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现当代文学论文

萧红悲凉情感创作特点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来源:学术堂 作者:陈老师
发布于:2016-09-21 共2150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萧红悲凉情感的形成与内涵分析
【绪论】萧红作品中悲凉情感的深刻性研究绪论
【第一章】萧红小说悲凉情感的主体——人物形象
【第二章】悲凉情感的载体——意象
【第三章】悲凉情感的形成原因
【第四章】萧红作品中悲凉情感的比较
【结语/参考文献】 萧红悲凉情感创作特点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结 语

  虽然说在中国的近现代文学史上,萧红并不算是文学大家,然而在她逝世四十年后有关于她的各种研究像雨后春笋样爆发出来,直到现在还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萧红研究中来,这是值得关注的一件事,笔者以为这大概是研究者们越来越注意到萧红作品中所蕴含的意义。胡风对萧红的评价是很高的,认为她在书写悲剧文学方面极有天赋。

  萧红以情感的悲凉为底色,聚焦于北方乡村的底层人民,将农民形象、女性形象和知识分子形象身上的悲凉通过清冷的星辰、衰败的花草、压抑的动物等意象表现出来,把她自己所感受到的所经历过的孤苦和悲凉倾注到人物身上,跟他们一起绝望,一起抗争,表达出一种极具震撼力的悲情。

  寂寞乏爱的童年生活,失落、坎坷的爱情道路,战争动乱的黑暗时代,以及文学导师论文的启蒙和帮助都影响着萧红文学作品中悲情基调的生成,让她从自己独特的女性视角出发,用辛辣的笔锋刻画出一个个撼人心灵的悲剧人物和悲剧意象,表达出她对那个病态社会的憎恶和对被压迫者的同情。

  萧红观察底层劳动者的视角是独特的,也源于她的女性身份,也源于她自身的个人经历,她用自己独特的悲凉情感书写来表达着内心的抗争和不满,对社会的,对男性的,她的人物身上表现出来的死一般的绝望所表达出的其实是她自己对美好的渴望和憧憬,这是一种地地道道的人文主义精神,一种高贵的人性关怀,而这真是萧红的悲凉情感书写所要表达出来的终极意义。


    参考文献

  着作类

  [1] 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人民出版社,1998.

  [2](俄)列夫·托尔斯泰。艺术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3] 萧红。萧红全集——长篇小说集(一)。凤凰出版社,2010.

  [4] 钱志熙。唐前生命观和文学生命主题。北京东方出版社,1999.

  [5] 萧红。萧红全集——短篇小说集。凤凰出版社,2010.

  [6] 萧红。萧红全集——散文集。凤凰出版社,2010.

  [7] 林丹娅。当代女性文字史论。厦门大学出版社,1995.

  [8] 荣格着。心理学与文学。冯川、苏克译。三联书店,1987.

  [9] 荣格。论分析心理学与诗的关系。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10] 汉斯·比德曼着。世界文化象征辞典。刘玉红译。漓江出版社,2000.

  [11] 钱谷融,鲁枢元。文学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12] 萧军。萧红书简辑存注释录。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0.

  [13] 许广平。忆萧红。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

  [14] 葛浩文。萧红传。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15] 聂绀弩。在西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

  [16] 季红真。萧萧落红。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

  [17] 肖凤。萧红传。天津白花文艺出版社,1986.

  [18] 马小朝。历史与人伦的痛苦纠结——比较研究中西悲剧精神的审美意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19]张爱玲。金锁记。哈尔滨出版社,2003.

  [20] 张爱玲。倾城之恋。哈尔滨出版社,2003.

  [21]庐隐。庐隐散文全集。中原农民出版社,1996.

  期刊论文类

  [1]周新华。萧红《生死场》。悲剧意识初探。文学教育,2009.05.

  [2]石锐。试论萧红创作中的悲剧意识。社科论坛,2010.02.

  [3]王献芬。乐园的失落与重建。扬州大学学报,2011.06.

  [4]洪玲。论萧红笔下的太阳意象。呼兰师专学报,2003.04.

  [5]白珍。苦难的女性悲歌——论萧红小说的女性意识。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2.

  [6]张卫霞。浅论萧红小说的悲剧意识--以《生死场》和《呼兰河传》为例。北方文学,2014.07.

  [7]张丽娜,耿淑英。萧红小说的女性意识。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5.

  [8]马俊朋。论萧红小说独特性。 山东电大学报,2005.04.

  [9]袁海红。萧红及其小说中女性的悲剧人生。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5.01.

  [10]冯永朝。身体的毁损 精神的驯服——论萧红笔下女性的悲剧命运。阴山学刊,2009.02.

  [11]宋剑华。灵魂的"失乐园":论萧红小说的女性悲剧意识。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4.04.

  学位论文类

  [1]程金芝。萧红小说的原型解读。山东师范大学,2006.

  [2]高云书。性灵之歌——论萧红的小说创作。西北师范大学,2001.

  [3]黄晓娟。 雪中芭蕉—-萧红创作论。华东师范大学,2001.

  [4]王英芳。悲凉情感的独特符号—论萧红小说中的自然生物意象。扬州大学,2011.

  [5]王妹。论萧红小说创作的艺术特色。南京师范大学,2002.

  [6]皮振艳。论萧红作品中的死亡意识。湖南师范大学,2012.

  [7]王仙花。萧红:凝视荒凉。湖南师范大学,2001.

  [8]程金芝。萧红小说的原型解读。山东师范大学,2006.

  [9]宋琼英。独自叩门—论萧红文本的存在之思。湖南师范大学,2004.

  [10]赵娟。越轨的笔致—萧红小说文体分析。安徽大学,2006.

  [11]李军。漂泊意识与萧红小说再探。南京师范大学 2005.

  [12]毕秀丽。论萧红小说对人生存状态的探索。山东师范大学 2011.


    后 记

  时光飞逝,我的研究生生涯即将结束。在此期间,有幸遇到许多良师益友,并得到了他们谆谆的教诲和真诚的帮助。在论文开题时,王勇、胡景敏、郭宝亮、李惠敏、周雪花等老师都给我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在此,我向各位老师深表感谢。特别是我的导师王勇,他治学认真严谨,为人和善宽厚。在论文撰写过程中,从选题、构思到完稿,他一直悉心指导,帮助我反复修改,直至最终定稿。

  在此,谨向我的导师和帮助过我的老师们致以最诚挚地感谢!同时,也向一直鼓励和帮助我的同事和朋友表示忠心地感谢!

  通过近一年的写作和修改我的论文已经完稿。但由于自身学识水平不够深厚,本论文尚有许多不足之处,恳望各位专家学者批评指正,以待论文更加完善。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