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 语
余华,作为中国当代文学中具有深远影响力并在国际享有盛誉的一位作家,他在创作的每一个阶段都能不断地给文坛注入新鲜的血液,而他创作前后期的风格变化也极具典型性。20 世纪 80 年代初,青涩的余华带着一份对文学的炽热之心和对世界的美好憧憬写下了一部部清丽唯美的诗意之作,这些作品在对人性高昂赞歌的同时又带着丝丝温暖人心的力量,虽然这一时期的余华因为写作训练的缺乏和文学素养的浅薄而在创作中带着些许模仿的痕迹,作品总体也显得较为稚嫩,但是这些作品作为余华创作历程的开端,有着其不可忽视的价值。在经过不断地磨砺和思考之后,余华的创作个性也逐渐凸现出来,在不断地探索中,余华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创作道路,继而在 80 年代中后期,余华很快在先锋文学的浪潮中确立了自己在文坛的一席之地,并创作出了诸多引人瞩目、令人发思的先锋小说,余华成功地完成了一次创作转型,而他先锋小说的创作风格也由此确立。上世纪 90 年代之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转型的深入,大众文化的兴起成功地改变了人们思想意识、审美趣味和价值观念,曾一度盛行的先锋文学潮流也由于自身的局限性而陷入了停滞直至瓦解的状态,余华此时也开始以一种温和的姿态进行文学创作,其小说的风格也开始逐渐褪去原来先锋文学创作的反叛姿态,转向了对现实和对苦难的温情书写,由此,余华的创作开始贴近普通百姓的生活,更加平易近人,余华完成了小说创作风格的又一次重要转型。
余华每一次小说创作风格的转变都是对自己原有写作风格的一次颠覆,尽管余华的小说创作风格多变,但是其转变过程中所追求的精神实质并没有改变,对人生命运的思考以及对生存境遇的人文关怀始终贯穿在他的作品中,虽然余华后期的一些作品有刻意迎合大众审美需求和消费市场机制之嫌,但是余华对文学创作持久的探索姿态、努力去维持文学写作长久生命力的精神是值得我们敬佩的。
参考文献:
一、着作类:
(一)国外着作:
[1](美)惠特曼等着,刘宝瑞等译。美国作家论文学[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
[2](英)罗宾·乔治·科林伍德着,王至元,陈华中译。艺术原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3](苏)巴赫金着,钱中文译。巴赫金全集(第 3 卷)[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4](英)大卫·克里斯特尔主编,丁仲华等译。剑桥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8.
[5](法)丹纳着,彭笑远译。艺术哲学[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7.
[6](奥)弗洛伊德着,张恒译。达·芬奇的童年记忆[M].北京:新星出版社,2010.
[7](美)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着,刘象愚等译。文学理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
(二)国内着作:
[1]范伯群编。冰心研究资料[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4.
[2]童庆炳。文学概论新编[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3]陈思和。理解九十年代[M].北京:人们文学出版社,1996.
[4]吴义勤。中国当代新潮小说论[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7.
[5]林舟。生命的摆渡--中国当代作家访谈录[M].深圳:海天出版社,1998.
[6]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7]朱栋霖,丁帆,朱晓进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97)[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8]邢建昌,鲁文忠。先锋浪潮中的余华[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9]童庆炳,程正民。文艺心理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10]河清。全球化与国家意识恶衰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11]陈晓明。无边的挑战--中国先锋文学的后现代性[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2]王世诚。向死而生:余华[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13]洪治纲。守望先锋--兼论中国当代先锋文学的发展[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4]洪治纲。余华评传[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5.
[15]杜士玮,许明芳,何爱英着。给余华拔牙:盘点余华的"兄弟店"[M].北京:同心出版社,2006.
[16]庞守英。新时期文学的精神走向[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
[17]王达敏。余华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18]孔范今,施战军。苏童研究资料[M].山东: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
[19]王德威。当代小说二十家[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20]洪治纲。余华研究资料[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
[21]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修订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2]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3]孙英春。跨文化传播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4]叶廷芳。卡夫卡及其他:叶廷芳德语文学散论[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9.
[25]杨义主编。中国当代文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26]辜也平。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7]刘恪。先锋小说技巧讲堂[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12.
[28]温儒敏,赵祖谟。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第二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29]张清华。中国当代先锋文学思潮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二、期刊论文类:
[1]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辞[J].文艺研究,1979(04)。
[2]余华。我的"一点点"--关于《星星》及其他[J].北京文学(月刊),1985,(5)。
[3]张颐武。"人"的危机[J].读书,1988,(1)。
[4]朱玮。余华史铁生格非林斤澜几篇新作印象[J].中外文学,1988,(3)。
[5]赵毅衡。 非语义化的凯旋--细读余华[J].当代作家评论,1991,(2)。
[6]莫言。说说福克纳这个老头儿[J].当代作家评论,1992(5)
[7]余华、潘凯雄。新年第一天的文学对话--关于《许三观卖血记》及其它[J].作家,1996,(1)。
[8]曾镇南。《现实一种》及其他[J].北京文学,1998,(2)。
[9]余华、杨绍斌。我只要写作,就是回家[J].当代作家评论,1999,(1)。
[10]夏中义,富华。苦难中的温情与温情地受难--论余华小说的母题演化[J].南方文坛,2001,(4)。
[11]余华,张英。文学不衰的秘密[J].大家,2001(1)。
[12]余华,王尧。一个人的记忆决定他的写作方向[J].当代作家评论,2002,(4)。
[13]郭剑敏。余华小说的先锋意义及其精神内涵[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2(6)。
[14]裴毅然。20 世纪中国文学人性轨迹概述与展望[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3)。
[15]余华,严锋。《兄弟》夜话[J].小说界,2006(3)。
[16]叶淑媛。论作为美学范畴的"丑"和"荒诞"[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07,(2)。
[17]王学谦。余华:生命悲剧的冷峻凝视--论余华小说及其文学史意义[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9(2)。
[18]方爱武。形而下的守望--论福克纳对余华小说创作的影响[J].电影文学,2009,(07)。
[19]姜智芹。西方人视野中的余华[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2)。
[20]王永兵。从川端康成到卡夫卡--余华小说创作的转型与新时期小说审美范式的变化[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12(2)。
[21]刘霞云。超越苦难与生死的高尚书写--评余华新作《第七天》[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3,(5)。
三、硕、博论文类:
[1]张景艳。新时期审美文化中的苦难意识研究 [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8.12.
[2]李祥。 生存境遇下的人性之思--关于余华小说创作的一种解读[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9.48.
四、报纸文章类:
[1](法)NilsC·Ahl.历史逆境中的生活[N].世界报,2008-5-9.
[2](比)Guy·Duplat.一部叙述中国的庞大的流浪小说[N].自由比利时报,2008-5-30.
[3](法)安托尼·佛伦。《兄弟》:当代中国的史诗[N].书店报,2008 年 6 月至7 月。
[4]余华再度回应争议:《第七天》最能够代表我全部风格[N].信息时报,2013年 7 月 12 日(C 09 版)。
[5]王杨。余华《第七天》引发探讨:小说如何深度表现当代中国[N].文艺报,2013-7-19(001)。
[6]金赫楠。《第七天》:盛名之下的无效文本[N].文学报,2013-10-1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