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经济学实证论文(3)
来源:学术堂 作者:秦老师
发布于:2017-07-28 共3674字
6.资料说明:对资料的种类,性质,来源出处,资料修订的方式,资料中可能有的错误和缺失,都要有详细的说明,最好也能将资料的基本统计量表列出来。
7.计量方法的描述:对所用到的每一个符号都要有清楚的定义。
8.实证结果的报告:
系数估计的主要结果均须以表列出,在表中每一系数对应之变量名称要写清楚,每一系数估计值旁均须伴随一标准差(s.e.)或t统计量,也可加列p值,对于显着的估计值也可附加诸如星号之特殊标记以提醒读者。
显示模型整体表现的统计量,诸如R2(线性回归模型),F检定统计量,Durbin-Watson检定统计量(对时间数列资料),也可选择性的列于表内。在表的脚注中,必须说明表中所有的特殊符号和简称,表中变量名称的选取,应尽量采用有意义的中文简称,少用无意义的英文字母组合。
制表的基本原则就是要让读者便捷、完整而清楚的了解估计的结果;
对主要回归系数(或由回归系数所导出之弹性、乘数等)估计值的大些?符号及显着与否要详加讨论,对于显着的估计值更要和理论预期值比较,若有明显的矛盾,则要探讨原因;
若能在文献中找到类似模型的估计结果,则应择要报告,并做比较;
对重要回归系数若是得不到显着的估计值,则要探讨其中原因。也绝不能对不显着的估计值做出过度的解释,尤其不能宣称不显着的估计值支持或不支持某些特定结论。
我们要知道估计值不显着,就是表示所使用的资料不能够提供足够的信息,若是没有足够的信息,当然不能够也不应该做出任何确切的结论;
为增加文章的清晰度,能够条列的结果应尽量条列(但要注意条列式的阐述易流于机械化而让读者失去兴趣),同样的,能够列表的结果应尽量列表,表格应尽可能的明确、独立自主而自成一体(多利用表格下端的附注详加解释表格的内容),尽可能让读者不用在文章中到处找相关说明。此外,图表也是一个非常精准有效之传达信息的方式,应多加利用;
所有具有政策意义的重要论点都要经过假设检定的严谨统计程序探讨其显着性;
若要根据估计模型对资料外的时期或状况进行预测,则态度必须保守谨慎,尽可能设想预测可能不准的原因;
所有列举的统计数字应尽量保持统一的小数点位数(小数点后三位数或四位数均可),如果有很小或很大的数字,则可以用科学表示法表示(例如1.2345x10-4),尽可能显示出三至五位有效数字。
9.结论:
对所有重要结果做一个完整的总结,并经由理论或资料中不尽完美处的讨论,指明未来研究的方向。
10.列举参考文献。
一些注意事项:
1.正确的进行研究很重要,但如何将研究结果有条有理、完整而正确的写成报告则更是重要。由于大学教育并不重视国文(英文)写作的训练,很多学期报告的问题都在于国文(英文)的写作。
所以对报告主体完成后的文字修饰工作,一定要给与很大的重视。
2.写论文应该抱持着推销产品的心态,所以在包装产品(即写文章)之前要清楚的了解顾客(读者)的基本心理:
顾客基本上是报着不太关心但走着瞧的心理,所以写文章时,便要时时设想如何能在非常短的时间内让顾客对产品发生兴趣,当然也要设想如何能让他们在将产品消化后能对产品赞不绝口。
3.大家都知道文章中每一个章节都有一个主题(章节的标题就是用来点明该 主题的),但很多人似乎是不知道,文章中的每一个段落也有各自的主题,也就是说每一个段落只是用来说明一件事情的。
很多人常在该分段的时候不分,以致一个段落中常挤进两三个不太相关连的主题,而让读者不易掌握文章重点。
4.相对的另一个问题是,同一个主题,也应该在同一个地方讲清楚,而不应该在文章中不同的地方重复出现(在序论及结论中对各主题之概论则例外),尤其是不应该在不同的地方出现互相矛盾的说法。
但有时候在对一个主题的解释过程中,可能需要先了解一些其它的概念,因此有必要将一个主题的解释,分臵于文章中两个不同的段落。
若如此则在前一部份解释完成后,应预先告知往后还会有更多的说明。
这种做法既让读者有一个全盘了然的感觉,也提醒自己在前后不同地方的说明要彼此呼应而不重复或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