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美国新闻自由权利与限制探究
【绪论】美国新闻自由司法判例分析绪论
【第一章】新时代下新闻自由的新问题
【第二章】新闻自由不能凌驾于个人权利
【第三章】新闻自由监督作用应充分且适当发挥
【第四章】新闻自由命题内的平等与特权
【结语/参考文献】美国新闻自由立法经验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结 语
随着媒介的发展,新闻活动变得复杂多样,新闻自由权利也遭遇了越来越多的矛盾与冲突,面对如此现状,有必要早日将新闻立法再次提上日程。通过对美国新闻法判例的相关研究,笔者深刻意识到需要对新闻自由进行必要的限制,限制防止滥用,限制敦促自律,限制同时也能促进发展。单纯的行业规范远不如法律来得直接有效。
关于新闻自由限制的立法,如童兵所说,新闻立法必须同时防范和反对滥用新闻自由,但反对滥用正是为了更好的保护新闻自由。因此法律标准制定的重点理应放在如何平衡新闻自由与其他权利的冲突,如何寻求最佳的利益点,如何为新闻自由提供更好的环境令其更好发挥自由监督作用。这也正是限制的最终目的。于此同时,将新闻记者职业规范中的一些道德标准通过法律特权的形式得以强化,也不失为另一种维护新闻自由的有效手段。美国的法律体系从根本上与我国有所不同,对美国新闻法的司法先例自然不能实行“拿来主义”,然而,对相关领域已经存在的判例进行研究,从法律标准和立法精神上为我们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启迪,仍不失为新闻法律建设道路上的一种方法。
本文对美国新闻法中新闻自由的限制于特权问题进行了学术理论与司法实践两相结合的研究,因资历尚浅,学识有限,远不能称为全面,但是确为笔者用心之作。不能说对今后的相关研究定有参考作用,只希望为个人感兴趣的新闻法研究尽一份绵薄之力。
我国的新闻法发展辗转曲折,这一命题可谓艰深。期待相关研究不断发展,立法进程稳步推进,新闻自由早日有法可依。
参考文献
▲ 判例类:
[1] Abrams V.United States, 250 U.S.616 (1919)
[2] Associated Press v.Walker, 388 U.S.130 (1967)
[3] Brandenburg v.Ohio, 395 U.S.444 (1969)
[4] Branzburg v.Hayes,408 U.S.665 (1972)
[5] Cantrell v.Forest City Publishing Co.,419.U.S.245(1974)
[6] Cox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v.Cohen, 420 U.S.469(1975)
[7] Curtis Publishing Co.v.Butts, 388 U.S.130 (1967)
[8] Debs v.U.S., 249 U.S.211 (1919)
[9] Demary v.Roberts, 9 N.W.149 (Mich 1881)
[10] Gannett Co.v.DePasquale, 443 U.S.368 (1979)
[11] Gertz v.Robert Welch, Inc.418 U.S.323 (1974)
[12] Griswold v.Connecticut, 381 U.S.479 (1965)
[13] Harte-Hanks communication, Inc v.Connaughton, 491 U.S.657(1989)
[14] Hustler Magazine v.Falwell, 485 U.S.46(1988)
[15] John D. Zelezny, Cases in Communications Law Liberties, Restraints, and the Modern Media,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fourth edition
[16] Monitor Patriot Co.v.Roy 401 U.S.265 (1971)
[17] Nebraska Press Association v.Stuart, 427 U.S.539 (1976)
[18] New York Times v.Sullivan,376 U.S.254 (1964)
[19] Olmstead v.United States, 277 U.S.438, 478 (1928)
[20] Richmond Newspapers Inc.v.Virginia, 448 U.S.555 (1980)
[21] Rosenblatt v.Baer, 383 U.S.75 (1966)
[22] Roth v.Greensboro News Company, 6 S.E.2d 882(1940)
[23] Schenck v.United States 249.U.S.47 (1919)
[24] Sidis v.F-R Publishing Corporation, 113 F.2d 806 (1940)
[25] Stromberg v.California, 283 U.S 359(1931)
[26] Texas v.Johnson, 491 U.S.397(1989)
[27] The Florida Star v.BJF,491 U.S.524(1989)
[28] Time Inc.v.Hill, 385 U.S.374 (1967)
[29] Zbyszko v.New York Americans Inc.,288 App.Div.277(1930)
▲ 着作类:
[1] [美]安东尼·刘易斯。批评官员的尺度--《纽约时报》诉警察局长沙利文案[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 [美]安东尼·刘易斯。言论的边界--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简史[M].徐爽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5
[3] [美]罗纳德·德沃金。认真对待权利[M].上海:三联书店,2008
[4] [美]罗纳德·德沃金。自由的法--对美国宪法的道德解读[M].刘丽君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5] [美]迈克尔·埃默里等。美国新闻史[M].展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04
[6] [美]施拉姆等。报刊的四种理论[M].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80
[7] [美]斯坦利·库特勒编着。最高法院与宪法--美国宪法史上重要判例选读[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8] [美]唐·R·彭伯。大众传媒法[M].张金玺、赵刚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9] [美]唐纳德·M·吉尔摩等。美国大众传播法:判例评析(上、下册)[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10] [美]新闻自由委员会。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社,2004
[11] [美]亚历山大·米克尔约翰逊。表达自由的法律限度[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
[12] [英]赫伯特·斯宾塞。社会静力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13] 董岩。新闻责任论[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0
[14] 顾里平。新闻侵权与法律责任[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
[15] 候健。舆论监督与名誉权问题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6] 吕光。大众传播与法律[M].台湾:台湾商务出版社,1981
[17] 明辉,姜小蕾主编。西方法律思想史教程[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1
[18] 邱小平。表达自由--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9] 童兵。比较新闻传播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0] 童兵主编。中西新闻比较论纲[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21] 魏永征,张咏华,林琳。西方传媒的法制、管理和自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2] 吴秋余。表达自由视野下的新闻侵权研究--以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为参照[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3
[23] 谢佑平主编。司法公正的建构[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5
[24] 王军。传媒法规与伦理[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
[25] 张巨岩。权利的声音:美国的媒体和战争[M].上海:三联书店,2004
[26] 张千帆。西方宪政体系(上册·美国宪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27] 赵刚。公开与公平的博弈--美国最高法院如何平衡新闻自由与审判公正[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2
[28] 甄树清。论表达自由[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29] 邹晓红主编。外国法律思想史[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1
▲ 学位论文类:
[1] 章敬平。论新闻自由[D].博士学位论文,苏州大学,2007
[2] 江峰。美国新闻自由的历史之维与宪政考察[D].博士学位论文,中国政法大学,2007
[3] 牛静。论新闻自由权的具体化[D].博士学位论文,华中科技大学,2008
[4] 廉敬武。论新闻自由[D].硕士学位论文,中国政法大学,2005
[5] 王冬梅。表达自由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的完整实现--新闻自由的法治保障刍议
[D].硕士学位论文,中国政法大学,2005
[6] 王哲民。理想和现实之间--新闻自由与新闻法治之思[D].硕士学位论文,重庆大学,2005
▲ 期刊论文类:
[1] 牛静。新闻记者保护消息来源的法律困境--对美国“布来兹伯格案”的回顾与分析[J].新闻界。2007(5)
[2] 邵培仁、章东铁。颠覆还是重建:市民新闻学的兴起、特点及其应对[J].当代传播。2005(1)
[3] 喻权域。“新闻自由”不是科学用语[J].汉江论坛,2006(01)
致 谢
在新闻学专业求学的三年是我人生中尤为难忘的三年。在此期间,读书、处事,成长成熟。对生活更加明确,对目标更加执着。年少时难以理解的“做学问”一事,在三年中竟然也越来越有兴趣,越来越乐于坚持。回首这一段经历,终于明白,研究学术做出的努力和付出,终会以另一种形式回馈给研究者自身。它令你多思多想,更加全面,也更加丰满。它给了你一双看世界的眼睛。
由衷感谢我的导师周德波老师。感谢您一直以来对我的鼓励和认可,感谢您在我的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给予的中肯建议和悉心指导,感谢您的认真和严谨。向您学到的一切定将伴随学生终生。
感谢我的每一位专业任课老师,正是讲台上你们的博学和幽默给予了学生更多知识,也坚定了学生对新闻学的热爱。
感谢三年来结识的知己好友,你们的陪伴和帮助我永远记得。走得多远,友谊长在。
一直记得母校的校训:明德精学,笃行致强。在这里,我度过了自己七年的青春,今将临别,忘了曾有过多少欢笑多少泪水,只觉满载收获,无憾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