方面的知识外, 还应掌握幼儿教育学、幼儿心理学方面的知识。
幼儿教育学知识是指对幼儿教育的历史和发展状况、各年龄阶段幼儿教育要领方面的知识及教育的规律。幼儿心理学知识主要是指对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年龄特点的了解、幼儿认知能力及发展状况、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规律及机制、幼儿社会性、个性 (能力、气质、性格) 等方面的特点和知识。[10]幼儿卫生保健知识是指对幼儿的生理特点、幼儿的心理健康、日常生活规律、婴幼儿营养、婴幼儿常见病、常用幼儿护理及急救方面的知识了解。[10]孔令梅 (2002) 提出:"保育员需要具备的熟知幼儿各个阶段的心理发展过程, 了解幼儿真正的需要, 还要有健康的身体, 保育员要懂得幼儿心理学、卫生学、教育学知识以及保育基本技能。"[11]谭桂菊 (2008) 指出"保育员应掌握系统的学科专业知识, 包括婴幼儿卫生保健知识、婴幼儿心理发展基础性知识、婴幼儿教育基础知识。"[10]杨彦涓 (2008) 也同样指出"保育员的工作特点和范围, 应掌握的专业理论知识包括幼儿教育学、幼儿心理学、幼儿卫生学知识。"[12]然而, 笔者在实际的调查中发现, 目前幼儿园保育员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一般, 主要以幼儿卫生保健知识为主, 接受的培训形式也比较单一, 笔者在访谈幼儿园的保健主任时, 她这样阐述道:"我们一个月进行一次知识培训, 一般都是工作总结, 从工作总结中谈一些存在的问题, 从问题中大家一起借鉴一下工作方式, 有好的我们相互学习。在传染病期间, 我们要进行系统的培训, 如, 班级怎么清洁、怎么做到传染病的消毒, 传染病的主要临床症状, 协助老师及时发现临床患儿, 防止和杜绝传染病蔓延这块。"可见, 目前保育员的专业知识仍比较单薄, 无论从幼儿园管理者角度, 还是从幼儿园保育员个人角度出发, 都比较重视幼儿卫生保健知识, 忽视幼儿教育学、心理学知识, 但从长远角度来说, 保育员想要适应保育工作, 提高保育工作质量, 能够完全胜任保育工作, 必须要有系统的幼儿教育学、幼儿心理学及幼儿卫生保健方面的知识。
以上内容是保育员胜任力的理论结构, 包括4个因素, 具体为:职业动机、职业道德、专业能力、专业知识;14个项目, 具体为:职业内部动机、职业外部动机、爱岗敬业、团结和做、为人师表、班级卫生 (物品) 管理能力、幼儿生活照顾能力、配合教师工作能力、观察能力、沟通能力、随机应变能力、幼儿教育学知识、幼儿心理学知识、幼儿卫生保健知识。此外,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 幼儿园管理者在招聘保育员时, 要求必须持有健康证书, 即保育员是否胜任保育工作都要保证身体健康, 因此笔者没有将身体健康这一因素纳入到胜任力的理论结构之中。保育员胜任力结构中的每一个因素都不是单独存在的, 而是相互交织在一起, 相互促进、相互影响, 共同成为胜任力的体系。
参考文献
[1]秦旭芳,高丙成幼儿教师胜任力的特点与类型[J]学前教育研究, 2008, (09) .
[2]韩漫如。中学班主任胜任力的研究[D].太原:山西大学, 2004.
[3]车文博心理咨询大百科全书[M]杭州:浙江科学技出版社, 2001:553.
[4]顾明远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8.
[5]蔡丹艳。保育员专业化对策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 2011.
[6]杨文靖。重庆市保育员素质状况研究与对策思考[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 2008.
[7]顾荣芳。从新手到专家一-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研究[M].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8]_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基础教育处,上海市托幼协会上海市托幼机构保育工作手册[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0:71.
[9]徐媛我国儿童福利院保育员胜任力特征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08.
[10]谭桂菊。幼儿园保育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 2008.
[11]孔令梅。素质教育与保育员的素质[J].山东教育, 2002, (04) .
[12]杨彦涓。幼儿园保育员基本素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 2008.
[13]王强教师胜任力发展模式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