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法学论文 > 法律论文 > 行政法论文

行政法视角下高校学生处分权制度研究引言

来源:学术堂 作者:陈老师
发布于:2016-09-21 共3632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大学生处分权的相关限制问题探析
【引言】 行政法视角下高校学生处分权制度研究引言
【第一章】高校学生处分权的性质及相关制度的问题
【第二章】正当行使高校学生处分权的法理基础
【第三章】高校学生处分权相关制度的完善
【结语/参考文献】高校学生处分权法律规制优化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引 言

  一、研究背景

  本世纪以来,我国大学教育体制改革的呼声不断上升,改革力度也不断加大,大学教育体制改革浪潮一波高过一波,大学自主办学范围不断拓宽。然而,伴随着高校教育体制改革,高校管理问题也引起了社会关注。从近些年来高校与学生的纠纷报道和文献资料研究中可以发现,高校教育纠纷案不断增加。但是司法在教育纠纷案件中却鲜见成效。在不断频现的"大学生起诉母校"的纠纷中,仔细分析其原因可以得知,大多是学生认为高校的处分权侵犯了其权益。

  这类纠纷的增多不仅表明学生的权利维护意识不断觉醒,懂得通过司法途径来维护自身的权益;也表明我国高校在学生处分权的行使过程中存在诸多的欠缺,如制度缺失、程序过于简单、申诉机制欠缺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教育学者逐渐将研究视角从高等教育立法从宏观转向微观层面。高校的学生处分权处于微观层面研究的重点领域,上至我国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下至教育管理者、法学学者和司法工作人员都纷纷对此进行研究。在我国依法治国、和谐社会建设的大环境中,以法律的视角来研究和审视当前我国的高校处分权具有重要意义,这对于促进我国法制建设,实现高校处分权规范化发展具有现实而紧迫的意义。

  当前,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实务中,多依据现行的行政法律法规进行管理。但是这些行政法律法规多为原则性规定,较为笼统,对于高校学生处分权行使、高校与学生之间的权利义务、违反法律规定时责任承担缺乏细致的、可操作性的规定。当前,我国高校因处分权的不当行使而侵犯学生权利的现象较为普遍。

  在我国法制社会建设的过程中,大学生的法律维权意识不断增强,传统的行政化的命令式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当前高校学生管理的实际。

  高校学生管理所涉及的行政法律问题范围广泛。行政法可以说是我国高校学生管理的重要依据,将高校处分权纳入我国法制建设和法制校园建设的轨道,对于维护学生权利和促进校园发展非常重要。我国高校为了维持学校工作的正常运行,纷纷在法律授权范围内制定校规校纪,而这些制度中所规定的对学生的处分权却屡屡侵犯学生权益。学生在违反校纪校规而被学校严厉处分后,为了维护自身权益纷纷将学校推上了被告的席位。高校与大学生之间的纠纷很多是因为高校不当行使学生处分权而产生的。高校如何平衡科学管理和学生权益维护的关系变得非常重要。笔者在调查的过程中,也看到过学生因严重违反学校规章制度而被处分甚至退学的情况,为此希望从行政法视角对我国高校学生处分权的限制进行研究,试图为我国高校管理提供一些有益的、可行的思考路径。

  二、研究意义

  "尊师重道"一直是我国传统道德理念的应有之义。学校处分学生被传统观念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而学生将母校推上被告席位是大逆不道的事情。

  在如此观念的影响和计划经济,我国法律对高校处分权讳莫如深,没有作出专门性的规定。然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深入各个领域,学生的维权意识不断觉醒和增强,由高校处分权引发的案件不断增加。从 20 世纪末的"田永诉北京科技大学"、"刘燕文诉北京大学"到。这要求必须尽快完善我国高校教育处分权的行政法治建设,更好地处理高校和学生的切实利益,避免高校处分权的不当行使而致使学生权益受到不当侵犯。这也是笔者选择以"论高校处分权及相关制度的完善"作为研究生论文选题的缘由。该课题的研究意义是非常重大的:

  第一,研究高校处分权及相关制度的完善有利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秩序的完善。高校处分权纠纷如果从根本上不解决,那么高校与学生之间的就会产生对抗。久而久之,将危及到到高校管理秩序乃至社会秩序的稳定。我国自 1978年改革以来,各项制度的建设都遵循着"摸着石头过河"的路径,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诸多领域出现了法制残缺的问题。从不断增加的高校学生处分权纠纷即可窥见我国教育领域失范的问题。一定程度上说,法律是秩序的代名词,是建立和维护社会秩序的手段和途径。对我国高校学生处分权的行使进行研究,明确高校和学生权利义务,实现高校教学管理和学生权益维护的平衡非常重要。

  第二,研究高校处分权及相关制度的完善有利于实现高校诉讼纠纷的司法救济。从近年来学生状告高校处分权的案例中,可以发现"同案不同判"的现象非常普遍。究其原因,最为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我国在高校处分权法律规定的笼统、不明确。这种笼统的不明确的规定体现在高校和学生之间权利义务的欠缺、处分权的性质、处分救济途径等多方面。

  第三,研究高校处分权及相关制度的完善对于拓展高校学生处分权研究的理论视野非常有利。从当前我国学者对高校学生处分权的研究文献来看,学生权益维护、处分权的司法审查是研究核心内容,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学生权益维护、处分权的司法审查是高校处分权的重要研究对象。但是对高校学生处分权及相关制度的完善也是非常重要的,然而我国现有的研究中对此的关注非常低。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我国教育法制化进程不断加快,教育法研究受到全社会的关注。高等教育立法的重要性、紧迫性等宏观方面的立法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晚期就受到学者们的重视,高校处分权从这个时期开始就被学者们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在中国知网上输入"学生处分权"这一关键词进行检索,出现了 12301 条结果;输入"学生惩戒权"这一关键词进行检索,出现了 2408 条结果;输入"高校处分权"这一关键词进行检索,出现了 5252 条结果;输入"高校惩戒权"这一关键词进行检索,出现了 928 条结果。可见,高校处分权已经成为我国学术领域的重要课题。在这浩瀚的文献资料中,最早对高校处分权进行研究的是 2003 年殷啸虎、吴亮、段于民的《"高校处分权"及其法律监督——对大学生怀孕被退学案的个案研究》一文。该文就高校处分权的法律保留、处分权的正当程序、处分权的可诉性展开了论述。在此之后的高校处分权文献也多以这几个方面进行在以后研究。在着作方面,专门针对高校处分权的着作可能仅有董立山的《自治与法治之间——高校行使学生惩戒权问题研究》,该书对高校处分权进行了系统研究,将高校处分分为身份惩戒和非身份惩戒,前者使得被处分人丧失学生身份,后者在保留被处分人学生身份的基础上,给予学生降级、重修课程、不予毕业、记过等处分。在"重要性理论"的视角下,董立山提出受到不同处分的学生的救济途径。而其他关于高校处分权的着作多以高校法治、高效管理为研究内容,在其中用一部分篇幅对高校处分权进行论述。

  下文将具体阐述我国高校处分权的研究现状:

  第一,高校与学生的权利义务关系层面。我国实务领域是将高校与学生的关系定位在行政管理关系中来理解的。但是由于我国当前法律法规对高校与学生的关系缺乏明确规定,学者们在研究过程中纷纷将眼光投入西方,希望从国外立法中找到经验从而实现立法对此的明确规定。马怀德在《行政法制度建构与判例研究》一文中,认为两者属于特别权力关系,学校作为公务法人对学生实施处分、退学决定或不发毕业证书等行政决定,若学生有异议可通过行政救济途径进行解决,而不能通过民诉等解决。申素平在《论公立高等学校的公法人化趋势》一文中,通过对德法英美日等国家的高校对法律地位进行研究,指出高校公法人化具有可行性,希望相关部分在定位高校与学生关系时予以借鉴。胡劲松、周丽华在《试析德国公立学校的法律地位》一文中,通过对比研究德国公立与非公立高校地位,认为公立高校兼具公共机构和教育机构的两种身份,非公立高校具有独立法人的地位。"尹力在《试论学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一文中,认为高校侵犯学生权利是基于特别权力关系理论。支配所致。蔡国春在《试论高等学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一文中,指出高校与学生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不具有绝对的平等性。笔者认为,在高校和学生关系确立中,需要在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借鉴他国的经验找到适合自身的办法,逐步建立起以学生权利为中心的高校学生管理行政法律关系的基本框架。

  第二,高校处分权行使和权利救济层面。可以说,这是本课题的核心内容,相关的参考文献也较为丰富。目前高校与学生之间的冲突集中体现在高校对学生的处分权的行使方面,主要表现为高校的学籍管理、处分、颁发学历及学位证书,以及高校在行使管理权时对学生人身权、财产权的侵犯方面,而学生受侵害的权利包含的层面远大于此。我们的社会和学校往往强调学生应尽的义务,而忽视学生的权利。如夏民的《保障大学生法律权利的实现》和《法学审视一高校学生工作法治化误区》、马怀德的《行政法制度构建与判例研究》、何礼果的《探讨高校学生行为管理法律规范的完善》、蔡国春的《中美高校学生观与学生事务观之比较》、方慧兰的《高校管理权限与大学生的权利救济》等等。

  这些文献多从法学的视角研究一些单方面的对策或思路,包括完善管理法规和规章制度、建立正当的管理程序等方面。对于这部分,笔者在有关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力求全面深入,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进行综合研究,从高校学生处分权不当行使对学生权利的侵犯及侵权的原因等方面综合研究,我国高校学生管理过程中行使处分权存在的问题及具体对策和措施,达到切实保护学生权利、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管理制度的目的。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