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管理学论文 > 行政管理论文

上海市交通拥堵的表现及其特征

来源:学术堂 作者:陈老师
发布于:2017-01-25 共2566字
  第二章 上海市交通拥堵的表现及其特征
  
  交通拥堵,是当下上海市民最有共鸣、也是最有感触的话题。交通拥堵时时与上海市民的出行相伴:平时堵,周末也堵;早晚高峰堵,大白天的也堵;刮风下雨堵,天气晴好也堵,这是真实写照。根据《2015 年度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显示,在高德地图交通大数据监测中,全国十大拥堵城市中,上海榜上有名,高峰时段,上海的平均车速仅为 24.69km/h,成为中国十大拥堵城市之一。
  
  在 2015 年一季度报告中,上海拥堵排名全国第 2,高峰拥堵延时指数环比大幅上升,达 1.94.拥堵,常常影响市民的出行心情、容易造成人们焦虑、抑郁的情绪,不利于城市市民的身心健康。
  
  一、上海市交通拥堵的表现
  
  (一)人口规模与拥堵
  
  由于大量人口迁入和外来流动人口迅速增长,上海人口总量呈集聚和不断扩大趋势。开埠时人口不足 10 万;1949 年末户籍人口为 520;2014 年末,户籍人口已增至 1438.69 万人,是建国初期的 2.8 倍。全市常住人口约 2426 万人,其中外来常住人口 996.4 万人。2012 年至 2014 年 3 年间,本市年末常住人口、外来人口均稳步增加,人口总量持续增长,给交通出行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图 1)。
  
  (二)道路供给与拥堵
  
  2014 年全市道路总长 17797 公里(公路长度 12945 公里、城市道路长度 4852公里),比上年增加 299 公里,同比增长 1.7%;2014 年全市道路面积总量 279.2平方公里(公路面积 173.7 平方公里,城市道路面积 105.5 平方公里),比上年增加 6.3 平方公里,同比增长 2.3%;2014 年全市车行道面积 227.5 平方公里(公路 153.4 平方公里、城市道路 74.1 平方公里),比上年增加 5.4 平方公里,同比增长 2.4%28.
  
  但与道路周转量相比,道路设施供给的增加仍无法满足道路周转量的需求。
  
  2012 至 2014 年全市机动车日均周转量逐年递增,给交通通行带来不小压力。2014年全市机动车日均周转量为 18407 万 PCU 公里(PCU 是指折合小客车当量的英文passenger car unit 的缩写),比上年同期增长 5.8%.其中,中心城区日均周转量为 7848 万 PCU 公里,占到总量的 43.5%,同比增长 4.4%;外环外道路日均周转量 10559 万 PCU 公里,同比增长约 7%(图 2)。
  
  (三)公共交通供给与拥堵
  
  上海市城市公共交通主要包括轨道交通、公共汽电车、出租车和轮渡。2014年全市公共交通年日均客流量为 1804 万乘次,占全市公共交通客流总量 42.9%,比上年增长 3.6%.其中,轨道交通日平均客流量为 774.6 万乘次,比上年增长12.8%;公共汽电车日平均客流量 730.2 万乘次,比上年下降 1.7%;出租车日平均客流量为 283.3 万乘次,比上年下降 3.9%;轮渡承担日平均客流量为 15.9 万乘次,比上年下降 9%29.可见,在上海市公共交通出行工具选择方面,市民选择公共汽电车、出租车和轮渡均有所下降,而选择轨道交通的出行的市民比例大幅上升,轨道交通已成为公共交通运营的重要力量。
  
  2014 年全市轨道交通客运量继续保持快速增长。至 2014 年底,上海轨道交通线路共 15 条,运营线路长度 577.6 公里,运营车站 339 座,其中换乘枢纽站41 座。2012-2014 间,各条线路日均客流总体呈明显上升趋势(图 3),加重了轨道交通的负荷量。全年日均客运量比上年同期增长 12.8%,达到 774.6 万乘次。
  
  12 月 31 日达到最高客流 1028.7 万乘次30.1 号线、2 号线、4 号线、8 号线承担了过半的轨道交通客流,约占总量的 51%.除了 16 号线 2013 年、2014 年日均客流量基本持平外,其余线路均有所增长,受人口增加和地域移动等因素影响,其中,8 号线、9 号线、10 号线、11 号线同比 2013 年度日均客流量增幅最为显着(图 4)。
  
  上海市基本形成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格局,轨道交通也已实现多批次多线路模式,预计到 2020 年,上海将形成 22 条轨道交通线路 877km 的网络规模。但轨道高峰运营压力仍然很大,单纯依靠轨道交通增能增列模式缓解本市交通拥堵状况的能力有限,还需多措并举,丰富公共交通各种方式来为治堵献良方。
  
  (四)机动车保有量与拥堵
  
  近 3 年来,全市机动车保有量持续攀高,2014 年上海市注册机动车总量为304.06 万辆,同比增加 7.2%,其中,汽车保有量为 259.64 万辆,占机动车总量的 95.4%,同比增加 8.1%;摩托车保有量为 42.51,同比增长 2.3%(图 5)。机动车总量的不断增长,在给市民带去出行舒适度和便捷度以及追求高品质生活的同时,也给本市交通承载力带来了不小的负担,成为导致交通拥堵的一个原因。
  
  二、上海市交通拥堵的特征
  
  (一)高峰时段延长,拥堵呈常态化
  
  早晚高峰出行量持续增加,晚高峰有提前的趋势,平峰出行量大幅增加。根据新民晚报报道,对比 2009 年,早高峰出行量增加 10%,早上十点到下午三点出行量增加 11%,平峰下午三点到五点和晚上七点到九点出行量均增加 15%.
  
  高峰时间呈不断延长的趋势,早高峰时段有持续提前的趋势,大约提前至七点左右,午后高峰向晚高峰延展,与晚高峰时段逐渐连成片。这导致道路运行、拥堵的时间也在延长。而工作日早高峰轨道客流进一步集聚,对比 2009 年,高峰小时(早上八点到九点)客流增加 90%,平峰客流比重上升较快,平峰(早上十点到下午三点)客流增加 120%31.可见,上海的交通高峰时间越来越长,拥堵已呈常态化。
  
  (二)市民出行需求增长,倾向途径快速路
  
  上海市民出行需求持续增长。以平均每天的出行次数来计算,2014 年为 2.16次/日,与 2009 年没有明显变化,但随着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的增加,2014 年全市出行总量比 2009 年增加 12%,为 5550 万人次/日。同时,由于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市民的出行距离在增加,市民的出行日周转量达到 3.83 亿人次公里,比 2009 年增长 19%32.
  
  市民出行倾向途径城市快速路,导致城市快速路普遍比较拥堵。根据 2015一季度高德交通分析报告指出,快速路处于严重拥堵状态下的时间跨度(以指数超过 2 为界限),上海达 7 个小时,由此可见,上海的全天大部分时段处于严重拥堵状态,快速路全天拥堵除了早晚高峰外,下午两点到三点同样为高峰期,共3 个高峰期。其中,上海常发拥堵路段主要集中于一些主动脉道路上,排名前三依次是:五洲大道、南北高架、延安高架,其中五洲大道的高峰拥堵指数为 2.26,拥堵延时达 6.1 分钟。
  
  交通主动脉的封闭施工也对上海的交通拥堵产生了一定的影响。2015 年 3月,延安东路隧道开展了自开通以来最大规模的大修,浦东往浦西方向路段将封闭。10 个月左右的封闭施工导致周边区域拥堵延时指数上升了 5.8%.
相关标签:交通论文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