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实体”在古印度哲学中有多种理解或解释。一般而言,它是指构成事物的根本因或事物本身,也常常被称为事物的主体或本体。这在远古时期的...[全文]
添加时间:2020-05-22
洛克的《人类理解论》发表后的十年间,前后出版了六次,成为当时影响最大的哲学着作,洛克也因此成为那时“整个学术界公认的最伟大的理性大...[全文]
添加时间:2020-05-22
海德格尔在其着作《存在与时间》中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种通过回归到现实日常生活当中“去生活”来领会“存在”的意义这种方式,表达出了一种对哲...[全文]
添加时间:2020-03-03
在《存在与时间》中,海德格尔提出了“此在”这一概念。他认为,以往的哲学家对人的存在的界定突出不了特殊性,体现不出人之为人存在的特殊意义...[全文]
添加时间:2020-03-03
近年来,学界对异化问题的研究,以异化为视域的问题研究比较多,对异化概念和思想本身的研究较少。异化并非只是一个表达否定向度的概念,而是一...[全文]
添加时间:2019-11-05
海德格尔出生于德国西南部巴登邦弗赖堡附近的一个叫梅斯基尔希的小山村里。1918年从战场回来以后,海德格尔正式成为胡塞尔的助教。1922年在...[全文]
添加时间:2019-11-05
共通感 (sensus communis) 是一个重要的哲学概念, 在其发展演变过程中, 人们为共通感注入了认知、实践等多重内涵, 这一思想在20世纪伽达默尔...[全文]
添加时间:2019-07-25
1795年, 康德的学术事业进入了最后总结期, 他发表了《论永久和平》一文。其行文并不如年富力强时那样深邃、论证严密, 而是更加平实、舒缓, ...[全文]
添加时间:2019-07-25
本文试图引入柏拉图研究中的若干问题作为研究视域, 着重探究《悲剧的诞生》对于苏格拉底批判的核心意义, 由此理解这种批判背后所蕴含的哲学...[全文]
添加时间:2019-04-20
奥古斯丁在《论说谎》 (De mendacio) 、1《驳说谎》 (Contra mendacium) 2和《信望爱教义手册》 (Enchiridion de Fide, Spe et Charitate) 3...[全文]
添加时间:2019-04-20
康德关于人性在善恶上的倾向不是凭借神启或信仰来解决的, 而是依靠自身的努力, 让“人性”服从“德行”, 通过对法则的敬重和遵从, 使之成为...[全文]
添加时间:2018-12-03
意识的意向性使它远远超越自身, 可以与上天下地的任何具有超越意义的客观之物相联结。只要得到适当的机会, 例如远从法国而来的马里翁教授给...[全文]
添加时间:2018-10-16
对于奥古斯丁是不是一位冥契主义者, 西方学者依据不同的“冥契主义”定义而争论不休, 但都不可否认奥古斯丁着作存在的大量自传性和纲领性的...[全文]
添加时间:2018-10-16
通过对上述“他人即地狱”人际观研究成果的综述可得知, 在他人观研究中, 现有研究成果多能证实“他人”在“地狱”中对“自我”的镜像作用, ...[全文]
添加时间:2018-09-14
沃尔顿假装理论的核心是:我们在假想的精神上理解并不存在的实体。为此, 他的假装理论采用了一个关键性类比:假想游戏恰如儿童游戏一样, 需要...[全文]
添加时间:2018-09-14