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 论
1.1 选题的动机
中国当代地方戏的发展离不开优秀的剧作家,他们有时在地方戏剧种的发展、成熟、提高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在蒲剧创作研究领域,墨遗萍是不可或缺、首屈一指的艺术家。墨遗萍,原名李毓泉,河津南原村人,青年时期即积极参加革命活动。上高级小学时,他从同学邓国栋那里借阅革命书籍,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确立了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拯救中国的理念。高小毕业后,积极宣传革命道理,联络进步青年,寻找党的组织,自觉走向革命。
在与地下党取得联系之后,积极参与从事地下活动,向民众宣传抗日,遂即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
墨遗萍一生除了积极参加革命活动外,勤于创作,着述颇丰。在延安时期,他怀揣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志向,将一切时间和精力转移到戏曲创作方面;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他已创作了多部蒲剧剧本;解放以后,又以全部精力投身戏曲创作研究,在创作历史故事戏同时,能注重编写反映现实生活的现代戏。戏曲作品主要有:《河神娶妻》、《正气图》、《乞巧图》、《青田县》、《是谁之罪》、清史轶闻系列(连五本)、《云梯图》、《白袍将》、《龙门记》、《润笔宴》、《飞虎岭》、《石人泪》、《忠烈坟》、《斩妖剑》等,这些剧作大部分演出并出版。墨遗萍同时也是一位出色的戏曲理论家,他呕心呖血,孜孜以求,在剧本创作间歇,注重田野调查,深入民间,考察史料、文物,对蒲州梆子的形成与发展作了大量调查、记录与考证,积累了很多宝贵蒲州梆子资料,造诣日深,颇有独到见解,着有《蒲剧史魂》一书,还写过《蒲剧韵》、《蒲剧平仄一刻通》、《蒲伶最者列传》、《碗碗腔史话》等评论文章。除此之外在 20 世纪 50 年代,经他努力创办的蒲剧学社,发现培养了不少戏曲人才,推动着蒲剧事业的发展。墨遗萍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也是为戏曲创作、研究的一生,他为蒲剧创作奉献的大量剧目,以及在实践的基础上而成的《蒲剧史魂》等着作,都值得后人予以深入地研究。
1.2 研究现状
目前对于墨遗萍的研究大多是一些怀念性的文章。主要有:竹马的《初识墨遗萍》(《山西日报》,2010 年 11 月 3 日),董波的《缅怀蒲剧大家墨遗萍》(《文史月刊》2006 年 10 期),杜月发的《忆艺术团体的领导者墨遗萍》(《文史月刊》2004 年 04 期),吴向周的《赵树理与墨遗萍的交往》(《文史月刊》2005 年 10 期),胡增春的《蒲剧巨擘墨遗萍》(山西晚报,2014年 11 月 07 日),吴向周的《墨遗萍与上党戏》(太原日报,2011 年 12 月 07 日收录于河东雅居的博客),李尤白的《缅怀墨遗萍同志》(《蒲剧艺术》1986 年第 23 期),刘乃崇、蒋健兰的《怀念老戏剧家墨遗萍同志》(《蒲剧艺术》1986 年第 22 期)。
以上文章,主要是墨遗萍先生逝世后,一些友人、同事撰写的介绍性、怀念性文字,有助于人们了解、认识一位老革命者,一位杰出的蒲剧创作者、研究者和活动者一生的事迹,但对于墨遗萍剧作、着述的研究仍是一片空白。
1.3 研究的目的意义
本论文试图根据前期墨遗萍所创作的戏曲剧本的搜集以及蒲剧史论述的梳理,对墨遗萍先生的创作、研究做全面一次整体研究,通过其人生经历,结合其创作实践与剧作创作时的时代背景,理解其剧作创作意图,理解其对地方戏的认识。墨遗萍作为蒲剧史上作品最丰的剧作家,其创作的作品,与他本人的革命经历、中国社会变化及戏曲反映历史生活、现实生活的创作观念的变化和实践均密切相关,通过对墨遗萍所创作剧本及相关蒲剧史着述的研究,认知其作品的艺术特色与对蒲剧繁荣、发展的推动作用,确立墨遗萍在蒲剧发展过程中应有的地位,填补蒲剧研究中的一项重要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