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论文写作 > 硕士论文写作

起草初稿的相关内容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8-05-17 共8108字
  起草初稿要按照提纲结构写,又要发挥创造性。要用具体的材料、科学的论述和连贯成篇的语言去展开提纲上的要点漱论文的整体看。导论导出正论,正论必须根据导论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论证,不能岔开,结论是论证的结果。
  
  一、起草初稿的意义
  
  起草初稿是论文写作最主要的一项工作,在整个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这是因为:
  
  (1)起草是构思的实现。起草是作者把自己的设计构思草拟成文,将无形的思想变为有形的论文的重要步骤。不管作者的选题如何恰当,立意如何深刻,搜集的材料如何丰富,如不经过起草阶段,这一切都还停留在“构思”阶段,还只是“观念形态”的东西,至多不过是“腹稿‘’而已。起草,是拱到乍者的思想形诸文字、拱到乍者设计的”蓝图“付诸实施的过程。没有起草,就没有论文。
  
  (2)起草是再创造过程。有写作实践经验的学员常常会有这样的发现。自己写出来的东西与最初的设想之间有一定距离,甚至存在很大差距。在动笔之前,许多思想是模糊的、混乱的、未成形的,只有经过起草过程。才能使它们明朗化、条理化、定型化。在行文过程中,作者运用语言文字,将原来的命题、创意、构思、布局不断地加以调整、补充、修正,使之逐渐臻于完善。所以,起草不是机械地将写作提纲具体化,它自始至终充满创造性思维,从头到尾是一个再创造过程。
  
  (3)起草是论文写作中最艰苦的脑力劳动。起草是一个复杂艰苦的写作实践过程,它要求作者继续积极思考,深入研究。手脑并用,从内容到形式不断进行琢磨。起草过程是思想最活跃、注意力最集中。作者的知识、阅历、才能、精力得到充分调动的时期。认真枯妙子起草工作,既是一种良好的写作%练。也是思想方法和思维能力的有力锻炼。起草对于论文写作的意义如此重大,所以我们要高度重视这一阶段的工作。把它看成是毕业论文写作成败的关键。
  
  二、起草初稿的方法
  
  起草初稿的方法,一般是按照提纲顺序写,有时也可以打VIID序分段写,两种方法,各有优点。
  
  〔一)按照提纲顺序写。
  
  论文提纲的排列AD序,是经过作者反复思考、精心安排的,反映了作者认识事物的过程,也反映了事物本身的内在逻辑。因此。按照提纲的顺序写。先提出问题,再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顺利成章。十分自然。这种方法,符台一般人的写作习惯。其好处是全文贯通,一起呵成。如纬寸全文各部分的内容都已酝酿成熟,各种材料的准备也均已到位,就可以采用这种写法。
  
  (二)打破顺序分段写。
  
  由于毕业论文的篇幅较长。各部分内容的成熟程度有先有后,要一口气全部写好不大可能,可以打破提纲IID序,分段完成。作者的论沐是琢步展开的,论文也是一部分一部分写出来的,完全可U成熟一块写一块。哪部分成熟先写哪部分。最后连接起来,就形成一篇完整的论文。这种写法的好处,是能够集中精力写好每一部分,有利于保证论文质量。对于初学者来说,这种写法可以分散难点,各个击破。更容易把握些。采取分段分块写法,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分阶段写作计划,既要保持各部分内容的相对独立性,又要保证全文的完整统一性。写作过程中,要注意掌握进度。以免将写作时间拉得过长。影响整个毕业论文写作任务的完成。
  
  三、起草初稿应注意的事项
  
  (一)一气呵成。
  
  我们在经过艰苦的较长时间的构思和拟制提纲的脑力劳动以后。思路贯通。材料成熟,整个脑力、脑中储存的信息和原有的理论根基都充分调动起来,就会出现一种特有的写作能力和热情。这是起草的最好时机。要抓住这个时机,集中时间,快写、连续写,一直写下去。这样写不仅效率高,而月文气连贯文字通{顷。所以,不二要拖拉。不要时时打断。如果能够脱产几天找个僻静之处,一气写完;如果不能够脱产,至少也需要一段时间集中写一摧招分。在写作过程中,碰上个别I1‘要点或者材料的繁简或者个别语句词不达意时,只要不阻碍整体构思,就决然写下去。把它们留到修改环节再考虑。如果没有情感、意志、智力的专注和较长时间集中的投入,就难于写出一篇质量高的毕业论文来。起草时最忌讳时旧寸打断,如果外界条件解决了,要解决自己的写作习惯问题,这就是要防止时时抠字眼而使思路停顿或者滞留一处、游移不前。有时候写了一段觉得不满意又重写,或者是改了一点又重抄,抄了又改,结果一字想不好,停留大半天。这种被鲁迅称为”十步九回头“的写法是不容易成功的。在行文起草的过程中,可能还会产生出一些新的思想”火化“、新的观点、新的表达方式,要及时记录下来,吸收到论文中去。这种在写作过程中闪现的思想”火花“是非常珍贵的,是在创造性思维活动中,由多种信息的扫w1、组合、匹配、增值而产生出的新信息,这种新信息只有在创造性的写作劳动中才能产生出来,而且往往会成为论文中的最精彩、最富有创新意义的部分。
  
  一进气呵成,快速行文,容易形成强劲的文气。文气是作者精神能量在论文中的表现,是论文的力量所在,是文章打动人心的秘密所在。所以,在快速行文的过程中,不要去中断思路,不要要去查什么字词,尤其不要去查资料。因为资料是别人的,有别人的心理特征,进入别人的心理磁场,自己的文气就会中断,这会使写作的过程变得复杂艰难。
  
  如果你在写论文时,遇到朋友来访或者意外事件,可能会导致写作中断。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办呢?最好的办法是写完一部分或者一泞段落后再离座。否则重新写时就要重新思考如何衔接,不仅浪费时间而且有时不如原思路好。因此。要极力避免在未告一段落时搁笔,迫不得已必须中断,要在中断的地方做个记号,以便重新执笔时考虑前后的衔接。中断后重新执笔时,要先读一读前边写的。以便前后能衔接好。
  
  立定格局一直写下去,先不管文字,甚至找不qjq字眼先空看,用酣畅的笔墨把整体画下来,然后再改。拟定提纲、构思论文,不可能把一切细微之处全都搞妥帖了,况且起草又是一个创造性过程,应该把那些不周密、不合理、不顺畅的地方都解决了。但是这和停下来改动不同。要不要停下来改动有一个原则。这个原则叫”大改小不改“.那就是发现论文大的方面,像总论点、立论的关键材料、主要的观点、形势变化了的或者大的架子一一名整体结构有了问题,要立即停住,要另起炉灶,不能将错就错。如果发现的是细枝末节或者局部的问题。比如材料不够、不适用、不确切,则先不要停下来修改、核对、查找,可以先做上记号写完再说。不要被拖住不能前进。这时候果断是必要的。游移是有害的。
  
  一气呵成。勾轮廓时,一定要多分段,每一个要表达的意思都要起段。哪怕只有一句话。这样在修改时只要在各段前面标示钾下顺序。再按顺序调整一下,一篇论文就大致成形了。一气呵成,快速行文时,不一定从开头写,而要从自己最想表达的地方下手。这样才能进入专注集中的写作状态,回过头来,再补前面的内容,会很容易找到感觉。写初稿时要看眼于大处,不要在个别提法和文字修饰上花费过多的时间。要把经过思索而有所感悟的东西尽可能地写出来。
  
  (二)先易后难。
  
  在拟制完提纲以后,也占有了必要的实际材料和理论资料,就可以起笔写作,走笔成章了。但是从何处起笔呢?据笔者的体会,选择起笔点的原则就是四个字:先易后难。无论是递进内容还是并列内容。都可以本看先易后难的原则,走笔成文。
  
  递进内容有因果之分,应该先写因后写果,如市场需求预测与经营决策,必须先预测,根据预测结果才能做决策。实际上这也是先易后难。不做预测就做决策。岂不是做”无米之效“,如何做得成!所以,先预测后决策,也是先易后难。”先易“就是先写容易写的内容。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容易,这就是容易写的内容;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困难,这是较难写的内容;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困难,这是较难写的内容;论点明确,论据不充分,论证困难,这是难写的内容;论点不明确,论据不充分,论论困难,这是最难写的内容。
  
  本看先易后难的原则走笔成文。当然就不一定按看论文的提纲,从开头写到结尾。对于全文旱涕讲式结构的论文,只能按论文的先后顺序写下去。按递进关系,就是先易后难,但不要忽袒摊中有易。前提性内容虽然没写完。却产生某种灵感、屯酬吾,对结果性内容形成想法就及时写下来,免得稍纵即逝,这也是先易后难。本看先易后难的原则走笔成文。写出的段落本身可能是成章的。但段落之间很可能是杂乱无章的。经过梳理,调整才能成章。
  
  (三)行于所当行,止于所当止。
  
  北宋大文学家苏轼在谈到他的散文写作时说:”吾文如万斜泉涌,不择地而出。在乎地,滔滔泊泪,虽一日干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地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文说》)苏轼是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作文如行云UIL7J(,有神出鬼没之妙,旁人不可企及。但他总结的”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则带有一定的普遍性。
  
  行于所当行,要求作者在写作时,该说的一定要说清楚。不惜笔墨。如一篇文章的有关背景,一」牛事情的来龙去脉,一种事物的性质特征等加果是读者所不熟悉的,就应该在文章中讲清楚,交代明臼,不能任割宿简。而使文意受到损害,以致出现不周密、不翔实的缺陷。
  
  止于所不可不止,就是说。不该写的,一字也不可多写,要惜墨如金。如果情之所至,任意挥洒。不加节制,也不肯割爱,势必造成枝蔓横生。冗长拖拉,甚至出现”下笔干言,离题万里“的毛病。
  
  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也就是指写作时要自然,论文的布局要像生活那样浑然天成,不见斧凿的痕迹。贾宝玉评大观园内稻香村时说:”此处置一田庄。分明是人力造作成的二远无邻村,近不负廓,背山无脉,临水无源,高无隐寺之塔,下无通市之桥。峭然孤出,似非大观。“这就是说那个田庄设置不当。破坏了天然图画,失去了自然之美。我们起草论文。也要m寺天然图画,朴实自然,切忌人力造作。”峭然孤出“.
  
  〔四)写不出时不硬写。
  
  鲁迅在《答北斗杂志社问》一文中,提出了八条写文章的规则。
  
  其中第二条是:”写不出的时候不硬写。“这是很有道理的。”不硬写“,就是不要在积累、准备不足。又没有任何灵感时,硬看头皮,刻意去写。”写不出“,有种种原因:或者对所谈的问题认识不充分,仅停留在表面上。未能透过现象深入其本质;或者对所论的问题分析不透彻。没有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进行剖析,只见一点,不及其余;或者所掌握的材料还不够充分。或者对文章的主题、结构、语言表达还没有想好,等等,都可使文章写不下去。
  
  ”写不出“,正好暴露出自己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不一定是坏事。它说明准备工作还没有做好:说明你思考不够,提炼不够,并没有把问题弄得一清二楚;说明你材料准备得并不充分。写作时机还不成熟。这时候。应该明智地停下来,细心地分析写不出的原因,回顾写作的各个环节,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如果是材料问题,就要进一步搜集材料;如果是认识问题,就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写作对象进行再认识。”不硬写“,并不意味看可以以此为借口去推托。偷懒不写。而要查明原因。对症下药,进一步学习、积累、思索,注意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和现象。以便及时开窍,迎接灵感来临。当你调动自己的情绪。
  
  亢奋自己的神经,激发自己的写作冲动,使大脑皮层处于高度活跃状态的时候,灵感的火花,往往就在写作冲动和问题思考的撞击中产生了。有时候,别人一句不经意的话,偶然读到的一篇文章,都会使你的头脑中突然出现闪电似的顿悟状态,原来想不清的问题豁然开朗,被阻滞的思路也一下子畅通。这时候,就要紧紧抓住这个灵感降临的最佳时机,善于捕捉那些忽然掠过脑际的见解和思路。一般来说,灵感大多发生在比较安静的环境和人的心境放松的情况下。我国老一辈诗人辛笛有句名言:”得句常于无意间。“这是诗人的创作感受,也反映了一条普遍的艺术创作和文章写作的规律。凡是真正的好文章、好作品,包括其中某些精彩的段落,往往不是作者刻意雕琢出来的,而是在有间无意之间得来的。晋代大书法家干羲之,一生留下了大量的书法瑰宝。其中的佼佼者,当然是他那篇着名的《兰亭序》二而这篇作品,怡怡是他在参加兰亭聚会。醉酒时。乘看酒劲即兴写出的。
  
  当代着名学者、散文家余秋雨曾经说过。在他的文章中。自认为不错的句子都是一字一句认真苦磨出来的。但最令他满意的文笔却是了很久以后。稍稍放松一下,在不知不觉中,突然流泻出来的。其中奥妙就在于。人在正襟危坐、冥思苦想时,往往神经高度紧张,精神上受到种种限制;而于无意之间构思、写作篇章、段落时,由于精神自由,神经放松,这种心态和情绪,反而更适宜于人们创造潜力的发挥。
  
  一个人一旦进入这种创作状态。他平日头脑中积累的种种史实、材料、名言、佳句。便会不请自到,稍受某种灵感的触发,深刻的哲理、精妙的语言。便如山间泉水,泊泪流出。因而,R1门在论文写作过程中。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境,戒除各种私心杂念和急于求成的浮躁情绪,克服写作中的种种障碍,就会出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境界。就能抓住外界触发灵感的机遇。
  
  〔五)在有限的篇幅内扩大论文的容量。
  
  正常情况下,学员在撰写毕业论文之前,总是担心自己写不出来这么多的字。特别是以前没有写过论文或者很少写东西的学员雨旱泣样。因此,一开始动笔,就大量地唆。写了许多不相干的话,结果还没有卜正题,已经一万多字了。真正要展开进行论述的时候,字数已经用完了。事实上,一万五至二万字,看起来很多,实际上并不多。
  
  在写作的时候,应当惜墨如金、干万不敢r良费。开始一定要设计好,每段写什么,用多少字,都有计划,根据自己的论文的结构使用。没有用的地方,尽量少说,有用的地方,不怕多说。有一位学员毕业论文写的题目是《论患者隐私权的保护》,开始第一章就写隐私权的现状和发展。第二章写隐私权的内容及其保护。直到第三章才开始写患者隐私权的概念及特征。笔者告诉他,既然要写患者隐私权。就要第一句话就写患者隐私权。第一章和第二章都没有用,这就叫做直奔主题。扩充文章的容量。要使文章深刻的办法,不是增加文章的字数。而是在有限的文字中,增加理论的厚度,进行深层次的论述和说明。这样才行。否则,废话连篇。真正的主题没有说清楚,答辩的时候就要惨了。
  
  〔六)要适时调整提纲。
  
  写初稿之前,虽然已经有了详细的写作提纲,但提纲不可能对一切细节问题都做出详尽的安排。进入写作过程,肯定会发现提纲中某些地方存在错误和遗漏,某些地方还需进一步细化和深化。这就有必要对提纲做适当的调整和修改;如果发现论据不足或者不准,则要抓紧调查、核对或者补充、更换;如果产生了新的看法或观点则要随时增补。如果发现的问题足以影响论文全局,则要对提纲做重大修改或重写提纲。出现这些约青况并不是坏事。说明对问题的研究有了新的进展,这时我4〕应毫不犹豫地抓紧时间,适时调整提纲。考虑成熟以后再写。
  
  〔七)思路要清晰开阔。
  
  写作时思路不清晰的表现在于,问题扯得多、扯得远,扯得乱。扯得多,面面俱到,零零星星,什么都想照顾到,什么都舍不得丢弃,分不清主次,眉毛胡子一把抓。这些毛病归结到一起。根子在于对事物的解剖不够精细、不够准确,对问题的认识不够集中、不够深刻。由于没有抓住主要矛盾,没有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因而出现了思路上朦胧、纷乱、混杂、松散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从加深认识入手,经过衡量、对比,把问题聚焦。快刀斩乱麻,从纷繁复杂的矛盾中理出头绪来,断然去掉枝枝蔓蔓。使自己思路清晰起来,把思路果断地确定下来。
  
  写作时,思路不清,容易心烦意乱,四顾茫然,心中没底。写得不顺手。有时候甚至碰壁,怎么也写不下去。对此,与其说是在问题的认识上有缺陷,不如说是写作的逻辑上出了问题。那些一气呵成的写作,固然首先得益于对问题研究得透彻,但其中相当走N乍用的。是严格遵循了写作的内在逻辑。在论文写作中,逻辑的力量胜过语句的力量,问题怎么提出,怎么切入。先讲什么,后渊十么。什么问题怎么讲,讲到什么程度,用什么事例、数据来支撑,论证怎么进行,论述怎么展开,层次如何安排,结论怎么得出,等等一切问题,务必胸中有数。只有思考得丝丝入扣。细腻周密,论文写起来才顺当。
  
  撰写时思路要开阔,掌握的信息量要大,有了这个条件,才能浮想联翩。计浪口阐述某企业经济效益,首先,可采用比较法进行分析。
  
  同本企业的历史记录比,同同行业比。同全国先进水平比,同国际水平比,才能知道自己究竟好到什么程度?其次,再分析一下好在哪里?是表现在质量上,坏是劳动生产率上,还是创利和外汇上。可以用一些指标作为衡量的尺度;再次,要找出造成现有经济效益水平的原因是什么?可以用影响的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等诸多方面进行分析;最后,还要进一步研究它的发展趋势,指出它的发展潜力和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只有经过这样一个思索过程,才能把这个企业经济效益弄清楚,文章写得较完整。
  
  (八)限定期限。
  
  起草初稿时,还要自己给自己规定截止日期。没有截止日期的论文是绝对完不成的。无期限的论文之所以写不成,是因为无论MPIJ于逻9联系、整体结构的思考还是对于材料的准备,这些都是可以将其精确度无限提高的、没有止境的工作。因此,必须要在什么地方人为地打住。可是,我们往往自己是停小卜来的,总是希望能够做得更好一点。截止日期的作用就是让人学会放弃。没有办法,截止日期到了。
  
  因此,不守期限的人是引狗。不能按时完成的人,说到底是不能自主放弃的人,归根结底还是基本上没有具备能够独立完成好论文的能力。笔者需要提醒的是,不管你的写作期间多长,你都应当记住在打字过程中(每隔30分钟)屈伸一下自己的胳膊和手。目前。重复性劳损已经成为学术人士的职业病。特殊严重时,会使你高度残疾,令你无法触摸键盘。无法提笔写字。打字每隔半个小时你要站起来走一走,做一些伸展运动。
  
  四、电脑框架法的运用
  
  用电脑写作所产生的稿面整齐美观、便于修改,易于复制和保存等优势已经被广泛认同。电脑写作敲击键盘代替了执笔手书,速度的成倍加快使书写具有了一泻干里的快感,思维因书写过慢而受阻的现象也大大地减少了。
  
  笔者写论文时经常运用电脑框架法。电脑对于论文撰写的变革特别显着。由于FRO&框架法在起草过程中同时带有修改过程(两个过程互相交错,没有明显的界线)。因此框架法实际上是论文电脑写作的一种综合撰写方法。在依赖于w口笔的传统论文的写作中,一般在起草之前已经依w了充分的酝酿准备。比如大小观点已经全部确立,各种材料已经选择妥当,结构布局已经安扫w,详细提纲已经拟定并一一列出。而实际写起来通常是按照时空的流程或者逻辑的顺序来展示文字,表达作者的思想和观点。电脑运用于写作之初。作者也往往模拟传统写法来操作。而框架法与传统写作就不同了。众所周知,论文的正文部分一般可以分为几个大的段落并可冠以适当标题。框架法就是以论文的逻辑段(分标题或I]、标题)为标志,标题下留出适当空位,构成论文的空框架,然后将写作材料,按标题内涵指示分别放入各框架里;当各框架里装入相关类型、相当数量的材料后,再分别把每个框架里的材料整理成文,最后全文统稿。在该方法中,一般只建立大的框架,不作细化和具体化,其论文细节和具体构成是在UJ每个框架里的材料进行研究和撰写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在运用框架法写作之前只确定一个总的观点、最基本材料和大体思路,其论文的逻A秩序和细节属于不确定状态:写作时,在论文的具体观点上是根据材料的内涵和思维的跳跃,边研究边写作边确定;在材料的运用上采取”大进大出“,即将大量相关材料放入框架中而在写作过程中又大段大段删除或者搬移;在写作顺序上则突破时间的逻辑的线性轨道。进行随意的om,它能随意地从文本的一点跳到另一点,可以在文本的任伺一个节点上。增加新的思想内容,不同的部分可以任意调换次序,进行自由组合和变异,从而打破了传统论文写作中线性论述的神圣规律。这实际上已经将传统论文写作程序的起稿和修改合二为一了,而且在这样多次的文章结构、内容、材料等的变动过程中。用不看像传统写作那样需要重要誊清。
  
  应用框架法进行写作,需要使用大量有关的学术资料。这些资料可以随时从网络、光盘、书刊等输入EM备用。特别是电脑链接的巨大的网络资源。为我们进行研多漪口写作提供了丰富的材料。Ri门可以在文本编辑状态下,将资料按照条目分类录入保存,使用时以块操作的方式直接移动到论文的文本中;或者是以卡片形式逐条录入,再编制相应的索引,使用时以贴方式移入论文的文本中,从而使丰富的电子形式的写作材料供我们方便地使用。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