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家庭建设模式探索》
[摘 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展的如火如荼,国家政府在大力扶持新农村硬件建设的同时,也更要加强软件实力的投入,既注重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也要抓精神文明建设的脚步。而如今反映在新农村家庭领域,主要表现为家庭建设的无序性和粗放式管理,在此过程中产生了诸多问题,比如家庭成员思想意识和文化需求日趋多样性和复杂性,同时也暴露出如道德行为失范、价值观念扭曲、子女教育有误、家庭暴力加重以及婚姻稳定性下降等一些现实中的问题。因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从农村各个家庭入手,并且从家庭内部建设作为基础,树立农村正确的家庭理念,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加强家庭建设,以爱家庭爱家人为荣,以家庭责任感淡泊为耻,坚守对家庭的忠诚,担负起家庭的责任与义务,并且倡导和崇尚健康、文明生活方式,以期追求积极向上和谐美满的家庭生活。
[关键词]家庭;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家庭建设模式。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和要求。目前我国大多数农民已经告别贫困,实现了温饱,他们的市场意识、自主意识、法制意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逐步增强,需求层次也不断提高。他们希望通过工业化、城市化带动农村发展,产业化提升农业水平,同时也希望自己的思想观念、科技知识不断更新,道德素质、文化层次不断提高。要实现这些目标,必须有一个稳定的家庭来支持,也就是说,离不开和谐家庭的建设。因此,农村和谐家庭建设与和谐村组、和谐村镇的建设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是一致的。它们是局部与全局的关系,前者是后者的载体。对于现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家庭建设模式,结合当下社会发展形态的日新月异的变化,本文分为如下四种模式进行总结和阐述 :
1 塑造学习型家庭模式。
家庭培育过程中之所以会出现形形色色的问题,最主要是在于在日常的家庭生活当中,父母并没有在家庭中为孩子真正的塑造良好的家庭培育氛围。而对于农村家庭而言,家长自身的教育知识积累偏少,长此以往必然会导致家庭教育理念缺失,从而使得很多农村家长直接性的自暴自弃,忽略了自身对子女的引导和教育问题。
因此,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体的广大农民家庭,家长们应该努力去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有意识的提高自身的教育意识。故而广大的家长们平时要加强读书学习的时间,用科学知识让自身看到更远,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积累改变观念,抛弃传统不良的教育方式,在现如今我国社会发展进程之中作为家长,要更加珍惜这现如今的大好形式,不断学习和借鉴优秀的家教方式和教育方式,从优秀的家长身上汲取经验,紧跟着时代的步伐迈进。促使家长自身树立终身学习的信念,不但是为自己家庭的成长,更多的是为子女后代创造出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农村家庭建设实施过程中,我们家长除了增强自身劳动创造能力之外,更应该不断组织和参与政府和社会组织的一些学习和交流,提升自身文化素质的同时也可以从中学习到新的理念,树立现代化教育观念的同时,要积极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方面的内容,并积极的反省自我,从失误中觉悟。
与此同时,鉴于农村的文化氛围本就相对于城市有所欠缺,作为父母更应该给子女创造出有益于他们健康快乐成长的家庭人文环境,如果子女能够在这样的环境里学习和生活,才能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耳濡目染,更加坚定对学习和生活的乐趣和信心。如果在家庭条件和物质生活水平达到的情况下,家长可以积极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一定程度上加大对子女的教育投资成本,让自己的孩子多接触各方面有益的书籍,不仅可以培养他们的兴趣,更能促进他们全面的发展。此外,学习型家庭模式中要注意的是,家长不能采取不管不问的方式,因为家长是关键性的引导者,如果仅仅是书籍堆如山,而家长该忙农活还是忙,子女仍然放养状态下,就不可能形成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所以,父母即使再忙,也要认识到这一点,和子女共同学习和提高,相互学习共同建设良好的学习型家庭,必然会收获良好的效果。
2 创建和谐型家庭模式。
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和为贵的思想理念,党和政府一直在倡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家庭建设过程中,我们也要努力营造和谐家庭建设,正所谓“家和万事兴”,家庭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的如火如荼,在农村家庭之间和家庭内部的和谐氛围是必不可少的。和谐家庭的建设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和保障,在此,新时期农村和谐家庭的建设要以“民主法制、公正平等、团结友爱、诚信互助、安定祥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标准来开展。和谐家庭的创建离不开良好的家风家规的建设,通常家规是由祖辈积累传承下来的家族内部的生活习惯和行为准则,而随着如今社会快速发展的步伐,我们的传统家规家风也要随之做出相应的调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来适应时代的发展,更加有益于家庭的团结和进步,发扬传统美德和高尚的家风,以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脚步,为建设和谐家庭奠定良好的基础。
建立和谐型家庭模式,就要求去除一直以来多数农村家庭当中的家长专制的陈规,让子女和父母长辈之间能够平等交流沟通,形成和谐相对自由的家庭环境,母慈子孝,尊老爱幼,平等和睦才是和谐家庭应有的良好氛围和模式。在此过程中,也要积极通过村委会等组织大力进行“和谐家庭”的宣传和活动,并且促使家长们踊跃参与,真正把和谐家庭的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的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3 建设平安型家庭模式。
之所以提出“平安型家庭建设模式”,是由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进程中所产生的一些问题而构想的建议。此处所指家庭平安,主要是要求家庭成员尤其是家长要提高法制观念和未雨绸缪的防范意识。虽然在平安型家庭建设过程中形态方式各不相同,但归结起来,应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无刑事犯罪 ;二无道德失误 ;三无家财被盗 ;四无安全事故 ;五无迷信邪教 ;六无设赌参赌 ;七无黄色物品 ;八无种毒吸毒 ;九无家庭纠纷 ;十无邻里不睦”,简称“十无”.
“平安型家庭建设模式”有助于维护农村家庭的平安和睦,更有助于提高农村家庭成员尤其是妇女和年幼孩子们的防范意识,同时,村委会应不断加强对家庭安全以及人身安全的相关教育,让每一个家庭都能在诚信友爱,安定有序的家庭环境和社会氛围里生活。
4 创造文明型家庭模式。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除了加强物质文明建设,也应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而在当下的农村生活中,文明家庭建设也是尤为重要的精神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研究表明,在道德判断和价值定向方面,父母与子女的相关系数为 0.55,而教师与学生相关的系数为 0.03,可见家长的自身修养对子女具有深刻的影响。因此,在新农村的家庭建设中,要树立文明团结的家庭氛围。
第一、家庭教育要与文明教育相结合。只有这样,孩子在他们的成长过程当中就能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家长作为孩子们的第一老师,一定要起到带头模范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不要在孩子们面前赌博酗酒,讲粗话,要积极配合教育孩子养成文明礼貌的好习惯,培养孩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念,真正做好孩子们的榜样。
第二、把握好对子女施爱的度。在日常的生活当中,子女从呱呱坠地开始就与父母在一起,在这其中,家长对父母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农村家庭区别于城市家庭,在教育子女方面,多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方法,很少注重对孩子的心智和性格养成会不会造成不可磨灭的伤害。相对于城市家庭中溺爱孩子居多的状况,农村家庭在解决孩子问题是往往采取打骂的方式,某些家长对子女造成心理甚至生理上的伤害而不自知。因此,“文明施教型”的家庭模式建设就要求家长文明适当的方式教育和管理子女的学习和生活,采用适合自己的相处方式与孩子们进行沟通和交流,既不能溺爱也不能过分严苛。只有这样,才能使家庭和睦幸福的生活。
当前中国处于经济、社会、人口三大转型的历史阶段,市场经济社会环境复杂,对家庭冲击很大,家庭的稳定性越来越差,面对家庭遭遇的种种挑战,所有家庭成员都应该切实加强家庭责任感,努力营造和谐之家、文明之家、廉洁之家。***总书记对家庭建设提出“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具体要求,为贯彻落实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推进新时期家庭建设,既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家庭建设的传统美德,继承优良传统,又要挖掘并借鉴中华传统文化中重视家庭建设的精华,赋予其新的时代发展内涵,从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伟大中国梦凝聚强大力量。
[ 参考文献 ]
[1] ***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2015.
[2] 董维玲,杜维训 . 家庭 :幸福人生的依托 [M]. 天津 :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
[3] 杨荣 . 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家庭建设的理论与对策 [J]. 农业经济,2009(09)。
[4] 刘晓黎,崔丽 . 新时期农村家庭教育现存隐患及对策 [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