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生物学论文 > 心理学论文

同性恋的概念及相关研究现状

来源:学术堂 作者:陈老师
发布于:2016-10-26 共11728字
  引言
  

  早在 1948 年,学者 Freud 就对矛盾态度在情感关系中的表现进行了描述,例如,人们常常觉得对自己的父母或爱人有着爱恨交织的情感。近几十年来,许多心理学家都对矛盾态度这一现象进行了描述,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汤普森,他认为在个体对待某一个态度对象时,往往给态度对象一种积极的态度及与积极态度强度相当的消极态度,他将这种现象解释为矛盾性的态度。
  
  在对矛盾态度的描述中,我们可以发现,我们对于态度的传统的观念是认为个体对某个对象的态度只有两个单一的维度,即积极与消极,而矛盾态度的概念并不直观,且与我们传统的对于态度的观念是不相同的。近几年,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矛盾态度的研究,很多研究领域开始也应用矛盾态度的概念。例如对安乐死,食物的选择,药物和酒精成瘾,死刑,堕胎,消费行为,吸烟行为和性行为等方面的研究。矛盾态度作为态度研究领域的一项重要内容,为态度的研究指出了一个新的方向,对态度的结构,态度的强度,和态度相关的信息处理,态度的转变及对行为影响可做进一步的研究。
  
  随着社会的进步,当代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也发生了改变,从以前对同性恋的反对与歧视,逐渐变的理解与宽容。例如,许多大学生虽不愿与同性恋交朋友,但是又认为同性恋是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不是单维度的赞成或反对,而是存在矛盾性的。大学生作为大众中比较先进,比较开放,接受新思想较快的群体,且比较容易受到同性恋影响的群体[2],某种程度上,对于同性恋这一群体的态度代表了大众对待同性恋态度的发展方向[3].
  
  因而本文以矛盾态度视角,将矛盾态度与中性态度区分开来,使用 GO/NOGO实验范式,了解大学生对同性恋现象的态度认知。实验一来探查高矛盾及低矛盾的大学生对同性恋这一特殊群体在积极联结和消极联结上的差异,进一步研究大学生对这一现象的矛盾态度的特点,实验二又进一步对蒙古族及汉族的高矛盾者和低矛盾者对同性恋这一特殊群体在积极联结和消极联结上的差异进行了研究,对不同民族在对待同性恋这一现象上的矛盾态度的特点及差异做了分析。
  
  1 文献综述
  

  1.1 矛盾态度
  
  在社会心理学研究领域中,传统的观念认为,态度是以一种变量形式来考量的,而且这种变量的形式是单维的,换句话说,人们对某一个态度对象的价值判断,如果是正面的,就不能同时有负面评价。然而近 30 年以来的心理学发展中,逐渐出现了不认同传统观点的声音,诞生了双重态度与矛盾态度的研究,在这种观点下,认可积极的与消极的评价可以是某个个体同时对同一个对象的态度。
  
  1.1.1 矛盾态度的概念界定
  
  在 1911 年,关于态度研究的各种论述和观点中,瑞士的 Bleuler(1911)精神病医师首先提出了矛盾一词。它被用来解释个体在认知、情感方面对同一态度对象有着两种相反的评价。之后又经过多人的探讨、发展与深入。弗洛伊德也对矛盾进行了探讨,他认为矛盾是指情感的不一致。弗洛伊德的这次探讨使得矛盾这一观点得以传播和普及,但是同时也有学者指出,弗洛伊德的理论中“矛盾”观念过于模棱两可,没有清晰的界定范围。
  
  “矛盾”这一概念第一次出现在社会心理学中还是在 1968 年由 Scott 引入,他将社会心理学作为心理学中一个独立分支,对社会心理学中的矛盾做出了较为专业的定义,同时对矛盾态度的测量做出了相应的探讨[4].然而,对矛盾态度的研究起步后并未有较为明显的发展,直到 20 世纪 90 年代,人们才逐渐关注到这一社会心理学中的问题,对矛盾态度的研究才有了大范围研究学者的关注和探讨,各种与矛盾态度有关的研究探讨接踵而至。其实就矛盾是否存在,来自不同地区的学者曾经有过各种各样的研究与探讨。 Anderson 在 1971 年就曾有过经典假设,他认为如果态度发生变化,新的态度必然会取代原有态度。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这似乎是不能做到事,这样的情况不能简单的总结为新的态度代替了原有的态度,导致原有的态度就此消失[5].在这样的前提之下,Jarvis 等人提出了关于态度的如下观点,即态度的转变并不能使原有的态度消失,而是前后态度共同对于个体产生一定的在思想以及行为方式上的影响。转变后的新态度和原有的态度是可以同时存在的,Petty R E 还提出了一个着名的观点,即外显态度以及内隐态度都可以表现出矛盾态度[6].
  
  确定存在矛盾态度后,接下来是矛盾态度的具体界定。1995 年,Wgener 等人提出了矛盾态度是个体对于某一态度对象同时产生的消极和积极评价。埃蒙斯在1996 年则称自己认为个体对某一态度对象的趋避冲突造就了矛盾态度[7][8].而在2001 年,Cacippo 和 Berntson 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之上提出了评价空间模型理论,他们认为,态度并不是一种单维的存在,而是存有两个维度即积极和消极,矛盾态度就是指个体对同一客体同时产生两个维度的评价[9].由此可以看出,尽管社会心理学家们关注重点有所不同,对矛盾态度的定义和界定各不相同[10],但是其核心思想有着很大程度的一致性,都对于同一个态度对象产生了消极与积极两种截然不同的两种情感评价。
  
  1.1.2 矛盾态度产生的影响因素
  
  我们可以依据矛盾态度的具体内涵,将个体心理冲突作为对矛盾态度产生关键性影响的因素。引起这种心理冲突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几个方面。
  
  1.1.2.1 内部因素
  
  (1)认知渴求
  
  认知渴求是指个体具有积极的解决疑难、理解问题、探索各种事物的倾向。
  
  Thompson 和 Zanna(1995)研究发现,认知渴求程度与矛盾态度相关联,相较于认知渴求程度低的个体来说,认知渴求的程度高的个体更加愿意努力去探索和理解问题,因此认知渴求的程度高的个体具有较低的矛盾态度[11].认知渴求会促使态度趋向极端化,从而表现出态度的矛盾性[13].根据其他有关方面的研究可以看出,矛盾态度出现较多情况是在具有较高认知动机、有着良好驾驭能力的人身上,而对于那些本身需求程度比较低的个体就会表现出较低的矛盾性[12].认知需求对个体矛盾态度的影响目前尚没有一致的结论,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2)个人无价值恐惧,Kniglanski(1980,1989)首先提出了无价值恐惧,这一概念主要是针对个体而言,对于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而产生的担忧情绪以及造成的不良后果,而这样的担忧会促使个体进行相关决策信息的搜寻。对于个人而言,这样的无价值恐惧会导致更多的不良情绪,导致个体在进行选择的时候产生游移不定的情绪和长时间的反应以及非常严重的自卑感。个人无价值以及认识渴求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同之处,但是同时两者之间也存在着差异,即两者的潜在动机是有差异的,高认知渴求者对通过选择而带来的挑战是乐于接受的,这种情况之下,总体焦虑感较低。而高无价值感恐惧个体容易对于决策可能产生的各种失误存在强烈的担忧,在搜索信息的过程中,信息不一致会产生的很大影响,最容易产生矛盾心理。通过Thompson 和 Zanna(1995)有关方面的研究,我们可以得知,个体无价值恐惧的同时也会伴随着矛盾态度的产生,矛盾态度越高就说明无价值恐惧越强烈[15].
  
  1.1.2.2 人际因素
  
  我们可以从 Fingerman, Hay, Birditt 的相关研究当中发现,人际关系和矛盾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越是比较亲密的人际关系越是能够产生矛盾情感。通常而言,相比较于非家庭关系,一个家庭关系的存在往往在个体的影响之下容易产生矛盾态度,在这样的家庭关系之中,父母、伴侣以及子女对于矛盾情感的体验更加的深刻和明显。对此,他们认为亲密关系内在具有一定的矛盾之处,本身存在着令人苦恼的因素,个体希望保持自我本色,但是同时陷入亲密关系中无法自拔,极易处于矛盾之中[16].Priester& Petty 通过分析认为,个体和他人之间存在对某一事物态度评判的不同,这是影响矛盾态度的一个关键变量[17].举个例子来说,如果个体对于出现的某种行为采取的是积极乐观的态度,但与此同时伴侣却采取消极抵抗的态度,那么,个体产生矛盾的情况就会非常明显。通过他们的研究表明,矛盾态度不仅是由个体自身同时存在的积极和消极体验引起,个体自身和他人态度的差异也会产生矛盾态度[18].
  
  1.1.2.3 环境因素
  
  当个体对某一态度客体做出判断时,矛盾态度产生主要就是基于矛盾信息的存在。如果信息和原有的认知范围有不同之处,或者超出了个体的认知,主要包括逻辑上、文化上或者是经验方面的不同,这些都会导致个体失调现象的产生(Kassarjian&Cohen,1965)。所以,基于以上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信息的不一致导致矛盾态度的产生是非常普遍的,一方面是个体认知信息与新信息的不一致,另一方面是新信息的复杂性。
  
  1.1.3 矛盾态度的测量方法
  
  在对矛盾态度的概念有了一个较为清晰明确的界定及讨论了矛盾态度的影响因素后,我们自然而然会想到如何去测量它。这里主要有四个主要的测量方式,分别指的是直接、间接测量和开放式以及闭合式测量。
  
  1.1.3.1 直接测量
  
  直接测量,顾名思义就是依靠一定的经验进行的整体判断过程,这种方法主要针对的是个体的主观判断。这样的一种测量方式,主要是要求个体表述其对某一态度对象是否有着两种及以上的态度或者是否对某一态度对象有着有正负两面的评价同时存在,并且测试者需要描述出自己内心感受到的矛盾态度的程度[19].
  
  例如:请你评价你对(某物)的矛盾态度的程度。在对吸烟行为进行研究分析的过程当中,Lipkus(2001)就通过自我报告题目组成了矛盾态度的量化表[20.直接测量法有非常明显的优点,就是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更加的简便,但是缺乏精准的数据且结果与实验测试者主观有很大影响,受测试者常常忽视这种矛盾体验或者其自身出现矛盾体验时候并未意识到。因此这种方法缺乏足够的说服力。
  
  1.1.3.2 间接测量
  
  间接测量法主要是根据一定的公式而采取的一种测量方法,间接测量所采用的方式是受测试者把正负两方面的评价分开,最后通过一定的数值来表示矛盾的强弱。
  
  Kaplan 法公式:矛盾性=(主要评价+相反评价)-(主要评价-相反评价)。此种方法引入公式具体量化,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更加客观。我们可以从 Kaplan 法中发现,矛盾性是通过评价的相反性得出的,对于矛盾性有影响的因素并不是主要评价。
  
  Katz 法公式:矛盾性=正面评价×负面评价,即矛盾性为正面评价与负面评价相乘后得出,但 Katz 的方法也存在缺陷,比如在一个 10 级评价的量表中,其中的两名被试一个在对某一事物的正面评价中,一名被试给出的评价分数为 1,另一名被试给出的评价分数为 2,在对某一事物的负面评价中,一名被试给出的评价分数为 5,另一名被试给出的评价分数为 10,,根据 Katz 法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两名被试的矛盾性指数均为 10,可是,我们可以看出,两名被试在矛盾的程度上显然是有差别的,正面评价等级为 1、负面评价等级为 10 的被试矛盾程度是低于正面评价等级为 2、负面评价等级为 5 的被试的。所以 Katz 法无法对矛盾程度进行区分。为了能够更准确的计算矛盾性,Thompson 根据 Kaplan 的矛盾态度公式,提出了新的公式:A(ambivalence attitude)=(P+N)/2-|P-N|(P:positive attitude、 N:negative attitude )[21]
  
  目前,这个公式在当前的研究领域已经成为一个公认的研究方法,此公式也用于本文的矛盾态度指数的计算。
  
  1.1.3.3 开放式测量与闭合式测量
  
  开放式测量与闭合式测量两者的基础都是信念,两者都是关于信息的描述,主要是关于对象所具有的自然属性而言的。开放式测量主要是通过指导语,让被试对某一个态度对象进行属性的描述,矛盾性的计算是基于被试对态度对象进行描述时所选择词语积极和消极维度。举例来说,Maio 等人(2000)在研究当中提出,对妈妈进行相关的描述,并且写出与之相关的十个词汇,然后使用公式计算出矛盾性指数[22].闭合式测量法是要求被试从已列出的与态度对象有关属性中选择他们认为合适的评价,与开放式测量的本质相同。但是这两种测量方法同样也存在很多问题,例如,由于被试的年龄、阅历、文化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对态度对象的描述程度及广度会受到影响。
  
  1.1.4.矛盾态度的研究现状
  
  1.1.4.1 矛盾态度在具体领域方面的研究
  
  对具体的特定的矛盾态度的研究主要包括种族、性别、情绪、死刑等[23].在矛盾态度的研究过程当中,对于性别以及种族方面的研究最为明显和深入。在种族研究方面,Czopp 和 Monteith 的研究表明,在对非洲裔美国人一些固定的印象当中,大学生有着双重的态度,即积极和消极的情绪同时存在[24].Lin 等人的研究表明,美国人对于亚洲人的种族偏见也表现出矛盾模式[25].关于性别方面,主要有女性和男性两种性别的研究。存在偏见的态度研究主要是针对女性,主要是那些和传统性别定位有所不同的行为,举例来说,女权主义者、女同性恋者等等。
  
  存在良性态度研究主要是针对于传统型的角色,尤其是家庭主妇[26].通过 Glick和 Fiske 的研究发现,对于男性而言,也同时存在善意和恶意两种情感评价维度。
  
  通过对十几个国家不同地区以及不同文化进行了长期研究发现,这种偏见存在一定的双重属性[27].一般矛盾研究与这些具体矛盾研究有着很多的相似之处,同时由于领域各不相同,也存在各自的特色。
  
  1.1.4.2 关于矛盾态度特点的研究
  
  (1)矛盾态度的强度
  
  对某一事物或者行为的态度不同表明了该事物或者行为对于个体产生了不同的影响。研究人员一般通过四个方面来对个体进行一个态度的基本判断,这四个方面分别指的是,对信息的处理、抵抗力强弱、坚持度强弱以及在引导行为方面的作用力。根据有关方面的研究发现,上述所说的四个方面的不同属性能够在态度矛盾上进行一定程度的削减。如果态度的稳定性比较的弱,那么矛盾的程度可能就会比较强,矛盾在个体的行为和意向之间进行调节[31].然而,根据有关的研究,并不是所有的结果都对这样的假说表示支持。一些研究学者甚至提出了截然相反的结论,有些学者提出它们之间并不存在实质性的关系,矛盾态度和稳定性之间并没有多大的关联度,而且矛盾态度的可变性非常大,这是 Armitage 和 Conner的研究结果提出的论点[32].根据 Jonas,Diehl,和 Bromer 三人的有关研究表明,矛盾态度能够增强行为以及态度之间的统一性[33].
  
  我们可以根据 Olsen,Wilcox,Olsson 三人的研究看出,消费者的满意度和矛盾态度两者之间是存在一定的关系的,而且是一种负相关的关系。但他们的研究对于矛盾态度和满意度之间是否具有一定的调节关系并没有明确指出,但是他们仍然强调将矛盾态度这一变量是在对满意度分析当中必须要引入的[34].
  
  Bell和Esses探讨了矛盾的减少能否对群体的人际关系态度产生放大的影响效果。该论点的提出基于一个基本的假设,即如果被试者已经明确对象具有一定的积极信息,那么其方向会指向积极评价;相反,如果被试者已经明确对象具有一定的消极信息,那么其方向会指向消极评价。通过实验可以明晰,当矛盾态度受到消极状态的操控之后很容易将矛盾进行放大,然后对客观对象的消极评价就会增加的更为明显。但是如果矛盾态度受到了积极状态的操控,这时对于客观对象的积极评价未见明显的增大[35].这从某一程度上表明了,在消极维度上更易见矛盾态度与非矛盾态度的差异。
  
  (2)矛盾态度的稳定性
  
  为评价态度强度,又引入了重要的参考因素--态度稳定性。Bargh 等人(1992)所做实验表明,态度强度越强则情感认知与行为活动越表现稳定趋向消极或积极的某一个维度,即态度稳定性越强[28].实验测量了被试者对 92 个客观客体的矛盾态度变化,结果显示,抱有不一致评价的被试者比其他持有一致性评价观点的受测试者有着更高的矛盾态度,也就是态度稳定性更加不稳定。值得一提的是,Bassili(1996)的研究却报告了相反的结论,他在研究中,通过两周的时间进行实验,发现一些测试者对于某些已经存在的社会问题有着不同评价态度,但并没有将矛盾态度和稳定性之间的关系进行合理的表现[29].根据对态度客体的非一致判断而形成的矛盾态度,更易受到说服性信息的左右的个体是具有高矛盾态度的。2000年,Armitage 等人在低脂肪食品矛盾方面进行了研究工作。在进行实验的过程当中,研究者向接受测试的志愿者展示了大量的说服性信息。比如说权威报告中推荐的脂肪摄入量,各方信息中摘录出来的对低脂肪食品的好处的描述展示等。经过为期 5 个月的说服性材料展示与宣传,被测试者由起初的对低脂肪食品较高的矛盾态度转变为表现相当大程度上的一致的积极性评价[30].但是不同学者做出的不同研究结果却不尽一致,千差万别,所以直到现在也没有找出表明矛盾态度与不稳定性的明确关系。
  
  1.1.5 矛盾态度的影响
  
  1.1.5.1 矛盾态度对信息加工的影响
  
  如果个体持有矛盾态度,那么,它给信息加工过程带来的是积极促进作用,还是消极抑制作用?相关研究者对此各执一词:一者认为程度较高的矛盾态度很难对个体的信息(同一态度客体相关的信息)加工过程进行引导,换句话说,它将抑制信息加工过程;然而另外一些研究者则不以为然,反倒与之相对,他们认为矛盾态度能够推动个体对信息进行精细的操作加工。Breomer 就曾做过相关议题的研究,结果支持前者观点,也就是说,Breomer(1998)的研究结果成了第一种观点的佐证[36].通过研究,Breomer 发现低矛盾态度的个体善于对与初始态度相同或极其相似的信息进行加工和处理。然而,更为多数的研究倾向于后者。就以Maio 等人(1996)的研究为例,与少数民族中持有较高矛盾态度的被试相比,他们更愿意去系统地加工那些说服性信息,而低矛盾态度的被试的这种倾向性却不够明显。他们始终以为这种矛盾态度将给个体带来一种心理不舒适感,这种不舒适感将会驱使个体对信息进行更深层次更加精细的解读和反馈,最终产生明朗的单维评价(一般有两种,即正面或负面),可将这种心理不舒适感彻底消除[37].巧合的是,Nordgren 等人(2006)也通过研究得出了这一结论。社会态度中的矛盾现象是对某种客体如某人某事或者某种观念同时怀有相对立的两种感受[38].
  
  1.1.5.2 矛盾态度对行为的影响
  
  态度可以预测行为的发生。就好比一个人反对死刑的执行,那么,他很可能会在是否废除死刑的投票活动中,投上赞成票。而无论是个体的行为,还是其行为意图,都会受到矛盾态度不同程度的影响。曾有研究者做出如此假设:对于态度、行为意图及行为之间的关系,矛盾态度将对其起到削弱的作用。简而言之,矛盾态度对行为的预测难度要大于非矛盾态度,也就是说,行为、行为意图与矛盾态度之间的关系呈现出较差的一致性。对于这种假设,在许多研究中都得到了1关系进行了分析,最终的结果表明,大多数的研究结果都很好地验证了这一假设,也就是说,对行为、行为意图与态度之间的关系而言,矛盾态度确实起到了一种削弱作用[39].但也有少数研究结果显示,矛盾态度在某种特定情况下,也可以有效增强态度与行为之间的关系。
  
  1.1.6 矛盾态度模型
  
  对于矛盾态度的分析,目前主要有四种态度理论模型,主要是对象与评价联结模型、态度元认知模型、重复加工模型及表征分布式联结主义模型。其中,第一种模型主要是站在态度形成过程这一角度上,对矛盾的产生过程进行了分析,与此同时,从事物分类的多样性与情景之间的相互关系入手,赋予了矛盾态度全新的意义。它始终认为,矛盾态度是不同评价分类快速转换的结果,而不是因二者同时被激活而产生的。从 Zanna、McGregor 和 Newby Clark(2002)的研究中不难看出,在事物的积极和消极特征都异常突出,而个体又没有必要的态度作参照对象的情况下,个体很容易做出被动的评价性判断,此时,矛盾态度就会显而易见[40].简而言之,这一模型已将态度视为一种“桥梁”,可将态度和总体性评价有机地联结在一起,此类评价往往源自于过去的学习过程,并被储存于记忆之中,一旦态度对象再次出现,这种评价性联结将会自动激活。至于这种评价是否会给外在表现形式带来直接影响,还取决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个体的动机,另一是个体的机会。
  
  第二种模型被称之为“态度元认知模型(meta - cognitive model of attitude)”,这一模型由 Jarvis、Brinol、Tormala 和 Petty(2006)等人提出,从双维角度出发对态度进行分析。他们认为态度可同时与积极、消极评价进行联结,甚至假设其可与一些效度标签(如:“好”或“坏”、“是”或“否”等)进行联结[41].此类标签被形象地称之为“元认知”.这一模型主要对记忆中矛盾态度的表征过程进行分析,并以元认知为划分依据,将矛盾态度细分内隐和外显两种形式,与此同时,在态度改变的基础上,详细说明了内隐和外显两种形式之间的转化情况。
  
  第三种模型被称之为“重复加工模型”,这一模型主要对矛盾态度解决过程中高级认知加工所其的作用进行分析,在分析过程中充分结合了相应的神经生理机制。这一模型是由 Zelazo 和 Cunningham( 2007)提出的[42].它认为态度与评价之间是有区别的,属于两个不同的概念。其中,前者是一种相对稳定的表征,被储存于记忆之中;而后者则是一种即时状态,是在态度被激活之后,将刺激、目标、情景等融入其中加工而成的。一旦态度表征被激活,便会发生重复加工。个体会在每一次的重复过程中,对提取的态度表征和刺激的构形进行评价加工,而且后面产生的评价都受到前一次评价的影响,在重复次数不断增加的情况下,评价加工的难度将会不断增大。除此之外,他们还在认知神经科学的角度上,深入研究了态度加工过程,结果表明:在重复加工过程中,必然会牵涉到不同水平的神经组织,因此,最后加工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重复加工的结果。以简单水平而言,其产生评价的速度较快,而且较为粗略;而在较高水平的加工过程中,往往会因内省的参与而产生较为精细的评价,甚至会出现矛盾现象[43].
  
  第四种模型被称之为 “表征分布式联结主义模型”,是由 Smith 和Conrey(2007)提出的。这一模型主要是从“情景即时建构性”这一角度出发,对矛盾态度的表征和激活进行了分析,这对矛盾态度和非矛盾态度之间的区别(主要体现在表征上)而言,无疑起到了一种弱化的作用。在具体阐述态度表征时,他们一致认为态度表征是借助联结在一起的单元即时构建起来的,而非对象与评价之间的一种固定联结[44].他们以为,在具体描述心理概念的时候,应充分运用联结系统的激活模式。须知,每一次激活产生的结果都可能有所不同,因此,其代表的概念或事物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它和符号或局域表征不同,这一模型认为事物都是共同表征的,而非分开表征,而任何表征都处于同一网络单元之中,系统中每一个独立的单元都不具有任何含义。为此,他们举了一个生动的例子,我们从电视屏幕上看到的单个像素,无法代表任何一件事物,而成套的像素则足以说明具体的事物或概念。简而言之,储存于记忆中的态度并不是一个静止的事物,而是一种瞬间功能状态,这种状态是在曾经经历概念的基础上,充分结合当下情景线索重构而成的。若是选择不同的情景,则会因其个体的内在状态和情景线索的不同,导致态度的表征有所差异。以上述假设为前提,他们将分析矛盾态度加工的过程大大简化,认为其并不存在独特之处,只是在分布式表征系统中,两个相互冲突的特征同时被激活而已,而且,无论是在激活加工,还是在具体的表征上,矛盾态度和非矛盾态度之间都不存在本质上的区别。
  
  1.2 同性恋的概念及相关研究
  
  1.2.1 同性恋的定义
  
  自古以来,同性恋现象就一直存在,直到 19 世纪对性行为研究的开展,对同性恋现象的研究才逐步纳入了研究范围,人们的生活中才出现了同性恋的概念。
  
  在 1869 年,“同性恋”(homosexuality)这个词由 Karoly Maria Benkert 提出,他认为:被同性(即性别相同)所吸引而产生性反应,但对不能对异性产生性反应称之为同性恋[45].同性恋这一词语的产生之初,就预示了同性恋消极和变态的一面,当中文翻译这一词语时也同样具有这样的意义。
  
  由于专业领域的不同,在对同性恋的概念下定义的时候,内容也是千差万别的。在医学领域中,对同性恋的解释应用比较广泛的要数《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三版》的有关规定。就是在没有外界干扰左右的情况下,个体对异性即使存在正常的性行为也没有或者是较少的有正常的性爱思想。相反,个体表现出了对于同性的性爱倾向,可以有思想上的,自身情感上或者是行为上,而且这种表现具有长时间的持续性[46].
  
  社会领域中,中国第一位研究性的学者李银河将同性恋定义为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即在情感、兴趣、性爱、心理上以同性为对象者称其为同性恋[47].
  
  在心理学领域中,罗曼(2007)将同性恋定义为:同一性别在内隐的心理和外显的行为中均建立的性爱与情爱关系的,我们称之为同性恋者[48].
  
  1.2.2 对同性恋的态度研究
  
  自80年代以来,在中国有关同性恋的研究逐渐深入并成为热点,在1989~1990年开展的全国 “性文明”调查中,调查了大学生对同性恋的看法。在那个年代里,依旧存在大概有有 79%的人觉得同性恋是“变态性行为”.1994 年,任庆霞、张元等学者又对同性恋问题开展了调查,在这次的调查中人们对同性恋接受程度已大大地高于之前的 “性文明”调查;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人们对同性恋的持积极态度率仍然不高,在大多数人的眼中,同性恋仍被视为一种病态行为。在 2009 年学者田唤等人在其研究中阐述到,性别的差异也会造成对同性恋态度上的差异[49].
  
  一般来说,女生更容易去接受和容忍同性恋的存在,这一点上比男生表现的更加积极,同时她们也更愿意主动去帮助他们。在身边的同学、朋友和亲戚中有同性恋者或接触过同性恋者的大学生群体更加愿意接受同性恋。傅晓龙等人 2012 年的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对同性恋的态度在性别、民族、成长环境、专业等各条件上有着很大不同,具体来说,在性别差异上,女大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同性恋,男生则不然。专业差异上,理科学生相较于文科学生来说,更不能很好地认可同性恋的行为。在年龄方面,差异并不明显[50].盖彦红等 2013 年对西南某高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调查中使用的是 Herek 编制的男、女同性恋态度量表(ATLG),相关的调查结果展示了一系列的对比差异。第一点,在调查中,人们对于女同性恋表示更容易接受,而对男性之间的同性恋则表现出相对消极的反应。第二点,如同之前所提到的,这次调查再一次印证了女生在这个问题上比男生表现的更为积极,宽容;第三点,来自城市的试验者对于男同性恋的态度相较于来自农村的会有更高的认可度和接受程度。而在对女同性恋者的态度上,无论来自哪里并没有太明显的影响[51].于建平、马迎华、李民、孙晓云 2013 年进行同性恋认知态度调查,调查对象为对北京市中心某城区 14 所中学在校学生,调查分析后得到了同样的结果,性别对同性恋的态度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性,女生对同性恋的行为表现的更为积极和赞同,接受程度远高于男生的思想,还有就是,在提到如果身边有人是同性恋时,他们更能接受的是同性恋的朋友而不是同性恋的家人[52].
  
  1.2.3 对同性恋态度的理论解释
  
  1.2.3.1 社会认同理论
  
  社会认同理论这个概念是由 Tajfel 提出的,在他看来,社会认同的主要表现是在社会中的自然人在价值、信仰还有行动等方面的取向有着共通之处,在根本上就是一种集体观念[53]
  
  .其中,社会认同的理论涉及两个基本假设:第一点是基于集体观念的存在,每个个体可能出现两种境遇,要么是置身于群体中,要么就是在群体外。当一个个体发现自己处在某一个特定的群体时,会有强烈的自尊感;第二点是指处在群体当中的个体才有可能产生积极的自我概念,因为他们在和其他群体进行比较的时候,会对自身所在的群体有所衡量和判断,从而增强了群体认同感[54].根据社会认同理论,我们可以得出,人们总会倾向于选择靠近具有优势的群体,希望自己可以属于该群体,并与该群体当中的成员进行互动交流,从而收获情感和价值意义,甚至还有利润收益。个体通过认同他属于的特定群体,如宗教群体、社会群体,有了区别于其他群体的价值、信仰以及行为倾向,对“其他人”有了判断的框架。
  
  在众多关于大众对同性恋的态度的研究中,学者 Herek 认为个体对同性恋表示认同与否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当时存在的社会文化环境[55].更进一步来讲,如果个体所在的社会的主流思想是崇尚异性恋,那么该个体对同性恋的行为出现消极排斥态度的可能性就会非常大。何为异性恋,Herek 也给定了相关的的定义,即“否认,低毁以及诬蔑任何非异性恋形式的行为,身份,关系或群体的思想系统”,这与对种族或者性别的歧视的道理相同,在社会伦理风俗上、各种组织团体中(如宗教)、甚至于是法律法规的条文中,以及个体自身的态度和行为中,都可能表现出对异性恋的推崇。现在举一个有关异性恋主义的例子,如果存在着不符合传统异性恋男性性别角色的男人,将会被人们反感歧视,认为是一个非正常个体,会产生很坏的影响,甚至于对社会造成一定的威胁。
  
  1.2.3.2 接触假说
  
  早在 1985 年,GordonAllport 率先提出了“接触假说”的概念,从那时到现在,接触假说已经发展演化了将近半个多世纪。GordonAllport 认为要减少对某一群体的偏见,可以对该群体进行特定条件下的接触[56].根据前人的研究发现,与同性恋者的进行社会性交往,可以明显的减少非同性恋者对同性恋厌恶与排斥[57].也就是说,跟他们接触度高的个体会在同性恋的问题上表现出更加积极和认同的态度,这里说的同性恋,既包括男同性恋也包括女同性恋。在自己的朋友、亲戚中有同性恋者的个体,对同性恋的态度更加宽容,对 HIV/AIDS 认识更加全面,对同性恋的态度相比于其他人恐惧程度更低。
  
  1.2.3.3 影响人们对同性恋态度的因素
  
  根据目前的研究,人们对同性恋的态度的影响因素包括:性别,年龄,专业领域、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宗教信仰、政治态度,人格特征,与同性恋者是否有接触,对 HIV/AIDS 的恐惧等方面[57-61].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