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 言
(一)研究背景。
二十世纪 60 年代,随着世界经济地不断增长,在全球经济和社会大发展的浪潮里,服务业产值开始呈现快速高涨的趋势。其中发达国家率先开始转变经济发展大方向,致力于提高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以及其就业率。到了 80年代,纵观世界经济的总架构发展态势,"服务经济"已渐渐取代"工业经济",因而,发展第三产业成为了世界各国共同的经济目标。自二十世纪 90 年代,高新产业飞快成长,因特网和电子商务的广泛应用赋予了现代经济对知识更高的要求,以非物质、生产与消费同时、不能储存和不能贸易为特征的传统服务业已然无法满足新时代发展要求,当今服务业,在全球经济趋于服务化大背景下,内部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随着信息产业技术的日益更新,生产性服务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核心从传统服务业中迅速分离出来,成为了当下经济的支柱。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生产力水平地不断提高,服务业得到迅速发展,服务业所占国民经济总量逐年增加,从 1978 年到 2012 年,服务业增加值占 GDP的比重从 23.5%增至 42.6%.
第三产业的高速发展带来了该产业结构地不断优化与升级,且提供了发展现代服务业所必需的经济基础。据统计,2010 年我国现代服务业的增加值已达到 69732.6 亿元,占当年 GDP 的 17.4%.
然而,我国服务业在经济结构变革这个重要阶段不仅其生产水平与世界水平相比存在差距,服务业的内部结构也相对滞后,处于低层次状态。此外,金融、电信、信息服务、科学研究等现代服务业典型代表发展力依旧不足。截止到 2005 年,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的增加值比重不到 30%,这与同期发达国家相比落后近 20 年。
此外,各省份悬殊的经济发展状况,导致国家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呈现出地区差异,主要表现为经济越坚挺,城市化程度越高的地区其服务业的现代化发展越迅速,即我国现代服务业东部的发展快于西部,2007 年东部服务业的平均增加值与西部相比高出近 35 个百分点。
当然,发展现代服务业,还有很多实际问题有待我们去解决,例如,时常有政策性进入壁垒和垄断出现在某些现代产业,严格的进入限制会使经营模式单一化,逐渐失去了国际竞争力;从业人员专业性、知识性不够纯熟致使人力资本匾乏,人才短缺;技术含量不高,创新能力不足,国内服务企业品牌效应低、规模小等抑制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因此,本文将重点阐述发展现代服务业过程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更好地发展中国现代服务业。
(二)研究意义。
自二十世纪 90 年代以来,服务业逐渐成为发达国家关注的焦点,以及一些新兴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重点,为此他们相继建立了现代化、高水平的服务体系,在发达国家服务业比重现已到了 70%以上。
我国服务业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方面同样取得了重大突破,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在带动经济快速增长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从发达国家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经验和我国现代服务业的实践摸索中,可以得出,服务业是继制造业之后的新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而现代服务业作为服务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竞争力不断晋升的产物,它的兴旺发达已成为现代经济所必备的典型特质,是衡量国家经济繁荣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速转变国家经济发展方式的引擎。此外,努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对于进一步解决民生问题、提高就业率、促进消费和节能降耗等也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2013 年 5 月 29 日,李克强总理在第二届京交会暨全球服务论坛北京峰会上表示,服务业不仅日渐成为刺激世界经济复苏、引领经济转型的新引擎,也是中国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与优化升级的新动力。加大力度开展服务业的发展工作是稳定增长、保障就业的重要举措,是调整结构、促进转型的战略选择,是快速推进现代化服务的有效途径,更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化的内在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注重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健康发展,更多依靠现代新兴产业来带动经济发展由此可见,在国民经济整体发展中,现代服务业确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有必要对该产业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展开研究,以便及时获取解决问题的合理方案。
(三)国内外文献综述。
1.国外研究状况。
"现代服务业"这一词在国外通常被称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有时也被称作新兴服务业。服务业、第三产业被正式提出之前,就有对"服务"的相关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 18 世纪后期 19 世纪早期的古典经济学派创始人亚当?斯密,斯密从生产性角度将劳动加以划分,进而区分了生产性与非生产性劳动两者之间的内在本质,间接指出今天的服务业属于非生产性的;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斯密的理论观点,并有了进一步的研究,他肯定了服务的商品属性。到了马歇尔时期,对服务与商品的区分已不再被看中,服务业的性质一般不会引起学者们争论了,除非是在具体问题分析上才会稍有涉及。
二十世纪 30 年代到 70 年代费希尔、克拉克和让?福哈斯蒂耶分别创立了"第三产业"、"后工业社会"、服务经济理论。1935 年,费希尔提出了"第三产业"的概念,并指出第三产业是提供各种服务活动的产业。
1940 年,克拉克在《经济进步的条件》一书中再次强调了三大部门的分类,其中,将小规模的独立手工业生产,煤气水电等公共产品,交通、贸易和其他的一些服务活动归类到服务部门里。随后,富克斯在经典著作《服务经济》一书中运用大量统计数据,分析出了服务业就业增长的三个原因,同时在服务经济对产业组织的影响方面也予以说明,富克斯该观点成为了日后丹尼尔?贝尔对后工业社会理论研究的基础。此后,贝尔将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并总结出后工业社会的特征:第一,后工业社会属于服务社会;第二,知识、科学和技术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第三,专业技术人员具有关键性的作用;第四,价值体系和社会控制方式将发生变化。
由此可见,贝尔早已预见了知识在服务社会的重要性。
二十世纪 70 年代以来,服务业在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逐年上升,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作用日渐突显,对于生产性服务业的研究开始兴起。格鲁伯和沃克认为,生产者服务与消费者服务间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消费者服务是用来直接满足最终需求的,而生产者服务则是保障生产顺利进行的一种中间性投入服务,在以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为主要投资的生产性服务中,越来越依靠专业化的积累,并以此来继续推动现代经济的发展。
2.国内研究现状。
近年来,国内对于服务业的研究成果有很多,华而诚指出,在未来的中国,第三产业将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决定了我国的经济竞争力;2002 年李冠霖用投入产出分析法,计算出了第三产业与其他产业及第三产业各行业间的关联程度,为我国制定服务业的发展政策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倪鹏飞采用模糊曲线,通过选取影响服务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对它们的贡献弹性进行比较,进而来进行论证了中国城市服务业发展的基本假定;陈自芳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将中国与日、德比较,剖析了中国第三产业发展落后的症结。
国内学者对现代服务业的宏观层面,也进行了相关研究,如晃钢令、徐冠华等人是以我国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进程为视角进行阐述,进而对其发展趋势展开探讨的;以国际发展为背景,霍景东和夏杰长通过对中国现代服务业的现实状况分析,进而获取了促进服务业现代化发展的政策建议,他们主要从投入和支持、人力资本、现代服务业的产出和绩效、研发系统连通性四个层面来论证。
也有许多学者致力于研究城市地区的发展特征,并对本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从而预测出地区未来前景及发展战略,如庞毅和宋冬英以北京为案例来分析现代服务业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探究问题成因后,给出了相应的策略选择;陈眉舞等探究了苏州与上海间的产业关系,就苏州现代服务业在城市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探讨了未来产业发展的趋势。
以动力机制、制度环境为出发点进行研究,闫星宇和张月友通过对现代服务业的主导产业进行了定量的分析,得出我国的现代服务业主要是以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为主导产业的,并就促进中国现代服务业主导产业发展问题,提出了相关的战略性建议;孙晓峰则对现代服务业进行了专门的行业研究,并将其归类为金融服务、商业服务、咨询服务、展览服务等;在此基础上,代文、秦远建运用现代服务业的集群发展观,创新提出了虚拟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产业集群生态化发展模式、产业集群链群化模式,试图打开集群化发展的新思路和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