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语
在当代文坛,余华的几部真正具有广泛影响的作品,如《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在细雨中呼喊》等,都是九十年代以来创作的长篇小说。如果将它们与八十年代的作品作一番比较的话,其间的变化是显着的。本文对余华长篇小说的研究并不是说余华的短篇小说不好,而相反,余华的前期和后期小说之间有明显的变化:从先锋到现实主义的转变。
余华从先锋小说潮流中走来,自九十年代转型后投入了长篇小说的创作之中,他在一次与洪治纲的访谈中曾说过:"我感觉中短篇很难满足自己的情感表达。我现在的体力、记忆力都不错,也比较适合写长篇。同时,好像也只有写长篇,才能满足自己思想情感的需要。"正是因为这种表达的需要,余华近年来创作的作品都是长篇小说。但相比写作短篇小说,写长篇小说对于余华来说阻力更大,写作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也更多。余华在《长篇小说的写作》一文中曾谈过创作长篇与短篇小说的区别:"相对于短篇小说,我觉得一个作家在写作长篇小说的时候,似乎离写作这种技术性的行为更远,更像是在经历着什么,而不是在写作什么。换一种说法,就是短篇小说表达时所接近的是结构、语言和某种程度上的理想。短篇小说更为形式化的理由是它被严格控制,控制在作家完整的意图里。长篇小说就不一样了,人的命运、背景的交换、时代的更替在作家这里会突出起来,对结构的语言的把握往往成为了另外一种标准,也就是衡量一个作家是否训练有素的标准。"总之,余华认为短篇小说是完全笼罩在作者意图之下的,而相反长篇小说由于所拉的战线较长等因素,往往可以摆脱作者的控制,更自由地发展,正如《许三观卖血记》对叙述者的屏蔽。
用叙事学的理论来研究余华的长篇小说对理解余华写作技巧和策略是有益的。运用叙事学的时序理论来分析余华的小说,可以看出余华在操控时序上的高超能力,他在长篇小说中能够很熟练地使用倒叙和预叙手段,使小说结构变得千变万化。运用叙事学的人物理论来分析余华小说,可以看出余华在塑造人物上的高超技艺,他对某个人物的塑造能够结合多种手段,描写出了人物在生活中所呈现的复杂性,为当代文坛提供了一些典型人物。重复叙事和圆形结构也是余华长篇小说中常用的叙事策略。余华一直追求的重复叙事给小说带来一种简朴有力的表现力和富有乐感的旋律美,重复叙事还经常和循环结构结合起来共同构筑余华的小说世界。
基于前文内容,笔者认为余华的长篇小说的叙事特点,包括叙事时序的千变万化、重复和循环的叙事结构以及人物塑造手法的多样化。同时笔者在细读文本和叙事学理论的基础上,还考察了余华几部长篇小说中使用的叙事技巧,如《许三观卖血记》中的对话叙事和重复叙事,以探寻其长篇小说在叙事上的带有余华标志的独特性。
总之,本文在仔细阅读余华五部长篇小说的基础上,对余华的叙事策略和技巧有了一定的了解,并同时也更深入地理解了叙事学的基础理论,将叙事学理论应用于小说的研究,也是对理论的一种实践过程,在这种实践之中能够体现笔者的学术素养和能力。由于篇幅的限制和作者的自身能力有限,本文对余华长篇小说的叙事研究还有很多不尽之处,对有些作品还不能深入理解,对某些作品还无法作出评论,对某些叙事学理论还无法领会,这些都有待后人得补充和指正。
参考文献:
(一)着作类:
[1]余华:《在细雨中呼喊》,北京:作家出版社,2012 年 9 月第 3 版
[2]余华:《活着》,北京:作家出版社,2012 年 8 月第 3 版
[3]余华:《许三观卖血记》,北京:作家出版社,2012 年 9 月第 3 版
[4]余华:《兄弟·上部》,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 年 8 月第 1 版
[5]余华:《兄弟·下部》,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 年 3 月第 1 版
[6]余华:《第七天》,北京:新星出版社,2013 年 6 月第 1 版
[7]余华:《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北京:作家出版社,2008 年 5 月第 1 版
[8]余华:《余华精选集》,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5 年 12 月第 1 版
[9][法]热拉尔·热奈特:《叙事话语 新叙事话语》,王文融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1 月第 1 版
[10][荷]米克·巴尔。叙述学:《叙述学:叙事理论导论》,谭君强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年 11 月第 1 版
[11][以色列]里蒙-凯南:《叙事虚构作品》,姚锦清、黄虹伟、傅浩、于振邦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1989 年 2 月第 1 版
[12][美]华莱士·马丁着:《当代叙事学》,伍晓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年 3月第 2 版
[13][美]詹姆斯·费伦:《作为修辞的叙事:技巧、读者、伦理、意识形态》,陈永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年 5 月第 1 版
[14]胡亚敏:《叙事学》,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年 12 月第 2 版
[15]申丹,王丽亚:《西方叙事学:经典与后经典》,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年 3月第 1 版
[16][美]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等人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年 8 月第 1 版
[17][英]塞尔登等着:《当代文学理论导读》,刘象愚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12 月第 1 版
[18][美]米勒:《解读叙事》,申丹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年 5 月第 1 版
[19][英]柯里:《后现代叙事理论》,宁一中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年 8 月第 1版
[20][美]韦恩·布斯:《小说修辞学》,周宪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年
[21]王阳:《小说艺术形式分析:叙事学研究》,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年 2 月第 1 版、
[22]杨义:《中国叙事学》,人民出版社,1997 年 12 月第 1 版
[23]吴义勤主编,王金胜、胡健玲编选:《余华研究资料》,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 5 月第 1 版
[24]洪治纲:《余华评传》,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4 年 10 月第 1 版
[25]王达敏:《余华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年 9 月第 1 版
[26]王世诚:《向死而生:余华》,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年 11 月第 1 版
[27]徐正林:《先锋余华》,浙江文艺出版社,2003 年 2 月第 1 版
[28]洪子城:《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年 8 月第 1 版
[29]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年 9 月第 1 版
[30]陶东风,和磊:《中国新时期文学 30 年(1978-2008)》,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年 9 月第 1 版
[31]吴秀明主编:《当代中国文学六十年》,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9 年 6 月第 1 版
[32]董健,丁帆,王彬彬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3 月第 1 版
[33]陶东风主编:《当代中国文艺思潮与文化热点》,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年 6月第 1 版
(二)论文类:
1.连续出版物:
[1]胡亚敏:《结构主义叙事学探讨》,《外国文学研究》,1987 年第 1 期
[2]申丹:《叙事学研究在中国与西方》,《外国文学研究》2005 年第 4 期
[3]申丹:《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叙事理论的新发展》,《当代外国文学》,2005 年第 1 期
[4]陈桂琴:《国内叙事学研究发展述评》,《外语学刊》,2010 年第 6 期
[5]戴冠青:《西方叙事学理论对中国文学批评的影响》,《江西社会科学》,2009 年 10月
[6]刘琰:《余华小说的叙事学探微》,《名作欣赏》,2012 年第 9 期
[7]熊修雨:《从<第七天>看余华小说叙事策略的转变》,《励耘学刊(文学卷)》,2014年第 2 期
[8]张清华,张新颖等:《余华长篇小说<第七天>学术研讨会纪要》,《当代作家评论》,2013 年第 6 期
[9]孟繁华:《九十年代:先锋文学的终结》,《文艺研究》,2006 年第 6 期
[10]陈晓明:《笔谈:九十年代中国先锋文学创作与批评--关于九十年代先锋派变异的思考》,《文艺研究》,2000 年第 6 期
[11]彭爱华:《近十年余华研究述评》,《宜宾学院学报》,2006 年 4 月第 4 期
[12]朱静宇:《<兄弟>的轮回与重复》,《文艺争鸣》,2008 年第 2 期
[13]潘盛:《"李光头是一个民间英雄"-余华<兄弟>座谈会纪要》,《文艺争鸣》,2007年第 2 期
[14]葛红兵:《<兄弟>的意义与汉语写作的困境》,《当代文坛》,2006 年第 1 期
[15]潘盛:《综述:关于<兄弟>的批评意见》,《文艺争鸣》,2007 年第 2 期
[16]刘广雄:《<第七天>为何遭遇"恶评如潮"?》,《文艺报》,2013 年 7 月 7 日第 3 版
2.硕博论文:
[1]王子宁:《余华长篇小说<兄弟>的叙事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年 5月
[2]马桂芳:《詹姆斯·费伦修辞性叙事理论研究》,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年 5月
[3]陈春红:《叙事学概念的梳理与重建》,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年 4 月
[4]李智:《论余华小说的叙事艺术》,扬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年 5 月
[5]侯玲宽:《论余华的长篇小说》,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年 5 月
[6]程凤:《论余华小说创作的发展》,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年 5 月
[7]霍慧婷:《余华长篇小说故事性得失谈》,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0 年 6 月
[8]王静茹:《从<活着>到<第七天>-评余华长篇小说创作转变》,渤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年 6 月
[9]陈曦:《蜕变的先锋与困惑的现实--从新作<第七天>看余华创作的两条主线》,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年 9 月
[10]冯玫:《余华小说的叙事学》,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年 11 月
[11]李俊英:《论余华<兄弟>的狂欢化叙事及其意义》,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4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