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武术空间的主要活动地点·场所。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文化的发展始终伴随着历朝历代中社会的整体条件以及在参与其中民众的多少而变化。流行文化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巩固和发展,随着资本主义都市的建立,始终都是在最发达的都市中首先产生、传播,然后再逐步扩大到各个领域和各个地方。同时,流行文化的基本内容和形式,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都市流行文化的生产者和传播者所决定的。
如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朝的奢侈糜烂的花天酒地的贵族生活方式,尽管这种生活方式只是在上层的社会生活中出现,但也可以多多少收的渗透着当时的时代价值取向问题。春秋战国时期,战争频繁,练兵习武得到空前的重视与发展,出现了"士"阶层与"游侠","斗剑之风"和"角抵之戏"盛行;隋唐五代是武术娱乐价值的发展的高峰时期,尤其是宫廷武术表演,更是达到了鼎盛;宋代的"瓦舍",元代的 "武戏",明清时期的"走会"等,他们中间有专门表演角抵、使拳、使棒、打套子等武术项目,这些大城市固定的娱乐场所以及宫廷的政治练兵习武需求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中国武术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和政治的需求曾一度给武术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然而如今的生活方式却阻碍了人们对于传统武术的文化认同。
城市化的问题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中不可避免的重要问题,迄今为止,我国的城市化先后进行了城市工业化(20 世纪 50 年代)和农村工业化(从 20 世纪 80年代开始)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工业建在城市,因此城市化就是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但由于城市容量有限,因此城市所吸收的农村人口非常有限。在第二个阶段,工业建在农村的城镇,因此城市化就是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于是城市化被称为城镇化。
在 1982 年在南京召开的由地理界和城市规划界联合举办的全国第一次城镇化问题的学术研讨会中,"城市化"这一术语也被相应改为了"城镇化",然而"城市化"这一术语仍被许多社会学家所使用。"城市化"可以较好的体现中国社会发展和前进的方向,而"城镇化"则是人口增长与城市所能吸收的人数有限的重要缓解空间,然而不管是"城市化"还是"城镇化",其都是工业代替农业而引发的工业化。马克思主义在认识人类生存空间的客观规律中提到:工业化引起城市化,城市化必然推进经济社会走向现代化、信息化的高级阶段,并将引起整个人类社会的重大变化,因此中国武术的发展自然也不例外。
时尚作为一种具有时代性和阶段性的人们在精神层方面的价值观的认同,然而在某一时期流行的文化,在波德莱尔所认为"现代性就是短暂,流变,偶然事件;它是艺术的一半,另一半则是永恒与不变。"的如今现代性社会中可以看出;流行文化的短暂很快就成了"过时"的东西,甚至将可能出现不复存在的现象,时尚左右着人们的价值观,对中国武术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在 21 世纪的今天,市场经济的形成和繁荣以及在不断的工业化过程中导致了传统社会秩序的衰落、宗族信仰的衰微,世俗文化的兴起导致了传统文化的边缘化和寂寞的生存状态,视觉文化的火爆和都市丰富的符号文化导致了传统文化符号的贫瘠和贫困的现象,在如今城镇化的背景下,消费时代、视觉时代以及符号化的时代的到来都在某种程度上对中国武术的生存空间造成很大的影响。
3.3.1 城市化对中国武术的影响。
从城市化的特点出发,城市化外在表现为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即农村人口的城市化。然而农民市民化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它不仅仅是农民社会身份和职业的一种转变(非农化),也不仅仅是农民居住空间的地域转移(城市化),而是一系列角色意识、思想观念、社会权利、行为模式和生产生活方式的变迁,是农民角色群体向市民角色群体的整体转型过程(市民化)。
现如今市民的都市文化已经不是传统的消费中心,而更多的是以文化创造为主体的一种非常活跃、极富生命张力并时时自我跟新和扩张的消费中心,在这种消费中,人们尽情的玩弄着各式各样的符号游戏,在人们潮水般的向大城市集中之时,在都市文化过程中形成的世俗化和时尚化的文化赏阅需求,以及瞬间化与碎片化的消费形态和游戏化与释放化的文化参与冲动的文化局面都对中国武术的空间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3.3.1.1 生活方式的转变对武术空间的影响。
在一个主体欲望繁多,价值变迁的自我表现的时代,人们的价值导向和精神追求容易受到异质与缺位,来源于现实生活的,浓缩而升华了真情实感的中国武术越来越被边缘化,例如学者王国志提出了武术"越武越寂寞"的说法、学者王岗认为武术在经历了一个短暂的繁荣后走向了低谷,至今零落飘散,门庭冷落。居于统治地位的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和占据主流地位的西方体育,以及时尚流行的域外体育都正在不断地挤压着武术的生存空间,武术在本土的发展正处于重重危机的包围之中。
引发的这种包围是在如今社会人们对中国武术的一种"空间定位"的认识,是人们对于中国武术的认同的异位和缺失的表现。当代马克思文化学理论认为,文化的本质就是"人化",人是文化的主体,是文化目的的终极目标。
作为武术空间的主体"人"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城市化的进程中,从最初的身份和职业的转变、以及居住空间的变化都会导致人们由生活方式所构成的社会空间组织进行重新的构造,这种构造对中国武术的空间也会造成新的影响。
在社会转型对传统武术造成的冲击方面学者李龙认为:中国社会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使传统武术赖以生存的"土壤"发生了质的变化,导致传统武术某些重要特征的封闭社会基础正被摧毁和消失,使传统武术面临着一种原有社会结构基础被瓦解而新的社会结构基础还未来及成型的生存状态。
从空间上来看这种"土壤"的变化即借用的空间来提供的互动场景的变化,以及在这种场景下的中国武术话语权的改变。
这种"土壤"的改变即在空间上表现为武术习武者所习练场地的改变。都市的建筑文化已经改变了以往的农耕建筑,拥挤的街道,密密麻麻的高楼大厦成为如今人们的居住和生活的环境,混凝土所构造的路面和高楼里狭小的居住空间给武术的"拳打卧牛之地"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都市建筑运用高科技的现代化手段营造了工业社会人们生活的氛围,虽然在某种程度上这种氛围提升了人们生活质量,但这同时也破坏了农耕社会所形成的那种传统的睦邻友好的邻里关系,使彼此的邻里关系陌生化,同时也就出现了在这种人潮如流水的大城市下成为孤立的"个体"的现象。在大城市所管辖、熏染和"异化"的市民也只有到了假期才能摆脱工业社会的各种生活压力,缓解生活中所面临的精神压迫,才有机会走出都市建筑的那种有限的空间去选择自己所想要的各种休闲活动,这样长期被工作压抑的身体才能得到解放。市民化的过程中使处于工业社会的传统习武者的身份异化了,为了谋求生存而带来的职业转变也使其自身的身体异化了,拉雷恩认为:"劳动着的个体使自己异化;他通过劳动所产生出来的环境不是作为他自己的环境,而是作为异化了的财富和造成其贫穷的环境与他发生关系。
",虽然市民用自己的身体创造了资本,但是其扔始终处于资本的控制之下,这正如特纳将"资本"看作布迪厄理论的核心概念一样,社会空间的建构是经济领域生产关系的重构作用的显现。在市民化的过程中,习武者被工业社会这种生产关系的重构驯化和操纵着,逐渐的失去了自己的特性,失去了本身的自主力而逐渐成为了"工业文明的奴隶", 在物质和欲望的驱使下由对金钱的主宰而渐渐的沦为了金钱的奴隶,人们拼命的干活赚钱反而渐渐的迷失了自己,变成了为了生存需求而麻木了回归身体本真和武术身体的人,因此这种城市化的生活方式改变和抑制了传统武术的生存空间,对中国传统武术的发展起到一定了阻碍的作用。
3.3.1.2 角色认识的改变对武术空间的影响。
以各种温和的形式来表达神话(唤起传统、集体记忆、地方性和场所、文化身份),是为了把它当作一个微妙的事件来利用,而不是纳粹主义的那种喧闹的主张。但是,很难找到它在当代社会中起作用的各种例证,这个社会在某个方面并没有唤起那种"每种东西都有时间和场所"所意味着的非常特殊的感受。
这种"情感的空间"如天津的"精武门"、郑州的"少林寺"以及嵩山的"音乐大典"对于中国的传统武术发展起到了积极促进的作用,这种空间更多的是在人们欣赏过后存于脑海中比较稳定的记忆,其虽然唤醒了人们脑海中的传统武术,但传统武术长期停滞于封建社会的封闭性、以儒释道文化为中心的模糊性、长期的封建君主制形成的宗派性以及重视技巧长期修行的体悟性在如今很难适合这种快节奏和丰富多彩的市民化生活方式,并且现如今这种丰富多彩和个性自主的生活方式给人们在业余时间进行身心运动提供了更广泛的选择空间,这种自由和自主的选择给武术的传承带来了新的问题,学生是武术传承的主体,在武术"传"的方面,由于城市化后大部分拳师面对生活的压力而被迫选择了其它的谋生职业,在武术"承"的方面,都市的流行时尚文化符号以及都市的媒介信息重塑了当代青年的文化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通过他们对身体运动的选择表现出他们对于身份认同的不同文化诉求。
一般而言,身份认同主要是通过对某种意义的占有和表达而达到一种归属的目的。这种归属大致可以分为个体归属和社会归属两个方面。
因此,对于身份认同主要就表现为个体认同和社会认同这两个方面。青少年通过这种符号的选择而对某种形象的扩展,成了其追求个人身份、个体认同和自我价值判断的一个标准,对于这种给人娱乐而有点令人悲哀的符号追求在现代的社会中随处都可见,如在西方体育的强势侵入、强势扩张和强势占领下,已经使我们民族优秀的体育文化遗产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和伤害,导致了中西体育文化在中华民族心灵中的主客体地位的强烈反差",受西方时尚文化的影响,很多人赶时髦、追潮流,学习跆拳道、瑜伽、踏板操、踢踏舞,而不学武术,造成了中老年人独"武"的现象。青少年的这种日常生活符号化的特征在对其人生观、审美观和价值观的判断标准上都造成了不同的程度的影响。
审美活动是一种复杂的系统性活动。它是指审美主体、审美客体、审美背景三方面相互协调形成的一种文化形态,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进行美的判断或构建过程。审美主体因武术的不同运动形式,其判断或构建美的特征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同时,不同主体对同一武术运动形式进行审美活动时,审美主体感受审美客体之美不尽相同。康德为了使美学判断指向具体化,力求区别"取悦我们的东西"和"满足我们的东西",并进而力求将"无功利性"与"官能利益"和"理性利益"加以区分;认为"无功利性"是使沉思具有独特的美学特质的唯一担保,"官能利益"界定了"愉悦性",而"理性利益"则界定着"善".我国学者朱立元说:"美学之为美学,最主要的就在于它思考与探索一种理性的生存状态,换句话说,凡是关于一种和谐、健康、自由、充实的生存状态的思想,实质上都是一种美学或至少是美学的重要的思想资源。"然而对于年轻的一代,在很大程度上却接受了西方体育的审美和价值判断标准,面对传统武术,他们并没有那么浓厚的兴趣和那么深切的情感,对于某种身体运动消费风格的青睐是辨别青少年群体的一个外在的标志、也是判断他们审美标准的体现。对于青少年通过身体表达自我存在和自我意识的社会认同方面,选择何种身体运动项目就成为了现代年轻人一种独有的时尚标志。
3.3.2 城市化中消费观念的变化对中国武术的影响。
传统文化中的精、气、神理论与武术相互融合后,造成传统武术对习武者的精气神有一定的内在要求,讲究"立身中正","虚灵顶劲"等,正如"打要打的漂亮,输拳不输人"所说的那样,我们可以看出传统武术是一种典型的美学体现。这种美学体现带给了武术一种表演的功能,通过武术的影视模式(功夫片)的传播,给世界亿万观众带来了独有的美感,然而,令我们担忧的是,工业社会的到来,消费主义把人裹挟于其中,人成为了物欲的奴隶,渐渐地被消费主义所操作、所驱使,被世俗的物质快乐所奴役者,享受着人性中趋乐避苦的低级物质要求所带来的虚假满足,忽视了人们自由快乐的精神要求的实质满足。因为用物质丰裕堆积起来的幸福表象并不真实,也不持久。传统武术中的"审美价值"同样也在逐渐的被经济价值、票房价值所取代,其中的传统文化正在悄然的发生着异化。中国武术的传统文化是一种隐藏于人们内心深处的"空间定位",在人们借以满足金钱的迫切需求而开辟的创造超额利润的各种机会以及为了刺激事物的生产和消费的过程中,中国武术的攻防从过去发挥显性的暴力作用的军事舞台逐渐转成了发挥隐形娱乐的影视中去,传统武术"土壤"的变化导致真正的传统武术只存在于民间的少数习武者身上,正如:"所谓传统武术,是指在中国农耕文明背景下形成的、古代冷兵器时代发展的、中华民族特有的民间技击术。它不是现代社会的东西,现存真正的传统武术仅是少数民间武术家作为传统艺术习练着的技击术。"如今城市化的过程中,由于人们的消费理念不同、对传统文化认识的不同而导致了人们为了摆脱和减缓工业社会带来的各种文明疾病的痛苦而选择的不同的祛病强身、休闲娱乐身体活动。因此只有增加了武术在各种身体活动的话语权、增加其影响的方式和范围才能吸引更多的人选择武术作为业余时间的休闲减压活动。
3.3.3 中国武术城市化发展的文化学思考。
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不可能从西方横向移植,更不可能斩断自己的历史文化而凭空获得,而是需要从中国文化核心价值的传统精神传承中找历史依据。中国武术的核心价值即武术的拳种流派,民间武术继承的缺失,对武术拳种的发展造成很不利的影响,很多拳种正随着技随人绝而逐渐流失。忽视了基础的继承,就意味着对中华武术的否定、背叛,也意味着对几千年来生生不息的一种传统文化的否定与背叛。
因此要构建"中国特色"的武术,一定不能离开传统这个"根",只有对"根"不断的浇灌和保护,中国武术才会枝繁叶茂。
文化学理论认为:文化具有民族性是任何文化的共性所在,只有是民族的才可能是世界的。西方文化如此,东方文化同样如此。帕斯卡尔曾经说过,人是一根脆弱的苇草,他的全部尊严就在思想。因此,只有用东方思想阐述中国武术的思想和内涵,才是民族的,才可能是世界的。然而我们的竞技武术却时时受到西方体育的侵袭和敲打,并因此而一度笼罩在雾霾之中,难以找到出去的方向,此现象倒逼出的问题既是东西文化差异性的体现。这一问题的出现,笔者认为可以在王岗先生提出的"中国武术摆脱在体育场域中生存窘境的路径选择,必然是从'体育'走向'文化'"这一观点找到答案。中国武术是大文化,大文化需要大空间。匍匐在"体育"空间中国武术,已经成为一个绻翼自囿的文化; 只拿"体育"本身来对中国武术品头论足,其实已经开始丢弃和异化我们的传统和根本。中国武术在"体育"空间中的生存状态的持续,必然决定着它只是一只没有生命张力的蓬间燕雀。
因此我们应该拓展武术的生存空间,武术的发展道路才能越走越宽,空间才能不断的扩充和延伸。
首先,改变对中国武术的认识应从学校开始。学校武术是现代武术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国民传承武术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武术教育对培养和弘扬民族精神、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具有积极作用。武术作为传统文化的代表,我们必须了解在学校教育中的现状,武术必须引起学校教育的高度重视。武术作为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在学校体育中一直占有重要位置。教育部体卫艺司将继续配合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做好武术操的推广和普及,使武术健身操和广播操一样,成为全国中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重要内容,推动武术教育工作和"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深入、持久开展。更重要的是使其成为传承我国优秀民族文化的载体。教育部门将把武术段位制和武术操结合起来,使校园武术制度,今后将与广播操一起成为大课间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
然而在今天,武术主要是作为一种体育运动形式存在,人们往往忽略了老祖宗留给我们的这一珍贵遗产,忽视对它文化和教育功能的认识。可悲的是,全面充斥着西方体育运动项目的学校体育教育,正在使我们一代代黄皮肤的炎黄子孙,遗忘着维系民族命脉的自身体育文化。对民族体育的认同,已经很难在我们的青少年中找到正确的答案。学生对中国武术的继承以及广泛参与才能使武术的发展有坚实的后备力量,不竭的动力源泉。
其次,武术的传播离不开媒体的大幅宣传,正如麦克卢汉所说的"媒体会改变一切。不管你是否愿意,它会消灭一种文化的同时也会引进另一种文化". 由于媒体对西方体育和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认知态度的不同,再加上电视等媒体关注程度的差异,会使人们对武术形成一种强烈的反差。中国武术影视巨星的诞生,都是一次次中西文化碰撞的火花,李小龙、成龙、李连杰他们将电影作为武术传播的主要媒介,共同创造出了一个个功夫电影时代,功夫电影也将他们推上了偶像级的巨星地位。在人们的消费越来越向文化接近和靠拢的时候;越来越倚重于在体验中获得精神的宽舒、心灵的慰藉,我们的武术产业即使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产业化"的浪潮中,在货币利益的角逐中,也不能置换和取代思想的作用与地位,否则变自会从根本上失去文化的价值与光彩,乃至伦为仅仅是徒有其形的文化躯壳。因而多而滥、多而差的结果,常常是即使好作品容易被浑茫和芜杂所淹没,也让看者过多地耗费鉴别与择漉的苦功夫,甚至还难免要让观众在披金淘沙中受庸品之忧,饮劣品之鸩,挨废品之烦。
试想,现在每天更新的武术题材电影,拍电影的以及演戏的比观看者还要多,在这样浩如烟海的作品中,真正质量高、魅力大、涵负深、影响广,并真正被大众所接受、社会所认同,且足以史册留名、碑传后世的佳作,却实在是与其数量极不相称的。
最后武术的发展应向艺术化的道路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文化多元化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新的变化,而且审美观念的拓进和审美空间的扩大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选择空间。也因如此,在一个急遽变革的时代和快速发展的社会来说,对美的激情呼唤和对善的倾力追求则是中国武术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当代审美活动成为空间转换的重要特征时,都市美学如果不是制作都市乌托邦的理论蓝图,而是关注当代空间的审美文化时,就必须正视和研究都市文化空间的内在矛盾。在文化的进程中,西方文化一直占据着主流的形态,中国的传统文化处于百家争鸣的次文化形态,王岗先生说过:"对于处于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之间的武术文化抑或是文化的武术,发展过程本质上就是各种文化碰撞和融合的过程",在其不断地贯彻"适者生存"原则以及西方健美文化、西方个性文化的基础上,引起的中国文化过分开洋荤,起点低,这一切都给含蓄内敛的国人带来了新奇的玩意,难免迷失方向,在备受西方文化的侵袭与敲打之中,我们的文化难免会因此而笼罩着云翳和雾霭。因此,只有以美的形态和质态切入社会,切入时代,切入人生,并能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源源不断地给予社会、时代和人生力量、智慧、文明与美,才能在确证自身价值的同时也赢得人们的亲和与钟爱。
小结
面对城市化过程中形形色色的体育文化,中国体育面临着巨大的冲击,延伸至传统体育身上则更加边缘化,诚然,固步自封对现在体育的发展的是不可行的,对中国武术的推广更是一道鸿沟。中国武术作为中国文化的一分子,处于复杂万变的中国体育文化之中,我们应该充分挖掘其特殊性,走出西式化武术发展的窘境。面对中国武术空间的拓展,我们应正确处理好武术空间中的人、场地、拳种的关系,从大局发展的视角对各种表现形式的武术予以全面的发展,即: 我们不仅要提升武术教育的地位,夯实"学校武术",还要认同武术的体育功能,强化"体育武术"; 我们不仅要肯定传统武术的价值,保护"传统武术",还要凸显武术的艺术属性,举荐"艺术武术"; 我们不仅要大力推行武术的市场化,开发"产业武术",还要借助媒介的力量,打造"媒介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